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底线读后感精选10篇
《坚守底线》是一本由[日] 稻盛和夫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坚守底线》读后感(一):作者和书名都有误
本书是藤井和稻盛和夫的谈话记录,作者不应该写稻盛和夫。题目也是译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写的,没有直译原作。造成误导,现在为了卖书真是不择手段了,对中信有些失望。稻盛和夫的《活着》系列还是不错的,是他本人思想的最好体现了。
《坚守底线》读后感(二):访谈录而已
买这本书是冲着稻盛和夫去的,而且书名也很吸引人。读完以后发现大失所望,其实只是一个记者对稻盛和夫的访谈录而已,偏向于自传,而且在其中也没有说到坚守底线这东西。访谈录不能完全代表访谈者的意志和思想,毕竟不是访谈者自己的作品。而且书中的字极大,文章深意不够,再加上昂贵的价格,真的是让人无法接受,一本坑人骗钱的作品。
《坚守底线》读后感(三):一本小企业的发展秘籍
以个人经历为参考,把小企业的出生发展,第二代接班过程中的关键点全写到了。
对于很多小企业是3K企业(肮脏,危险,艰苦),生存的根本是员工----"让员工感到幸福心甘情愿的为公司努力工作"。
发展的根本是利他主义----“不给客户添麻烦”。
在P6~8对第二代经营者的接班有刻骨的描写。
以上三点是自食其力的小企业要害。如果要在中国办企业,这三点是具有攻略性质的考量点。
办企业之前要看,正在办企业的要时时看。
《坚守底线》读后感(四):适合任何一个人都去读的书
很少读完一遍书就有很多内容印在脑海的。
稻盛和夫先生在本书中的很多理念我平时有时候会去做,但是少了很多坚持,甚至在做的时候有过动摇,有过质疑。
读完这本书后,坚定了我坚持做好事、坚持谦虚、正直,坚持自己正确的理念的决心。书中有几句话:
1、烦恼是活着的证据
2、特别认真
3、靠扭曲理念,人即使苟延残喘也没有价值
4、公司的意义在于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
本书很短,看上去也不觉得枯燥,精华了稻盛和夫先生诸多著作的核心理念。
《坚守底线》读后感(五):追寻自己的方向
本书通过自我叙述和采访记录的方式,展现给我们一位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一种企业经营的理念、一种人生的追求 等各种精彩画面。
从中我学习到对待人生一定要特别认真,人生只有一次。要以好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的去从事工作和创造事业。
作为一个经营者,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认真、正直、谦虚、富有责任感、奉献精神 等,这些是必不可少的。要特别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事业,一点都不能马虎,更不能扭曲正确的理念来使自己一时获得利益,哪怕一丁点都不行!经营者一定是克己奉守的。
感谢作者让我明白经营者,所需要的要素,很多还需要自己去实践、体验、摸索,我也很乐意去追寻自己的方向,因为人生是一场修行,是灵魂的磨练。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正如作者所倡导的!
2016-8-9
军长
《坚守底线》读后感(六):底线是:任何情况下也不容扭曲的:利他。
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利他。为员工、为社会谋福祉,创造物质和心灵的幸福。
理念必须忠实地遵循。就算是企业经营及其严酷的境况下,也不能扭曲。如果能轻率地扭曲,那就是机会主义和投机主义,那就不能称其为理念了。
稻盛先生年轻时就这么思考:人活在世上,总要为社会,为世人作一点儿贡献。给人一句亲切的话语,用笑脸待人接物等等,哪怕是很细微的事情也行,让周围人感到“有你在真好!”这种生活态度很重要,人生的价值也在于此。
回顾充满挫折的青少年时代,稻盛先生认识到:降临到我身上的所有困难,只要缺了一项,都不会有后来京瓷创业的成功。
稻盛先生还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幸福与否,决定于踏上社会,最初被赋予的工作,你有么有主动作出努力去喜欢它。
京瓷应社会需要提早制作人造关节,招致批评。出发点“为社会为世人做好事”却被媒体集中炮火“想靠这种买卖赚钱”,这件事刺痛稻盛的心。他到妙心寺去。担雪法师的话拯救了他:
“过去的‘业’消去了,从今后不再让恶‘业’喷发,唯有行善积德吧。”
通过修行,稻盛相信了这样的道理:“想好事,做好事就能招徕好的结果;想坏事、做坏事就会招徕坏的结果。”
稻盛和夫的书看了三本了:《活法》、《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其理念一而贯之,可以说,一页纸便是可以归纳。
但还是需要不停地看,时时提醒自己。
所谓,知之到践之,中间有好长的坚持啊!
《坚守底线》读后感(七):适合心内缺少力量的人看
这本书综合来说是稻盛和夫的自传加上部分对他的访谈录,从文字上说并不比《活法》系列更加表现他的思想,但是就如同其他同类的名人传记一样,本书还是拥有很多的可取之处的。
相比于其他类的名人传记,《坚守底线》并不是在谈论稻氏本人的伟大或者时势的不可复制性,恰恰相反的是,这本书谈论的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的部分原则以及对这部分原则的坚持对稻氏本人带来影响。原则并不冷僻:要正直、不欺骗、要有利他之心、要知道回馈社会......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学到并作为传统教育所提倡的,然而,比起稻氏而言,身处发展变革的中国的我们却很少能坚持这些传统中的美德,或许是短视,又或许是短期经济利益,再或者是浮躁的内心与浮躁的社会氛围影响,身边的很多人或者企业家都是急功近利的典型。于是在国内,很多质量门与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但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做法带来的是短期经济利益可长期来看,一旦曝光,企业形象或者行业形象全部都会毁于一旦。稻氏有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这么做,不能损人利己。如果要扭曲理念,那么不如连同员工在内,让整个企业垮台为好。如果企业要扭曲理念才能苟延残喘,那么这个企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对于企业或者单位选用人才的问题上,稻氏认为,驾驭“能力”的是“人格”,在人品和人格不能兼得的时候,他坚持人品重要,认为“没有可以胜过努力的天才”。天赋决定的是前进的速度快慢的问题,而人品体现的是方向的问题,方向错了,速度再快也是一票否决。所以稻氏所认为的人才就是那种“有韧性、肯努力的人,通过长期的工作,在磨练了人格的同时,也提升了能力,到了晚年就会绽放大朵的鲜花”的人。
对待“幸运”,稻氏认为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受命运眷顾的人,所以,他坚持“‘幸运’不会降临到我的身上,抽奖也不会中,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格外努力”,同时他还认为“灾难是由自己的心态招致的”。从他的人生经历上看,稻氏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受命运眷顾的主角,他中学失败、考试失败、就职失败,但是一路的失败并没有打败他,让他堕落和放任自流,他选择的是修正自己的想法,坚持不断的努力,终于,他被一个制造电线用绝缘瓷瓶的企业录用了。对于这个企业,它既不是行业内的超级公司,甚至与稻氏同期入职的除了稻氏本人均很快辞职,原因是经常拖欠工资;同时,稻氏本人所学专业也与这个企业工作有所关联,稻氏本人所学为有机化学,而在该公司从事的却是制陶行业。或许一般人看来,他的职场生活是属于糟糕透顶的,面对他的情况,很多人都会选择离职或者跳槽,而他不是,他的选择是坚持下来,并在小公司里发明了新型的陶瓷材料,帮助该公司获得了松下电子的订单。回顾稻氏充满挫折的青少年时代,他认识到,降临到他身上的所有困难,只要缺少了任何一项,都不会有后来的京瓷创业的成功。所以,他总结“如果有幸运这种东西存在,它也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抓到”。
对于公司,稻氏认为,公司是大家的,所以他的公司宗旨是“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而财富无非是社会托管之物,所以在1981年设立了稻盛财团和京都奖来奖励在尖端技术、基础科学和思想艺术方面在各自领域默默付出努力,并为世界文明、科学以及精神卫华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南州翁有言“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的人物,不好对付。但不同此等人物患难与共,则国家大事难成也”,稻盛和夫就是在用自己的公司来实践这个理念。
对待为什么生存和死亡时,稻氏以为“所谓死,就是把肉体搁在现世,而灵魂开始新的旅程”。所以65岁的稻盛和夫,在患胃癌切除了三分之二以后辞去了所有职务,出家做了僧人进行修行。他认为,人生的真正目的在于培育一颗充满慈悲的、善良的、美好的心灵,及时微不足道,也要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磨练自己的灵魂。所以人活着的目标应该是带着比出生时略为美好、略为高贵的灵魂死去。
这本书是分为4个章节,加上前言总共是5个板块,其中有人生、有工作、有生活、有生死观、有价值观、有世界观,适合心理缺少坚定的支持者阅读。
《坚守底线》读后感(八):去看《稻盛和夫自传》吧
1. 稻盛和夫是谁?
稻盛和夫与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并称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且是四人中年纪最小的。
他有多重身份:他是企业家──白手起家创建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是做电信元件的,KDDI是一家电信服务提供商;在2010年2月他以近80岁高龄临危受命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一年多就让企业浴火重生。他是哲学家──他在创办京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哲学,后被称为稻盛经营哲学,他还被季羡林先生称为“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他是教育家──1983年他建立盛和塾,向青年企业家们传授经营知识和经营思想,是6000多名企业家的人生之师。他是科学家──工科出身的他也是研发主力,发明了京瓷和KDDI两家企业过程中所需的创新产品。他还是慈善家──京瓷创业第一年获利后,他亲自带头并号召全体员工捐献援助贫困家庭,持续至今。
2. 思想和理念的逐步形成
1932年出生的稻盛和夫,今年已经80岁,他的成功之道、经营理念、人生哲学等经由他整理著述并出版的20余种图书为人所学习,甚至成为许多企业企业文化学习中的重要一课。
人们知道他,或有兴趣去了解他,是因为他耀眼的成功光焰,但是将他的前二十几年拎出来看看,你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倒霉!
稻盛和夫出身于贫困家庭,但从小学到大学他成绩都不好,经常挂科,他考初中考了两次都没考上,高考时报考了大阪大学也落榜了,后来便去了鹿儿岛大学读工科。十三岁的时候他感染了肺结核,差点挂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家被美军炸毁。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又找不到工作,好容易通过老师介绍得到一份工作,却是进了一家亏本十年的企业。工作以后稻盛和夫觉得很不如意──公司设备陈旧,工作无人指导,公司常被拖欠,工人经常罢工,管理层内讧,一起过来工作的5个人最后跳槽了4个。稻盛和夫也想跳槽,于是报告了自卫队的干部预备学校,考试通过后他去信老家索要报到需要的户籍副本,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最后录取过了有效期,跟他一起报考的同事独自去了。后来他才知道,是他哥哥撕毁了那封信,还气愤地说:一家人辛辛苦苦把他送进了大学,好不容易进了京都的公司工作,才半年就学着要跳槽?真是没有出息!
一方面跳槽没了指望,另一方面哥哥的话也使稻盛和夫感到羞愧,如今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了。稻盛和夫在此时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之前由于工作环境各种不如意,一起进公司的5个人经常聚在一起牢骚不断,现在只剩下稻盛和夫一个人了,没了牢骚的对象,也没人在旁边牢骚了,更重要的是,发再多的牢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稻盛和夫决心停止抱怨,潜心埋头于研究,为了避免破败脏乱的宿舍影响自己的心情,他干脆吃住都在实验室。他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研究有了成果,稻盛和夫得到了上司的表扬,于是工作更有积极性,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不断成就日后的成功人生。这就是“不抱怨的智慧”。(《不抱怨的世界》,积极心理学)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在稻盛和夫任职的第一家公司,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工会准备组织大规模的罢工,罢工意味着生产停顿,生产停顿意味着顾客利益受损,顾客利益受损意味着会失去顾客的信任,即流失顾客,没有了顾客公司就会倒闭,公司倒闭员工谋生变成问题,这是稻盛和夫的思维逻辑,于是他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劝职员们维持生产,甚至采用将生产好的产品从后墙扔出去再由候在墙外的他的未来的妻子送交客户的方法来送货。这个举动后来被工会责难,但稻盛和夫凭着本心辩解,工会也稍稍体谅了。
后来有一次去巴基斯坦工作的机会,终于可以离开这个破公司了,稻盛和夫很开心,但却被老师劝说说你如果去了巴基斯坦五年,回来以后技术绝对会落后许多,不要去。稻盛和夫听从了老师的劝告,但后来因为与信任的领导相处不愉快愤而辞职,没想到许多下属甚至前上司都愿意追随他,说可以一起去办集资公司。经过数度奔波,新公司由几位企业家合资建立,稻盛和夫几人以技术入股,这就是后来京瓷的前身。
在公司创建初期曾遇到种种困难,公司的上司和首批员工们为了公司都疯狂工作,加班是常态,而新进的年轻员工有初中学历的和高中学历的两种,初中学历的员工因为要上夜校所以都准时下班,高中学历的员工不得不陪上司加班。年轻员工由于对此不满集体要求加薪,甚至以集体辞职来威胁。这件事在稻盛和夫与之进行深度沟通后平息了,但稻盛和夫从此完成了打工者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初步形成了他的管理理念:“公司经营最基本的目的必须是保护员工及其家属的今后生活,为大家谋幸福。”京都陶瓷的经营理念也由追求其个人的技术梦想变成“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后来,他又在理念里增加了“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以完善。这种理念我们初看大而空洞,却是稻盛和夫通过切身体会的来的。后来他对盛和塾的企业家们曾这样说:“如果你真想经营好你的企业,那么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员工们感到幸福,尽量多为社会做贡献……经营者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拼命工作,认真经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在这个提高心性的过程中,就能够拓展经营。首先要磨炼自己的心志,从而形成优秀的人格。”
后来京瓷发展良好,稻盛和夫的事业逐步起飞,之后所遇到的事件和困难多是商业经营上的。对稻盛和夫的自传,我只看了上部,而《坚守底线》里他对自己的前半生也更着重叙述,我觉得,一些理念,在早期的时候就已形成了。
3. 人生与哲学
这本书是日本NHK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藤井彩子对稻盛和夫的四次访谈的整理记录,中文名是《坚守底线》,但其实照日文名直译过来应该是《特别认真地生活》,“特别认真”是稻盛和夫经常强调的,也是他的核心理念。
书中的四次访谈主题分别是:领导者的条件、灾难的青春、公司是谁的、为什么活着。
(1)理念必须坚持
“所谓理念就是: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就是要正直,不可骗人;要勤奋,不可懒惰;要谦虚,不可傲慢;要勇敢,不可卑怯等等,这些都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德观。”要“把贯彻做人的正确原则作为判断的基准,这样去经营企业”。(做事,首先要做人。)“无论从事什么事业,认真的态度最重要。” “理念必须‘正直’地遵守”,“必须执著地坚守”,“不容扭曲”。“如果企业要扭曲理念才能苟延残喘,那么这个企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作为人,何谓正确?”
(《世间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2)如何脱离灾难与抱怨
“灾难是由自己的心态招致的。”“心中没有想过的事情不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出现。是自己心中描绘的东西招致了所有的幸福或者不幸。”“一味地抱怨社会的不公正,老是抱着这种心态,自己的人生不会顺畅。”
年轻人面对工作要懂得,“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有趣的工作寥寥无几,马上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也不高,如果不付出努力让自己喜欢上眼前的工作,那么永远也无法理解工作的趣味。”“要努力去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不管怎样去寻找所谓‘喜欢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其实并不存在”,所以要努力去喜欢自己在命运中凑巧遇上的工作,并竭尽全力把它做好。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决定于踏上社会,最初被赋予的工作,你有没有主动做出努力去喜欢它。“如果喜爱自己的工作,就会涌出一股力量,促使人持续地钻研努力。同时,持续不懈地努力,不知疲倦地反复钻研、琢磨、创新,就有可能到达被称为名人高手的境界。”(在创造的时候是幸福感最高的时候,因为沉浸进去了。(《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 获得解放》))“不要等上司说了才去做,而是每个劳动者都要理解工作的意义,自觉地鼓足干劲做好工作,否则就不能取得任何成果。”(前一章有讲领导者要向员工阐述工作的意义,使之与自己有所共鸣。)
经营理念
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经营者首先有责任让自己所率领的团队获得幸福。
(3)利他之心
领袖的必要条件就在于克己奉公。领导人应该具备的人格素质首先是谦虚。
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的人物,不好对付。但不同此等人物患难与共,则国家大事难成也。──西乡隆盛
我得到的财富是社会委托稻盛和夫这个人保管的,应该尽早归还给社会。
4. 为什么活着
稻盛和夫信奉佛教,65岁的时候剃度出家。他相信“所谓死,就是把肉体搁在现世,而灵魂开始新的旅程”,在他烦恼的时候,他曾向担雪法师倾诉,却没有得到任何安慰,担雪法师说:烦恼是活着的证据,死了就碰不到那样的事了。遭遇遭难就是消除过去所作的“业”。
稻盛和夫的信条是:每天都必须特别认真地生活。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磨炼自己的灵魂。”不管积累了多少财产、地位、名誉,都不可能带往那个世界。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可以带走的东西只有一样,那就是“灵魂”。如果你想度过一个幸福的美好人生,首先你得稍稍净化你的心灵。这样,作为你的心灵的外在反映,你的人生也一定会美满而瑰丽。只有把自己的灵魂变得更加美好,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
5. 链接?稻盛和夫的两个理念
(1)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才能或智能等先天性的资质;所谓“热情”,是指努力的意愿或热心等后天的努力;思考方式是指哲学、思想、伦理观等生活的姿态等人格因素。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因为能力和热情只有0分到100分,但是思考方式可以从负100分到正100分为止。
(2)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
这里所谓的“燃性”,是指对事物的热情。自燃性的人是指,最先对事物开始采取行动,将其活力和能量分给周围人的人。可燃性的人,是指受到自燃性的人或其他已活跃起来的人的影响,能够活跃起来的人。不燃性的人是指,即使从周围受到影响,但也不为所动,反而打击周围人热情或意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