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10篇
《建筑诞生的时刻》是一本由(日) 藤本壮介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一):建筑诞生之时
首先从阅读上看,要么是作者本身语言问题,要么是翻译问题,这本书的文字并不是很好懂,有些话语念起来就很拗口,比如——“所以,以住宅为前提的住宅和不用于居住的住宅不是住宅。”类似的话。建议看的时候不要逐字逐句细究,领略大意即可,不然会很难受。
不过内容上,关于建筑的原始性、内外空间的界定的探讨,“无意识的空间”的提法,都很有启发性。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二):由局部关联性生成的秩序
1、作为居住生活空间的一般普遍性:淡化场所的特殊功能性,关注于作为交往空间的城市街区性。
2、如森林般富弹性和不完整性的建筑。
内外的模糊:通过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呼应,形成模糊的空间边缘;
内部间隔的模糊:宁静独处,又时时与人交往。
4、两个人之间的空间,两个音符之间的时间:由局部关联性生成的秩序。
5、0.35m的模数,同质均匀,打破建构、功能界定。
说要奔向未来,却不断追溯建筑的本质,追求质朴,希望继续有更多突破。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三):藤本壮介的建筑哲学
这本书很好的阐释了藤本壮介的建筑哲学,通过很多具体的项目实例展开自己对于建筑与环境的思考。
所谓的建筑,追根溯源其实就是在创造各种各样的距离。一个房间无非是一种距离分开的状态,而扩展我觉得就是彼此之间存在距离但又相互联系的一种状态。
所谓的环境则是指那些外来的不可控要素。曾经复杂的事物变得单纯;而一直被认为单纯的东西转为复杂。曾经一度被认定为一切可控的建筑之中,也渐渐融进了绝对难以控制的其他因素。而就在这种转换中,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应运而生。如何将复杂多样的场所以一种单纯的形式重新演绎,这个在建筑业内被视为根源性的命题正作为新的焦点引起广泛关注。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四):很複雜的感受....
本来開始只想给1到2星的,但是看完想想,感覺應該給到4或5星。
這兩週連續看了漢寶德的《如何欣賞建築》以及藤本壯介的《建築誕生的時刻》,感覺其過程真是有趣,好像老天有意安排的。漢寶德是從他傳統學院派的角度,教導外行人如何欣賞建築,而且舉了很多臺灣和國外實際的例子。同時他也很敢對所謂大師作品不盲從說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東海大學教堂應該不算貝律銘作品,而是陳其寬作品),我覺得好像打基礎般增進了我對建築的認知。後來讀到了藤本壯介的《建築誕生的時刻》,真感覺是個煎熬。他很多抽象的思維令我不知所以,而且表達比較繞口,讀起來十句大概只懂了3句,有的內容還覺得他是不是在胡說八道(像是沒有線的五線樂譜音樂符號;像森林般原始但是又未來的建築)。本來想乾脆丟掉算了,但是既然買了又捨不得,所以就囫圇吞棗的堅持了下去。但是很奇怪並且出乎意料的是,當整本書讀完後,看著機場周邊的環境時,突然感覺有點“見山不是山”的感覺。那種空間感、曲線、動線、外觀,好像都和過去所見有所不同,但是有什麽不同又說不出來。真的很有意思,一本極其實際極其基礎,一本極其抽象極其難懂,但兩本前後讀下來,竟然交織出來一些難以表達的新感受。心裡有些興奮,但是不知如何表達,所以在此野人獻曝一番。如果有建築先進,歡迎指點迷津~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五):空间的原始状态
怎样去创造家具之前的空间?就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出的第一个问题。
也许一旦在一个空间内布置上家具,这个空间也会因此而被定义了,这是因为家具有太强烈太明显的功能属性。一张沙发便是几人围坐闲聊、床便是睡觉、餐桌便是吃饭……怎样创造空间本身的氛围与浓淡,让其形成一种未定义的状态却又能引诱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定义这个空间,这样每一个人可能就可以给这个空间不同的功能属性,就像原始人选择洞穴居住,或是建在树顶的房子,或是像云南宝山石头城这样的城市选址……在很多最原始的人类居住地点就能找到很多地方,人类便是在自然之中发现了这些适合居住的空间。然后如果把家具也抽象化,高出地面200毫米的平面就是暗示着踏步与台阶,500毫米的平面便暗示着座椅与床面,1000毫米便是桌面……一切的居住平面都只是暗示着它的潜能,引诱使用者去发掘。
建筑怎样能显示出两个人的关系?就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出的第二个问题。
有一个理论是说通过言语达到真正的沟通在同一时间只能存在于两个人之间,我们关注太多的都是群体或是个人,只是两个人的建筑却很少提及,空间与空间的关系似离却和,似合却分……人如何在空间中找到社会的关系。
总得来讲,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我虽未从头到尾深读,却也受益良多。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六):藤本壮介的温柔
20170324——20170506
一本非常小的册子,却花了超出预期的时间来阅读。
数个在方案本身背后的概念,看建筑师如何阐释自己的作品抑或阅读别人的作品,意识到自己阅读建筑作品时的浅薄。
藤本有一种非常细腻而敏锐的感官。印象深刻他对筱原一男上原之家的“地球”性的描述。
也借由藤本,重新审视了“概念”的意义。去年做概念设计的时候还不理解,或者说本科阶段没有从概念来想过设计问题。那么,设计是如何开始的呢?
发现藤本的设计是感知-概念-设计等等的多重环绕。概念的建立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发展,和建筑师本人一起发展。这正是爱哲学的我认可的设计观呐。创作背后有思想的凝练。这就不外乎藤本在后记里专门写到语言对他设计的影响。我想,我们都是沉溺于感知-体验-表达的人。概念像是一个瞳孔,提出了一种观看建筑的途径。借由凝练的文字,很多隐藏的得以显现和被观看。
另外非常欣赏藤本对其他领域尤其是日本自己的文化的关注。他提到对他影响极大的物理学的空间观认识论等,以及武满彻的音乐、千利休的茶道、野口勇的艺术等等。用五线谱来重新诠释密斯和后现代让人耳目一新。设计是个触类旁通,相互启发的领域,要永远保持对辽阔世界的热爱和关注,不能仅限于自己的象牙塔本身,这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做设计的态度。大家在不同的峰面攀登真理之峰,会看到人类的伟大而不仅是专业的伟大。
柯布西耶对他们那一代影响太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依存发展,历史很难说是个推演的过程,只是从前人身上能得到无穷的启发。就像藤本说:以原本并不对应柯布西耶的“暧昧”为关键钥匙,或可重新构筑柯布西耶式的伟大。恩,想到这,又体会到了藤本壮介的温柔。
’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七):我的看法
就在这里写点自己的感受,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吧。
我认为建筑师这个职业是在刻意寻找形式秩序的行业,这是我对建筑师的粗浅认知。
藤本说想要成为Corbusier一样的建筑师。不过,我个人不负责任地猜测早期的藤本应该是在寻找与柯布西耶,密斯有根本不同的秩序存在的过程中,偶然间,踏入他所谓的“弱建筑”或者“局部产生的建筑”的秩序世界的。在不断的坚持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在努力扩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并且通过实践已经做的相当不错。
在谈论盖里的一段中文字中,他赞美盖里通过相似但不同的局部形式,关联起了那座著名的美术馆,根本上是什么很神奇的理论吗?显然不是,相似形体的重复产生了视觉张力,这是建筑师都应该知道的,不过可以看出,藤本在用所谓无秩序对密斯抗大秩序的事态本质。诚然藤本的思考和实践有非凡的价值,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世界,不过作为专业从业者,或者普通读者,我觉得应该对这样一种建筑观点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其实,说的不客气点,对藤本对“弱建筑”上纲上线的过分渲染,有些让我觉得有点故弄玄虚。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有机会能见到藤本老师来北京讲座或者什么的,想问他一个问题,一是对比如居住在东京APARTMENT,House before house此类房子中的人们,居住的真切感受是什么?他们真的觉得快乐并且感受到居所具有的原始力量了吗?亦或者只是为了酷炫的杂志准备的如宣言一样的视觉盛宴?
真希望亲眼看到过藤本老师房子的豆瓣同学,能分享下切身的感受。
说的好像我有点不屑,大错特错了。我非常欣赏藤本老师的坚持和认真,而且这本小书中有很多观点让我觉得对事态的认知上了几个台阶。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八):胡说一番
不同于欧美正在流行的对于建筑外墙所谓的研究创新。日本建筑师一如既往全神贯注与建筑与空间本身带给人们的感受以及空间之间相互的联系与间隔。无论是对于建筑表皮进行多少创新,例如非常流行的Cladding system,建筑还是应该回归到淳朴的空间研究。非常欣赏跟喜欢日本建筑师一贯的白色外墙。虽然不曾亲眼所见,但是猜测那一抹纯粹的白色不会跟中国的房子一样不过一会就变黑漏水吧。曾近一度认为对于空间的操作早已经在现代主义灭亡时一同走向衰落,一时兴起的对于单纯的建筑外形以及建筑表皮的流行似乎让人感觉建筑已经不能那么单纯。但是日本建筑师的坚持以及效果却依然让我们相信建筑学绝对不是单纯用一个审美的角度能囊括的。本学期教授所传输很多的个体与整体的关联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联在这本书上我找到了源头。本以为自己教授纯属瞎扯淡,但是回头一想用更小的单位即使用人的大小作为丈量单位似乎是个更有说服力的设计思路。“由局部衍生的建筑”,非常喜欢的一个概念。”通过居所这种微不足道的事物相互作用产生关系“,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也更关心人更细微的感受。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建筑师钟情于小体量的住宅跟教堂的设计吧。
在自己尝试这个设计思路的时候开始还是很困惑的,虽说是早创造一个所谓的系统,然后根据这种系统进行根深层次更细节的改进。但是似乎使用这种自创的"系统”本来就是说不通的,为什么人么要生活在这个所谓的”系统“里?虽然没有完全信服这种做法,但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是硬着头皮试了一试。开始使用的比较疯狂的造型尝试但最终使用了在平面上采用非常严密的格子系统跟设计好的坐标系对方格进行转动并尝试的到一种随机的结果作为方法。对于平面方格的大小处理比较经过考量但是对于格子转动的角度比较随机。格子转动的角度都是45度的倍数但是并没有决定哪一个格子是哪一度。最后将格子用弧线连接进而产生几个大块的区域作为主要的功能区。得到的结果正如书中说的,是模糊的,看似无序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随机的方法”却创造出了“偶然的地形”。为了迎合不通的用途,几个形状高度不同的区域需要得到适当的改造。改造的结果比较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相比起从一开始就进行周密的计划,这种从最一个系统出发得出看似无序的结果最后再进行精密的规划展示了一种选择性与偶然性得出的结果。
一句让我感触比较深的话”呈小型箱状体的房间其中的一面墙壁完全由玻璃制成,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并非是房间本身的面积,相反应该是与外部相通的大型开口部分。由于这种开口部分的存在,一半房间仿佛已经不复存在。因为他已于外部精密的连接在了一起。“觉得作者的所有的建筑都是在实验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即便是建筑的外观作者都认为是”一种与外界获取的关系,换言之就是事物本身的存在形式,也是人们相关联的场所,是一种关系结构。“这个概念似乎给建筑的外形的设计找到了一评判标准。建筑表皮可以作为建筑内涵的一种表达也可以作为一种引导一种连接“内”与“外”的途径。另外一个概念也十分有意思“在这个立体空间里,人不再是只以双足行走的动物。”配图刚好是他的house before house。这个概念很吸引我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三维立体的空间,楼梯电梯只是一种到达不同区域的媒介,梯子也是其中一种。在众多日本住宅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梯子的存在,可能他是一种更有力的感受小空间的方法吧。
就到这吧,兴起瞎说八道,其实没有亲身体验过作者设计的房屋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证明这种空间的实验室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就算有机会到访也不能从一个长久的居住方的角度去做一个考量。但是我认为这作为一种新的,本质的对建筑的认知与思考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九):藤本建筑的新概念与方法论
仅自己做的摘抄与解读:
a,藤本壮介对于建筑的思考,最基本可以归纳为“对未来建筑的探究”或者说是“原始的未来建筑”它指的是若人类不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对其重新抽概与重新塑造之后创造出近似自然的复杂单纯兼容纳性的东西。即未来建筑返璞归真。
,他同时思考着未来建筑的特征:体现建筑的本质, 具有单纯性,可接纳的特征,而特征中拥有了复杂与单纯性,同时也包含了局限性与偶然性。
c,从以上而衍生出藤本的“关于未来建筑的五个疑点(非原则)”,是思考的起点:
1作为场所的建筑(体现本质,具有可接纳性)
2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事物的局限页往往是灵感的来源)
3无形化的建筑(指代不完整的建筑其具有无限可能,同时也指代弱建筑即与自然相融合而削弱建筑本身)
4局部建筑 (遵从局部之间某种特定秩序美进行的组合,体现一种单纯性)
5间隔建筑(即关注联系,拥有接纳性)
:b和c的初始含义:“我思考着建筑的未来:它具有单纯性,可接纳性。联系起“未来的森林”,即具有本质,和特征,而特征中拥有了复杂与单纯性,同时也包含了局限性与偶然性,同时有光,有场地。其建筑有以下特征:
1作为场所的建筑
2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
3无形化的建筑
4局部建筑
5间隔建筑 ”
d,要被广大受众可接受的创意,但从分析当下是难以获得的。(即现代与未来相结合)
希望作品可以历久弥新,单纯对未来的预测也是难以孕育而生的。现代面向未来,并且触手可及。这才是可分析的点。现代进入的信息时代是指今天信息追求的单纯性。这体现出复杂与单纯相互交换,那么如何将复杂的多样的场所以一种单纯的形式重新演绎。(小木屋)
e,而环境则指的时外来的不可控因素。(对于外界的融合而不是改造与征服:弱建筑)
作品:
houes before house
藤本使用了一个独特的方案。以单个空间为箱体的单位交错摆放,并且每个箱体的其中一面都是整块的玻璃,这样就解决了采光的问题。藤本擅长由局部以某种秩序美重复扩大到整体的建筑表现形式 ;采用了箱体这个媒介,将它微微移动,在这种类似随机操作中便产生了这个灵活的规划方案。在随机放置的箱体间必然产生出不规则的凹陷场所,他认为无需回避小区域,将分隔和联系并立,外部与内部空间并存, 使人对所处的环境能够进行自由地选择。
小型的箱体景观虽然被置于空间内部,可仿佛被置于庭院之中,各种各样特性的内部与外部分层次连接在一起,当人们处于这所建筑当中,感受上超越所谓内部与外部的局限。由于这种大型开口的部分,一半的房间已不存在而是与外部连接在一起,浮于庭院上方。所以,在houes before house中其实是模糊了内外空间的概念。
House N
这个建筑的结构是三层嵌套的关系,这是藤本想要表达的一个概念:世界本由无限的嵌套而成,以这种层层嵌套关系表现了城市与个人空间的关系,他们往往不是一墙之隔而是个多层次的过渡关系,而住宅和城市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所以这个项目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空间的嵌套过渡现象。
在日本有借景这个词语,说的是将远方的某个景致引入自家庭院的一种手法。 House N这个项目严格意义上讲的就是一座混杂所有又距离景物的借景住宅。通过大开窗与大开洞把景物引入自家,或者是对外界来说形成画面。(云彩,邻家都瓦房,行人,光影,厨房,桌书籍。住宅的周边并没有特别美丽的景致,所有的一切显示出日常生活的平凡,)而景物在重重间隔之中被关联起来了,间隔有时候也是一种联系。在间隔这个框架中,人物景致以及活动,所以这些都以他者的形态和谐共存。这些窗口也使得空间拥有了层次感,模糊了内外空间。
house NA
house NA的内部空间是连续的,功能是模糊的 ,流线分析也失去了意义,它仅仅以标高不同的阶梯空间区分功能,或许也没有区分,只是示意区域。 在这一种模糊功能的空间中, 使人对所处的环境能够进行自由地选择。
为什么要使人类能够自由选择空间? 因为藤本认为作为一个空间,使用方式应被回归无限的可能性。(人是无法居住在单纯的空间功能当中的,通过分析建筑和人类需求的特殊性 而挖掘出来的“功能”,其实约束了这个建筑所负有的“责任与义务”。建筑不是狭义的概念,不是单纯具有特殊性功能,而是具有接纳各种行为活动和模式的宽容性;)所谓大多数人谈论的住宅应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住宅,住宅应该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场所的空间,而人们的居住场所并不仅限于住宅。藤本希望找到宏观意义上的人类居住场所。housena就能为业主提供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居住场所。
阶梯高度落差的选择,灵感来自于树枝,他认为世界就是有序与无序组合而成,枝叶里看似无序内部却有着某种联系,他希望表达出这种美的联系,并且追求通过精密的计算,使之看似浑然天成。
《建筑诞生的时刻》读后感(十):没有五线的乐谱/没有多米诺体系的自由平面
lt;建筑诞生的时刻>读书笔记
王田田2013/9/20
在书中,藤本开篇就如柯布一样提出了他的“建筑五原则”,1作为场所的建筑,2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3无形化的建筑,4局部建筑,5间隔建筑。这些被他统称为“未来森林”。柯布的五原则(1底层架空,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水平长窗,5自由立面)将5个有特征的局部,重组成一个明确的建筑原型。藤本描述的是五种建筑的状态,似乎各自独立,每一点都不是在使新建筑的形象明晰而是在模糊原本清晰的“建筑”概念,对原本建筑概念的消解成了他的新建筑,他提到这五点是“疑问”而非“原则”,似乎在说未来是从对现有建筑概念的疑问开始的。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他的5点缺乏柯布5点的宣言式力量。柯布指向确定性,藤本指向可能性。
我试着将藤本的5点重新排序,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这里一定充满了误解。
2 “先在的结构”(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
藤本的5点中,第2点最让我费解,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即“体现某种局限性的建筑”,我试着从他著名的“洞穴”理论理解这一点,洞穴就像一个分不清卧室、厨房、厕所也没有家具的整体空间,但又不是空无一物的空间,洞穴有先在的结构,对于刚刚进入的原始人而言这首先是一种局限,但随着原始人对洞穴本身墙面凹凸、空间深浅的利用,而渐渐成为适合居住的空间。洞穴始于局限而慢慢实现了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契合,与之相对的功能主义,则始于明确的适应性,为每个房间,每组家具设定一个功能,而随着使用者或者使用者习惯的改变,最终往往导致局限性。因此,密斯用无隔断的几乎没有局限的大空间作为“万能空间”来回应功能空间的一一对应性,但当“万能空间”中开始填入功能,又必将改变大空间的纯粹性,密斯显然无法容忍空间的纯粹性被打破,因此万能空间只是一种假设。相比之下,藤本也在质疑功能主义,但在他看来,“万能空间”首先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它需要一些限制,需要一个“先在的结构”,在一定的限制里,人超强的适应性可以去适应已经拥有多样性的空间(多种高差、层次等),无需过多地改造就能在空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同洞穴。
从藤本的一系列方案基本可以看出“先在的结构”(空间结构,非支撑结构)在他的思考中占据核心的地位,结构即形式,结构也决定了内部空间。在每一个新项目中他都在寻求一个新的结构,如,屏风结构、层板结构、螺旋结构、套盒结构、点状结构(没有结构的结构)等。
4 从局部生长出来的结构(局部建筑)
对于新建筑的界定,决定了他对结构的选择,在他看来,属于新时代的建筑应该是如同自然般复杂而不确定,如同森林。这或许是他渐渐放弃网格结构的原因,在早期的几个案例中,网格还是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如在青森县立美术馆设计大赛方案中,通过网格斜角连接,构成了连绵的屏风;在圣台医院新病房楼方案中利用了不均质的网格,形成了大小不同的房间。对网格的依赖很快被“没有五线的乐谱”这一概念所替代。更能让人理解的说法是,局部建筑的概念,也就是说,当他试图摆脱网格控制超越密斯时代的时候,他找到了局部建筑的方法,如他所言“所谓局部建筑就是不依靠所谓的大秩序,或通常意义上的外围秩序,而是借助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联性,这种连环相扣的小秩序,可以从内向外营造出各种空间场所的设计方案。”
对新型坐标系的追求,使藤本在设计方法法上明显地区别于他之前的建筑师,密斯柯布基本遵循着网格体系进行设计实践,柯布提出的自由平面也严格地受着多米诺体系的限制,只有在晚年的廊香教堂才突然迸发出对网格的彻底挣脱,用去除了多米诺体系的自由平面来理解藤本所说的“没有五线的乐谱”要更直白一些,藤本的前几辈日本建筑师们也都没有太大欲望要建立新的坐标系,妹岛的李子林住宅将通过网格之间的洞口关系模糊了网格空间的确定性,使网格下的空间可以具有日本房间一般的穿透性、渗透性,这样的努力或许是哪一辈日本建筑师对网格空间的一种本土化。而西泽的森山住宅微妙的松动了网格的控制,每个房子似乎都还存在着正交关系,但又微弱地错开,房子之间,建筑的边界都开始呈现模糊性,藤本说的局部性、间隔性、无形化在这个作品中已经隐约可见,藤本的特殊性是他并不甘于仅仅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一些微弱地推进,而是如上文所说,他想在要每一个新的项目中发明一个新的结构,因此他的设计往往激进但缺少细节的推敲。
5 局部之间(间隔建筑)
第5点“间隔建筑”,也不容易理解,但从局部建筑的角度理解会更直白一些,柯布认为现代建筑是阳光下光影舞蹈的几何体,意味着轮廓清晰的实体,而当你身处“间隔建筑”中,你很难仅仅体验到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空间,体验到的总是几个空间之间的关系,你总是处在局部与局部之间,因而可以体验到空间的层次。“局部建筑”的概念同时也是从局部生长出建筑的设计方法,而“间隔建筑”更多地指向一种建筑状态,是设计的方法得以扩展,即无需从局部开始也可以设计出充满局部关系的建筑,如螺旋结构、套盒结构…
3 从局部生长出的建筑/层叠的建筑(无形化的建筑)
一片森林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是生长出来的,层层叠叠,它可以无限蔓延,每切取一个片断都包含着整个森林的所有特征。我相信藤本在未来的设计中一定会设计出更多的结构,但两种无形的状态,一定还会在他的建筑中出现,1局部生长出的无形,2层叠的无形,两种状态都与设计的方法有关。第一点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他设想的是由局部关系开始,衍生出来的坐标系,以这样的坐标系设计的建筑常常个体关系丰富而边界模糊(伊达护援宿舍、情绪障碍儿童短期治疗所、tokyo apartment…),是放射性的、又是中心模糊的。第二点通过层叠的立面是内外关系不再是生硬的而是有深浅浓淡的,从最外部透过层层界面可以看到最深的内部。(house N,T house…)
1场所(作为“场所”的建筑)
藤本的5点,有些跳跃,但又相互渗透,如同他的建筑,而第1点所涵盖的信息应该是最全面的,它指向了藤本设计的终极目标,如果没有后面4点“场所建筑”并不是特别新鲜的概念,从后面4点我们大概可以知道藤本希望营造一个怎样的场所,一个具有丰富的先在结构的、在这个先在的结构中可以自由选择个人的空间的、人在其中永远都在局部与局部之间转换而看不到某一个完整空间的、边界模糊的、层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