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精选10篇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本由[美]丹·凯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一):【问题症状】和【解决办法】
【问题症状】:
初始:不负责任 ,焦虑
青春期演化为:孤独,性别角色冲突
成年期发展为:自恋,大男人主义
爆发期(中年期):社交无能
【解决办法】(summarized by Lucas):
1、 有社会生存基础(比如说:有技能)
2、 学习基本社交技能,技巧
3、 多恋爱,记住,经历 and 与人建立关系 才能让人成长
4、 承受痛苦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二):愿你能拥抱真实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读到了这本书。
书很简单,以一个小测试开始,从彼得潘综合征的表现讲起,分析其原因,再通过几个不同的案例,说明彼得潘综合征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影响;最后是给父母、妻子和朋友的建议。
不得不说,它将我一直想研究的kidult现象具体化了,以一个个可考量的标准来描述彼得潘综合征,方便人们对号入座,以便对症下药。
但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很系统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心理的病可大可小,但是对一个个个体来说,都是极大的困扰。书中提及的追溯源头,既关爱又摆脱依赖,真的挺难实现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推荐此书,毕竟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本描述那些生活在永无乡的孩子们的书了,还比较系统。
生活在永无乡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快快醒来。这世界虽然并不那么完美,甚至很多时候还很丑陋,但这才是真实。
只有站在真实的土地上,才能真正拥抱到自己。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三):记录
这个“孩子一样的男人”正遭受着一种严重苦恼的折磨,如果他得不到帮助,他的生活就会慢慢恶化。他并没有精神疾病,也并非不能在社会上生活。然而,他很悲伤。他极力用快乐和对运动的喜爱来掩饰自己的悲伤。
七种心理特征: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社交无能,魔幻思维,与母亲之间的问题,与父亲之间的问题,俩性之间的问题。
患者害怕遭到拒绝的心态,致使他将善解人意隐藏在冷酷无情的“男子汉”气概下。
女方的自信和独立会让他生气,甚至愤怒;他需要女人依赖他,让他感觉自己是在保护她。
温迪爱彼得,爱的是他本来的样子——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小叮当爱彼得,爱的是她认为彼得能够成为的样子——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
灰姑娘情结:一个主要由被压抑的心态和恐惧构成的网络,使得女人处于一种暗光状态,逃避充分地运用她们的头脑和创造力。像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当今的女人仍然等待着来自外界的事物改变她们的生活。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四):关注内心小孩,踏上成长之路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这是《不想长大》的歌词,听到SHE演唱这首歌时,心中涌起莫名的惆怅和隐隐的痛。拒绝成长,拒绝责任,永远活在自我的世界,这种俗称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碍,就是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就是那个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的童话人物。
丹.凯利博士作为心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自己治疗的很多男孩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扰,拒绝成长,他用彼得潘为这种心理现象命名,揭示这一严重危害男性成长的心理综合征,它中断并剥夺了男性心智成长、成熟的机会。
信手翻开书页,随着丹.凯利博士的目光探寻彼得潘综合征三部曲,本书由概述起笔,彼得潘综合征,最后落笔于做出改变,三部曲环环相扣,通过大量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作者为我们揭示了如何辨认和理解这个躲藏在虚假的快乐和自信面具背后瑟瑟发抖的“彼得潘”,同时给父母、妻子、恋人、朋友等人建议,帮助患者克服彼得潘综合症,从永无乡返回到现实。
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多是青年人,他们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敢承担责任,逃避诸如父亲、母亲这样的社会角色,迟迟不敢结婚或者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也容易频繁更换工作;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而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这类患者多是生长在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这种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导致了他们的不成熟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只有面对现实,审视自身,慢慢学习,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蝴蝶终会破茧而出……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五):读《彼得潘综合征》
就我的阅读体验,总的来说,前半部分很有启发性,后半部分,第十章及其之后和个案分析的部分不够深刻。
《彼得潘综合征》主要论及男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涉及性格、人际关系、性别认同、亲子关系的内容。书中作者有多年的咨询个案为证,用“彼得潘”这一文学形象作比喻和行文的线索,以此展开对“那些长不大的男人”的分析。整本书看下来,我的印象如下:
1. 书中对“彼得潘综合征”有界定和描述,但作者没有注明这并不是一个得到美国心理学会(APA)承认的学术用语,虽然作者和某些专业人士也使用这个概念,但它还不算是规范的学术用语,这也和该书出版的年份有关。当然,此书颇接近大众路线,不是较为严谨的心理学著作,所以上述问题也只是仅限于“彼得潘综合征”这一概念的讨论。
2. 就作者的写作内容看,个案材料丰富,但对“彼得潘综合证”的基于实证研究的证据或论据不足。可以说作者具备专业和熟练的咨询技能,但仅用个案分析不足以对某一心理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这也是一些大众路线的心理学书籍内容上的短板。
3. 从我作为读者的视角看来,书中“彼得潘综合征”的一些论述和观点是有启发性的,但是论据多数是基于个案咨询,而作者和他的咨客应该都是美国人,所以,在较为详细的个案内容和分析都是以美国青少年男性为对象。但作为非美国的或作为东方的文化圈的读者,在这部分内容会感到一些跨文化的个人生活经验的差异,所以很难感同身受或不知怎么理解自身的一些“彼得潘”问题特征,比如中国孩子很少有派对、成年早期的性行为、使用兴奋剂或精神性药物等经历,但这些又是作者谈个案时常常提到的。所以“彼得潘综合征”的诱因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不甚明确的。
4. 因为该书主要谈论男性的心理发展问题,对男性读者也是不失为一种的提醒,女性读者也可以借此参考如何理解男性的一些不成熟表现,我也希望此书读者能借此打破各自的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读完后,我觉得对于心理发展或性格问题如果想要有些更深刻的思考或启发应该去读读发展心理学的书籍或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而这种大众路线的书毕竟很“大众”。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六):从心理学角度看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到“彼得潘综合症”这个词。之前我懵懵懂懂地听说过“彼得潘”这三个字,却不甚了解其意。读了《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我才知道彼得潘综合症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患有该综合症的人就是那些生理年龄很大已成年,而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还停留在孩童阶段、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的男人!
《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丹?凯利博士所著。丹博士在自己作为心理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自己治疗的很多男孩子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扰,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他用英国剧作家詹姆斯?巴里的作品《彼得?潘》中的主人公为这种心理现象命名,写了《彼得潘综合症》一书,来揭示这一心理现象。
这样一本美国心理学家所著的关于男人的书籍被引进中国,我想,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正如我们在电视上、网络上、大街上,随处可见行为幼稚、心理稚嫩、没有责任感的长不大的男人。以前我们会对这类男人熟视无睹,不以为然,即便他可能是我们亲近的父亲、丈夫、男朋友或者儿子。现在,透过这本《彼得潘综合症》,我们了解到,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可能就在身边,也可能是我们比较遥远和陌生的人,他们在心理上、情感上、生活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解决,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和他身边的人将会陷入巨大痛苦和烦恼中,而且这些男人会永远生活在他们的“永无乡”里。在解决彼得潘综合症男人的问题之前,往往需要先从他们身边的女人着手,因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边女性的纵容、忍受、消极等等因素,助长了那些长不大的男人的这些心理问题和行为特征。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书中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可以细细阅读了解。
这本书是我在几个月前阅读的,在读的当时,我对照书中所阐述的患上彼得潘综合症的男人的特性,对身边关系较为密切的男人进行了比照,比如爸爸、先生、男同事、男性朋友等。还好,我身边和熟识的男人都是成熟有担当的人,他们跟彼得潘综合症完全无缘。如若他们有人出现了彼得潘综合症的迹象,帮助他们,是我责无旁贷的事。如若没有,如何在男孩还小的时候就培育他们往健康、阳光、成熟、有责任感的方向发展,预防彼得潘综合症,则是我身为一名男孩妈妈所要考虑到的。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七):你会是另一个彼得潘吗
想看这本书,也是源于一点恐惧,很怕自己就是“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之一,特别是看到封面上写着“如果你是一个17-50岁的男人,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就更迫不及待的想翻开一看了。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恐惧感,也许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吧!书的第二章给了一个测试,可以测出被试者是否患有彼得潘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只不过这个测试是为妻子和恋人们设计的。于是,我特意叫妻子认真答了这20道题,在她答题的过程中,我还略有些紧张和不安,所幸,结果还没有突破10分的边界。虽然心里踏实了,但仍觉得自己的一些情况与彼得潘们有些接近。
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彼得潘综合征的六种症状,以及社会压力在每种症状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这六种症状包括“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本书第4-9章分别对这六种症状的表现形式进行详细解读,并辅以部分案例加以佐证。虽然在现实中,能同时具有这六种症状的人不多,但从每一种症单独来看,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沾点边。回想过去,自己也曾出现过焦虑、孤独、自恋的生活状态,那的确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大学初期的彷徨,各种不曾预料的不确定、以及对未来生活毫无方向感曾让我无比焦虑,曾躲在网络游戏的世界寻找心灵的寄托,却发现网吧之外依旧空虚落寞。那时的我发现人生没有目标是不行的,可如何确立目标,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筹莫展。空虚的心灵不但让人焦虑,还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所以我试着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打成一片,却发现很多时候集体行为也不过是一起沉沦。后来我试着学会承受孤独,自己思索该走的路,最后总算找到了方向。我也曾比较自恋,也许是高考前的顺风顺水,亲朋好友的赞誉让我有些飘飘然,还真把自己当那么回事儿啦,直到后来遇到挫折,才发现很多能力的欠缺,才明白曾经的自己有多么可笑,多么可悲!年少轻狂,确是如此,现在回头看看,所幸自己无论在失落或自恋的状态下都还存在一丝理性,才不致堕入彼得潘的阵营。
自我的警醒固然重要,可并非每个人都能及时的调整自己,一旦失控被彼得潘拉下马,没有亲朋好友的帮助则很难解脱。所以,在本书的最后几章,作者分别为父母们、妻子或恋人、朋友和兄弟姐妹、以及患者自身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以帮助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做出改变继而走出困境。总体来说,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或亲友是否具有彼得潘综合征的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而这对于男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八):儿童利益和家庭教育
儿童利益和家庭教育
评《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从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父母们仿佛一下子就会成熟很多,因为那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婚姻、生命延续带来的整个家庭都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以前那个父母的孩子,现在又多了一重身份: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多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多年以来的生活感悟来教育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利益和期望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完成自己的家庭教育任务。事实上,在这个美好愿望的背后,很多言行和举止都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我们在《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中看到了很多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他们仍然遗留着孩子般的性格。
在中国,因为翻译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彼得潘”的名字远不如“小飞侠”有名。托孩子的福,我也是在给他准备一些书籍和影像的时候认识的“彼得潘”,那个小孩子充满了神奇,他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可以再“理想之地”(书中说的是“永无岛”)自由地嬉戏玩乐,他还有很强的正义感,并以打败海盗船长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小飞侠的正义和力量可以和蜘蛛侠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这本《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书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彼得潘的神奇,而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以及由此引申的各种社会性无能。我们更多人只注意到了小飞侠的天真无邪和超级力量(如同我们小时候的梦想一样),却没有关注家庭教育的原则性和导向性。孩子在成长中还要注意与社会的接轨,读书的过程中我才逐渐明白:原来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也是要有一定的理性和原则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在一定的“受限空间”中逐步找到自己的角色,并逐渐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自由地任意生长。人非完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手段也可能失之偏颇,孩子成长以后仍保留那些孩子气的彼得潘综合征,还是要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
yndrome的中文意思通常是“综合症,并发症”,但书中作者也提出了彼得潘的孩子气可能只是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之外的一种性格特征,而不是病理,而且这种特征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会危及社会与个体;当然这种“孩子气”的特征可能会进一步演化成心理疾病,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的关注目光从孩子快乐玩耍的场面,转移到孩子躲在小黑屋偷偷哭泣的场景;也让我们在和孩子共同欢乐的同时,也引导他慢慢分享我们的伤心。诸如《新警察故事》里面那些高干子弟和富贵子弟们,他们的父母就是过多放纵了孩子的利益,疏忽了家庭的教育。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九):《彼得潘综合征》解读男孩般的男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人群。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他们浑然天成般地相辅相成于这个世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逐步成熟和长大。但是,不经意间我们或许会发现某些人永远地长不大。
以前我对于如此的现象总是一笑了之。毕竟,这有点难以捉摸。按照我的理解便是这些男人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儿时成长的不良影响而导致的。但是,今天意外地读了一本题为《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后,我颇有某些触动和想法。
原来,这样的情形还并非个例。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的分析和讲解下,它俨然更是一种特殊的案例。有着一定的人群,属于某种相关的心理症状。它的名字便是彼得潘综合征。虽然目前我们或许无法把它归结为人的某种病症,但是严重起来,这个症状会影响到当事人的人生发展前景。作为男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的是与之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假如一味沉迷于长不大的阶段,那么这样的男人又如何能够让人们信服,如何让女人青睐,如何让自己一展宏图呢?
作为如此的出发点,本书在概述中详细地与读者探讨着这些男孩般的男人。以一个测试的方式,我们可以较为客观地认识到相关评测的男人是否患有此种彼得潘综合征。事实上,我们也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才能去研究并发现相关的解决办法。如果连问题都未曾揭露,那么又何来的纠正和克服呢!随后,在第二部分中,本书的作者进行了有关于此种病症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接触的这类男人,我觉得作者真的很是观察细微和分析准确。因为随后的第四到第十一章节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症状的反应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这里的分析并非文字意义上的纯理论探讨。相反地,书中列举了患有此类症状的不同表现形态的病人的特征。类似于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等等。说实话,现实生活中我本人就很反感如此类型的男人。因为他们实在太有缺陷,让我这个女子也无法容忍。而通过本书的讲解,我也产生着某种的同情和理解。原来,这样类型的男人并非本身希望如此。他们只不过深陷于一种名为彼得潘综合征而已。本书最后第三部分中则是详细列举了如何引导此类病症的人们做出改变,克服难题,迈向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出的相关建议是根据不同身份的人们展开。所以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所以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建议需要加以研究和参考。
解读男孩般的男人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集中火力于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摆脱彼得潘综合征。这是一次通过较为系统,理论,科学的方式进行的引导,分析,建议方式。值得感兴趣的朋友们拿出来探讨和研读一二。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十):女人的任重道远
首先是书名引起了我的兴趣,彼德潘小飞侠的故事我从小并没有读过,也没有看过动画片,所以我并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直到前不久,儿子翻出家中一张旧光盘,也许是从姐姐那里得来的吧,他看时我也看,那可真是一个有趣的动画,充满趣味与顽皮。
孩子看的是热闹,但是我几乎立刻就感觉到了这个故事背后所寓意的成人世界。坚决认为自己不会长大的彼得,认为所有母亲都是坏人,调皮与不顾忌别人感受,有些自私有些专横,以及那个虽然只是很少出现却让人极其厌烦的达林先生。一个不愿意长大,一个虽然长大了内心却像个孩子的男人,与我们身边的男人,有多么相似的生活啊。
所有的现象都在说明,男孩子是晚熟的,所以他们可以晚一年上小学。男人的晚熟是不是从幼年就显示了它的独特性呢?所以当女人在婚后很容易就投入角色,为家庭做奉献时,男人们却毫不犹豫地再也不肯长大了。
都说男人是树,是脊梁,是靠山,是大海,可现实却是,我们与他们走得越久,就越得独自坚强起来,男人们骨子里,比女人更柔弱,更不堪一击,更容易偷懒,更喜欢撒娇。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长不大的彼得潘们,他们的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的冲突,自恋以及最让人讨厌的大男子主义,表面看起来强大无比,实际上就是一个戳就破的大气泡。
当然在这些实例中,我们足以了解彼得潘男人的形成原因。那当然不是他们的错,说到底,是教育出了错。如果是你的男孩儿,那么你还来及修正他的人生。如果他是你的爱人,那么你可能就要费些劲来扳回你不幸的人生了。
仔细看书中那些事例,在你身边,你总会找到几个这样的男人,而追溯他们的人生,家庭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母亲在操劳中在父亲的漠视中越来越喜欢抱怨,父亲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自己做父亲的责任,并把问题推到无辜的母亲身上。女人在抱怨中只能强大起来,男人则越来越退缩。而孩子则成了表面幸福,实则波涛汹涌的家庭的牺牲品。当他们长大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成了父亲后则沿用父亲的旧方式继续下去,又一个彼得潘到来了。
如果你意识到了,这种行为模式的不当,那么就改变吧。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恰当的建议。关于如何做父母,不论是预防还是矫正,都要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再造就一个新的彼得潘了。自私的父亲,过度保护的母亲,是太多家庭的模式,而这正是彼得潘的温床。
如果你已经做了彼得潘的妻子或恋人,那么试着改变一下相处方式。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再纵容他继续欺骗生活下去。
如果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本人,那么你更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别不肯承认,别再装模作样,让你的日子过得再漂亮一些,让女人们活得像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