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读库1204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8-09-30 12:10:11

  《读库1204》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204》读后感(一):关于读库1204

  喜欢这一期的两篇:《“孩纸们”》和《饕餮在六零年》。前者是一位在海大教授现代诗歌的老师纪录的跟九零后学生上课的交互和感受。读完也是感慨万千。即便我已经本科毕业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感同身受,即使看起来时代相差这么久,而环境也大有不同。年轻时候的茫然大家都有经历吧。后一篇则让我想起父辈一代跟我们讲述的类似经历。当年他们关心的唯一事情就是吃饱肚子,因此偷挖别人家菜的事情也是没少干过。油渣变成黑炭大家还是抢着吃的事情就跟文中记载的也非常类似。让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文中描写的隔壁石叔家收到邮递员的一封电报,他们家四个孩子都欢呼姥爷死了,姥爷死了!结果却是相反,姥爷要被送回来又占去一份口粮。生活在现代的我难免为这种事情感叹不道德,但也确实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残酷。

  《读库1204》读后感(二):关于1960

  读库1204上有一篇写1960年饥饿的亲身经历的文章。跟微博上火热的1942对照一看,倒是很应景。

  跟别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完全没有任何背景介绍,情况分析,谁也不怨,只是实实在在地写当时的那种饿,以及一些因为饿做出来的事。语气十分平静,反而让人印象深刻,毛骨悚然。

  比如,她说,因为姐姐离家上了大学,可是饿的时候还回家吃饭,她十分怨恨她姐姐,骂她剥削。此后一生,她与姐姐都有隔阂,两人从不亲厚。

  哥哥饿得没办法,常偷东西吃,父亲为此经常打他,不管是不是他干的坏事,都算在他头上。两人日后相敬如冰。

  母亲因为总把吃的留给孩子,60年得了胃病,最后因胃癌去世。

  有一段写到:“我常读小瑞的高中课本。那时语文书有两本,一本叫《文学》,一本叫《汉语》。我在文学上读到了鲁迅的《药》,我反复读关于人血馒头的描写,小栓吃人血馒头哪一段让我很馋。我常幻想,要是有人给我人血馒头吃,该多好呢。那是我还没读过《水浒》,不然我也会很想吃人肉包子。”

  在人类最基础的生存本能面前,一切理性道德之类的都不重要。

  作者似乎就是这样平静而又残忍地描写着自己的饥饿。

  这种饿,确实是肚子空了想吃东西的那种饿没法比的。

  饿死了多少人的那些数字的可怕,是一种。这是另一种可怕,人虽然没死,但人性被折磨死了一部分。

  作者起题目叫饕餮,不知道是不是想说人变成了只惦记着吃的兽?

  《读库1204》读后感(三):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204》

  物资匮乏的岁月绝尘而去,其阴影却经久不散。家人十之七八都是高血压,老爸疑心或缘于老妈炒菜放盐过多,而我想到的是,在不远的那个年代,大家炒菜皆如此,菜咸了,人们便少吃了菜,多下了饭。数年前,有人批评旧版《现代汉语词典》,提及许多词条爱拿“可食用”说事,不符合环保、和谐的现代理念云云,而我以为,这便是两个时代的隔膜。

  赵湘源女士无疑是一代人的典型,她以物尽其用为生活哲学,将一张纸拓展出七重用法,让人感叹不已。陈一鸣的《人穷智不短》,虽早已拜读,但文后海量附图,才让我得以深入领会艺术家宋冬及其母亲的心灵世界。一个家并非等同于空荡荡的房子,也不止于出入其间的亲人,还在于凝结生命体温与生活故事的物件。认识过往的时代,放眼周遭的亲人与风物,所得当不输于已经过滤的历史书。

  如今在故乡,每到青黄不接的春天,大家仍有腌香椿叶子、蒸榆钱和槐的习惯。当然,现在只是调剂口味,不再为替代饭菜。杜元的《饕餮在六零年》,颇具画面感,读来亲切又心酸。那时,好多人家都养鸡,不是为吃鸡蛋鸡肉,而是为了吃按“鸡头数”供应的鸡饲料;当年,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缺乏脂肪,人的胃壁肠壁变薄而失去了弹性,有人因吃得太多造成胃肠穿孔或破裂而被撑死,其实还是饿死的。

  就像没有经历过六零年的人难以理解“心里饿”一样,九零后之前的人,也很难理解这代人要靠饱胀感来知会自身,显而易见,本能行为“吃”在不同时代有着别样的意义。然而,沟通彼此又是必要的,《读库1204》前三题便有如此建设性功效。王小妮的《“孩纸们”》,描摹撕裂的青春的群像,记录人物的选择与进退,在我看来,“没文采”的《上课记》,在社会价值方面比她的诗歌要大。转引李鸿谷的话,献给王小妮老师:“文章出来,辩护也罢,记录也罢,都非核心。核心的是,你有无能力超越这个时代的其他书写者?如果能,那么未来就将以你的记录为底本来想象这个时代。”

  《读库1204》读后感(四):触动。。。。。。

  2012年11月1日

  今天中午,读完了《读库1204》。 一两周以来,常常在回家午休前的十几二十分钟,翻一翻。在余下的半天里,时而如青橄榄一般,品咂一番。

  很喜欢这一本。

  开始的“人穷智不短”,没有太多的感受。这样的展览真摆在面前,估计我也会心里直犯嘀咕。的确,似乎太不艺术。不过,这样的回顾,走过的人们,应该心里百感交集了。尤其,在过去被无情的大规模的碾平,弃如草芥不如之后。

  第二篇“孩纸们”,我,非常地,极其地喜欢。这样娓娓道来的,满怀着对于这些孩子的爱与宽容的叙述,结合着这些孩纸们的那样丰富又贫瘠的人生,让我一再又一再的叹,而叹。心疼。 孩子们的内心的孤独,无助,倔强,坚强,敏感,和渴望,一次又一次的,触动着我。 外在的他们,是如何的被我们误解着,被大众,被彼此排斥着,被体制,被社会挤压着。而内在的那个小小的孩子,有谁会去倾听关注?又有多少人,会去在意?每个人,都这样,惧怕着,抗拒着,又渴望着。一个人的战斗。再一次的,想起这句话。 奔忙着,我们都在奔忙着,不及自顾,也不屑他顾。 只有在难得的时刻,在这样让我们放心的人面前,我们会打开自己,展现,自己都不知道的脆弱,和坚定。 这样的老师,碰到,何其幸运! 再想想,如果多一些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活得更像一个人一些?更温暖一些?也,更有力量一些?

  第三篇“ 饕餮在六零年 ”,让我几乎落泪。虽然,他的文字,表现的如此的平淡,平铺直叙。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日子。看过《夹边沟记事》,但,那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对象。而这,一个家庭面对这样的饥饿的日子,彼此的,为了一点饱肚子的东西提防着,指责着,又是如何的难过?尤其,是这个母亲。 省下自己的吃食,给从学校赶回来加一口的女儿;放下自己的脸面,去食堂捡拾大师傅丢掉的蔬菜残叶;忍着家人的肚饿,还要给邻居匀一口吃食。 作者的哥哥,这样的一个少年,在这样的艰难中,还要面对父亲的误解和责难。父子之间,一辈子,都无法走近,无法和解。 苦,心苦。

  第四篇的“庚子年的民族英雄”,乱世,乱人。对于李鸿章,由此更多一些认识,一个被误读的人物。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实在过于片面。不能轻易评价一个人,的的确确。 与那时的清朝末年相比,现在的中国,又将如何? 历史的重复,只是不同的形式?维稳,唯稳,我辈,还是唯愿稳定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后面的几篇,相比之下,就没有这样深重的触动,感叹,与欷歔了。

  但是昂山素季的演讲,让我知道了人生七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再想起开始慢慢重新翻看的《少有人走的路》,苦难,让我们成长。至此,不再畏惧,和逃避。起码在面对的时候,可以心平气和淡然一点。

  《读库1204》读后感(五):唏嘘不已,唏嘘不已

  《读库1204》读书笔记

  《饕餮在六零年》,作者:杜元

  这是一篇亲历者的回忆,饥荒年代的少年,一大家口,无不饿得发慌。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照出不同人的品行。记下几个印象深刻的细节。

  1、苦难的中国人民,在那个年代,养鸡是为了吃分配的鸡粮:麸皮和米糠,结果鸡饿的皮包骨,母鸡不下蛋,公鸡不打鸣;

  2、饿到发昏去开营养药,结果营养药带回来给子女解饿,生病的母亲让人心疼不已,可是自个子女们饿成那样了,哪个母亲忍心?

  3、去田里一遍一遍地翻开土地,找寻农民遗漏的土豆,结果最后一直走到城外十几公里的田地;找寻糖渣子,面粉屑,事业单位食堂的碎菜叶,一切可以想到的材料

  4、极端情况下,父子可以掐脖子。亲兄弟姐妹,因为小孩的偷吃,甚至互相栽赃,即使老了老年,他们竟也不怎么来往。人性本恶,世事多难,但错的还是那个地狱版的社会。

  5、几个一笔带过的细节,说明和当时的政*府有关系的地方,挨饿情况好的很多。可政*府还是鼓励人民,少吃饭,瓜当菜。可即使是瓜果,也已经少得很少得很。

  6、最后的说法很准确。什么叫饥饿的感觉?什么是真正地饿?就是你吃饱了,可还是感觉饿得不行。。唉。

  《庚子年的民族英雄》,作者:聂作平

  这是一篇历史叙述文,讲述了庚子年前后的中国种种诡异历史,几个印象深刻的摘录:

  1、外国联军打进来了,清朝子民一个个的伸头探望,充满好奇,并且无所谓。因为帝国是你们爱新觉罗家的,与我们老百姓无关。我们已经很苦,即使是换个主子,我们还是一样过。帝国政府到了这个地步,消亡真的是迟早的事情。为什么有所谓的美分,有带路党?因为他们觉得,换了帝国主义做主子,他们会过的更好!

  2、义和团,本质上和今天的反对日货浪潮中打砸抢的盲流一个意思。最终还是给本国同胞带来深重的苦难。一个偌大的京城,被搞得荒芜不堪。

  3、义和团就两个动作:烧、杀。他们搬弄是非,教唆愚民。但是纵容他们的是心中只有权力和讨好主子的锦衣玉食的大官们。时至今日,反日货浪潮,打砸抢游行,一样得到了官员们的默许与鼓励,说到底都是为了权力阶梯上的爬升和政治资本。

  4、焚毁教堂,烧杀传教士和中国教徒。某省城教堂被焚时,一个英国传教士从火海中逃出来,在众人面前哭号:这些年我在山西花了五六万两银子,救活了数千人,难道还不够换回我的性命吗? 结果无效,一样被杀。另外一个英国妇女带着她的婴儿逃出来,跪在地上向天神一般的义和团求饶:我在此地行医治病好几年了,被我救活的有几百人,今天就请饶了我们母子吧。结果连带婴儿,一起被推入火中。

  5、李鸿章是千古奇才,被政府拉去作为代表在不平等合约上签字,结果被当成替罪羊,被人们骂成汉奸。就是这些人,在国外联军打进来的时候,无一不翘首以盼李鸿章从两广总督的位置上回京城,和老外谈判。联军合约签好撤军了,立即痛骂李鸿章。两个月后李鸿章病逝。数十年后的再一次政治运动中,被拉出来鞭尸。呵呵,呵呵。 再到今天,一百多年了,我看中国也没有啥进步。表面上小康社会,实际上极其丑陋。

  6、所以说,论到自相残杀的本事,中国人民称第二,恐怕别国没人敢说第一。当然了,中国能同时向11国宣战呢。。。

  《读库1204》读后感(六):安静品读

  读书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因为中间在做设计,所以从3月买来书后到现在才读完。有些文章很有意思,读起来很轻松,而 有些就不那么能抓住我的心思了,看到一半我就是在看不下去了。

  《人穷志不短》是看得最快的一篇,因为都是图片,翻得也很高兴。刚才偶尔扫过一眼,有人说这篇一般,但我认为这篇真的不错。改革开放后,国家富裕了,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但是那个时代共同的记忆好像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往前赶。我们不停更换家中的物件,丢弃了我们以前视为珍宝的东西。然而,有人在收集它,收集的不是物品,而是一段记忆。

  《“孩纸们”》一文真是感慨颇多,一位老师能做到如此,我还能说什么呢。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孩子,想尽她的力量去教育孩子,也许她不是清华北大的博士,也许她不是留学的海龟,但是就算你学习了如此长久的时间,有很高的成就,你不屑去教育学生,或者不教学生,那我只想说你不是老师,而只是个作为老师去工作的个体,你不配老师这个称呼。我心中的老师应该是指导学生的成长,给明未来的方向与思想上的启迪。所以,作为王老师的学生,孩纸们,你们很幸福

  《饕餮在六零年》稍微有些平淡,但从中我们可以窥见60年三年饥荒的痛苦与无奈。人们生活艰辛不易,突然想到了《悲惨世界》中让·阿冉的悲哀,为了快要饿死的侄子能吃上一口吃的,去偷了面包,就要被判刑。虽然法理讲,任何托词都不能成为触犯法律的借口,但是,就人性的角度,这真是对的吗?法理与道德,似乎是一个永远不能解开的谜题。60年,那个我父母刚刚出生的年代,那个悲惨的年代,人们生活困难,用这简单的文字记录下,保存下。

  后面这几篇,写得不好,没看进去。

  《舌染红尘》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去写食物,食物成了生活中故事的一部分。有没有那么一种食物,成为你记忆中的回忆?

  “自从有味蕾以来,人生就是一段由味道组成的日子,大到豪华盛宴,小到儿时吃过的一块芝麻酱,点点滴滴铺满我们的一辈子。

  在我们的一生中,每一次吃过的味道,就像录下的磁带,由味道转存至脑海。不管过去多久,当味蕾再一次触碰到这个味道,大脑立刻翻出当年的存储,那段味道所记忆的酸甜苦辣、穿棉悱恻乃至爱恨情仇,一股脑地翻涌而至,随着味蕾的感受占领你的思维。你被味道打碎,又被味道重塑,那一瞬间物换星移,你嘴里的食物还没咽下,你的心已经走过万水千山,和当年的自己拥抱握手。”

  当然文中作者女性的角度太过明显,有些矫揉造作,但总体还是很不错的一篇文章。

  后面两篇没太细看,读过,但是不形成记忆。

  读书跟看球一样,我们似乎期望有哪个队可以进球,但是进球毕竟是少数,我们只有等待,等待那精彩的一刻,当然有时0:0也会让我们很无奈。一本书,有一两篇精彩能感动到我的,这本书就已经值了。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