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品01》读后感精选10篇
《汉品01》是一本由左靖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品01》读后感(一):带我们重返传统家园之路
从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这个家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过几十年工夫,无论精神方面、社会方面,还是物质方面,我们看到的都是西方化的世界(梁漱溟,1921)。更没有谁能预料到,这个“大变局”居然激荡了一百多年。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下,原本可以与工业文明相互哺育的农耕文明日益衰微,我们的传统家园已经被冲刷地无法辨认,渐行渐远。
什么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是绵延了数千年的乡土中国,还是一个个盆景般的城市中国?如何认识面目业已模糊的传统?我们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传统创造一个新的未来吗?
《汉品01》读后感(二):《汉品——古建筑七面体》左靖
好久没有合上一本慢慢看完的书的感觉了。
这学期确实在忙乎了好些浮躁的事情。近日天气温良下来,心也才跟着平静下来。
这期汉品主题是探讨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修复与创造。
这样的课题真的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如今伪古镇伪古建遍布中国
很少看见对于古建创造性的,具有当代意义的改建。更重要的是体会不到对于
古建的尊重和传承的责任感,以及对其视为家的温情与爱。
台湾和日本有很多先例可以借鉴。我从中看到不少可能性,一颗悸动的心开始骚动,呵呵。。。。
其实也只是一时的一种幻想吧,在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看见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最边缘,工作在这个城市的最中心,我不断感知这种温差。
没有必要去追逐任何一种已有的成功之路,不断追问自己所合适的方向,会有各种意外和失败但是不枉自己的生命吧
《汉品01》读后感(三):天下事尚可为,吾辈当积学待用。
梁漱溟先生说过,“几乎我们现在的生活,无论精神方面、社会方面和物质方面,都充满了西方化,这是无可否认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现状,并非东方化与西方化对垒的战争,完全是西方化对于东方化绝对的胜利,绝对的压服!”
关于西方和东方,关于传统和现代,也不知道有多少文章,多少论战。水墨画、中医、四合院、大屋顶,越来越难以走进我们的生活领域。
本书的主编左靖,曾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三年展,策划过“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南视觉美术馆开馆展等。他曾说过,失忆是我们社会的流行病症,失忆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在难以割舍的传统面前,难道只能为它们的渐走渐远而行无奈的注目礼? 或许,面对日渐消逝的传统技艺与民族艺术,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积聚跬步,以期能致千里。
作为漢品系列的第一部,内容涵盖了古建筑的保护与重生继承,现代文人眼中的园林建筑之趣,恢复传统礼制,重寻民族手工艺,茶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表现。以及在西方前卫艺术影响下的抽象水墨画,当代摄影中的皖南溪流,独立纪录片导演鬼叔中对传统手工艺的重现,自由撰稿人苏七七的民艺四书书评等等内容。
文中标题和图说使用的“康熙字典体“,更是让人穿越回了曾经那个充满手工艺的淳朴年代。
《汉品01》读后感(四):汉品:重回工业革命的前夜(文/周语)
汉品:重回工业革命的前夜
周语
这是一本重新建构我们对大地、河流、森林的理解的书,它是关于心与木器、石头、流水秘密的心灵读本。流水,比如皖南的无名小溪,木器,比如清水寺年代久远的木质大殿,它让我们的身心在时间的沉淀里变得柔和、安然不动。
在“古建筑”的七面体,诗人们乡村生活的实践与乡村经验世界、建筑学的设计理念,让我开示对我们生活的建筑、器具、环境有新的审视。在建筑空间中,木、石、水,这些古老世界的元素,由时间和设计的灵感重塑,以建盏、清水寺、良渚的纸工艺为具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部书将我的思考带到了工业革命的前夜,我们看着天上的星光,喝着茶,吟唱着曲子,炉火同名,嗅到了风中传来的水气和蒸汽的味道。站在这个时间点(point-in-time)品味这本书,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中对建筑、手工艺背后元素的重建与解读,对其蕴藏的文化和心理的精神,有所侧重。比如日本清水寺的苔藓的生成,是心的沉淀过程,也是时间的溶解,建盏的美,与流水背后的生活节奏感,现代艺术对生命的重新理解,都是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尤其是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再生的实践过程,是非常考验我们的耐心和用心的,绝非简单的拼接和装修那样容易。
我们对木质、森林、泥土和乡村生活的理解被金属与玻璃切割成了碎片,对那些隐藏在时光中的静美,已经有些陌生感了。清水寺的木质建筑代表的是一种心的清寂与安然,安徽南部的明清建筑则是指向一种生存状态的自足感,一座建筑里的天地与乾坤,就藏在院落的残垣与最初布局的设计线条里。
这是一部让时间慢下来的书,水、风、泥土、乡村生活经验的灵性和淳朴本质,在现代艺术形式与建筑理念中获得更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待自己生活的空间和场所,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汉品01》读后感(五):汉品:重回工业革命的前夜
汉品:重回工业革命的前夜(刊于《东方艺术》)
周语
这是一本重新建构我们对大地、河流、森林的理解的书,它是关于心与木器、石头、流水秘密的心灵读本。流水,比如皖南的无名小溪,木器,比如清水寺年代久远的木质大殿,它让我们的身心在时间的沉淀里变得柔和、安然不动。
在“古建筑”的七面体,诗人们乡村生活的实践与乡村经验世界、建筑学的设计理念,让我开示对我们生活的建筑、器具、环境有新的审视。在建筑空间中,木、石、水,这些古老世界的元素,由时间和设计的灵感重塑,以建盏、清水寺、良渚的纸工艺为具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部书将我的思考带到了工业革命的前夜,我们看着天上的星光,喝着茶,吟唱着曲子,炉火同名,嗅到了风中传来的水气和蒸汽的味道。站在这个时间点(point-in-time)品味这本书,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中对建筑、手工艺背后元素的重建与解读,对其蕴藏的文化和心理的精神,有所侧重。比如日本清水寺的苔藓的生成,是心的沉淀过程,也是时间的溶解,建盏的美,与流水背后的生活节奏感,现代艺术对生命的重新理解,都是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尤其是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再生的实践过程,是非常考验我们的耐心和用心的,绝非简单的拼接和装修那样容易。
我们对木质、森林、泥土和乡村生活的理解被金属与玻璃切割成了碎片,对那些隐藏在时光中的静美,已经有些陌生感了。清水寺的木质建筑代表的是一种心的清寂与安然,安徽南部的明清建筑则是指向一种生存状态的自足感,一座建筑里的天地与乾坤,就藏在院落的残垣与最初布局的设计线条里。
这是一部让时间慢下来的书,水、风、泥土、乡村生活经验的灵性和淳朴本质,在现代艺术形式与建筑理念中获得更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待自己生活的空间和场所,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汉品01》读后感(六):汉品:重回工业革命的前夜
汉品:重回工业革命的前夜(刊于《东方艺术》)
周语
这是一本重新建构我们对大地、河流、森林的理解的书,它是关于心与木器、石头、流水秘密的心灵读本。流水,比如皖南的无名小溪,木器,比如清水寺年代久远的木质大殿,它让我们的身心在时间的沉淀里变得柔和、安然不动。
在“古建筑”的七面体,诗人们乡村生活的实践与乡村经验世界、建筑学的设计理念,让我开示对我们生活的建筑、器具、环境有新的审视。在建筑空间中,木、石、水,这些古老世界的元素,由时间和设计的灵感重塑,以建盏、清水寺、良渚的纸工艺为具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部书将我的思考带到了工业革命的前夜,我们看着天上的星光,喝着茶,吟唱着曲子,炉火同名,嗅到了风中传来的水气和蒸汽的味道。站在这个时间点(point-in-time)品味这本书,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中对建筑、手工艺背后元素的重建与解读,对其蕴藏的文化和心理的精神,有所侧重。比如日本清水寺的苔藓的生成,是心的沉淀过程,也是时间的溶解,建盏的美,与流水背后的生活节奏感,现代艺术对生命的重新理解,都是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尤其是建筑的保护和文化的再生的实践过程,是非常考验我们的耐心和用心的,绝非简单的拼接和装修那样容易。
我们对木质、森林、泥土和乡村生活的理解被金属与玻璃切割成了碎片,对那些隐藏在时光中的静美,已经有些陌生感了。清水寺的木质建筑代表的是一种心的清寂与安然,安徽南部的明清建筑则是指向一种生存状态的自足感,一座建筑里的天地与乾坤,就藏在院落的残垣与最初布局的设计线条里。
这是一部让时间慢下来的书,水、风、泥土、乡村生活经验的灵性和淳朴本质,在现代艺术形式与建筑理念中获得更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待自己生活的空间和场所,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汉品01》读后感(七):流逝中的笃行
就在不期而遇的那一瞬,封面上的朴雅二字,太容易触及我等拟古之人的心弦,让深植于其内的怀想,肆意绵延。
诚如主编的卷首语,“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当前时代节点下的隽永命题,只因商业洪流下的悲剧早已无人承受得起:哭笑不得的假古董,中西结合的怪胎,不可抗力的侵扰,蚕食老区的新城,城市的脉络和人的距离不停地被重组,敢问精神家园在何方。
建筑永远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在这无言使命之下有着微弱的呜咽,所以不只是静态的修缮,去博物馆化以致用,才是古建更好的归宿。从书中朱启钤先生对于哲匠的阐述可见,乡村实践也许是城市生活的启示录,而古建的灵魂焕发更取决于主理人的观念。且看《七面体》中的纪实和例证:在被时间遗落的金泽镇深处,文化复兴项目坚持着传统生活的道路,对于历代元素的处理游刃有余,维持屋宅外在的同时,在其内重塑礼俗和技艺;北京的豆腐池胡同,杂家Lab的经营者对于宏恩观的悉心呵护令人动容,相应地,将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保留并融合,岁月的留痕自然会反哺新的文化空间,齐头并进。如何修旧如旧,抑或使其在现代审美中找到契合点,这更需要艺术家的感官和灵性去鉴别。
而后半本继续展示传统生活的更多个维度,在现代工业化的反复消磨之下,寻找真正的价值。当织布机被遗忘,手工纺布的暖意被忽视,江南寻布记绝不能是最后的挽歌。关于乡村先生的翔实考据再现基层教化之辛劳,宗族仪式的虔诚与归属感约束人心之所向。茶谭闲话,水品之辨,是文士望族的神乎其技,名器之型,是窑火匠心的天人合一。扬起的条凳,垂落的宣纸,品物流形的创新,旨在维系物象本质而重塑现代人的认知。而穿插于书中的苍纸墨块和皖南水影,满溢着浪漫气息,直观地表达着我们记忆中失落已久的印象。
梁林故居的轰然倒塌,刺中心房,但值得凭吊的又岂止是名人故居?近百年来格局之巨变,与其说国人的意志坚定,不如说是无奈下承受着这般那样的流逝。这本《汉品01》更试图启发每个同行者的灵魂深处,唤醒对于真正美好的集体记忆,如若能在生活的点滴中增添一丝雅趣,贴近高古的意蕴,便是传统的破茧新生。
汉之悠悠,诸多妙品,可娓娓道来。感谢《汉品》项目,感谢主编,感谢所有撰文纪实的艺术家和活动参与者,我辈当积学待用,与你们共舞。
《汉品01》读后感(八):当美丽遭遇美丽……
各篇章的标题和图说字体均使用古拙味十足的“康熙字典体”,信手翻阅间,恍惚以为汉字也长了腿,驮着我们穿越回到朗朗数百年前;为了表示对传统阅读习惯的缅怀,“深度”专栏被设计成繁体竖排,表面看是对平日为我们所习惯的阅看方式的颠覆,实则是让我们向古典致敬;单看书名“汉品”二字,用得极巧——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怎么不值得我们这些承继者和传授者们细细品咂和回味呢?
图书与刊物的媾和,摒弃掉各自的不便和累赘之处,便诞生出“杂志书”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皆具新意的媒介变体,在掌中摩挲捧读,便心生欢喜——当当新时光与旧时光交缠,正如“读影”专栏里对两部纪录片的释读一样,繁复影像回归到简朴文字,丝毫不影响表达的深度,只需用心去静静捕捉,便可细啜其中芳馨——没有什么比现代与传统的咬合更教人寻味和感动的事情了。
《汉品》全书便充满了这种引古喻今的文本,按照其主编左靖的追求,这套系列丛书的出版将会化作起一块块青砖石,带领我们“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因此,书中收录各文,皆是从各个侧面(建筑、民艺、礼俗等)对传统与现代的嫁接所需做的各种创造性转化和接续所做的分析和透视。
《屋漏痕》一文的作者在安徽泾县购买了一处元末明处所建,名为“澹园”的老宅子,全然按照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诉求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建,将其筑造成自己的一处精神留园。文中所描述的“屋漏痕”是江南的特有景象,是雨水滴漏在墙壁久而久之流淌出的痕迹图案,常见于徽派建筑或苏州园林中。这不禁令我想起曾在苏州的“狮子林”等宅院中见到此等奇异景象,白墙上泅湿的黑色霉斑,或浓或淡,不但没有令整体美感减损半分,反而格外显示出一种古早的沧桑感来。仿佛古与今的对话在幽深的时空里悄然进行,我们只能作为一个旁听者,恭然侧耳,“留下和他们住在一起,每天伴随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同样发挥着“精神标本”功用的还有《江南寻布影》中的手织布,那是来自民间和生活,饱含普通人的记忆、工艺和情感的文化承载体。作者白略循着儿时的成长之迹,耗时一年,对江南手织布仅存的处处遗迹来了一次田野调查,以求对这个即将失传的生产门类来一次精神上的救赎。如果说,这种挽救多半是来自其对个人即将残损的文化记忆拼图的补缺,那么,对于许许多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来说,以保护梁陈故居、胡同免遭拆迁命运的一系列奔走呼号,则是为我们这个“国在山河破”的时代极力挽留更多能存放民族集体情感的内心容器。
所有作者和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以及撰写的文章都令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正处在传统和现代交界的断裂带上,时时面临“文化地震”导致“心理坍塌”的风险。《汉品》类似一个系统工程,它筑垒起一座桥,让我们可以远离这个断裂带,并且勇敢地跨过去,从过去的岁月宝库中努力寻找,似乎能发现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找到解决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答案。
其最终目的自然是如何让我们提升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就像《舌本辨之,微乎微矣》《漫吃普洱论佳器》所描述的那样,再好的茶叶,没有优质的水去泡它,没有优质的容器去盛放它,也出不了好滋味,因此,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自然也必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达成融合,有如这一泓好的茶汤,和水、茶具皆能发生着微妙的关系,才能耐人寻味,润口也润心。
《汉品01》读后感(九):行有余力
文/瘦猪
这种布做被褥的面子,打小我就用,今天才知道它的名字:胡椒眼,学名叫四页综菱形纹踏布。还有那种叫白骰子的棉布,书上说,青浦、昆山、平湖地区常用它做男性上衣。看图案我想起来二十多年前,还没发明“小资”这个词汇时,有位远房的表姐,曾用它做过长裙,颇有小资风格。江南的东西,大部分小、巧、精、细,老爷们儿的布料拿到东北,居然可以穿在姑娘身上。
再看那些布的名字(稍微上点岁数人都用过) :白柳条、雪青布、芦扉花、八蹑八综……如词牌名一样漂亮。最后那个给人以武林高手的感觉,像凌波微步轻功。这种简称八页综的布,在手织时代是最难织的,织好一匹需数月之功。它也大有来头,为黄道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艺的最高表现。所谓“八页综” ,要踩八个不同的踏板才能织出来,汽车才几个踏板?
江南手织布技术成熟并批量生产的历史近七百年。在十八、十九世纪时,上海的棉布与中国茶叶、瓷器一道,风靡西方。如今,时代已进入后工业或信息时期,在民间,很多人家的织布机当柴火烧了,没烧的,拆得零碎闲置在角落,看见了,更叫人有种说不清的滋味。手织布技术,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亦是无奈的事——一不挣钱二没兴趣。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的问题,嚷嚷多少年了,非办几个展览或博物馆即能解决。况且你在这边高声呼吁,他在那边自行其是。比如手织布技术,官方建黄道婆纪念馆,收藏纺织工具及成品,也组织懂技术的老人不定期去附近中小学传授。我担心的是,能有多少实际效果——这些人数极少、岁数很大的老人百年以后,手织布技术恐怕亦将失传——还不如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贴补学习的人有用。子贡子路做好事,前者不要报酬后者收了报酬,孔老夫子批评子贡而称赞子路就是这个道理啊。
比如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保护最为媒体关注,国家也动用资源去修缮,但你修你的,我拆我的的怪事还是在发生。不久前,梁林故居不就拆了么。在欧洲,有年头的建筑、城堡都是免费或以极低价格转让给个人的,但个人必须负责房屋的修缮。我们正好相反。在北京要买个院子,早以不是上百万,而是上千万的事了。虽然中国自有其所谓国情在,但别人的经验至少可作参考。
好在别的地方的房子我们买得起。二零零四年,两个诗人买下皖南乡村一幢大约四百年历史的徽派民居,修缮历时一年半。不久,他们又买下一栋民国时期的宅子,修复用了两年。书中大量照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修复前后的房子。作者从建筑与人文的角度,详细解读了“书写建筑学”理论,当然也涉及了古建筑保护:“没有对乡居生活的透彻领悟,对古建筑本身的保护和修缮就只是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本身。” 对于遍布中国都市与乡镇的“大屋顶” 、“假古董” ——读到这儿,我就条件反射地想起了隆福寺,我在东四住过——被他们讥讽为“借一条辫子使死人复活、没有皱纹的外婆” 。这里我们不谈建筑与人学,不谈诗人的刻薄,只谈谈行有余力。
爱一件东西,一件事,然后行有余力,是一件美妙的事。爱一个人,行有余力就是娶她回家。爱喝茶,行有余力就是妙玉辨得出旧年雨水与梅花雪。爱读书,行有余力就是写几笔闲话和大家分享。爱古建筑,行有余力就是有钱买下来修好了,让没钱的也有机会参观。比如前面提到的诗人。比如画家汤国。汤国买下皖南泾县“澹园” ,修复原则是:“尊重六百年来的建造者、居住者、维护者和所有相关者的信息。维护建筑原本结构形制、样式,尽可能地保留一切原始面貌、痕迹,只要不影响主体结构的稳固性,在营造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延续原来的使用方法和认知习惯。” 他为修复后的澹园还保留着当初的“屋漏痕” 而洋洋得意。这几乎就是伟大的爱情,“我爱你,你不必为我改变。”
行有余力,是一种从容。我向往从容的境界。倚马可待是小从容、七步成诗是大从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从容,不觉屐齿之折是小从容。一个国家的大从容便是拥有历史自信,一个人的大从容便是内心富足。我们国家经济已有余力,那么,向教育、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多投入一点好不好?若把国家比喻为一个人,有了钱,不仅买房买车,还追求一些文化消费不是更好么?
《汉品01: 古建筑的七面体》讲古建筑、手织布、茶道和族谱,《汉品》系列丛书,致力于历史传统与当代生活的融合。作为一个出版社,行有余力就是多出几本这样的人文书籍,不求经济利益,但求留得几缕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