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闭关人》经典读后感10篇
《不丹闭关人》是一本由陈念萱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70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1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丹闭关人》读后感(一):需要有缘人来读
这本书是作者陈念萱在讲述自己多次进出不丹之后决定闭关的经历。
在不丹有很多闭关的人,有的人闭关几个月,有的人闭关几年,也有的人会终生闭关。
闭关就是将自己关在某一个特定的空间,不可与外界联系,可以与自己的上师交流闭关心得并获得指导。但在本质上闭关是要沉默守心的。
闭关是为了修心,更加清楚地看清楚内心,懂得慈悲忍爱。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日本作家小川洋子的另外一本书《沉默博物馆》,在书中那些在修行的野人也是要缄默,缄默一生。
缄默看似剥夺了我们跟世界沟通的触角,实际可能是让我们去开通出去嘴巴耳朵之外的另外的和外界沟通的媒介。
以缄默来体验智慧。
这本书讲述了很多藏传佛教的经文特别是对《金刚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个人心得的讲述,如果是对佛教,或者对宗教无感的人,基本这本书不用去看了。
有些书的存在总是为了那些能够看的进去的人。
书和人的缘分很微妙。
《不丹闭关人》读后感(二):看见……
去年,从武夷山回来,用碧姬·芳德蓓可(Birgit Vanderbeke) 《幸福盛开了》里的一句做了很好的注解:“我看见你看不见的” 。
当你能看见以往看不见的,幸福也就盛开了。
今年,从武夷山归来,陈念萱的《不丹闭关人》里这句,深深触动并共鸣着:“终于看见那最真实的自己,然后,看见并理解别人的存在……”
几禁忍不住要迈进书里,跟作者HF一下!
【去我执】——恰是给自己此行定下的主题。过程如她所言:“诚实、诚恳还不够,必须彻底又狠命地自我挖掘裸裎……”
看见并理解,于是你明白,与这个世界相关,相连,一体。
同理,包容,心,升出更多虚豁。
《不丹闭关人》读后感(三):过于松散了
内容不扎实,跟散文日记差不多,不太合我的口味。买来后,估计不到两个小时就看完了。书名让人有一些误解,我以为会讲一些闭关者的经历与故事,或者有一些实修方面的记录。但文中只是讲了作者自己闭关的前因后果,而作者本身亦好象只是试验性的体验一下闭关而已,我想大多数是关心实修者的闭关体验的。行文比较松散,结构有些乱乱的,让人看完有些怪怪不知所以。有可能是平时的日常随笔记录,最后集结成文字的。最后的关房笔记的内容也好少,挺可惜。
要是多写一些其它人的闭关经验就好了,作者自己可能只是一个宗教体验者,缺乏如那些真正的修行者那样的深入证悟与信念,就样记录下来的东西就一般般了,大多数人也是如此,只是迷恋那些国家那些人群的状态,浅尝即止,自己是无法投入那么多的心力与牺牲世俗生活去做的,把宗教或修行当成一个工具,来平息一些世俗生活的不适与负面影响,事实对于宗教而言,这些人只是旁观者,这当然包括我也在内了。
这本书让我对不丹这个国家产生兴趣,此生如果可以真天去闭关三个月或三年就好了,但我怕,怕被世界抛下,这个世界就好象一架高速行驶的列车,如果用很长的时间止息生活,内心就感觉被遗弃了一样。怕终其一生,我仍然是如此的旁观与羡慕了。
《不丹闭关人》读后感(四):闭关人的身后
本来是一个弹丸小国,却因为有着如同拉萨般纯净的空气和如迷一样的异域风情,而渐渐备受国人关注,成为众多旅行者不可不去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不丹。不丹,号称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或许并不是因为不丹这个小国有多么富裕,而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会为发自内心的富足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在这样一个藏传佛教颇为流行的国家里,虔诚的修行和忘我的辩经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还有一种更为神秘的生活方式,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修炼方式——闭关。
这个在武侠小说中经常见到的词意味着神圣的封闭。经历闭关的,定然是小有所成的群体,或是得道已久的高僧,或是武功高深的大师,他们躲开所有人的目光,独自跑进一个小屋,不见人不说话,看似不食人间烟火;很久之后,他们破茧而出,功力道行比过去厉害上数倍,当然,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佛教里的闭关,或许也正是这样。在岁月的煎熬里,静静地想,慢慢地悟。从万千红尘琐事中跳脱出来,俯视芸芸众生;从过往的爱恨情仇中挣脱开来,冷眼旁观浮生万象;而心底又有着那么一抹热,总想将自己的所学所悟传达给旁人,以达到度化之功效。
而然,当这种秘而不宣的修行之法突然有一天摆在我们面前时,一切 似乎又不一样了。《不丹闭关人》一书中,闭关从小说中走出来,真实的来到作者和读者的面前——所有人都可以闭关,过上一段离群索居的生活,只看你愿意不愿意;或许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吧。我们生来便很孤独,尤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时候,我们所渴望的交流总是被无由来的隔膜打断,疏离感与日俱增。然而,矛盾的是,我们又会渴望内心的平静,远离尘世的喧嚣。在两种矛盾的心理之间,时光匆匆过。闭关,和自己说话,正提供了一种最快便能达到平衡的方法:和自己对话,在一片宁静中看清楚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是这本书里却少有这样的宁静,因为作者太过喧嚣。在我看来,闭关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没有必要对别人说只言片语,更不应该像作者那样聒噪地向所有人宣告,然后得来一堆美酒美食的战略储备。我所期待的闭关,和正常生活没有太大区别。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就足够了。人多了,反而生出不少烦扰,这场闭关并没有让作者生出直面现实的勇气,反倒是让她畏惧险恶的社会,不知如何与他人交流,也就无怪作者才闭关了一个月就落荒而逃。心心念念拯救众生的想法虽好,我却从这本书中看出很多还需磨练的地方。闭关是为了让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生出些勇气来;当一个人专注于自我的时候,
她是与不丹、与佛法有缘的人,因此得以在这个幸福的国度走这样一遭。我们与她、与不丹有缘,因此得以通过这本书窥看佛教的一角。
《不丹闭关人》读后感(五):闭关的真谛
不丹这个国家,对我而言是全然陌生的,最初使我意识到不丹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的是梁朝伟与刘嘉玲的婚礼,这或许也是打开很多人关于不丹这个神奇的国度的钥匙。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内陆国,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与网络的国家。不丹经济相当落后,但于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不丹却名列第8位,位列亚洲第一位。
最初,我也是非常好奇的,不丹,这个渺小的国家,为什么能名列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第8位,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陈念萱的《不丹闭关人》,走进一个较为真实的不丹。
通篇读完此书,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在这个国度中,人们都是幸福快乐的,因为他们领略着最真实的世界。在不丹这个几乎举国都信仰佛教的国度中,佛教中的闭关也凑成了这个国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一直觉得闭关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我也曾试着学习一下闭关,将自己关在一间房间里,尝试着不说话,只是一个人静静的呆在那里,开始时我是烦躁不安的,这种特殊的体验,在即将将我逼疯的时候,又之后,我也开始习惯于闭关,一个人静静的呆着,不用理会外界的事物,这是一种超脱自我的感受,所以,我也开始沉浸于这种全新的体验,但很快,我又不得不走出这体验,就如陈念萱在封面所写的:太聒噪的时候,必须让自己安静;太享受安静时,必须出去搅合在尘嚣中——这就是我知道的修行。这世界上,虽有是非,却不能有无法承受的自己。
闭关修行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自我封闭,一个人既然处于社会之中,必然是不可以与世界全然脱轨的,修行,所为的并不是抛弃世俗的烦恼,而寻找的解脱,而是为了达到忘我的境界,忘我,不是丢失自我,也不是迷失自我,只是为了寻找一种宁静,一种久违的安和。
“在不丹,你找到的或许不是美丽的风景,也不是物质的收获,而是远离尘世喧嚣后内心的平静,感悟内心深处前所未有的静谧安宁。”这也正是我阅读玩全文的唯一感受,不丹的人,通过闭关找寻到了忘我,又通过忘我传达出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现在的不丹,旅游业也是它们发展的一部分,也正因此,我相信不丹的人生真谛会传达给更多的人。
另外这本书,也不是单纯的宣传佛教,他更多传达的是作者在不丹的体验,全文语言幽默活泼,其实也适合于我们一听来体会。
《不丹闭关人》读后感(六):寻找与自证
寻找与自证
——从《不丹闭关人》想到的
如果现在具备一切条件,也有时间,那么亲爱的,你想要去哪里?
也许是塞纳河传来香颂声的巴黎,慵懒的情调,迷离的旅人;也许是樱花凄美的京都,日式的屋檐,暖阳或者细雨;也许是带着小情调的丽江,迎来送往的酒吧,满室带着秘而不宣的心思的游客;也许是华尔街旗帜飘扬的纽约,金钱游戏和匆匆的步履,西装下的是心魔或者别的什么……选择出走或者回家,选择离开或者留下,在路上,或者停滞,眼界与心界,无非如此。
是的,我们无非是想要找到我们的心罢了。所以,当年一曲《回到拉萨》,是一代年轻人的内心的嘶吼,而奔赴远方,是为了自证吾心。
而陈念萱的这本《不丹闭关人》,这是寻找自我的道路,不是为你我而写,而是再说给自己听的,阅读她,如同是老僧曾经敲在小沙弥头上的戒尺,成为顿悟的契机,或者长久的阅读之,是渐悟的一条参考,或者是走向自我的路途中的一条地理知识提醒,没有告诉你要走向何方,但是为你的找寻提供了一个好的建议。
目前而言,我不是一名佛教徒,对于各种宗教也不过是敬而远之的一种想法,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仰,但是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没有什么信仰,在成长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迷茫的时候,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如何成长,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是当没有信仰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群体性的迷失成为一种现状,那么,扶摇而上的尘嚣,便成为这个浮华世界的主调,于是,我们必然就会迷失我们来时的路,也找不到我们的下一步。
我不能代表所有的人,但是说实话,大学以来,总觉得,周围许许多多的人忙着找钱,找工作,找朋友,结婚生子,碌碌一生,看上去什么都很着急,却又不知道要奔向何方,不是实用主义,而是随大流,跟着大家去找什么,却实际上没有想过自己要什么。
大学,中学,初中,小学……回首过去,我们曾经坚持的东西变得面目模糊,直至再也分辨不清,一如我们来时的天地混沌,一如我们将要走时的一无所有。我们希望证明什么,我们想要什么,或者,更直接一点,“我”在哪里?
作者从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哦,太多太多了,“一念一菩提”,“大舍即大得”,“当下”,“空”,“享乐”,“空”……但是当读完想想,却又没有什么,世间的事情,无非是我与心而已,心外无我,或者说我即我心,如此而已。
讲到这里,唯物主义者大抵会不屑:又一次空想或者唯心,大错、大错。但是反观当下,当物质成为唯一的标准或者是思想的禁锢,我们在迷失了自我以后,又怎能得到所谓的幸福?人之所以为人,不过是思想区别了我们与其他生灵而已。我们苦苦找寻的东西,是一栋豪宅或者是一部香车么?想必不是,是住在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体会到的内心的快乐,是能够让你安静地奔驰在路上的追逐风的自由。就如同地产商卖房子的时候是在卖梦想,奢侈品商买产品的时候是在卖品牌和历史一样,不是物质在作祟,而是我们内心于它的定位而已。
当这个商品社会逐渐发展,我们离土地或者说是自然生存的压力越来越远,被割断与天地的联系以后,我们的内心却无比的荒芜,我们好像是在找寻安全感,但是其实我们在找什么,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试图证明我们的价值,但是我们找到的真的是价值么?我们有没有问过我们的内心想要什么?我们有问过我是谁么?
当我们身处迷宫之中,不停地走又怎么能够找到出去的路呢?不若停下,不若思考,想想自己。“闭关前闭关后,都还是同样的我呀!没有差别……”是呀,我就是我呢。
这个时候,那个被称为佛陀的家伙,或者是称为耶稣的小子,不过是一位指路人而已,真理、菩提、天堂,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幽雅的道德准则,不过是同一个东西,他们代表的,是内心那个真正的我,一如我们来时,一如我们将要离去,是我们自证的答案,是我们寻找的那个自己。
y 林怿
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m.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