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莫迪里阿尼传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2-03 21:26:39

  《莫迪里阿尼传》是一本由[美] 乔弗里?梅耶斯(Jeffrey Meyers)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迪里阿尼传》读后感(一):读懂了莫迪里阿尼,也就读懂了那个时代的巴黎艺术圈

  在巴黎艺术圈光鲜的外表下,谋生的艰苦始终压迫着那些自命不凡的艺术家,即便是毕加索,在成名之前也同样窘迫。而天才莫迪里阿尼的命运则格外凄惨,一生潦倒,在其短暂的35年生涯终结后不久,他的绘画才华迅速得到承认,去世前卖150法郎的作品十年后飙升到50万法郎的天价,激动着曾经接济过、觊觎过或唾弃过莫迪的画商(甚至昔日赊账给他的饭店酒馆老板娘)的神经。亲人、朋友、模特、情人、画商、模仿者……毫不夸张地说,读懂了莫迪里阿尼,也就读懂了那个时代的巴黎艺术圈。

  《莫迪里阿尼传》读后感(二):关于莫迪里阿尼的微博文字(格非)

  有人问莫迪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为什么他的自画像总是一只眼睛睁,一只眼睛闭着?画家回答说:我用一只眼睛看世界,另一只眼凝视自己的内心。其实,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有眼无珠的,以表现他对这个世界的漠视。

  ——格非

  《莫迪里阿尼传》读后感(三):国外书评

  这部言辞优美的简明传记是乔弗里·梅耶斯对现代主义感受力所作的史诗性考察的一部分。我尤其喜欢他让传主的生活在每一字里行间沸腾的写作方式。作为现代传记大师之一的作者对于一个人及其时代的这种精巧而明晰的叙述,让我充满了敬意。

  ——卡尔·罗利森

  从汉弗莱·鲍嘉,到约瑟夫·康拉德,从埃罗尔·弗林和西恩·弗林,到罗伯特·洛威尔,乔弗里·梅耶斯的涉猎范围总是不同寻常。而他深入传主内心的能力也同样卓尔不凡,他总是能发掘新的事实,给出新的洞见。在《莫迪里阿尼传》中,他在每一页都唤起了传主那种富有独创精神的与戏剧性的生活。

  ——弗兰西斯·金

  乔弗里·梅耶斯以优雅和罕见的简洁描绘了现代主义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他在背景与中心事物间审慎地润物般地转换,讲述细节,并把莫迪里阿尼多彩的生活和环境描绘得相当动人。

  ——马克·波利佐蒂

  作为近几十年来英语世界出现的第一部关于莫迪里阿尼的传记,也是当前唯一刊行的一部,乔弗里·梅耶斯的这本书广被赞赏与期待。这部传记调研翔实,以一种动人的流畅风格表现了这位迷人的艺术家丰富与悲剧的一生,并且充满了新的洞见。

  ——肯尼斯·韦恩

  作为一位孜孜不倦的手法熟练的传记作家,乔弗里·梅耶斯的天赋众所周知。他把这些天赋用在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早期最富同情心的艺术家之一的身上。莫迪里阿尼的创作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吸引力,其鲜为人知但却令人难以忘怀的深具魅力的个性也一样,而他的这种个性却被肺结核、酒精与药物所摧毁,这一切都从梅耶斯的字里行间活了起来。

  ——约瑟夫·弗兰克

  《莫迪里阿尼传》读后感(四):解读巴黎时尚圈的钥匙(书评人:朱晓剑)

  在中学时代就看过莫迪里阿尼的作品,那是在乡村生活中最为珍贵的经验之一。那时,只知道他被誉为意大利自埃波罗以来最伟大的画家,有着无数的传奇。他188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里窝那,1906年定居巴黎直至35岁去世。但那时候对他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某些文章的片段,在读到乔弗里·梅耶斯的《莫迪里阿尼传》时,才对其有了全新的认识,事实上,我们对于艺术的形式和其思想时常是停留在某种溢美之词,或贬低当中,似乎常常是缺乏客观的视觉来看待,因此,常常我们对于当下的艺术是误判,但事实证明了我们的这种直觉有时是那么的不靠谱。

  关于莫迪,有个段子说的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的自画像总是一只眼睛睁,一只眼睛闭着?画家回答说:我用一只眼睛看世界,另一只眼凝视自己的内心。其实,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有眼无珠的,以表现他对这个世界的漠视。 莫迪始终游离在二十世纪初的那些艺术运动,比如立体派、野兽派、未来派之外,但他的艺术成就是非凡的,在世时却从未获得商业或艺术上的成功,尽管如此,他的作品在现在看来是最为人欣赏、最迷人的。

  在作家瓦当看来,莫迪里阿尼是一个不可摹仿的天才。他的画就像博尔赫斯的小说一样,单纯得如同一颗露珠,但又密布着诡秘、幽玄的暗道,直通灵魂深处。平静、真挚、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他是那样独特,就连阿赫玛托娃也啧啧称奇:“莫迪里阿尼怎么会认为一个明显不美的人是美的?而且坚持这一点……他可能并非像我们那样看待一切。”

  通常意义上,读者或观众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呈现出的精神状况是分离的,好和坏是一体的两面,只是因人不同而已,对待莫迪里阿尼的作品,概莫能外。同时,对他独特而别具一格的作品,公众的关注与日俱增,对他传奇的一生和悲剧性格却知之甚少。在其离世以后,不管是其朋友,还是传记作家对莫迪都给予高度的评价,这并非是因为他的性格,而是从他的身上,发现了艺术的品性。比如法国作家弗朗西斯·卡尔科和安德烈·萨尔蒙笔下的莫迪里阿尼,大体上是以一个风流成性,只偶尔挥抹一下画笔的画家形象出现的。不过,卡尔科也强调了他的抱负与失败间巨大的足以压垮神经的落差:“既骄傲亦随和,他热爱自己的艺术,事之以热忱,然而生活让他处处受辱,仿若施虐般快乐,为其妄以为自己生当伟大的无所畏惧付出代价。”

  梅耶斯在《莫迪里阿尼传》中引用的资料繁多,既有当时的现场描摹,也有后世传记作家的评论,使莫迪立体了起来。在全书的十三个部分中,描绘了莫迪里阿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的犹太—意大利人的身份背景和性情;影响他的知识分子;他的艺术传承;与他息息相关的女性;他自我毁灭的原因;他笔下诗歌的含义;独具匠心的雕像、画像和裸体画的重要价值;他死后的传奇……作者努力将莫迪里阿尼及其朋友们尽可能逼真地呈现出来,他们的背景、外貌、性格和各自引人入胜的作品都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莫迪里阿尼才是平面的——是经由许多细节构成的人物,在他的世界里,艺术和生活看似矛盾,却又恰当地统一在一起:这也是莫迪里阿尼颇为矛盾的一面。

  事实上,这部传记旨在通过捕捉这位艺术家的变幻无常,让读者看到那些瑰丽迷人而又出奇的沉静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诞生在莫迪里阿尼那放荡不羁、骚动不安的一生里的。其实,在莫迪的世界里一直有一种渴望寻找生命里的安宁和愉悦,但更多的时候,这样的一种状态被欲望和焦虑所占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莫迪的个人传记当做解读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时尚圈,或者说,莫迪本身就是解读那个时代的一把钥匙。其实,不管是我们把莫迪的传记当作个人的艺术史,还是看作一个时代的背影,我们都只能回望过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读懂了莫迪里阿尼,我们就读懂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生活……种种的关系:他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存在主义者,而绝非浪漫主义者。

  (来源:《信息时报》)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2-01/15/content_1588779.htm###

  《莫迪里阿尼传》读后感(五):自我毁灭的莫迪

  凡最美之人,其部位比例,必有异于常人之处。——弗朗西斯 ·培根《论美》

  很久以前就喜欢莫迪里阿尼笔下的长脖子女人像,她们整齐排列在相册里,如同一个大家族的姐妹,女性群像,雕塑一般静默,作为性别的高贵端庄。可是他的生命如此短暂,仅活到35岁,结局如此悲惨,我怎能不追问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为何走上自毁的道路,特别是他本有幸福童年和不惜一切爱他的母亲

  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1884年7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里窝那,因体弱多病,母亲从小就支持他习画。1906年定居巴黎,口袋里时时刻刻揣着的是兰波的诗和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之歌》。在巴黎,他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由雕刻转向肖像画又转向裸体人物,渐渐从布尔乔亚变为波西米亚,日益衣衫褴褛。他和毕加索及让·科克多是此不同。但他藐视日常生活、无视自己的健康。不在乎金钱和名声。他天生高贵热情,慷慨奔放。他的生活中从不缺少情人,饭店酒馆老板娘也乐于赊账。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是俄罗斯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南非女权主义者比阿特丽斯.黑斯廷斯 Beatrice Hastings,自我牺牲的巴黎姑娘让娜.艾布特纳.Jeanne ebuterne。

  1910年认识21岁的俄罗斯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他们彼此吸引,数次见面后,保持了一年的通信,1911年,安娜再次出现,这次他们坠入爱河,在一起亲密相处了两周,当时莫迪醉心于雕刻,没有给安娜画过肖像,倒是画了些速写。他们在一起谈论诗歌,埃及艺术,在月光下漫步古老的街巷。两人都年轻且事业刚刚起步,怎么想象得到日后各自生活压倒性的悲剧。

  安娜在《回忆与诗》中说,“据我现在理解,我最令他惊讶的禀性,是爱猜测思想、观察他人的梦境和其他琐事。“”他有安提诺依的脑袋和闪烁着金色火的眼睛——与世人全无相似之处。不知什么缘故,他的嗓音永存于我的记忆。我知道他一贫如洗,却不知道他何以维生。作为画家,他连受赏识的迹象都没有。”“莫迪里阿尼在一个分明不美的人身上发现了美,并且力持这一观点,令我吃了一惊。我当时已经想:他自见的一切,大概与我们不一样。”“后来,我坚信这样一个人一定会熠熠发光,便向巴黎来客打听莫迪里阿尼,回答千篇一律:不知道,没听说。”等到听说的时候,却一下子听到太多,莫迪已死了多年。

  传记作者说:“ 安娜和毕加索,是莫迪生命中仅有的真正天才。她是他完美的爱人——再未有过——尽管两人的爱情笼上了一层哀伤,她是唯一让他欢欣愉悦地爱着的女人。”

  南非女权主义者比阿特丽斯.黑斯廷斯 Beatrice Hastings。1914年,比莫迪年长5岁的比阿特丽斯·黑斯廷斯(BeatriceHastings)走进了莫迪的生活,她有着复杂的过去,和智慧的头脑,能懂得真正的才华,活跃而直言不讳、读书之广也让人惊讶——她是莫迪所需要的兴奋剂。两人酒后的争吵十分激烈,凶狠的厮打也让她乐在其中,这对情侣在巴黎艺术圈逐渐变得臭名昭著,她既是他的魔鬼,也是他的缪斯。1914到1916年之间,莫迪为比阿特丽斯画了15幅肖像和无数素描——“他每天都从我身上在获得灵感”。比阿特丽斯真心钦佩莫迪的才华,希望能把他从每况愈下的酗酒中拯救出来,但她发现想要维持他们梦幻般的生活越来越难。共同生活两年后,她投入了另一个意大利雕塑家的怀抱,并且把伤痛永远留给了莫迪里阿尼。

  自我牺牲的巴黎姑娘让娜.艾布特纳.Jeanne ebuterne。让娜,是莫迪里阿尼喜欢的那种女人——或者说很快就会长成这样的女人。她那时十九岁,那如梦如幻的飘渺神情也是典型的东方情韵。她文静、内向。对莫迪充满狂热的激情,不顾父母的反对搬来了一起。

  让娜是莫迪最好的情人,为他摆姿势、做模特、崇拜莫迪,莫迪喝醉了,还把他背回家,为了得到莫迪的欢心不得不放弃脆弱的自我,但她的敏感和多疑却让莫迪十分痛苦,年轻的让娜不断希望莫迪能够最终稳定下来,却忘记了莫迪最需要的身体和心灵上的自由。

  在莫迪的笔下,让娜的肖像却逐渐变得扭曲,头更加椭圆,脖子更长,四肢更伸展,隆起的小腹表明她正怀着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莫迪多次反悔与让娜结婚的约定,对家庭的约束逐渐感到厌倦也让他的画中带着悲观的情绪。让娜眼睁睁束手无策地看着莫迪死去,甚至忘了送医院。莫迪临死唱着意大利的歌,最后说出的话是:“意大利!亲爱的意大利!“

  切切而笑,啾啾而鸣的燕子啊

  飞过地中海

  哦,里窝那!

  我要献给你,

  最号啕的哭喊,

  最响亮的呼唤,

  羊头的诗人。

  就在莫迪死去的第31个小时,让娜后退着从5楼的窗中跳下,颅骨碎在了街石上,带着怀中的婴儿离开了人世。

  他喜爱非洲艺术,钟情于雕刻。他说“原始中有一股简化的美,和新古典主义们从希腊、罗马中提炼出的线条最为接近。”这些异国的雕像让他有章可循,又忠于自我。在日后他的无数绘画中,都能够看出非洲雕塑的影子。

  作为一位热烈追求线条效果的画家,对波德莱尔在诗歌《美》中的声明感同身受:”我讨厌扰乱线条的运动。“倘若莫迪加入了某个受欢迎的时髦艺术运动,他可能会取得经济上的成功。那些喜欢印象派的人无法忍受莫迪里阿尼对光线的漠视,他作品中清晰的轮廓,他对自然独断的扭曲。

  莫迪说“值得雕塑和入画的美好匀称的女性,一旦穿上衣服,便显得笨拙粗蠢”。有人问莫迪,为什么他的自画像总是一只眼睛睁,一只眼睛闭着?画家回答说:我用一只眼睛看世界,另一只眼凝视自己的内心。其实,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有眼无珠的,以表现他对这个世界的漠视。

  莫迪轮廓硬朗的裸体画表明了他把轮廓线视为绘画最本质的元素。他遵循着从安格尔到德加再到劳特累克的优美的线描传统,他的线条自然流畅、优雅简练、坚决而自信。他理想化的形体起伏有致,涌动着柔和舒缓的曲线:胸部丰满,纤腰肥臀。他的裸体作品有着一种直率的诱惑力。有古典的安详,供我们凝神关注。正如在雷诺阿的画中一样,在莫迪的画里”女性的裸体,连同其本身的性感,与世隔绝般地呈现给观众,似乎它本身就是终点。“莫迪的裸体作品是对人类身体的赞歌。

  举例来说,未来派画家,是自觉的偶像破坏者,他们为机器时代着迷,试图割断,甚至摧毁伟大的意大利绘画传统。尽管本性叛逆而且不计后果,莫迪拒绝他们对速度的大加称赞和时髦的破坏性。莫迪始终游离在二十世纪初的那些艺术运动——立体派、野兽派、未来派之外,成为意大利自提埃波罗以来最伟大的画家。然而他在世时却从未获得商业或艺术上的成功。莫迪里阿尼为何走上自毁的道路。他对酒精、毒品的依赖,与他相伴一生并夺去他生命的结核病;他笔下诗歌的含义。他放荡不羁、骚动不安的性格。狂醉之后,往往又产生了瑰丽迷人而又出奇沉静的艺术作品。他不喝酒就无法作画,但一杯酒下肚,又会变得狂暴,他的艺术赞助人提供苦艾酒,乙醚,印度大麻,来换取他的画。或是把他和酒精一起锁在地下室里,变成了奴隶制的供养关系。家庭曾经种种挽救他的企图都成为泡影。在自我毁灭的路上螺旋下降,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悲剧的终结。

  参考资料 :乔弗里·梅耶斯(Jeffrey Meye)的《莫迪里阿尼传》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