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罪行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8-10-03 12:12:15

  《罪行》是一本由(德)费迪南德·冯·席拉赫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罪行》读后感(一):里面的每一篇故事都很无聊,整本书没有可读性

  作者语言描述得很平淡,里面的主人公们也没有什么代表性,情节也一点都不吸引人,之前看到网上评分很高才买了这本书,看后觉得这本书可读性不高,里面的罪犯们犯的罪多数很无厘头。不推荐买这本书!准确的来说,这本书根本算不上是一本小说,小说所需要的跌宕起伏的情节描述,这本书都没有,如此平淡的犯罪,简直就像东方110、案件聚焦这类的电视节目一样无聊,如果真如这本书的介绍里所说,它要拍成一部电影,我估计也会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电影吧

  《罪行》读后感(二):普通人的心路历程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以前读的《刘氏女》、《杨氏女》,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只想过好每一天,但在每一天里,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某些因素诱导犯罪。

  而有的时候,犯罪本身只是自己不适应身处的那个环境。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最具有启发性。米歇尔卡在德国是一个被社会体制排斥的人,可在埃塞俄比亚,他却是一个对当地社会有着重要贡献的人,有着修养并受人尊敬。有着幸福的家庭。从德国到埃塞俄比亚,对于米歇尔卡来说,不啻于地狱和天堂的区别。

  《罪行》读后感(三):好看的小说

  有点“惊奇档案”意味的通俗小说。

  罪行是人生冲突、千人千面的交汇点,每一案件都有让人讶异之处,从文学角度是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从行走世间角度来说是警诫教训(参照最近Luka Rocco Magnotta时事案件)。

  常人应知道:世上存在思维、行为有异寻常之潜在罪犯。

  作者常常写到已死者不可能为作者所知的内心活动,所以是证据资料中建立的推想与虚构吧。

  另:封面档案袋像伊丽莎白斯的脸。最后一则故事很甜。

  《罪行》读后感(四):惩罚的意义是什么?

  《费内尔》

  作者问“对于这个“有情怀”的杀妻者,惩罚的意义是什么?他不会再去杀人。”惩罚违法者,不仅是防止罪犯再次犯罪,而是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同时也震慑其他人不要这样犯罪——你信守诺言,甘愿忍受妻子的辱骂,是你自己的选择,没人叫你忍受她然后忍受不了就杀了她。

  lt;正当防卫>

  审讯时“盯好钱和性,万变不离其宗”

  lt;刺猬>

  狐狸观天下之事,刺猬以一事观天下。

  ——阿尔奇洛克斯(Archilochus)

  《夏令时》

  辩护人询问证人时的原则,就是不问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罪行》读后感(五):看完了书才是开始

  今天估且算是匆匆看完了一遍《罪行》。有几个地方看不明白,隐隐约约觉得应该是有内情或者什么梗的。 比如说那个恐惧羊和羊眼,害怕666数字的小伙子,为什么说自己的数字是【绿色】。比如说那个富翁到底是不是凶手,手表的时间是怎么回事。另外就是不是说律师要保密吗作者写成书真的没关系?但是……都还没想明白。可能还要再看一遍吧,再细细琢磨。 不过案件都很典型啊……让我想起那句:现实生活比电视剧里精彩(中性词)多了。全书作者只写了表面,也就是事件本身,并没有对这个事件作出自己的评价,这么写好处在于,人们只是看到这个事件本身,没有被引导思考,思考与探究都需要自主完成,不同的人看完这本书后思考的深度不尽相同,让人有【看完这本书才是这本书的开始】这种感觉。当然坏处也是一样的理由,不思考的人会觉得这本书没什么【深度】,连讨论一下都没有,【就写了个案件太简单了吧】这种感觉。 会推荐这本书,值得一看。

  《罪行》读后感(六):这包罗万象的人生~

  新一年拆开的两本书都神奇般的好看异常,还都是早年买回来的简直不可思议!11个奇怪的案件颇让人心生感慨。终生遵守诺言的医生结婚将近60年时,终于不堪忍受另一半的长年恶毒咒骂将其砍死在酒窖里;姐弟两人因为破碎的家庭而携手并肩一路走来终至长大成人,姐姐却在弟弟被烧成重度残疾照顾多年后,将他溺死在浴缸里;为欠下巨额高利贷的男友不惜卖身的姑娘,却被误解的男票过度杀戮,以极其残暴的手段惨死恩客长期租住的宾馆房间;家中9兄弟,8人痴傻呆乜,老九也不得不故意装作同类人,过着双面人生,却用智慧解救了犯罪的四哥;恩客因心肌梗塞猝死妓女家中,姑娘心慌跑出大门,不料被男票发现,出于保护目的替她肢解了尸体草草掩埋,归来发现女票猜到了他的行径已投案自首来力保恋人的清白,最后两人双双当庭释放开始新生活……如此真实又栩栩如生的案情出自一名律师作者之手,增添了相当的可信度和可读性,不啻为一本好书。满满的幸福感爆棚,人生若没有书籍,该有多么苍白空虚。

  《罪行》读后感(七):“世界大都错综复杂,而罪责更是如此”

  待捐赠名单的候选书籍。整理书柜继续~

  我一直对于法律案件有着一定兴趣,加上这是德国作家,当然是买买买。作者作为律师,把经手的一些案件,整理出来写成了这本书。没有特别穷凶极恶的当事人,有些案件只是普通人做出的犯罪而已,这本书不是靠很黄很暴力这种粗俗套路作为卖点,我觉得这算是种突破?

  每个罪行背后的动机,让人深思。就和作者所写一样:很少有人在起床时就说:“嘿,我今天要犯罪。”但,每个人都可能随时犯下罪行。

  对着不同罪行,如何量刑?法律里面的理和情,死刑的合理性,值得人思考啊……因为作者没有很明确的给出自己的立场,他只是记录下了这些案件,思考的事情就留给读者吧!

  《罪行》读后感(八):薄冰上跳舞

  《罪行》这本书,以前看何帆推荐过,不过一直到“世相”推荐了里面那篇埃塞尔比亚人故事(那是个当代版冉阿让啊)才想起找来读。作者是席拉赫是律师,专司刑事案件。这里边十一个故事,全是他经手过的案子,看完让人感叹人性之诡谲复杂幽暗。他自己前言里说得对,“人的一生都是在薄冰上跳舞…这冰层有时无法承受某些人,他们便掉了下去,而这恰恰是我要剖析的瞬间。我们也可能幸免于此,便可以接着跳舞。如果我们足够幸运。”

  除了故事本身的精彩,席拉赫的叙述也挺加分。比如描述一个疑似职业杀手的人如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杀掉两个挑衅的小混混,他写得干脆利落,极其有画面感。写一个寂寞的博物馆管理员,纯白描,可孤独之意都要漫溢出来。不过有时候也有点刻意文学化,当事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绪和最私密的感受,说多了,未免有揣测之嫌,偏离了一点本书标榜的“真实”。当然,整体而言,读者不太会怀疑这些故事是否发生过,如果你相信人心可以极黑暗、极脆弱、同时又极光明。

  看来看去,还是埃塞尔比亚人那篇最好,因为有一个温暖的收梢。可是那个好结局又是那么地难以复制。法律和人心,模糊地带都太多了。一个好的律师、好的法官,看得越多,大概会越心怀悲悯吧。

  《罪行》读后感(九):原罪

  有一种天生罪犯,有一种是后天罪犯。但是每个人在诞生时身上都被印上了犯罪的印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犯罪的潜质。这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形成的生存习惯,他像是启动核弹的源代码,当自己的生命或生存权受到威胁时就会被立即激活,这是保存在我们体内的最后一丝兽性。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不再茹毛饮血,杀人的成本也在加大,人们也发现有时或者比死了更加的痛苦,所以犯罪开始多样,犯罪技术在被曝光后令世人咋舌,这是恶魔的事业,但却由天使的后人们所继承,或许在走出伊甸园时,我们的身上已经被注入的魔鬼的基因了。

  人们学着保护自己,就要将危害自己的人隔离或者直接铲除,可是这一整个不成熟的过程本身就是犯罪的温床,站在绞刑台上的人不论是脖子受束缚的那位,还是隐藏身份的那位,心里都不好过。在讨论私人财产和公共财产的界限与二者的冲突时,第一个问题决定了后者的结果。在个人侵害他人财产(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公共的)后,我们利用法律来惩罚罪犯,但法律是有时效性的,是时滞的,他不能阻止犯罪,只能用来惩罚,而且其本身也是不完善的,所以法律需要改变,不仅仅是实施惩罚(为了惩罚),还是追索犯罪,这样才是适宜的。我们的法律不是为了排除异类,而是希望适用于全人类,保护他们,理解他们。

  《罪行》读后感(十):罪恶不是一瞬间的事

  差不多以一天两个故事的速度读完了《罪行》,让我想到了另一本书《朗读者》和电影《天注定》,对,它们都讲了犯罪。作者费迪南德是律师出身,用旁观者的视角记述了十一个犯罪的故事,都是他办的案子。写作风格平平淡淡的,大多数的叙述从犯罪前的若干年开始讲起,这也说明了我们看到的都是历史的映射。可以说每一个故事读起来都觉得震惊,剧情难以想象。其中一个拔刺的男孩故事,讲了一个被忘记调换岗位的博物馆管理员几年如一日的待在自己的角落,枯燥的工作让他变得封闭,量数据、找规律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乐趣,连原本内饰丰富的家也被重新布置的简陋、灰暗。后来,他开始注意他负责的展区的一尊雕塑“拔刺的男孩”,他开始思考“刺拔出去了么”、“刺是怎么刺进去的”。后来,他开始故意的投放图钉,看过往路人被刺,然后通过他们拔图钉享受快感……

  尽管作者的叙述是平淡的,但作者的无奈、同情也都春秋笔法的通过叙述有所点拨。之所以能想到《天注定》,它的叙事也是平淡的,贾樟柯的镜头并没有展示对错,但他也有暗示,也在最后把镜头对准观众,问一句“你可知罪”。《罪行》整本读过后,想起《朗读者》,想起本哈德的那句“人并不因为曾做过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的确,罪恶不是一瞬间的事。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