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读库1105》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1-09-05 02:10:42

  《读库1105》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105》读后感(一):不错

  1月11日读完,三线人和社会主义大楼我很喜欢。以前三线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印象中老家有位伯父的女婿就在某三线工厂工作,那时候我还小,有次去他们家,坐了好久的车,有很多山路,才到他们家,刚添了个小孙子,现在回忆起来都是些忙乱。。。

  《读库1105》读后感(二):怀旧中慢慢读完

  阅读《读库》真快乐啊!这样的快乐一转眼已经延续6年整了,祝读库福如东海,万寿无疆!呵呵!

  昨晚中央6台的《钢的琴》把怀旧情绪点得剧烈燃,趁着这劲儿,把这一辑读库读完了,原本还想再慢一点,再省着点的,随性挥霍啦!

  也是因为1105中飘着浓浓的怀旧意味,着实应景。

  真好。

  《读库1105》读后感(三):王家凹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王家凹这一篇,看了三遍才罢手,我喜欢这种有年代感有沧桑感怀旧的文。当然,读库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这个调调,但这种叙事性的文读起来更轻松。作为一名陕北人,看到文章里写到的陕西特色颇感亲切,我老想自己也能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可是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单薄得很,像小孩子在讲故事。。。。不过,以我现在的年纪很真是有点难度,即使文笔再好,也要多少有点经历吧!看好吧!将来我一定会写出一篇出彩的回忆录!!

  《读库1105》读后感(四):那些年,我还没有读《读库》

  读库1105,有一种久违的书卷气。鞭辟入里的文字渗透,平实到极点,甚至关于李娟的那两篇我都不忍去细读,真要感叹@桑格格 和@柴静 的功力。因为家里有亲戚也属于“三线建设”的一员,故而倍感亲切。社会主义大楼我倒是很有兴趣到北京一看。《过去的小学》让我们反思今日之启蒙教育。关于戏曲的《怕流水年华春去渺》更让我对儿时和爷爷过会看戏无限情思。末篇的《齐国往事》正统中略带聊侃,读来很是舒服。以往对《读库》有些畏惧,总觉得有些蒙蔽的感觉,时隔多年,终于上手,相见恨晚。其实读库包包我已背了很久~

  《读库1105》读后感(五):一般

  这一期的《三线》和那篇《怕流水年华春去渺》相对厚重一些,但那篇《王石凹》写得比较一般,而且和《三线》在描述内容上有点重复。两个这样的文章把整本书拖得有些发闷。后面那个叫刘勃的人不是第一次写历史了,我不喜欢他的文笔,他的历史让我难以卒读。这一期傅国涌的那篇《过去的小学》发挥了傅国涌一项堆砌资料的毛病,傅国涌这毛病在他的《辛亥百年》里充分得到了体现,这一篇又是如此,文章这样写,就太不厚道了,感觉傅国涌对不住自己的盛名,抑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知道了李娟这个人。

  《读库1105》读后感(六):三线人

  石油工人也算是三线人了。

  写的生活很像很像

  国有企业改革以后,工人阶级还有什么地位。

  以往是工人阶级相当优越感,而且无忧无虑的社会主义。

  且不论现在是哪个阶级优越,但是,之前的工人阶级属于被抛弃的一代人,工资、住房、医疗变的他们都无法适从,都是中老年人,何以自立。

  国家为了变革,带来的阵痛是多久呢,十年还是三十年,反正有一代人是扔下了

  看看社会主义大楼里老人的话语,和乐融融的记忆,与金钱至上的对比是他们印象深刻的体会。年轻的人已经体会不到那样的反差,不再理解那样的尊严,也不在乎那样的尊严

  《读库1105》读后感(七):品质的坚持

  好多事情,贵在坚持。《读库》就是这样的典型,一直在坚持品质,难能可贵。看似很简单,其实做到很难。苏格拉底曾经让学生们每天往后振臂,天天坚持做。大家都觉得这事太简单了,但过了一年,苏格拉底问大家还有谁在坚持,只有柏拉图一人。可见,坚持是多么的不容易。一本期刊能够从创办到现在,一直在坚持品质。这期的《读库》有两个主题,一是三线城市,一是民国的小学教育。

  三线城市与我们现在讲的城市划分不一样。现在我们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一线城市,南京,杭州这些省会发达城市是二线城市,次发达的一些是三线城市,在文革时期,三线城市是指西部那次非常不发达的深山老林地区。伟人一句话,于是万千人被动员来到攀枝这样一个原始地区。没有任何的工业基础,连农业也是很弱的底子,只有一些穷苦的农民。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是为了躲避可能发生的战争,为国家制造必需材料,如工业,国防材料。无数的大好青年离开安乐的地方,来到这样一个不毛之地。路不好走,来了后什么都有,连睡觉都要自己解决。这样艰苦的条件还是阻挡人们的热情。现在的人觉得不可想象,那时的人是不是疯了?实际上他们那个时代是一个有信仰的时代,大家满脑子都是报效国家,建设国家的念头。条件再苦,委屈再大都能忍,以致现在有人对当时人们不屑一顾时,老头子们还会大为光火。想想现在,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拼命赚钱,物质丰富,发现并不幸福,这也许是没有信仰所致吧。

  第二个主题讲了民国的小学教育。作者采访了许多经历民国小学教育的人士。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令人无比留恋的时代,催人奋发的时代,育人成材的时代,多人人士从那时的小学走上成功之路。老师素质高,且相当敬业,没有当下的请客送礼之风。教材的水平相当高,没有洗脑式的说教,既能沿袭传统,又连接现代社会。少年的教育可以说可以奠定人的一生,那个时代的人深深烙上了民国小学的教育。我们说得上的大师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相比现在,我们当感惭愧。一个细节我很深刻,大部分人士回亿时都能清楚记得当时的校歌,我想了半天,也没有当时我小学的校歌的记亿,再一想,原来根本没有。当时那所小学的硬件在周围都算不错,投入也不少,但没有灵魂。

  其他的篇章也不错,譬如讲着迷戏剧的,和战国历史的。全部读下来,感觉还是品质一如既往的高。

  《读库1105》读后感(八):读库1105

  看了几篇书评,没有找到很贴近自己想法的,还是自己记录下零碎的思绪吧。

  001-096 三线人/罗尘

  097-129 共产主义大楼/林衍

  这两个事件有个共同点,就是国家政策对人的影响,这里的人是该计划的参与者,他们的命运甚至后代的命运被该计划【三线建设和人民公社化】改变,更重要的是那种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或者理想捆绑到一起后对思想的冲击。他们既是奉献者,同时也是“牺牲品”,三线人生活在三线建设中自成体系的社会系统中大概一辈子,很苦,回到文明社会中如何和世界建立和谐的链接?三线人还好些,本身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可能还容易接受一些发展变化。共产主义大楼里有些老人曾经是计划的实验品,后来就真的成为了文化孤儿,似乎就停留在共产主义的虚假蓝图里,连幻灭了那么多年都没有醒过来。

  :据说歌手平安就是三线人的后代,就不难理解春晚他唱《我爱你中国》了。

  130-157 过去的小学/傅国涌

  158-189 儿童房里的启蒙运动/寇杜拉?比绍夫

  这两个相似点都涉及启蒙教育,中国过去的启蒙教育和国外的儿童启蒙运动。

  190-215 王石凹/沈伟东

  非常生动有趣的回忆,有一种微笑的热泪让人感动

  217-226 我们有足够的葵花子/桑格格

  227-238 只是欢喜随意而至/柴静

  这两篇都是写作家李娟,但都没有让我产生想要去读一下李娟文字的冲动。桑格格的文笔有点像几米的漫画,带着童真和诗意的比喻,很有画面感,将新疆的美景写的像画一样画进脑海,却暗暗有沉重和悲哀。柴静的文笔让我有些失望。

  239-259 线索/张家荣

  想到太多高中时期老师说的史学研究方法,还是很庆幸的,高中时期遇到那么先进的老师。

  260-295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树眼

  光看这篇文章会当作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介绍,作者对小时候露天剧场的怀念对戏曲的痴迷,看了文章很可能成为受其影响,对戏曲本身产生兴趣,因为作者关注点在戏曲本身。很好玩,同是看大戏,同是露天的戏台,同样写人潮拥挤,同样写唱戏时要接亲戚,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寥寥数笔则描绘了一幅粗线条的世情画,由于懵懂对戏剧不是很感兴趣,视角移向四周,对周围人群将唱大戏当作一种仪式的凑热闹的心理,而自己在童心驱使下更加关注唱大戏时卖吃的东西。

  同一件事物,遇到那么紧凑的对比真是好玩极了。

  296-317 齐国往事/刘勃

  对政治上那套总是既好奇又觉得复杂反感。

  《读库1105》读后感(九):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105》

  有一个忘年交,他从十八岁到三十二岁,在西藏从军十四年。某次聚会,四十五岁的他感叹道:“谁要说西藏不好我跟谁急,可要是现在谁再让我去那儿,说什么我也不会去了!”这种复杂的情感,就是所谓的情结吧。对于千百万三线人来说,那片土地那段岁月已成为生命的印记,其中的是非得失爱恨焉能理得清?

  虽不至于将“三线”理解为“三八线”之误,但我对其所知甚少,看过的《金婚》等影视作品只是一笔带过。《三线人》阅读之初,不禁想到刘勃的话:“专制与恐怖,往往互为因果。专制统治者热衷于制造恐怖,而缺乏安全的恐慌,自然也会成为专制统治的土壤。”不过,理性地分析,战争的全面爆发在当时并非不可能,不能以后来的情势倒推三线决策的荒谬。然而,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命运就此改变。罗尘笔下的三线人,让我不觉陌生,他们的精气神,和父辈无疑是相通的。回望往事,他们多无悔于当初的选择,这是其生活的支点与情感的寄托,是后半生的手杖,我们不必去夺走扔掉。

  树眼的《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也让我分外亲切,其间分明有自己的影子。那时乡村的文化娱乐生活里,看戏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小时候常常跟着大人看戏,怀邦、豫剧之类,饥不择食。某次演出,不知何故发生了观众踩踏事故,事后据说挤落的鞋子都捡了好几筐。一天,看完豫剧《穆桂英挂帅》,深深地为宋朝这位巾帼英雄所吸引,当即对母亲发表观感:我长大要找穆桂英当老婆!很明显,我就是看个热闹而已。树眼此文,以看戏为切入点,以曲牌名统领各阶段,记述少年的精神生活,尽显阅尽世事的感触,以及对韶光流逝感到悲悯时的一种怀念,令人唏嘘不已。

  转引《读库1105》几段文字:

  小学关乎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小学提供的是文明的底线教育,它绝不是今天升学流水线上一道工序、一个环节,而是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重要的是人格的熏陶与训练,是全方位的人的教育,是精神成人的起点,和大学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许多人所受的教育可能就是小学,不一定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但他在一所健全的小学所获得的滋养,足以在精神上支撑他的一生。(傅国涌《过去的小学》)

  几百年以来,婚姻对象的选择主要是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无论是贵族还是市民都不例外:婚配双方性格如能相合最好不过,但主要考虑的还是巩固江山、结盟、保有或增加财产、通过生儿育女巩固现有的和子孙的家族地位。男女之间的情感,如爱慕之意和爱情,无人过问,有时甚至被视为有害的。(寇杜拉?比绍夫《儿童房里的启蒙运动》)

  独立思考的基础本来就是个人化的“我”,不是“我们”,一个个只接受第二手印象的心灵才组成了“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感受的能力——一号召就合唱,一示意就鼓掌,一鼓动就爱,一不足就恨,一刺激就夸张,容易交出自我,容易接受蛊惑,轻易交出权利,轻易得出结论。(柴静《只是欢喜随意而至》)【20111127】

  《读库1105》读后感(十):流水年华春去渺,有始便有终

  「三线人」

  一段过去不知的历史。攀枝花是生生的从崇山峻岭之间炸了出来。两三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国家的号召、一个工厂,出于单纯的献身思想或是没有选择。有最初的极分子,由于疲惫,开始后退。三线是有的人年轻时的理想,老去时的怀旧和归属。如今,那段特殊的时代背景已经瓦解。

  ’’受伤害的当然都是老百姓,一次次的政治试验,老百姓的承受非同一般,它不是一个游戏,可以重来。没有重来,一生就过去了。然后甚至几代人就这么过下去了。这些人在这里,他总要活下去。但是,对这所有的一切,对生命的关怀,随着这么一次一次,太没有理性。就是这么一拨人是慢慢被遗忘了。’’

  「共产主义大楼」

  东南二环里的公社大楼,见证了五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又为今天的北漂一族遮挡风雨。

  ’’当这一切消失,他们最不容易调适的,将不是房价、房租、平米数,甚至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在大家一样贫穷也就等于一样富有的年代才能享受的优越感,将一去不返。’’

  「过去的小学」

  从纷纷扰扰的往事里,挑了一些最温情的来讲述。过去的小学,文明的底线教育。今天的小学,同样有师长,令人念念不忘。

  当年校歌,耳边尤唱: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落日向西垂,同学们,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想,今日功课明白未?先生讲的话,可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回家问候长辈,功课勿荒废。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

  ’’别说年纪小,打起精神齐奋斗。’’

  ’’人生目的不可忘,将来国事谁担当?’’

  又想,如果democracy今天通用的译名不是’’民主’’,而是换成’’德谟克拉西’’或者’’德先生’’,今天做为普世价值的东西可能就会不一样.仅仅是一个名词的翻译,都有好强的价值引导,乃至被别有用心的灌输进其他的含义让泛泛看过的人不会发现概念偷换。自以为最佳译法还是音译。

  「儿童房里的启蒙运动」

  ’’在此之前,儿童只被视为未成熟的、非理性的个体...最迟到七岁时,他们就要穿上成人服装并有自己的宫廷侍从。’’

  第176页到187页以十二张精美的彩图呈现一位母亲从生养教育孩子,至成年孩子照顾母亲至尽头的整个过程。虽不懂图片中德文,但爱的语言相通,孩子也能领会。

  今日去书城翻看童书,大部分纸张、装桢、内容还离精致甚远。童书制作者可怀有此种情怀?要透过书本,做孩子最棒的大朋友与玩伴。

  「我们有足够的葵花子|只是欢喜随意而至」

  李娟的笔十足欢实,她这样写:天空有海洋,夕阳有黄金,天蓝得丧心病狂,要把盘子吃得和月亮一样干净。想起来<传家>中写到做冰碗盛冷饮,再把碗一道吃光。

  虽然文末才点出,桑格格当时已经抑郁,却从她的讲述笔触中早有预感。或许是能感觉到,她看世界的眼里,有隐隐的迟疑,隐隐的不活泼。然而,桑格格觉得’’她是见过新疆金秋和无边大漠的人,和以前不一样了’’。

  偶然在步言博客上看到08年杨希的信,’’美逼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我想要的生活,风雨交加。我站在敖包前祈祷,流着眼泪,不知道怎样’’,掷地有声。

  柴静特别摘出这句,’’而那些一开始就直接获取别人经验而稳妥前行的人,那些起点高、成就早的人,其实,他们所背负的生命中’茫然’的那一部分,想必也是巨大沉重的’’。心里浮现那些必定会热泪盈眶的朋友。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

  母亲抱着’’我’’在戏场,惊魂一刻,’’当母亲意识到怀里的孩子能抱住的只有脑袋的时候,她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把我从人肉长城的砖缝中像楔子一样拔了出来’’,当时’’我’’尚在襁褓之中。

  树眼自称是戏曲中的’’富二代’’,将其家中几辈人与戏的姻缘与痴迷娓娓道来,妙趣横生。难得的是,在这流水年华春去中,并没有涌起太多的忧伤。

  树眼写到,’’这是我看戏的真正开始。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种种,在戏台上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我是个迟钝的人,许多情感唯如此夸张,方能深刻体会’’,所谓有始有终。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