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10篇
《香港有个荷里活》是一本由於远芳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一):生命中有多少个三十年
小时候看电影,都是从阴暗昏黑的影碟店里借的,在一摞摞光盘里翻来覆去,用仅有的几块钱吝惜地把光盘抱回家,因为RMB有限,所以那么珍惜里面的情节,虽然那时的我和现在一样,依旧不懂什么电影知识。
因此也就无从得知,我经历的是香港电影最繁华的时代,看的是风风火火的大导最真实的出发点,崇拜的是一个个风华绝代的偶像。
可是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租售影碟光盘的小店开始越开越小,位置更是迁徙到了阴暗潮湿的胡同小店,或许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开始。
香港电影也到了而立之年,再过十年,是否能不惑,走上一条全市场化或忠于自己的路,依旧是个迷,所有人都等待结果的时候也该反思,大众对于电影的期待究竟源于何,是为了从电影中窥视别人的生活和不同于自己生活的节奏模式,还是只是为了博得自己内心一悲一喜,然后从脸上擦去那一抹情绪,继续麻木不仁地等待下一部商业大片。
香港电影给出的不仅是对于香港大导们的难题,也是对于大众提出的考验和反省。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二):最大的不变即是“变化”
尽管是假期,自己在工作安排上还是排得很满;尽管排得很满,但还是花了时光将这本书看完。也许是因为八卦的天性,所以当翻开这本八卦得非常系统的书是就非得要看完才能放下了。。。
曾有书评者提到自己是“伪港片迷”,借用一句,“me too”。对于很多人,很多事,我都零碎的听说过,但从未去深究过,也没有像超级fans一样,将明星不干胶贴了满满一本笔记本,中间穿插着各种情深意切得歌词。对于港星,港片,我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当随着作者一届一届金像奖碎碎念下来,对于香港人的敬意油然而生。如此得有才华,如此的搏命,因此才有了港片的辉煌。当看到最后,因为大势所趋,香港人也不得不改变,不得不妥协时,在敬佩他们的坚持同时,也为他们不得不而唏嘘。
世界在变,香港在变,香港艺人也需要变,所有的辉煌,所有的灿烂也都是为了生存,一如文中提到,叫好不叫座的片,没有投资人敢投资;没有人投资,纵然你再有才华也只能烂死腹中。电影不像IT,不是单打独斗能搞定的事情。我私心觉得,本书的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即是对港片发展三十年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于港片一个时代过去的哀悼。过去的最终也已经过去,该来的终将要来。与其艰难维持,不如从从善如流。。。呜呼。。。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三):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本书昨天到货,今天看完,算是大致了解这三十年来香港电影的一本好书。我和朋友不止一次感叹生错了年代,和现在的浮躁风气比起来,确实是以前的香港电影更能吸引我。经过这些年的变迁,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味道,港人风情已经渐渐单薄了。
林奕华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张国荣走后香港再无巨星,也不可能再有,因为要长出像张国荣那样的一株花,需要上世纪80年代的阳光和水分。没有那时代的环境和气候,香港不可能出现一个张国荣。”那确实是最好的年代,没有盗版,媒体也不热衷八卦,电影人在自己的领域大展拳脚,好的演员更是层出不穷,就是这些人,创作出了一部部经典。直到03年,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sars肆虐人心惶惶,香港影坛也失去了很多,哥哥走了,见证港人共同回忆、带领大家同步过冬的人离开了。在最艰难的一届金像奖上,《无间道》也仿佛成了一个电影时代终结的标志。
现在的香港电影人才青黄不接,独有的气息也在被大陆渐渐同化,再加上主要投资商和最大的市场都在内地,为了迎合观众和片商口味,香港电影人放弃了很多。陈可辛甚至说:“在这个大平台,真正考验香港导演才华的,就是能不能和内地老百姓接轨。”这已经是大势所趋,想惋惜也来不及,只能借用一句歌词,“当世事再没完美,可远在岁月如歌中找你”,至少曾经的香江风情还留在那儿,还可供我们回味品尝。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四):你的八卦尽沧桑
奥斯卡已经有了90后的影后,而香港金像奖呢?80后的影后也只有张柏芝吧?不过似乎也不见有人珍惜。90后更是见不到踪影。过去一部电影在金像奖上获提名8、9、10项,那是大热,而如今一部电影提名10项也是平常,不是说被提名的影片不好,而是说好的影片越来越少,也不是说粗制滥造的电影越来越多,而是说连粗制滥造的都越来越少,每年香港电影的总数量在下降,遑论好影片的数量了。
书中写道,现在在香港影坛打拼、支撑的还是三十年前的那批人,说得豪迈点叫做老当益壮,说得现实点,我看真的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了。所以,书中的轶事虽然八卦的味道,但是细细品来却是满嘴的沧桑。
整本书读完,我发现书中提到的那些香港电影大部分我都没有看过,说来有些惭愧,我总是人前人后的宣称自己钟爱香港电影,但是这些历年来的优秀代表作看过的却是十不满三,虽说这书里常道金像奖的口味有时偏小众,可是这也让我见识到了香港电影的另一面,下次再夸口自己的钟情时,还是要低调一点了。
现在仔细想来,自己当年看过的大多应该是属于很单纯的香港商业电影,当年都是红极一时,自己看时也是热血沸腾,但是那些电影在这本专讲金像奖的书中却真的是少有提及,说来奇怪,构筑起我的钟爱的那些电影、那些影人,似乎总是被金像奖的评委们冷落,似乎总是在这香港电影的至高舞台上失意,但我却从来不曾对此有所怨怼,甚至还是对一年一度的金像奖更加钟爱,也对于香港电影更加不离不弃。
我想那是因为一个少年,在心性初成时,与某种情怀迎面相撞、痴痴相对经年,于是这一情怀便成了少年胸中的心结,缠绵不断,一生一世,最终也成了少年生命的一部分,再也无法割舍,我想这便是香港电影与我的故事。在它最辉煌的年代里,无论影片的题材、故事、类型有多么不同,其中却都洋溢着相似的、共通的情怀。而最终将我俘获的正是这一情怀,以至于至今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只要打上香港制造的标签,总会让我有一份亲切感。
所以如今有许多香港电影人在讲融合、在讲北上、在讲华语电影圈,我明白从市场、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他们是对的。虽然电影经常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但它终归也是需要市场的,没有支撑其生存的市场,那么艺术也是无从谈起的。但我心中总还是有些抵触,我多么希望那些有着纯正香港味道的电影——就像我少年时代的那种味道——不要就此消亡,或者因此面目全非,我知道这样想可能有些任性、矫情和幼稚,但是心结如此,毫无办法。所以,我也希望香港电影工作者如果愿意坚守自己的风格与味道,那么我也希望告诉他们远在千里之外,他们也有我这样一个支持者。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五):遥远的香港荷里活遥远的黄金年代
最近看了好多港片,也意外地接触到一本书,名为《香港有个荷里活》。书的内容本身一般,介绍了20年香港金像奖的历史,其实也是流水账一般把香港电影的历程记录了下来。但是仔细读读确是有点意思,让我不仅怀念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
作为80后人,90年代初香港还未回归大陆的时候,对香港那个地方是感到好奇的。当时接触电影的渠道还没有那么多,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亲每周都会去那种租录像带的小店租那么一两盘香港电影来看。那时候四大天王还初出茅庐,在内地名声大噪,而成龙、周星驰的电影,在内地更受欢迎。
想起来那时候看了很多赌神之类的电影,还有红番区的打打杀杀。好像那就是自己童年印象中香港电影的样子:为了兄弟义薄云天,为爱人两肋插刀,繁华香江背后小街道的打打杀杀,金融之城步步高升光芒下的看不见随时崩溃的泡沫。那是印象中香港电影的样子,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样子。但其实也不尽然。
初中高中,也就是2000年前后,那时候有了互联网,有了层出不穷的娱乐节目,才慢慢接触到更多的香港老电影。知道了原来除了四大天王和成龙、星爷,还有王家卫这样的文艺范儿和陈可辛那种细腻的叙事者。
说起来,其实很晚才看《甜蜜蜜》和《双城故事》了,导演都是陈可辛,这两部电影也算的上我最爱的两部香港电影之一。最爱的是他那种把繁华都市下小人物的普通情感和缘分刻画得那么细腻。正如《甜蜜蜜》中两人最开始和最后的偶遇——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却又与这大社会息息相关。
而王墨镜是另外一种风格。虽然算不上喜欢他,但是他的电影的的确确让人回味无穷。当然,他的选角也是让影迷们欢迎的——谁都希望多看几下漂亮的脸蛋。
忘不了的还有哥哥张国荣。说来奇怪,第一次完整看他的电影是《红色恋人》,当时还是中央6播出。那时候才10岁出头的我完全被电影里面他那张眉眼清秀又有点胡子拉碴的脸深深吸引。后来在娱乐新闻时不时看到他的新闻——演唱会上大胆变形,生活中勇于承认自己的感情生活等等。最后,等我有点喜欢这个明星没几年的时候,他却永远离开了。上大学后,才更多地慢慢欣赏他的电影和歌曲,也看了很多关于他的访谈和节目,其实是非常有趣又好玩的一位叔叔,喜欢他的才华、钦佩他的为人,因此也格外叹息——如果他没有得抑郁症。可是一切不能够重来,每次看他的电影,总能看到他不同的一面,就如同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一样。
慢慢地,或许是我们老了,或许是真的出现了断层。好像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突然地就那么过去了。那时候的张曼玉、林青霞、张国荣等等,没有整容不动刀子,偶尔有婴儿肥,确都凭着天生的气质让人心动。而现在,那样的明星真的越来越少。同样的,好故事,似乎也没那么多了。
怀念那个黄金的年代。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六):再见,黄金年代
书的内容本身一般,介绍了20年香港金像奖的历史,其实也是流水账一般把香港电影的历程记录了下来。但是仔细读读确是有点意思,让我不仅怀念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不过最近看了很多老电影,真心怀念那个年代。
作为80后人,90年代初香港还未回归大陆的时候,对香港是感到好奇的。当时接触电影的渠道还没有那么多,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亲每周都会去那种租录像带的小店租那么一两盘香港电影来看。那时候四大天王还初出茅庐,而成龙、周星驰的电影,在内地更受欢迎。
想起来那时候看了很多赌神之类的电影,还有各种功夫片和枪战片。好像那就是自己童年印象中香港电影的样子:为了兄弟义薄云天,为爱人两肋插刀,繁华香江背后小街道的打打杀杀,金融之城步步高升光芒下的看不见随时崩溃的泡沫。那是印象中香港电影的样子,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样子。但其实也不尽然。
初中高中,也就是2000年前后,那时候有了互联网,有了层出不穷的娱乐节目,才慢慢接触到更多的香港老电影。知道了原来除了四大天王和成龙、星爷,还有王家卫这样的文艺范儿和陈可辛那种细腻的叙事者。
说起来,其实很晚才看《甜蜜蜜》和《双城故事》了,导演都是陈可辛,这两部电影也算的上我最爱的两部香港电影之一。最爱的是他那种把繁华都市下小人物的普通情感和缘分刻画得那么细腻。正如《甜蜜蜜》中两人最开始和最后的偶遇——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却又与这大社会息息相关。
而王墨镜是另外一种风格。虽然算不上喜欢他,但是他的电影的的确确让人回味无穷。当然,他的选角也是让影迷们欢迎的——谁都希望多看几下漂亮的脸蛋。
忘不了的还有哥哥张国荣。说来奇怪,第一次完整看他的电影是《红色恋人》,当时还是中央6播出。那时候才10岁出头的我完全被电影里面他那张眉眼清秀又有点胡子拉碴的脸深深吸引。后来在娱乐新闻时不时看到他的新闻——演唱会上大胆变形,生活中勇于承认自己的感情生活等等。最后,等我有点喜欢这个明星没几年的时候,他却永远离开了。上大学后,才更多地慢慢欣赏他的电影和歌曲,也看了很多关于他的访谈和节目,其实是非常有趣又好玩的一位艺人,如果他能活到现在,我也一定会去捧场他的每一部电影和可以去的演唱会吧。喜欢他的才华、钦佩他的为人,因此也格外叹息——如果他没有得抑郁症。可是一切不能够重来,每次看他的电影,总能看到他不同的一面,就如同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一样。
慢慢地,或许是我们老了,或许是真的出现了断层。好像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突然地就那么过去了。那时候的张曼玉、林青霞、张国荣等等,没有整容不动刀子,偶尔有婴儿肥,确都凭着天生的气质让人心动。而现在,那样的明星真的越来越少。同样的,好故事,似乎也没那么多了。
怀念那个黄金的年代。
《香港有个荷里活》读后感(七):那些远去的香港电影——评《香港有个荷里活》
我算不上一个影迷,没有过整日整夜沉浸在电影世界中的经历,没有看过很多优秀的电影,不能像如数家珍般说出自己喜欢的电影、演员等。对于那些评论很好、票房很高的电影,只要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也不会去看。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对于香港电影,却情有独钟,不知为何。只是喜欢而已,说不出原因的喜欢。于是,我大致可以算得上一个伪港片影迷。其实,影迷也罢,非影迷也罢,港片死忠也罢,伪港片影迷也罢,这些都无所谓,因为这些和我喜欢香港电影没有太大关系。我,只是喜欢香港电影,仅仅是喜欢而已。
这本书是在网上偶然看到的,然后在豆瓣上看了下简介和书评,觉得不错,就收了。昨天凌晨把这本书看完了。书中一共介绍了二十二届金像奖的台前幕后。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娱记,文笔还是不错的,每篇的题目都还不错。对于想要了解香港金像奖的影迷,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从第一届金像奖到二十二届金像奖,对于我这样一个伪港片影迷,里面所提及的很多演员,导演,我都是陌生的。然后会去网上找他们的资料,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惊喜,你会发现原来这个导演曾经执导过这部片子,你会发现原来演过这部片子的演员就是他,还会发现,原来这个导演以前是演员啊,这个演员以前是靠唱歌进入圈子的,当然,这些惊喜在书中都或多或少的会有提及。
整本书看完,知道了王家卫拍《春光乍泄》的时候是把梁朝伟和张国荣忽悠过去的,王家卫拍的电影是没有剧本的,他的电影从拍到上映是要很长时间的,关于这点,我特意去查了《一代宗师》的资料,原来这部片子02年的时候就开过发布会,而上映估计得到12年的某一个月。他的电影是没有票房保证的。知道了,张曼玉出演的两部片子《阮玲玉》和《甜蜜蜜》,本来确定的主演都不是她,只是因为机缘巧合才由她来主演,也正是因为抓住了这机会,完成了由花瓶向影后的转变。还知道了,《霸王别姬》这样一部片子在88年的时候陈凯歌就和两位主演商谈,只是当时吹了,不过93年的时候陈凯歌还是如愿了,此片也成为我国唯一一个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电影。其他印象深刻的还有“许氏一门,文武英杰”,还有饰演李连杰版方世玉老娘的人是一位很牛叉的人物。还有发哥、星爷…….通过这样一本书,确实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曾知道的东西。
其实,整本书看完,印象最为深刻的却不是这些台前幕后的故事,而是最后的终章,“一个时代的终结”。书中这样写道:“2003年依然成了一个分水岭。这一年,香港影坛不仅失去了哥哥和梅姐两位风华绝代的人物,还有幕后的特技英雄,同时还是编、导、演全才的柯受良。台前幕后顶级巨星的离世,几乎就此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拉开了序幕。”哥哥跳楼的时候,我还是只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梅姐逝世的时候,我也只不过是个刚上初中的学生。那时的我还无法明白两位的离去对于香港电影的损失,日后我才渐渐明白。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所谓的另一个时代,就是内地与香港影坛的合作时代,大致就是一个没有香港电影,只有华语电影的时代。华语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巨大的内地市场,以张艺谋、冯小刚为代表的内地导演,以及一大批优秀的内地演员等都对香港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香港电影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书中这样写道“而在这一辈中原来在人们眼中最有接班潜质的几个人才如陈冠希、张柏芝、钟欣桐,却差不多被某件事给毁了个干净。”所以说,冠希哥给香港影坛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接触了很多的港片,确实可以感觉到香港电影的没落,港片中很少能看到陌生的演技不错的演员,几乎都是熟脸。面对话语电影的冲击,香港电影的没落也许是个必然,但仍抱有香港电影能够崛起的希望。也许青黄不接,也许被某个事件毁了个干净。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人才,比如彭浩翔、余文乐等,而复出后的张柏芝、钟欣桐等也许是可以从前辈手中接过这个重担的。所以希望日后的香港电影能够在华语电影的浪潮中能够屡出佳片,再创辉煌。
最后,4.15就是第31届金像奖颁奖典礼了。
附:第31届金像奖部分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
《桃姐》
《夺命金》
《龙门飞甲》
《窃听风云2》
《让子弹飞》
最佳导演:
许鞍华(《桃姐》)
杜琪峰(《夺命金》)
徐克(《龙门飞甲》)
麦兆辉、庄文强(《窃听风云2》)
姜文(《让子弹飞》)
最佳男主角:
刘德华(《桃姐》)
刘青云(《夺命金》)
刘青云(《窃听风云2》)
姜文(《让子弹飞》)
葛优(《让子弹飞》)
最佳女主角:
舒淇(《不再让你孤单》)
汤唯(《武侠》)
叶德娴(《桃姐》)
高圆圆(《单身男女》)
周迅(《龙门飞甲》)
最佳男配角:
王羽(《武侠》)
秦沛(《桃姐》)
谢霆锋(《新少林寺》)
卢海鹏(《夺命金》)
曾江(《窃听风云2》)
最佳女配角:
惠英红(《武侠》)
秦海璐(《桃姐》)
苏杏璇(《夺命金》)
桂纶镁(《龙门飞甲》)
刘嘉玲(《让子弹飞》)
最佳新演员:
萧敬腾《杀手欧阳盆栽》
连诗雅《喜欢夜蒲》
郑爽《画壁》
吴千语《开心魔法》
盛鉴《龙门飞甲》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金钗十三钗》
《非诚勿扰2》
《星空》
《赛德克-巴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