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这种病》的读后感10篇
《编辑这种病》是一本由(日)见城彻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一):此版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终于抽时间看了这本被n多人推荐的书,但有点失望。
书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而且越往后,内容越乱。于是乎,对《编辑这种病》为何广被推荐,产生了质疑。
直到看了三童的评论“编辑的差距在哪儿?——从《编辑这种病》两个版本说起”后,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台湾版的。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二):封面太差了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这封面报丧一样,为啥被采用?出版社解释一下。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三):不平则编辑
多抓鱼上买到的,便宜得很。最近很喜欢看这种编辑人手记,通篇读下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于作者见城先生来说,把自己激赏的作品出版成书,和得到所爱女人的关怀是他人生中的两大主题,但这两个主题又都不过是是为了“活着”,或者说为了和不断想要自杀的“自己”做都斗争的一种方式。看完这个又看到蒋方舟在《东京一年》中与一个在日本生活的男编辑聊天,方知在现在的日本出版界像见城先生这样的编辑与作者通过喝酒来交往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有些可惜,于是又想起《重版出来》里貌似也是这样。不过虽然方式变了,但最重要的无非还是那种生生不息的以出版作为事业的热情呀。见城先生通过出版自己所深爱的作品来化解人生巨大的痛苦和分裂,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呢。遗憾的是书中有很多地方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翻译,尤其在“编辑症候群”部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无缝转换,一会儿一位是他人的对见城彻的评价,一会儿又是自己的自序,又没有必要的说明,感觉很分裂。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四):为了最后能微笑离去,不全力以赴怎么行
抱着想了解如何成为一名好编辑的心情,看完却喝了一大锅好鸡汤。
忧郁的人要如何活下去?
自卑的情绪怎么面对?
寂寞如雪的人生,拿什么来慰藉?
见城彻说:唯有全力以赴,战斗下去。
“我们根本就是为了死亡而活着。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虚空啦。不管做什么都改变不了我们每天都迈向死亡的事实,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啊!正因为无法逃避,因此生命里的一切都只是一时的假象。因此人基本上就是寂寞的,无论你是不是受到怜爱,也不管你的工作是否顺利。所以对我来说,如何接受死亡才是最大的问题。”
“我现在这么拼命,就是为了最后能微笑死去。”
关于编辑的工作:
1.编辑终极的生命意义,就是将自己感动的东西介绍给世人,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革命的四个条件:无名、年轻、贫穷、天真。
3.出版的书籍如果不能畅销,就失去了出版的意义。
4.我总认为畅销的内容都具备四个要素:
具原创性,浅显易懂,与众不同,感染力强。
5.为每个作者准备三张王牌,并且精心选择使用的时机。
6.忠于自己的感动,努力对能感动自己的对象下工夫。
42岁的见城彻,辞去角川书店的董事职位后,为新事业写出了这样的广告文案:
“如果不敢在新的创意上冒险,你还能妄想改变什么呢?”
与诸君共勉。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五):胜者无所得
其实很不熟,无论是对这个人还是这家出版社。如果不是溜到一眼“从角川书店出走”这行字,可能也不会拿起来看。但这样真是很对不起作者见城先生。他在不惑之年放下角川董事的职位,创立新的出版社幻冬舍,就是为了摆脱“角川书店的见城彻”这个身份。
最早知道角川书店,是从李长声先生的一篇文章里。创立之后很快与严肃的岩波文库背道而驰的角川文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卖点,而角川书店也逐渐成为日本大型出版社之一,是不少年轻人向往的地方。见城起初在一家实用类图书出版社工作,他策划的第一本书《公文式数学的秘密》卖出三十多万册,无意中激发了他只做畅销书的信念。从实用类转向文学类的出版社并不容易,但机缘巧合,他成为角川的兼职员工,后来转正,便一路以不同阶段的“最年轻”最终成为角川的董事编辑部长,而且几乎以每年一本百万畅销书的战绩延续他的“现役编辑”生涯。
与一般描述一个出版人与一家/几家出版社共同成长、回溯每个阶段的传记不同,这本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编辑生涯小结,讲述的都是基本关系——编辑与作者。对作品与作者用情至深如见城的编辑真的不多见吧。碰撞、包容、挖掘、呵护,无不尽心尽力。而这种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为朋友全心投入的生活方式,每次为跳脱框架所做的努力,都恰恰为见城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回报。见城笑称,外表显现凶猛,说到底是因为怯懦所致。因为胆小无为,才把什么都当做最后决战。在他看来,双方坦诚相对,才有可能创造出好作品。当编辑的举棋不定,因为缺乏热情跨不出去,因为没有感动举步犹疑,这样能做出什么呢。如果把自己留在安全岛上,却要求对方赶快写出来,几乎不可能留下什么隽永的作品。
见城时代的角川书店,在文艺方面完全没有势力,新潮、文春、讲谈社又咄咄逼人,很难说见城抓了一手什么好牌。但村上龙、石原裕次郎、坂本龙一、尾崎丰这些人气王还是成为了他的作者。读着他们交往相处的片段,不会想到技巧或者手段,只是彼此之间的信任与依赖。见城引用了一段毛的说法,我不知道是否为真,但不乏道理——“革命的三个条件是,无名、年轻和贫穷,我要加上天真,作为第四个条件。因为我很天真,所以可以突破困境。”这段话出自五十多岁的见城之口,别有一番意思。
背负着诸多麻烦和压力,难免接着问是否想过逃避这回事。见城承认确实存在,但没法逃避,逃避了这件还有另外一件。他年轻时被海明威说的“胜者无所得”所打动,做事情并非只讲单纯的胜败,而是应当尽力去超越自己的界限。当你尽力的时候,其他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对他来说,人在规模越大的公司越容易倚着公司的名号办事,而一旦走到那步田地,便毫无可谈之处。他看重的是经常处在可以随时跳脱旧有框架的状态下的工作,一旦顺遂就产生质疑,不断归零的工作(哎所谓天生劳碌命这个概念就被他精彩地诠释了一番)。
如此一来,即便见城其人还没有进入到日本出版史的过去时当中,成为一个盖棺定论的楷模,却实在值得好好学习了。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六):郭敬明的微博推荐
郭敬明微博:
看到见城彻先生的书的介绍,他是幻冬社的社长,日本非常有名的出版人。他说了一段话我特别被触动,原话记不得了,大意是:上帝造了一群羊,其中一只和另外所有的羊都不一样,它望着不同的方向,想着不同的问题,做着不同的事情。它孤独地站在角落里。这只羊,被称为作家?我的工作就是为这种人服务。看了一本书,书名叫《编辑这种病》,作者是见城彻,有「日本畅销书之神」的封号,嗯,这样的叙述或许离大家都有点远,从字面上看还会以为是教如何编辑的专业书,但,且慢没力,书名的副标是—「记那些折磨过我的大牌作家们」,这才是重点,这才是让人看了热血澎湃的卖点。日本的资深编辑谈他与日本作家交手的点点滴滴,之所以会看得兴趣盎然,很有共鸣,理由很简单,就是对书中那些大咖作家超有 FU,日系迷铁定不陌生,阅读过程仿佛走进时光隧道,既温故又知新,怀旧感十足。先说推理系三名家:森村诚一、夏树静子、内田康夫。见城彻最初在「角川」负责的工作就是把森村诚一连载的小说集结成册,这本书叫《人性的证明》,卖了400万册,绝对的超级畅销书,前几年还再次被改编成日剧,竹野内丰、松阪庆子主演。老实说,森村诚一的小说看多会很累,而且有严重的无力感,不过若要选森村诚一的代表作,私心推荐就这一本,本书的成功不仅让森村诚一身价大涨,同样也使见城彻的编辑之路大门敞开。如果你曾经是「林白」、「志文」出版社的忠实读者,想必夏树静子的作品吞过不少,特别是《W的悲剧》,不管是原着还是当年药师丸博子的电影版,一看再看,又怜惜又不舍。收录于本书中的文章是见城彻为夏树静子的小说《Dual Life》所写的导读,这个时间点刚好是角川社长出大纰漏,见城彻离职,成立「幻冬舍」的人生转折期,所以他的有感而发解读夏树静子真实与故事中的 Dual Life,格外深动,也更让读者贴近夏树静子。另一位名家内田康夫,一直都很喜欢他的「浅见光彦」系列,他的第一百本著作《在繁花盛开的树下》给了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幻冬舍,有情有义,也足以印证见城彻长年来对交手过的作家建立的深厚交情。再来提的是一些先从日剧看来的大作品。天童荒太《永远的仔》和五木宽之《大河的一滴》,前者拍成连续剧,后者是单元SP,推出的那段时期刚好很迷渡部笃郎,当然必看,特别是《大河的一滴》菜贩没收,记得片源还是远自加拿大的板友进贡的。石原慎太郎的《弟弟》,故事讲的是慎太郎和裕次郎真实人生的兄弟情。慎太郎是东京都知事,来台湾好几次;裕次郎是艺能界的超级巨星,但英年早逝。2005 年拍过连续两夜的特别篇,长濑智也和德重聪共演,水准很优,日剧中加入大量裕次郎生前的纪录片段,看了让人热血沸腾 动容。还有呢?见城彻花了很多篇幅谈了两位音乐人:尾崎丰和坂本龙一。尾崎丰对很多日剧迷而言属传说中的人物,虽然他已非现在进行式,不过一堆日影情节动不动就会缅怀尾崎丰,把时空拉回那段属于尾崎丰发光发热的美好时光。坂本龙一,最早认识来自古早那部David Bowie主演的电影《俘虏》,到了《末代皇帝》配乐得奥斯卡奖,坂本龙一事业达最颠峰,而现在的日剧迷,则或许更熟坂本龙一的女儿吧!这两位斤两十足的音乐人,都与见城彻的私交匪浅,从文字的叙述中,我们更懂尾崎丰和坂本龙一,也更加认识他们的真性情。从角川的小编辑做起,一路干到董事位置,然后又毅然决然离开角川,成立「幻冬舍」,这是作者见城彻的职场历。而除了上述之外,与见城彻交手合作过的A咖还包括唐泽寿明、藤原纪香、乡广美、重松清、北野武、村上龙、吉本芭娜娜、松任谷由实、小室哲哉、银色夏生、弘兼宪史……,真的不简单,够骄傲的,从本书中也让大家见识到更多大明星的另一面。《编辑这种病》,满特别的一本书,书中记录身为编辑和作家间的互动和搏感情,感觉就像日剧演的一样,不眠不休,不离不弃喔!最后,希望这本书能给国内出版社当编辑的多一些鼓舞,也期待日后也能看到有国内的编辑人写出他们服侍大牌作家的心酸史,应该会很精彩。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七):南方周末的书评 编辑与作家
日下漫记
编辑与作家
见城彻说,当编辑不能喝酒不行,好奇心不强不行
◤日本有个说法:害谁就让谁办出版社,但见城彻的出版社,2010年度销售额131亿日元,赢利9个亿
□李长声
编辑常被说是为人作嫁,乃至幕后英雄,这是世上对编辑的赞许,也是编辑行中的自许。好像很有点委屈,乃至苦恨,就是说他本可以或应该当作者以及作家,却伏案劳形,让别人出书风光。
说到编辑,想起见城彻。他原先是日本排名在前的出版社角川书店的编辑,器重他的社长因毒品被捕,江山易主,他主动请辞。拿出1000万日元,1993年和五位同僚兴办出版社,名叫幻冬舍。日本有一个说法:害谁就让谁办出版社,但见城却一举成功,2010年度销售额131亿日元,赢利9个亿。他被称作实业家。有人问:你没想过当作家吗?
见城说,和年龄相仿的作家们交往,也曾梦想写小说。可是读他们的作品,和他们喝酒聊天,发现自己跟他们根本不同。他们具有对这个世界或社会不妥协的强烈的不和谐感觉,有一种靠文字表现来拯救自己的难以抑制的灵魂冲动。他们拥有自己的整个世界,不得不写它,不写就活不下去。作品当中有谁也没见过的、哪里也没有的色彩。相比之下,他怎么也没有那种强韧的激情与不和谐感觉,写不出惟独自己有的色彩。怎么努力也不过是混合的在哪里见过的色彩。即使不成样,文章拙劣也无妨,能写出那种哪里也没有的色彩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者。这一点不是靠学习掌握的,生来与俱。所谓表现,大概是夏目漱石主张的“艺术始于自我表现,终于自我表现”罢,那简直像犯罪行为,并非谁都能付诸实践。既然自己不具备,那么,与其创作什么,不如编辑出版它们更有趣。
当作家无须上岗证,编辑想要当作家,不缺少良媒,反而可能是近水楼台。之所以不当,各有各的理由,其一是甘居幕后。当你开车带女友兜风时,制造这辆车的各色人等都居于幕后,无论甘与不甘。书的版权页尚且印上责任编辑(日本无这个规矩,通常是作者在后记中感谢一番),而车上没有任何人的姓名。重松清也当过角川书店编辑,是见城的后辈,辞职当写手,譬如把北野武执导的电影改写成小说。见城办出版社,拉他入伙,但他不要当编辑,矢志创作,几年后获得直木奖。
编辑,尤其大出版社编辑,无非上班族,甚而官僚化。日本基本是终身雇用制,编辑饭碗比较铁,作家的饭碗漂亮是漂亮,却是青花瓷,专事写作就不免冒险。有个叫樋口毅宏的,当了几年编辑后转行写小说,2011年2月出版小说《杂司谷R.I.P》,书后附文,恳请图书馆半年后出借此书,庶几书店多卖出几本。据说日本出版行业平均年收入为610万日元,而他用大半年时间写出这本小说,印数六千,按定价1600日元计算,版税为96万日元。他说,大家从图书馆借书等于白吃蛋,鸡可就瘦死了。
日本更多的是编辑到年龄退职,人生开始第二春,闲闲地写作。他们最拿手的就是写作家。人们吃了鸡蛋,还想看看老母鸡到底什么样,卖点在作家。上帝寓于细节,作家也活在自己的细节里,读来都是些逸事秘辛。例如和田宏,大学毕业进文艺春秋出版社,30年间担当司马辽太郎的责任编辑,退休后写小说获奖,也写了一本《司马辽太郎其人》。他说:司马先生有罕见的天赋,但更令我感动的是他平素的严于律己,也是勤奋之人,所以我以他为师。要是没遇见他,一定会觉得编辑工作很空虚。还有一位叫冈崎满义的,也是在文艺春秋出版社工作了一生,主编过《文艺春秋》杂志,他写了《与人相遇》。书中有这样的趣话:纯文学作家吉行淳之介报税,说自己总是以女人为主题,采访她们花销了很多经费,应计入写作成本,当地税务部门予以核准。武侠小说家柴田炼三郎闻听,说自己也常写女人,但所在地税务部门不认可。他大怒:难道纯文学与大众文学不同对待吗?税务部门回答:你那更像是寻欢作乐。
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写《街道行》,在周刊上几乎不间断地连载25年,先后有5名编辑当助手随行,其间村井重俊担当了6年,他写有《街道随行》。司马辽太郎饶舌,和编辑谈天说地,而川端康成寡言。三岛由纪夫曾写道:“川端给初次见面的人印象不好是有名的。默不作声,被盯着看,胆小的人就会一个劲儿擦冷汗。甚至有这样的八卦,说一个初出茅庐的编辑小姐头一回造访,不知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坏,竟没有其他来客,三十分钟之间什么都不说,她终于受不了,哇的一声哭倒了。”给川端康成当编辑,“必须是喜欢几个小时呆呆沉默的氛围的人”。女编辑伊吹和子领教过川端的沉默。她和几位编辑说完事告辞,川端却挽留,留下来的结果是一起沉默两小时。伊吹进中央公论社,笔录并编辑谷崎润一郎口述的《新译源氏物语》,又责编过川端康成、井上靖、司马辽太郎的作品,退休后撰写《谷崎润一郎最后十二年》、《川端康成:瞳的传说》等书。
宫田球荣也是中央公论社编辑,而且作为女编辑,首个当文艺杂志的主编,退休之后写《追忆的作家们》,追忆松本清张等七位作家。松本由纯文学出道,后成为推理小说大师。由于编委之一的三岛由纪夫顽固地反对,中央公论社出版八十卷《日本的文学》竟没有收他,松本得知后大怒。三岛剖腹自杀,他恨道:因为才尽了,写不出来了。宫田给松本当责编,从头到尾帮他写《黑色的福音》,几乎一个人承揽了调查、采访等工作,倘若抱怨为人作嫁,说不定就要求署名罢。
1997年村上春树打算就地铁放毒事件进行采访,当然不想写小说,因为事件还过于鲜活,写小说为时太早,他要写一部非虚构的实录。但他不是记者,不能迈开双腿到处仔细地收集事实,并逐一检证。既没有这个技术,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山崎丰子写小说的得意之处正在于采访。村上只能坐下来听人讲,再写成文章,这是他的擅场。于是找讲谈社,该社便派出两名编辑跟班,为他找人、联系、交涉。村上说:“我非常怵头跟第一次见面的人说事,这是我一个人绝对做不来的工作,所以很感谢这两位编辑。”他这样写出的就是《地下世界》。
见城彻认为,所谓文学衰退,实际上衰退的是编文学的。他常说:当编辑不能喝酒不行,好奇心不强不行,没有把自己的感动分给别人的热情不行。第一个不行可能是日本的独特现象,如今也有点过时,年轻编辑不大喝酒了,后两个不行确乎是编辑应该能行的。最近还读过一本《神的伴跑者》,是13位责任编辑回忆“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真人真相以及创作秘密。采访者本身也当了一辈子漫画编辑,退休后自由撰稿。把编辑叫作“伴跑人”,这个观念有意思。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八):“不能畅销,何必出书” (转上海书评)
“不能畅销,何必出书”
刘柠 发表于2012-08-05 00:48
日本出版萧条二十年,多少百年老店湮没无闻,多少新社倒闭复“更生”(指破产出版社根据《会社更生法》,在重新调整股东和债权人关系之后,复以原公司名重新登记注册,但法律上已是不同的法人。如著名出版社草思社),却已面目全非了。幻冬舍的崛起,诚可谓绝无仅有的奇迹。而这种奇迹的出现,端赖一位“病人”——编辑家见城彻(Toru Kenjo)。此人患了一种疑难杂症——“编辑病”。用病人自己的表述,就是“书籍若无法畅销,便失去出版意义”。是耶非耶,姑且不论,这确是见城其人奉为圭臬的出版原则。
见城彻1950年出生于静冈县。从小有严重的自卑情结,“直白地说,那时我总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其貌不扬的……我当时体弱多病,个性又阴郁孤僻,在班上总是受同学欺负”。小学六年级时,一次与某女生擦身而过,因手指甲不小心勾到对方的裙子,便被冠以“好色卷裙男”的绰号,见城深感耻辱。上了中学,虽然情况多少有所改观,但绰号变为“章鱼”,同样苦不堪言。成年后,他去寿司店或意大利餐厅,绝对不碰章鱼和乌贼。
见城曾买下八卷本《海明威全集》,反复研读。直到成年后,一直把收录于全集第一卷的短篇小说集的书名“胜者无所得”当成座右铭。对卷首的题词更是没齿难忘:“与其他任何争执和战斗不同,胜利者就是一无所获——不仅不给予胜利者宽适和喜悦,也不赋予荣耀,甚至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不要让他得到任何回报。”受海明威的影响,他认为没有强健的体魄,就没有坚强的意志。因此,在从二十七岁到三十七岁的十年中,几乎每天做重量训练,一周只休一天,硬是把自己塑造成肌肉男。一度中断训练,后又恢复。在日本文人中,见城大约是唯一能与三岛由纪夫对抗的健美选手,而两人的动机亦不无相似之处。后来成立的幻冬舍的社标,是一个投标枪者的图案,据说原型就是见城彻本人。对见城来说,“高中时代的格斗至今还在持续着”。
大学毕业后,专门出版实用生活类图书的广济堂录用了见城。他属于那种带有强烈主观性的编辑,认为凡畅销的内容产品(无论是书籍、电视或任何传媒),须具备四要素:原创性、浅显易懂、与众不同和感染力强。回过头来看,他在广济堂策划的第一本名为《公文式数学的秘密》的实用补习考试用书,恰恰符合上述条件,见城开始觉得卖三万册不成问题,不成想居然卖了三十万册!
旗开得胜的“新米”编辑,踌躇满志,开始谋划小说出版。作为资深文青,见城自然也有过小说创作情结。但结识了一些后来获得芥川奖、直木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的小说家后,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他感觉自己没有小说家朋友身上的那种与整个世界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必须借助文字的力量来自我救赎的强烈激情。于是,转而“想要成为刺激这种作家的触媒,希望帮他们策划文艺作品,如此热切的想望深深召唤着我”。
他旋即跳槽到以小说出版见长的角川书店。最初负责的工作是将森村诚一在社办文艺杂志《野性时代》上连载的小说《人性的证明》集结成书。该书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即《人证》),总销量逾四百万册,堪称一本超级畅销书。巨大成功的最直接结果,是“病症”加剧,“编辑是要跟作者精神私奔,既然是私奔,去向就只是地狱,不会是天堂。可是,对于表达来说,地狱却正是黄金之地,所以简直是被分裂的一天天”;“把悲惨变成黄金的瞬间,我就在那诞生的地方,那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陶醉境地。这就是编辑的准确的病症之所在”。
真正让见城“领悟到文学世界的悲惨和富饶”的,是与小说家中上健次的交往。中上是战后出生的作家中,第一个获芥川奖的人,但跟见城每天晚上在银座喝酒时,尚未成名。直到有一天,中上突然来电话,张口向见城借三十万日元,并发誓“我若得到芥川奖,再用奖金还你”时,见城才知道芥川奖的奖金是三十万日元。原来中上是在店里醉酒闹事,打伤了客人,对方提出愿以三十万私了,否则就报警。见城见状,二话没说,带中上直奔银行,把原打算新春到纽约旅行的川资取出来,交给中上。后中上果不负众望,荣膺芥川奖。得奖后第一件事,是来到见城的会社,把自己关在编辑和作者校对用的房间里,整整两天两夜,写了八十枚稿纸的小说《荒神》,交见城任总编的《野性时代》发表。“在天刚亮的校对室里,我们两个互相握手,并以微温的啤酒干杯。”
颁奖结束后的第三天一早,中上打来电话:“我现在就去找你,先别去上班,等我一下。”两小时后,中上出现在见城的公寓,刚进门,便很霸气地从裤子口袋里拿出大叠钞票:“谢谢!我按约定把三十万日元拿来还你。”见城从钞票中抽出五万日元,然后两人出去喝酒。“那家位于新宿区公所大道上的酒馆白天也营业,我们是那儿的常客。”哥俩边喝酒,边谈小说。“梯子酒”喝到第五家店的时候,已是第二天,天空泛起了鱼肚白。中上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家,“他欠身坐进车里,还生气地大声对我嚷道:‘喂!我没有出租车资啦。’话音刚落,我赶紧跑上前去,把一张万元钞票塞在他手里。我对这一切感到无比满足,打心底希望这种日子可以永远持续下去”。当时,见城二十五岁,中上二十九岁。
如此浓密的日子,并非编辑与小说家所独有。有四五年的时间,几乎每天晚上,见城都会在西麻布的一间叫做“Purete”的酒馆里与音乐人坂本龙一对酌。“明知没有出口,我们还是每夜去那里报到,借酒浇愁,然后随着早晨的阳光回到日常生活的地方。可等到夜幕低垂,我们又开始寻找看不见的出口,迷失在从西麻布往广尾的街道中。”
坂本接下为《末代皇帝》配乐的项目,同时参与该片的演出,出发前往中国。“然而,他似乎怎么也没办法喜欢中国。他说自己和那里的土地不亲,电影制作过程中,只要稍有空当,便返回东京。一到成田机场,他便打电话给我,和我约在西麻布碰面,最后再到‘Purete’喝到天亮。”
彼时,见城当《角川月刊》的总编辑,拉坂本写专栏。交情在那摆着,坂本难却,便一月一篇吭哧吭哧地写,一写就是五年。原本发行五千册的刊物,竟膨胀三十倍,变成月均发行十五万册的畅销月刊。而对坂本的诸如开设私人经纪公司等事务,见城则当成是自己的事情,为之奔波,责无旁贷。《末代皇帝》公映后,大获全胜,一举拿下十二个奥斯卡奖。那个电影的制作班底,包括导演贝托鲁奇和坂本在内,绝大多数人都是同性恋。结果,害得陪同坂本赴美出席奥奖颁奖典礼的见城也被当成了“同志”,经常被娱记问道:“你是坂本的伴侣吗?”
如此,见城广交作家与各界名流,开拓稿源,打造畅销书无数,在社内和业界建立了相当的声望,四十一岁,成为角川社的董事,“角川的见城”是含金量极高的名片。日本出版业的行规是,编辑跟作者吃饭,约定俗成由出版社埋单。见城在角川待了十七年,是交际费花得最凶的编辑,不仅酒钱,连作者酒后的出租车费,都是见城掏腰包。“但事实摆在眼前,我也是最替公司赚钱的人,公司也认同我的做法,从来不对我罗嗦。”
然而,如此成就斐然的出版家,终于在四十二岁(1993年11月)让自己“归零”:从角川离职三个月后,与五位同道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出版社“幻冬舍”(社名为作家五木宽之命名)。虽然不少企业愿意出资,但见城一一婉拒,只以个人的一千万日元储蓄作为资本金来维持运作。第一批付梓的书是六种单行本。见城突发奇想,在《朝日新闻》上打整版广告,广告费用高达六千多万日元。业绩为零的无名新社,在宣传上如此巨额投入,连报纸的广告业务员都担心风险。可见城对广告人员说:“幻冬舍若无法支付的话,我会自掏腰包付款,请上这个广告吧。”这时,所谓“角川的见城”的业界名头无形中帮了大忙,印刷公司的社长表示,印刷费可以迟付一两年。“有他们的付出和鼎力相助,让我真切地体悟到独立门户是正确的选择。”结果毫无悬念,开张大吉:六本书全部打响,登上各大书店的畅销榜。
公司创立第三年,又进军文库本(即口袋版书)市场,竟一口气推出六十二种新书。何以偏偏是有整有零的六十二种呢?因为十五年前,光文社曾斥资六亿日元,推出三十一种新书构成的文库系列,此后十五年间,几成绝响。“因此,我便投入双倍的资金,斥资十二亿元,首发六十二种新书。”见城的想法,借用其新事业首航时的宣传文案,就是“如果不敢在新的创意上冒险,你还能妄想改变什么呢”?如此大手笔,自然不是按常理出牌的玩法。但见城平生最鄙视的就是上班族的所谓“常识”——“工作顺遂的时候,我便开始怀疑一切”。若照出版市场的“常识”,幻冬舍创立的1993年前后,正是所谓“出版大崩溃”论甚嚣尘上之时,而且,幻冬舍定位的文学与文化,是整个书业中最动荡的板块,这更是彻头彻尾的无视“常识”之举!用见城自己的表述,叫做“破除世界行规,超越编辑常态”。
然而,正是在书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凭着见城其人的敏锐的嗅觉、广泛的人脉、精准的学术定位及一个少而精的高度专业化的编辑和营销团队,幻冬舍居然在逆境中起航,一路“逆风飞扬”:2003年11月,出版社成立满十周年时,在日本创业板JASDAQ上市。截至2007年,创业十四载,共出版了十四种百万级畅销书,创造了日本出版史上难以复制的奇迹。
幻冬舍特立独行,后来居上,其动静之大,确乎超出了历来以保守著称的日本出版业绝大多数从业者的想象。据《朝日新闻》2009年5月报道,幻冬舍一名财务非法侵吞公金,八年间竟多达九点一亿日元。而彼时,照李长声先生的说法,这家新锐出版社仅有员工六十人,资本金才三亿余日元(《日下书》,世纪文景,2009年3月版,81页)。这在日本是严重的贪污事件。对东洋文化事情多少有所了解的人会知道,日本出版早已进入微利时代,锱铢必较。一名经理居然能贪污逾资本金三倍的公款,且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未被察觉,在暴露出管理问题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幻冬舍呈几何级数的发展态势——换一个社的话,早倒闭几回了。
当然,这毕竟是负面新闻,在见城彻的回忆录日文版初版的2007年2月,事件尚未被发觉,见城自然也未提及——此乃题外话了。 ■
录入编辑:任凭
《编辑这种病》读后感(九):编辑的差距在哪儿?——从《编辑这种病》两个版本说起
本文图文详解版在这里http://www.douban.com/note/291231942/
一、大陆版编辑动了什么手脚?
《编辑这种病》大陆版的编辑底本是台湾邱振瑞先生的译本,但是大陆版的编辑对这个译本改动非常大,尤其是进行了大量的整篇删除、合并、改编处理,使得很多文章面目全非,读起来磕磕绊绊,阅读感极差。很多读者手上没有台湾版,我就把大陆版编辑动过手脚的部分做了一个统计,改动如下:
1、文章总数统计:台版内文共46篇,大陆版共32篇;为什么少了这么多?因为大陆版编辑除了删除文章,还把原版中的访谈、特写稿件一律改编成了一篇篇的文章。
2、大陆版删除的文章:共2篇,《石原慎太郎——渴望将信念付诸行动》《石原慎太郎——太阳的季节》);
3、大陆版合并的文章:
把关于尾崎丰的五篇文章合为一篇:即《尾崎丰:失去保护的少年》《尾崎丰:诞生》《尾崎丰:写作风格与舞台》《尾崎丰:重逢》《尾崎丰:何谓驶向苦难之港》合并为《为什么害怕孤独?尾崎丰》;
把关于CHIANTI的两篇文章《安井一美:教我懂得附庸风雅》《CHIANTI这家店》合并为《独特的温情 安井一美》;
把《幻冬舍创立‘奋战宣言’》去掉标题插入《终点的路标》一文,而《终点的路标》一文原始篇名是《与其墨守陈规,不如鲁莽冲撞》。
4、大陆版把访谈拆散改编成文章的部分有——
把关于编辑业务的三篇访谈改成了文章:访谈《掌握三个大师和三个表现耀眼的新锐作家》编成了《冒牌货的自豪》一文;访谈《见城彻因胆小而制胜》编成了《最后总是获胜的人》一文;访谈《见城彻的编辑手法》改成了《王牌》《殊死战》两文,部分内容又插编入《冒牌货的自豪》里面。
以上只是一个初步统计,细到文字处理,我发现这位编辑也大动手脚,把台湾版译者的文章改动了很多,并且是毫无必要的改动,比如原译文为: “我始终相信,以自己的魅力说服那些‘不和角川合作’或者‘我和你不熟’的人,才能显示出我的价值。让不可能的任务变成可能,才算是真正的工作。”
大陆版编辑改为:
“我始终抱持能以自己的魅力说服那些说‘不和角川合作’或者‘我和你不熟’的人,才能显示出我的价值。让不可能的任务变成可能,才算是真正的工作。”(“抱持”应为“保持”,应该是没校对好)——试问:这种改动有必要吗?人家的译文问题吗?为什么要改?为什么又改出一个病句?……类似的细节胡乱编辑的问题不止这一处,还有有网友指出这个版本的大量校对错误,类似问题应该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二、我为什么对这个版本如此失望?
记得入行做编辑第一年,我狂看各类编辑方面的书,某次和主编季先生聊业务,我大谈《编辑力》如何如何好,他却不以为然,说还有一本叫《编辑这种病》的书那才叫一个好看。我把书名咂摸了好久,下来便四处搜寻,却发现没有大陆版。后来季老师去台湾问我们有什么东西要带,我便立即开了一个书单,其中就有这本。
不料,我再一次他再谈起这本书时,他却挑起刺了,说其实编辑方案不够好。我仔细一想,事实也是,台版的内文编排有些乱,编辑方案不够好。不过,我顺势说:不然咱们来做一个大陆版吧!却即遭否决,害我囧了好久。后来我心有不甘,又拉扯了一个批讲编辑的系列选题提案,也没通过编辑会。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很久以后才有了这个大陆版,我便立即买了一本。
大陆版比台湾版薄了很多,不得不说大陆版的编辑还是下了一番功夫:封面文案重做,目录重写,内文专辑重新编排,一半以上的标题重改……处处都有编辑的痕迹。不过我看了几篇就觉得不对味儿,拿来和台版一对照,原来是个删改版,看到我曾经想做的一本书被糟蹋成这个样子,我只恨自己当初没有尽最大努力争取做这本书。不过好在还有台版在手,和日文版应该很相似,我决定来做一个详细对比,让我们详细看看这两本书的编辑方案差距在哪儿。
三、咱们先看看封面:你敢不敢写一套好点的文案?
【书名摆放】不知道各位喜欢哪个版本的封面,反正我喜欢台版。至少台版封面不会让人讨厌,不会妨碍信息传达。而大陆版的封面,设计莫名其妙,书名不易辨认,我一个朋友第一眼竟然读成了“编辑这种最疯狂的编辑”,显然这位编辑没有做好产品把关工作。不过,错误是设计师先犯下的:正常的阅读习惯,竖排文字应该是从右向左排、从右往左读的,这位设计师恰恰搞反了。不仅如此,他还从中强行插入一句广告:“最疯狂的编辑!”,书名被生生劈成两半。
TIPS:书名在封面上该怎么呈现?
不论如何,书名摆放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书名在版面上应该是一个整体元素,绝对不能像这本书把书名分隔为两半;还有一个原则是,排版时书名放的位置,至少有一部分要放在封面上半部分,因为人的阅读习惯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所以不论如何书名都应该放在版面上方;如果设计师把书名放在封面最下端,要么是他不专业,要么就是有特殊考虑;我如果是编辑,就算他有特殊考虑,我也不会同意放下面的。
【副标题】台版有副标题,大陆版弄没了。其实,台版“记那些折磨过我的大牌作家们”的副标题很符合书的内容实际情况,也符合这本书的精神气场,还补充了“编辑这种病”这个书名信息模糊的不足,为什么要删掉呢?删了还不要紧,为什么要搞出一个难看的被砍断半截的标题呢?有朋友指出这是为了改变产品定位,为了做成一本讲述如何操作畅销书“秘诀”的书,所以这个文案改动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这个“畅销书秘诀”的定位是不符合产品自身特点的,这样做在广告上属于过度夸张产品功能,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的行为。
TIPS:副标题的作用有多大?
有位长期在书店一线工作的日本人井狩春男写过一本《畅销书经验法则100招》的书,他说副标题作用不大,我认为这种观点只适用于过去的店面销售时代。现在是网购时代,副标题作用还是很大的,因为浏览书目的时候基本只看个书名,如果附加有说明性质的副标题,会传递更多信息,顾客一旦停留,购买行为就发生了。当然啦,书名如果很好地传达了内容信息,自然是不需要副标题的。
【封面设计】台版封面设计有一个创意,就是把见城彻的作者们的名字用UV工艺印在了封面上,比如村上龙、坂本龙一、北野武、吉本芭娜娜、石原慎太郎等等,既提示了书的内容与这些人相关,也能引起人的八卦兴趣,又表现出幻冬舍旗下作家实力之雄厚。到了大陆版,这个创意就完全变成了封底的竖排名字了,单调而无趣。
【人名玄机】大陆版封底有一个名字是“石原裕次郎”,我以为写错了,因为原版是有两篇写石原慎太郎的文章,可是看内文却又不见文章,原来是删掉了。是因为他的政治观点吗?可是这篇小文里并不涉及政治啊,为什么要删呢?我实在找不到原因,只能认为这位编辑“自我设限”太严重了,自己把文章阉掉了。(删掉的两篇文章:《石原慎太郎——渴望将信念付诸行动》《石原慎太郎——太阳的季节》)
【封底文案】说道封底,我顺便多说说封底文案,台版是封底上方是见城彻的一段话:“我的工作就是我那进退两难的人生……无论对方多么任性、讨人厌、把我耍的团团转,只要他的作品可以感动我,叫我做什么都无所谓,就算要我去杀人放火,我也想和这个人一起工作”,下面一长段则是介绍“幻冬社传奇”,把幻冬舍年年都有超级畅销书的盛况讲得有声有色,最后还强调关于编辑经验的“各种秘辛,全写在这本书里!”对于我这种编辑人来说,这文案有理有据有细节,真的很吸引人。可是大陆版把这些文案全部删掉了。
TIPS:封面文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怎么说呢?封面文案就是“产品说明书”,是一本书营销道具的入口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而言,封面文案有几大元素:1、书名,千锤百炼始出来;2、定位语,对一本书核心卖点的广告语式提炼,如果遇到一部书有很多本续集,最好找出每一本的卖点,也写成一句话广告;3、主要内容提取文字,一些彰显全书调性的话;4、作者简介、内容概况、评论。我目前见到的封面文案做得最好的还是读客,虽然他们的产品我喜欢的很少,但是他们的做法很对路。完全把书当作一个产品来做,为读者节省了大量了解信息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总的来说,大陆版封面文案和封面设计的整体感都不好,既不美观,也没有很好地传达核心信息。
四、咱们再说说目录:你能不能做一套有用有趣有悬念的目录?
话说这位大陆版编辑抱负其实不小,且看:
她把章节名字全改了。台版的三章是:1、“SOUL OF AUTHOR”;2、“SOUL OF ADITOR”;3、“SOUL OF PUBLISHER”——硬译就是:作者的灵魂,编辑的灵魂,出版的灵魂;大陆版则改为:作家症候群,编辑症候群,出版症候群。这个我没意见。可是问题马上就来了:
【标题被乱改】大陆版的标题几乎全新改过,删掉了原版标题中的很多重要信息,虽然编辑改标题无可厚非,但这种翻译作品,台译本都几乎没怎么动原标题,原汁原味地出版;你大陆版凭什么改得面目全非?有没有征询作者的意见?有没有考虑改掉以后文章阅读起来会有理解障碍?假如我是台译本翻译,也会抗议,因为这种改动损失掉了大量信息,却并没有让标题更好。
TIPS:作者的标题能不能改?
毫无疑问,标题肯定能改,天下没有不可以改的标题,也没有不可以编辑的文章。但是绝对不能乱改,尺度把握不好最好不要改,否则得罪作者也对读者不负责任。我做过一些文集性质的书基本都改过标题,但都征询过作者的意见。如果是小说,一般不要轻易改标题。要想把小说标题改好,需要很深的文学功力。我见过一本小说小标题改得很棒的案例。那本小说叫《死囚牢里的陪号》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958840/,原稿的标题很啰嗦,虽是监狱小说却没有一点悬念。当时那本书的责任编辑没有经验,主编季先生就自己下手改了一版,那本书的标题系统经季先生改过后,立即让人感觉一部经典小说的架构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小说内文标题全部被改的情况,作者看了也觉得改得好。其他题材的东西,像诗歌那就更要小心了,几乎是不可以改的,除非你是作者的朋友,那就属于切磋了,不是编辑工作了。
总之,改标题是一个编辑的基本工作,但是也是需要极其谨慎的工作,切记小心。
【文章排序】大陆版不仅改了标题,还对文章重新排序——台版头几篇都讲的是见城彻的第一个难缠作者尾崎丰,大陆版则换成了村上龙,并且把几篇文章都合在“谜样的吸血鬼”一个标题之下,看到这里我猜想这个编辑应该是个女生——只有女编辑才会把这样的文章放在开篇,因为她们最为倾慕的男人就是这样的啊。
【女性视角】接下来我还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这本书的编辑是位女性:比如“维他命F”“为什么害怕孤独”“十九岁的摸样”……直到“好色卷群男”这一节彻底暴露她的女性视角,男编辑应该不会专门把标题改成这样吧?——有读者批评说我这是显示男性优越感,可能是措辞不好吧。其实我没说完,为什么我反对用女性视角改标题呢?因为见城彻是一个很彪悍的人,改成这样的标题就显得见城彻很娘炮了,这样做出来的标题系统就不符合这本书强势的精神气质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专门提出这个女性视角的问题。
好了,总结一下这位编辑和台版编辑做的目录系统:台版的尊重原作者,尽量保留了原始标题,信息量大,很好地起到了目录索引的作用,略显繁琐,但还过得去。大陆版的目录完全改成了一本文学散文的标题,虽然很简洁,但丧失大量原始信息,不利于读者进行选择性阅读。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陆版虽然很努力,但是很失败。
TIPS:案头编辑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我认为是寻找稿件的“内部节奏”,并藉此编排内文、删减冗余。如果没有摸清书稿的“内在节奏”,是没办法开始做编辑方案的,我做“过去的学校”那个系列书的时候感受尤其深刻,因为三部书的稿子全是杂乱的散篇,我只好重新审阅、重新剪辑那堆材料,做出全新的分辑与文章排序。详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5512137/
五、咱们再说说内文编辑:你可不可以把内容做出点儿节奏感?
终于说到内文这个核心环节了,我原来和季老师探讨的共识是:台版的内文编排太乱,没有节奏感,有些文章有乱放的感觉。大陆版的编辑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重新编排了文章顺序,不过逻辑还是不清晰:第一章写尾崎丰的文章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我认为台版应该就是原版,把尾崎丰放在最前面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尾崎丰是见城彻打造的第一个成功的文学作者,并且他们两的关系也最为纠结,所以把尾崎丰的文章放在最前面是合适的。大陆版第二章编排还说得过去,从作者的童年讲起,追溯了编辑病的早年渊源。第三章最乱,标题全改,内文重编,最让我难以接受的就是:
【合并文章】编辑硬是把写尾崎丰的五篇文章合成了一篇,并且标题全部去掉,合为“我为什么害怕孤独”的文章,可是原来的“诞生”“重逢”“写作风格与舞台”那么多跌宕起伏的二人关系全部没了,化作一篇无标题的长文,不知道见城彻看了这样的文本会怎样,反正我很生气。
TIPS:文章可以随意合并吗?
如果几篇文章都可以随便合并的话,那这文章要么都可删掉,要么是你在瞎搞,就像《编辑这种病》大陆版的编辑一样。想合并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你得征询作者意见吧?我相信这种情况作者要么会重写,要么就直接拒绝你了。
【访谈变文章】大陆版把一些访谈处理成了文章,看得人莫名其妙。我认为翻译作品应该保持原汁原味,我没见过哪个编辑把《理想国》编成一篇文章的,可这位编辑确实是这么的。这是最让我受不了地方,这是一位老编辑的文集呀,这又不是你自己的新闻稿。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你读这种文章感觉会非常怪,磕磕绊绊,就像听一个人絮絮叨叨乱谈一样。而且,那些原文中颇有机锋的提问也都被删掉了!我没有仔细对比,不知道有没有删掉见城彻的回答,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
TIPS:把访谈做成文章、再做成书,可行吗?
这样做书也未尝不可,但是需要有极高级的编辑技巧才行,做不好就是一本口水书。还不如老老实实做成一本访谈录的书,还显得诚实一些,也会好读一些。
六、最后一句:可不可以像拍电影那样做书?
大陆版《编辑这种病》除了上述大的编辑方案、思路上的诸多问题之外,还有不少小问题:比如,大陆版勒口的文案,简化了很多,只剩下作者简介,后勒口加入了广告,不如台湾版的有趣。再比如,台湾版书名页后面还有一页献词,大陆版没有。我不知道是编辑没留意还是故意删除,被删掉的献词内容如下:
与其他任何的争执和战斗都不同
胜利者就是一无所获——
不仅不给予胜利者宽适和喜悦
也不赋予荣耀,甚至在赢得胜利的同时
也不要让他得到任何回报
——摘自海明威《胜者一无所获》
关于献词,说编辑粗心似乎不对,我把大陆版翻到最后发现“闭幕献词”还留着,掐头去尾,不知道这位编辑是怎么考虑的。可能有读者会说:献词有这么重要吗?没错,很重要!我认为这是编辑(或作者)对作品讲究的表现,这个细节也透漏出日本原版的编辑方案是比较讲究的,是把这本书当成一部电影一样来制作的——有献词,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也有片尾曲。反观大陆版,看似有编辑思路,其实内里都是乱糟糟的一团。
TIPS:为什么做书就像拍电影?
我认为,首先做书就像做电影。你看:我要选作者,这不就是选演员的角色吗?我要为作品重新包装,这不就是戏服处理吗?我要考虑我表现的主题、编辑方案,这不就是做拍摄大纲吗?我要选纸、选设计师、选印刷厂,这不就是电影制作吗?我还要考虑要不要献词,章节页用什么元素过渡,字体的大小,页边距行间距,等等等等的细节问题,这不就是在制作一部电影吗?做书其实是在做一部纸上电影。其次,做书应该想做电影那样。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然对台版《编辑这种病》比较喜欢一些,但是其编辑方案也非完美。后来朋友送了我一本日文原版,发现和台版编辑方案一样,这样看来作者原先并没有在编辑方案上下功夫,因为这本书的卖点在于一篇篇感人的文章,稍作分类、原生态呈现即可。所以,大陆版最大的问题在于破坏了原始文本的魅力,尤其是几篇访谈,原本就很棒,改成文章就很怪异了。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位编者做的这次改编尝试,虽然结局并不美好。【2014年3月27日补记】
【台版书评】编辑是一种病http://www.douban.com/note/26128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