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读书笔记
看了半生缘,久久不能从曼桢的悲伤中出来。从前的曼桢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未来一片光明,就算生活苦,却有数不完的勇气和精力来面对生活赋予的一切。幼时读不懂张爱玲的书,因为她的书大抵都是有点伤感的。
曼桢,世钧,叔惠,从前三个人一起吃饭,有一次下雨天中午下班一起去比较远的地方吃饭,曼桢的手套掉在路上,而世钧后来一个人回去在泥泞的路上,田野上找了很久,最后他把手套放在曼桢面前时,曼桢这时候是多么开心。
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相互吸引,是什么吸引世钧呢,大概是曼桢的漂亮,坚强,勇敢,善良,是什么吸引曼桢呢,大概是世钧的帅气和才气。也或者什么有原因也不是。看书的前半部分时,觉得是在看一部甜甜的喜剧,曼桢和世钧在傍晚时一起走过的回家的路,世钧和曼桢的家人在一起吃饭,一起在夜晚的灯下聊天,世钧送曼桢去教书,曼桢在世钧要回南京的前一晚帮他整理行李,送点心……还有曼桢去南京的那一次,世钧送给她的戒指,用草藏绑起来,戴在她手上,这时候两人都相信,未来他们是会永远在一起的。
然而在他们的面前却有无数道需要跨越的坎。世钧对曼桢的姐姐的过去还是有在乎,他希望曼桢一家搬家,希望她与过去的生活隔离。世钧对曼桢也不能完全的信任,因为张预瑾的到来,世钧曾一度想要放弃他俩的感情。而曼桢的身上,承担了太多,家庭的重担使得她推迟了和世钧的婚期,她以为她们会有一辈子的,结婚晚一点能算什么。她的姐姐后来为了得到祝鸿才的好感,竟然设计陷害了自己的妹妹,曼桢被关在祝家的房间里时,我感到了命运的无奈,曼桢的悲伤,此刻的曼桢虽然被践踏了,但她还是充满希望的,她想着办法逃出去,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世钧,她将把她这几天所有的遭遇告诉他。然而,她却不知道,世钧来过了,他却并没有来救她。命运无情地把她捉弄了,世钧最终相信了曼璐的话,他走了,他以为她和预瑾结婚了......这时候到全文结束,我都是带着想哭的冲动看完。
再后来,世钧结婚了,和翠芝,他从前以为从来不会喜欢的人。事实上,现在也是不爱的。然而他还是选择了结婚。他为了他的家庭抄心,为着父亲的离世,并且放弃了以前向往的工作,他的世界里,好像曼桢从来没有来过一样,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妻子,还过着似乎别人羡慕的生活。
曼桢还是生下了祝鸿才的孩子,曼桢真的太坚强了。她逃走了,义无反顾地,去了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教书。再后来,曼桢的姐姐哭着来找她,最后曼璐去世了。曼桢一个人换了好多次住的地方,她还是不断地将自己赚的钱汇给母亲,弟弟们也上完大学结婚了。
此时的曼桢还是自己一个人,替她想想,这么多年,有没有哪一个人是真的爱她关心过她。她的母亲可能是爱她的吧,可是母亲却是软弱的,当曼桢被姐姐算计时,母亲就此屈服了,从心底里觉得她该嫁给祝鸿才。世钧从前是很爱她的,可是这样的爱却抵不过现实的强大和他的软弱,他介意她的家庭,他没有完全信任曼桢对他的爱,当曼璐用编造的事情来说服他时,他没有考虑地就相信了,转而毫不犹豫地和别人结婚了,当曼桢听到他结婚的消息时,应该是最心痛的,不管别人怎么对待她,不管她这两年遭遇了什么,也没有比听到这个最信任的人已经结婚的消息更痛心,从曼桢逃出来了那一刻开始已经物是人非。预瑾是曾经爱过她的,还有一直到后来,他结婚生子,再次遇见曼桢时,还是对她满满的关心,这个知道了曼桢遭遇的人,真正地为她感到惋惜。祝鸿才可能曾经喜欢过他,但他的喜欢是十分浅薄的,再后来,曼桢因为这些遭遇不注重收拾自己,祝鸿才也没有真正的喜欢过他。
这么多年,或许曼桢已经精疲力竭,或许是因为对孩子的爱,他又回到祝鸿才身边,曼桢的心态或许也变了,再也回不去从前穿着纯净的蓝色大褂的女少时代,再后来的曼桢时常神情呆滞,好像与这个世界隔离开了。再后来,曼桢还是想办法打官司离开了祝鸿才......
这么多年,世钧从来没有试图去找过曼桢,他却有着他看似令人羡慕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直到最后,再次相见的时候,曼桢对世钧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记得拜伦的一句诗:假如我又遇见你,时隔多年,我将如何致意,眼泪,还是沉默。
曼桢这么多年,好像一个人演了一场电影,她一个人在电影里怎么也走不出来,身边的人都越走越远,等到电影落幕时,曼桢一个人变得千疮百孔,再次见到熟悉的人,他们都只看得到快愈合了的伤口,真正的伤痛都被外表的结痂抹平,并变得不那么鲜明。只有曼桢一个人知道,愈合这些伤口要了多大的勇气,几乎用尽了她所有的朝气,她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最后未免被这些伤痛一次次影响。就算常人看到了已经愈合的伤口,但那已经不是完整的曼桢,她的青春,朝气,她的希望,她的前程,都被深深埋藏在伤口里,只有自己知道。
能责怪世钧吗?可是从什么立场去责怪他。怪他没有坚持他的真心?怪他在曼桢消失的时候去找她?怪他和现实妥协,和不爱的人结婚?这些对曼桢已经不重要了,这么多年,在曼桢最难过的这些年,世钧却自己生活得至少很好。他已经早就不是曼桢的依靠,曼桢的希望了。
小说还讲了叔惠的悲伤,他喜欢翠芝,却只能看着好朋友和她成亲,自己却是伴郎。因为自己家里穷,而翠芝却是大户人家,虽然翠芝也喜欢她。他的自尊心促使他去了国外留学,读了博士。多年以后再次见面时,“两人看着都若有所失,有此生虚度之感”。
以前都不读张爱玲的小说,因为读不懂,因为太悲伤。从前没有经历过主人公的悲伤,不知道怎样体会那样的遭遇那样的心境,以为世界上没有存在这样的心情。现在慢慢知道了,这样的心情是存在的。因为有好多没有经历的事情要去经历,唯一能做的是,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不要被打败,还做那个穿着蓝色大褂子的少女,头上是五彩的云,阳光是暖的,空气是湿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