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活用工作术读后感精选10篇
《大脑活用工作术》是一本由茂木健一郎著作,26.00元出版的2012-4图书,本书定价:187,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脑活用工作术》读后感(一):去输出,去实践,去创造
没有什么很新的观点,大多数时候都在讲道理,但也有几项可实操的技巧
1. 调动运动区,调动你的身体,你的手,你的脚,你的口,来重复输出
2. 记下日程,大脑不要记琐碎的事情
3. 写博客
4.直击核心,不要管那些细节
《大脑活用工作术》读后感(二):了解大脑运作的原理
每天,人都和大脑在一起,然而鲜有人想到大脑的运作机制,甚至可能忘记自己是有脑子的(这话真的不是骂人),但人每天只要活着,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这话也真的不是骂人),了解一点大脑还是有必要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就可以应用得更好,可以发挥大脑的潜力,尤其是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因此受益,那就不仅是有趣,更是有用有价值。
我知道茂木健一郎的这本书,是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中看到,前几遍都没注意,这次读发现了,于是立刻找来读(感谢万能的深圳图书馆),是本薄薄的小书,但是很有趣很有益——我发现,凡是愿意动脑的人,都很好玩,幽默,乐观,茂木健一郎在我想象里就是一个秃顶的、戴着圆眼镜的、留着小胡子的可爱老爷爷——乱想的。
当然我自己也很好玩,所以才愿意研究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可惜人体不是可拆卸系统,否则把自己的大脑弄开来看看也挺不错,如果看到某个区域的记忆不想要了,就把它剔出去。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来说,我觉得相当部分都是有效的,毕竟茂木健一郎是脑科学家,人类的大脑再千奇百怪,还是有规律可循,这些一般性的规律,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掌握,只是在这背后还有更高的道:对于生命意义的觉悟。如果不洞察这个意义,那么自然会有懒惰、拖延
等问题,也就不愿意动脑、锻炼大脑。
我有些习惯是和书中一致的,只是以前没有做到这么全面,所以这本书还是要备一本然后多锻炼,直至把方法融为习惯。
和这本书配套的还有一本《大脑活用学习术》,还没有买和读,先mark下。
《大脑活用工作术》读后感(三):We are all in the b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第一章:大脑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1、要想使感觉区和运动区均衡发展,就要输出;
2、不要把想法隐藏在自己的心理,要尽早输出;
3、创造自己心中的“高性能的镜子”;
4、经常把自己的成果和期待中的成果相比较。
第二章:茂木式“大脑信息的整理方法”
1、不要用大脑记忆、整理信息;
2、创造随时都能上网的环境;
3、学习英语,充分发挥网络的潜在能力;
4、逞强,锻炼自己。
第三章:活动身体,运用大脑
1、活动身体,控制自己的大脑;
2、空闲的时间活动身体,集中精力,用无意识动作唤醒专注力;
3、无视前奏和程序,突击核心很重要;
4、找到提高自己生产能力的模式。
第四章:创造力产生于“经验×欲望 准备”
1、创造力是前额叶与侧额叶合作后产生的;
2、坚持提升思考能力和向世界发问;
3、如果对灵感现象置之不理的话,回路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4、无意识地耕耘,更容易发挥创造力;
第五章:相遇使想法具体化
1、serendipity的要点是行动、发现、接受;
2、没有commitment,serendipity就不会被活化;
3、寻找仰慕的人;
4、利用镜像神经元吸收讨厌的人身上的优点;
5、阅读人生的指导方针——书。
第六章:乐观主义对大脑有益
1、没有乐观主义的话人就前进不了;
2、将无意识意识化后,压力也就变得不那么恐怖了;
3、大脑里隐藏的模式的作用是使人适应环境;
4、通过活动身体控制无意识。
第七章:“动态范围”拓展人生的幅度
1、不要以多元化为目标,而要成为动态范围广的人;
2、自己制定工作的准则;
3、火成论和水成论都很重要;
4、增加人生的客场战的机会。
第八章:在没有路的地方开拓道路是一项工作
1、以成为能够自己创造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
2、即使自己所做的事没有得到好评也不能放弃;
3、用热情客服受难很重要;
4、不断地寻找能够使你感到喜悦的事物。
仅写给自己!
《大脑活用工作术》读后感(四):传道授业解惑
在书里发现了自己跟作者一样的3个困惑。果然自己碰到的问题前人早就碰到过,书里给了写解决的思路。
第一,心里认为自己应该的样子和实际的样子有巨大落差,“梦想不断膨胀缺连工作都找不到”,“知道什么是好的实际操作却无法实现”,“我不是这样的”vs“可能我真的不行”,“自己的成果不被认可,但又急于表现自己”……我也是每日每夜处在这样焦虑的思考当中。为什么想做的做不到,内心十分困苦。原因是长时间处于输入的过程中,读书,上学,看电影电视,大量的输入让我们的感觉区充实发达,但同时输出太少,运动区没有跟上,感觉区和运动区之间必须靠具体实践来实现联系,不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也就是说,你的大脑本来就可以做到让你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做不到,本来大脑的构造就是如此。因此必须尽快以作品对形式发布自己的想法,让输入输出不断循环,达到平衡,弥补输入输出之间的差距,才能不断使能力提高。想法-策划实施-观察结果-改变策略。
另外,在让想法实施的过程中不要太追求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第一会让你陷入反复思考,期待成型后再实施的怪圈,第二会浪费时间。
第二,最近学了很多学习方法,笔记方法,时间管理方法,各种方法都想试一试,结果貌似又陷入了“方法的实践是最终目的”的怪圈。作者说大脑不是用来整理信息而是用来发挥创造性的。因此在实践各种方法时,还是以创造性的使用为准,不要拘泥于原先的方法。
第三,“年轻的时候常常想不做发挥不了自己个性的工作,可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仅得不到发展,还有可能被淘汰,而一味的顺从指令,完成被指派的公作、被要求的事的话,自己的世界就得不到拓展”作者这个描述也非常符合我现在的困境。不喜欢被指派去做事,可是自由发挥却有可能跟老板的想法不符。只有在认真回应对方的期待时,思考怎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后,记得
1、把自己的演讲或者讲话录下来放给自己听,好找出差距。
2、常常检查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学习到新的东西,有没有做到让自己满意。
3、开一个博客,公开的逞强可以形成压力。
《大脑活用工作术》读后感(五):用好脑回路能提高工作效率?是的!
“小王,你这报告怎么写成这样烂?”
“王总,我今天心情不好。”
……
每当心情低落时,大脑仿佛生了锈一般,思维迟钝,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相信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懂得活用大脑的人,在职场中像有助推剂一般。《大脑活用工作术》就是这样一本书,以大脑信息整理为基础,讲述了将大脑所理解的东西付诸实践的工作术。我们只要稍稍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动和习惯,就能掌握它们,并自然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作者茂木健一郎是日本著名脑科学家、脑科学创意经济的领跑者,日本脑科学应用第一人。
你的两个脑回路用上来《大脑活用工作术》将大脑学习分为两个区域,感觉区学习回路和运动区学习回路。
感觉区学习回路是指通过看、听等感觉来接受信息的区域(看清价值的眼力);而运动区学习回路是指通过手脚运动来输出信息的区域(行动力)。
和别人交谈、写文章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运动输出”是以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和运动前区为中心实施的,而觉察运动输出结果的中心是大脑皮层的感觉区。明明知道什么是好的事情却无法付诸实施,是因为感觉区的平衡状态未保持好。
“输出的我”和“觉察的我”不是一个我。它们不直接相连,要互相交流就必须把头脑中的信息输出一次。
所以工作的秘诀,就是大脑信息输入和输出循环交替。
如果你现在脑中只有想法,试着将想法付诸实施,变成有形的东西,然后再用自己的眼睛对它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的分析,由此循环将“知道”转变为“做得到”。通过给自己工作设定时间限制来增加大脑的负荷。
记得成功那刻的专注感作者茂木健一郎提出瞬间专注能提升工作效率,就是每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在想法确立的那一瞬间就集中精神开始做。通过这种具体的活动身体的行为,人们能更有效地保持专注力;如果只是反复思考,感觉区就会开始收集周围的信息,专注力就会变得涣散。
找到自己的最佳思维和行动模式。当你做成一件事时,记得当初做这件事的具体环节。通过再现同一个模式的每一个细小部分,控制专注力和成功的感觉。保持大脑持续通过寻觅喜悦获得成长,这样在我们人生道路也不断前进。
获得灵感提升创造力获得灵感第一是坚持提升思考力,二是向世界发问。
意识逐次处理事情,无意识并列处理事情,后者多是创造力产生的时间。创造力是由侧额叶制造的经验和前额叶发出的欲望相乘后产生的,而欲望又来源于经验,所以,大量接触美好的东西是很重要的。
接着,“将无意识意识化”,指在模拟事态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内容说出来或写下来。其实就是做事输出,不然会使大脑变得非常不安。带着消极不安情绪不仅无法做任何事情,还有可能因为那些不安和恐惧而崩溃。这经常使用在精神分析领域。
大脑能够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身体处于什么状况,所以想要无意识地控制模式,通过身体的活动给大脑发送信号的做法是最简单可行的。
《大脑活用工作术》读后感(六):把大脑当孩子,塑造之
问:为什么明明知道却不能实现?
大脑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需要平衡,输入是理解,输出是实践,像车的两个轮子一样,必须同样大小,才能保持平衡。
从大脑科学来讲,大脑中分为“感觉区学习”和“运动区学习”,感觉区学习通过很小的契机就能飞跃发展,但运动区学习只有反复实践。强调将输入的信息以“作品”的形式通过运动区输出到外部。这是必须的,两个区在大脑中没有直接相连,作品就是媒介。
“作品”要尽快发布,以文字或语言这种具体的形式把大脑对信息的分析整理结果输出,比如和别人开会时,要复述,要当场总结,求得反馈确认。不求完美,但求尽快,因为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本来就是需要重复的,尽快输出自己的结果,才能判断是好是坏,才能缩小与理想中结果的差距。
对于用语言或形体输出的结果,最好能录下来;对于有形的结果,比如没通过的方案,也要用心中“高性能的镜子”来后评价,不用理会别人的看法,冷静检查自己的工作,工作质量才会高。另外,可以和自己敬仰的人或者作品做比较,感受差距,客观分析自己的不足。
---------------------------
工作的目的不是整理信息而是创造。反省一下自己,好像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收集信息,而且流于肤浅,存在电脑上又不看。这样的做法不可能锻炼到大脑,更不可能创造。
对于信息整理的基础工作可以交给电脑,交给网络。如果用心,30分钟的时间就会有大量的信息进入大脑,先不要想着存下来,读懂这篇文章,慢慢锻炼自己对信息的取舍能力,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达到能直接“淡水”的程度。
活用电脑,可以减少大脑记忆回路负担。借助日程管理软件,防止大脑的循环速度下降。这是将来的努力方向,等我脑子中有货了,知识也自成体系了,我就可以随时抱着PAD,驾驭它,使之成为我的武器,而现在,我只能被它驾驭。
最适合自己的是,给脑子里塞满知识,通过有效的记忆来提高自己的自信,能讲会讲,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解力去创造,去绽放生命的光芒,到时候,PAD才会为我的创造力锦上添花。
----------------------------------------------------------------------------
只靠观看,锻炼不了运动区的学习回路,必须参加各种学习班,参加的意义不是学,而是练。第九课堂有演讲班,参加一下,学点知识,交些朋友,绝对有益无害。
别光想着动脑子,事实上活动身体才能活动脑子。“不犹豫,先试试”很重要,当决定要试试的时候,用“一小时大脑准备法”,相当于给订了个合同,施加时间压力,马上执行。因为工作记忆只能针对一件事进行准备,不做完或者被打断,记忆就会解体。如果是复杂的工作,按部分实施此法。
使用此法,需要结合“瞬间专注法”,万一被打断了,用此法,保持思考的连续性。否则,重新组合起来会很累。
支配工作记忆和专注力的回路都在前额叶,越使用锻炼得越好。
当长久保持的专注力快要中断的时候(中断很正常,这是自然现象),用简单的动作控制无意识和专注力。专注力属于无意识行为,运动和无意识的回路相连。这类动作包括站起来伸伸懒腰,上个厕所,接杯水,洗个澡之类,以我为主,不要和别人说话,不主动破坏这件事的专注力,不能停止思考,这样就可以把快要断的专注力能拉回来。否则,真的会解体。
Tiger Jeet Singh工作法是指“突击完成工作中的中心任务”,直接进入正题,尽情踩油门,把运动的马力开到最大。用正题攻击,并保持很快的攻击速度。有个很好的辅助实现工具,就是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大脑会喜欢,这样才能唤醒听众的专注力。说话就像发信号,包含的感情越强烈,越容易被对方认真地感受到。
像呼吸一样不断重复扩散和收敛的过程,自己的幅度就会变得宽广。扩散就是感觉区的学习,是信息整理,收敛是运动区的学习,制作策划案,发表提案等行为。不断学习并提高作品,自己就绽放了。
----------------------------------------------------------------------------------------
创造力产生于“经验*欲望 准备”。经验需要积累,欲望需要保持,只要其中一项不为0就好。大脑科学说,前额叶掌控欲望,侧额叶掌控记忆,它们开个讨论会,合作产生创造力。欲望像河流,上游的能量来源于“感动”。
不断思考,向世界发问,才能提高思考能力。每天思考,就像运动员每天训练一样,这是准备。
大脑有无线回路 ACC—LPFC,帮助抓住灵感,需要有钓鱼翁的心境,越着急越没有结果,一旦有灵感发生,迅速关注之,不能任随它溜走。
意识是逐项地处理事情,而无意识是并列处理事情,这才会产生创造力。当然前提是需要信息的累积和每天思考的准备。
--------------------------------------------------------------------------------------------
“相遇”使想法具体化。当想法付诸实施时,一定会有偶然的“相遇”。偶然不能被控制,可是把偶然和幸运结合的行动和意识却能被自己控制。
有个“专家意识”概念,将想做的事和周围的期待协调起来,将自己和工作一体化,全身心投入工作,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会产生吸引,也就是把机会吸引到自己身边来的能力。
不用只顾着集中精力学习,大胆去“相遇”,相遇会遇到“杂音”,杂音会给大脑带来好的效果,因为大脑中有处理杂音的网络,用来交流和抒发情感。所以调节对大脑很重要,别担心会给大脑带来负担,大脑会主动吸收。
说不定会遇到仰慕的人,这样会使自己的学习欲望得到提高。大脑会吸收对方的优点,因为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所以主动去吸收别人的优点,让大脑吸收。谁都有缺点,但请忽视它,因为大脑也会吸收,会产生消极的效果。
和某个人相遇就是和理想的自己相遇,因为人是普遍性生物。作者遇到了尼采,看了他的书,就结束了闲散和杂乱的生活,开始真正意义的思考。
---------------------------------------------------------------------
乐观主义对大脑有益,是“没有根据的自信”,很奇妙。它产生于大脑的扁桃核,当血流量增多的时候,就活化了。所以要笑着工作,像太阳一样明亮。
大脑有集中模式、放松模式、真心模式,转换大脑模式能够使抗压能力变强。大脑还有很多隐藏模式,这些模式就是灵活处理变化和压力的手段,使人适应环境。比如知道不喜欢的人终于有了新的恋人后,会产生一种有点放心,又有点失望,同时又觉得很不像话的模式。
大脑能够敏捷地察觉自己的身体处于什么样的状况,所以可以通过身体活动来控制无意识。
--------------------------------------------------------
“动态范围”拓展人生的幅度。必须认识到范围广并不是多元化。
墨守成规会限制能力的提升,试着自己制定工作准则,才会散发出作为生物的朝气。思考改变团队的面貌并按自己的想法去执行,会增强大脑的客观判断力。
要培养一技之长,也要掌握综合能力,因为能力是靠分散的大脑网络支撑着的,不综合就没有好的能力。强化综合能力要形成“庞杂性”,通过接触各种文化和未知世界获得。第一次上电视第一次演讲都是新的体验,都是未知世界,可以提高综合能力。
尽量多接触现实,接触现实后大脑才会变得认真起来,认真思考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整天对着电脑自己学,大脑不会真正地认真,只有多接触业务,多在各部门间走动,多看多说多听多聊,多现实!
火成论和水成论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平时认真学习,努力培养能力,在适当的时候爆发出来,才会促使人生的转变。
打客场战能锻炼大脑,演讲电视都是客场,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如果能克服不安,结束后会兴奋地释放多巴胺,使这种成功的经历强化循环。所以,要主动增加人生客场战的机会。
---------------------------------------------------------
在没有路的地方开拓道路,自己能够创造社会需要,当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供给一致的时候,才是大脑被最大限度活化的时候。社会的需要其实很多,自己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提供吗?比如办公室需要花草。努力吧,使供给和需求平衡。
永远不要切断喜悦的回路,这样,相遇来了,才能感觉并抓住它。
谈谈自学。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大量地听,在大脑里侧额叶储存更多的英语情节。对,就是情节。工作中的自学也要运用自己的情节去记忆。“喜悦”是领航员,我们以大脑是否感到喜悦为基准来做工作,挑战稍微难一点的工作、多输出、客场挑战都可以让大脑喜悦,释放多巴胺。
在没有路的地方跑步,因为大脑喜欢平衡安全的事情和不确定的偶然。
工作就是passion,激情是克服困难的源动力,永远怀有梦想和希望,以绽放生命光芒的工作状态表现出来。
----------------------------------------------------------
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职业规划不一定一成不变,重要的是,朝着理想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