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精选10篇
《走进生命的学问》是一本由周保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一):独一无二的松子
这篇文章是我在报社实习的时候读过的,如今又买下这本书,再次读,收获颇多,或许是因为自己也即将要离开大学,不免滥情吧。但能这样与学生说话的老师在今天的中国又能有多少呢?所谓大学教授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徒有此名号而已。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二):探求自我價值
这本书讲的就是关于人要活得好、活得有意义这回事。我们只能活一次,而活得好不好是每个具有反思意识的人都逃避不开的问题。此外,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发展自我能力,发现自我价值,以实现意义人生。而国家的职责之一就是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充分的机会去发展个人能力,实现自我。 总的来说我的收获如下: 深刻反省人生,充分认识自我,探求自我价值,实现意义人生。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三):感
之前读周先生书中的这段话,颇有触动,情理上通得快(就像许多读过的书那样)——却唯独缺少了足够分量的生命体验,浮而无根,“隔”。到稍有些历练,出于惯性和惫懒,潜意识里不肯亦不愿,或者,是出于惧怕,自欺欺人堂皇地供奉之。生铁已烧至通红——现实中的困顿、迷惑、挣扎、矛盾在入水的刹那渗入了字里行间。每读一句,竟是如此艰难,像是在跨越某些沟壑。至段末时,气力散尽,无言定坐。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四):一些作者自己关于哲学的随笔
这本书是作者关于哲学的一些思考。因为作者是政治哲学系的,所以关于制度的正义和自由书中不断出现。 不过我更容易接受用一些例子来思考哲学。书中用香港的制度阐述了一些政治哲学的思想。这部分比较有基础。其它的讨论有些纯思考的东西。其实作者在香港最能感受89年和97年的事件,这两个都是很好的政治哲学的思路题材,可是书中很少涉及。另外就是这本书有点老。很多都是2000年左右的随笔。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五):哲学如水
这是本能让人从内到外静下来慢慢读的书,不深奥,不晦涩。作者曾是香港中文的哲学系毕业生,现回到母校任教。
书题似乎令人感到遥不可及,是错觉。实际上,字里行间都令我享受到朴素的温暖。尤其是和陈特先生就一些哲学问题的对谈,既能引起共鸣,更能发人深省。并且我相信,这感觉会发生在每位读者身上。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哲学像水一样,离我这么近,近到它时常被我忽略。
我曾经遗憾,如果在大学时读到这样一本书该有多好,但是后来想明白,只要读了,永远不算太晚。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六):哲学与真诚
这本书买来很久才读,看到书的结构有点失望,学生老师大学回忆,难道就这样?生病时躺在床上读了一天,深深被打动。没有哲学的深奥,而有一颗诚恳的心。
身为大学教师,有多少人还在坚守着这份工作所需要的良心?在科研的重压下,有多少人还在真正做教师?我记得几位领导言语中都透露出重科研是趋势,人怎么能逆潮流而行?于是学校的改革是请研究生来改作业以减少教师负担,让教师有时间做科研。殊不知,教师不改作业,不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如何教书???
更别提育人!!
教师,小学中学大学的,都该读读此书,唤起曾经择业时的热情,并坚定不移的保持它。
哲学不远不抽象,他比文学更接近人性。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七):the way to be
其实最早是在南方周末读到他的那篇《独一无二的松子》,当时是在高中或是刚高考完吧,感觉文章写的不错,只是没有记下文章的名字。前些日子在web浏览又读到,才知道是周宝松先生的作品。冲着当年对文章的兴奋感,当当买了这本书。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文章中对时下大学的反省还是对自己有一些启发的。后来谈及哲学尤以政治哲学为主的东西,自己更是深感契合,虽然个人只是对此方面的一丢丢小兴趣。书中的大多数文字算不得饱满,笔触偶有亮点,但篇幅不多,很难满足自己的胃口。读罢全书,很感觉作者是一位很有良心的学者。而社会上这种有良心的人,真的真的太少了。尽管书中的很多观点我不认同,但是展现出来的有关香港大背景的勾勒,已足够我去品味了。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八):做人与做事
一直对哲学类的感悟书籍比较有兴趣
但非科班出身,太过深刻的典籍总是感觉吃力
周老师的这本书深入浅出
将来自典籍中的人生智慧贯穿于生活中
展示了一个教师是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学生,如何做人的
最有感悟的是第一部分
与学生的沟通
虽说已教学多年,也自认真诚负责地对待学生
可看到周老师那一封封与同学的信件
从哲学命题到人生态度
将课堂上的讨论延伸到生活中
甚至是对生命的感悟
还是非常的震撼和感动
只有这样的互动
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真正的为学生带来些改变
作为成长于中大又执教于中大的周老师
能够将自己被耳濡目染过的文化言传身教给一代代学子
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幸运
而真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也就是真诚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敬佩于周老师的热忱与执着
也要做这样的老师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九):一本真盏暮脮鼽/p>
周保松老師的文字確實說不上有多好,然而卻透露出他的真铡Ⅻ/p>
這本書裡有對過去的回憶,也有對未來的憧憬。
作為一個學生,周保松是及其幸叩模谏虒W院讀到大三的時候遇到了他的啓蒙老師陳特,從此選擇了哲學的路。而作為老師,周保松的學生又是幸叩模驗檫@是一位真正把學生當作自己生命一部分的老師。作為一個學者,當他提及羅爾斯和他所鍾愛的政治哲學時,在文字中就透露出一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投入與熱情。在香港和英國做學問的點點滴滴在筆尖流淌出來,看到他在倫敦書店的那一章時,我也不僅感嘆到好一個愛書人,順便羨慕羨慕那張七折的員工卡了。而作為一個“自由人”,一個學習研究政治哲學的人,也就不得不去回應“理想”與“現實”,“應然”與“實然”的問題。面對與學術理想中相去甚遠的現實,周保松選擇了坦然地面對現實,但絕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自由當然不建築於虛妄之上。“我們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在世界之中。我們改變,世界就會跟著改變。“--這是一個學人的宣言,也是他對於已經走進自己生命的學問的態度。
我之所以力薦這本書,除了其本身的內容之外,還因為我在書裡讀到了許多過去曾有的困惑,也隱約看見以後也許會面對的問題。所以我相信,無論是為生、為師、為學還是為人,都能在這本《走進生命的學問》中有自己的收獲!
《走进生命的学问》读后感(十):读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
本书是周保松的散文集,大致分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学生,老师,大学和回忆。四个部分相对应的是一整段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是周保松作为不同身份,对于人生的基本理念的一些反思。
其中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的思考,对于教育商品化和香港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其实周保松的这本书谈的问题是很多的,归结起来,大致就是如何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但是因为是散文集,只能是提出一些重点的论点,或提出一些问题,详细的论述还得我们自己去找,当然这就是周保松希望的,让我们对资本主义有一个反省。
我在刚进大学之初,班长便递来一张纸,上面写的是竺可桢校长的两个问题,一,诸位到浙大来做什么,二,将来离开浙大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当时年轻,只知插科打诨,也不曾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以致于现在早已忘了写的是什么。后来上了一些课,渐渐有了一些感觉,直到此问题着实重要。
但是,无论怎样,还是以自己作为一个思考的主体。但周保松作为一个教师,在本文中,其实是在回答了另一个问题,大学如何培养学生,大学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这一个问题是同样重要的,毕竟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我所处的环境以及大学教育理念息息相关,换言之,我想,竺老校长的问题,浙大应该先于学生回答。
这样的转变的意义是,成长过程中的很多痛苦,其实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而是在教育的路径上,存在很大的价值冲突。中学的课本教我们的绝不是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个螺丝钉,而是高尚,有情趣的人。而在大学(实质已和社会接轨),确实培养的是社会的一块砖而已。
嗯,周的文笔确实是一般,很少有让我细细品味的句子,写到童年的记忆,其实与我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并没有让我有很大的共鸣之处。但唯有一段例外,抄录如下:
“我渐渐觉得,如果人生如画,那么一个人的童年,便是画中那层底色。底色自是重要的,但我们画的时候往往并不知道,只是随性下笔。待到得明了,底色早已斑驳,并被一层又一层后加得颜色掩盖,教人欲辩难辩”
因为对心理学有些兴趣,觉得这段话,实在是对荣格理论得一个很好得注解:一个人毕其一生得努力,就是整合他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得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