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曲终人不散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1-09-04 16:53:42

  《曲终人不散》是一本由张允和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一):曲终人不散,秋去春又来

  1.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2.“窦干干,窦大姐,你认得多少字呀?”她说:“西瓜大的字我识得一担。”

  3.粉墙黛瓦幽美雅静,此景只应天上有、梦中有、书中有、戏中有。

  4.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虽有恨,坠地亦无声。

  5.梦到长安人未到,点滴黄昏次第愁。

  6.“二分明月、三月烟花”的扬州。

  7.云淡风清近午天。

  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9.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风月消磨了“似水流年”,可是这笑窝会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二):曲听多少回 人也不散

  平实的语言里包裹着厚实的情感,似乎每一颗字里都潜藏着深深的怀念与感激。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怀念兄弟姐妹间的趣事,怀念水到渠成的爱情小事,也感激身边的人无尽的包容和爱。

  而对于身边至亲一一离去,人生在不得已中跌落谷底,那种莫大的悲痛也是在最平静的语言中渗透出来的。

  于我而言,看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在字里行间里窥探别人的生活,而是从别人的人生轨迹中吸收自己想要的养分。接触不一样的人生历程,接触一个别样的世界,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别于从前狭隘的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曲听多少回,人都不会散的,因为记忆在这里,因为彻悟在这里。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三):我看到的《曲终人不散》的精彩片断

  小四妹回来了,妈妈就派我当她的小先生,因为我比她大四岁。大姐教大弟宗和,三妹教二弟寅和。三位小先生很来劲。妈妈买了蓝布,教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做一个书包。书包做好后,三位小先生都认为得替学生起个学名。每位小先生都对自己的学生特别巴结。尤其是我,我认为我的学生最难对付。她虽然只有七岁,可是她在合肥有两位老学究教她念古文,古文的底子比姐姐们强。但是姐姐们知道胡适之,她就不知道。我们新文学水平比她高。我左思右想,要替小四妹改上一个名字。叫“王觉悟”。不但改了名字,连姓也改了。我在四妹书包上用粉红丝线,小心地绣上了“王觉悟”三个字,我好得意。大姐规规矩矩绣了“宗和”两个字,三妹不会绣,只好作罢。小四妹不及大弟二弟乖,看来她对我这样的老师不敬重,不怎么佩服。有一天,四妹忽然问我:“我为什么要改名觉悟?”我说:“觉悟么,就是一觉醒来恍然大悟,明白了一切。”她又问:“明白了什么?”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所以然,就煞有介事地回答:“现在新世界,大家都要明白道理,要民主、要科学,才能救中国。”她摇摇头说:“就算你起的名字没有道理也有道理,我问你明白道理的人,你为什么改我的姓。我姓张,为什么要姓王?大王、皇帝也要觉悟,老百姓可不是要吃苦。什么王觉悟,我不稀罕这个名字。”她撇撇嘴:“还是老师呢,姓名都起得不通,哈哈!”这一笑可把我气坏了。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四):浅评

  周三上午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是例行的写作时间。也不管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昨晚散步时问振磊,明天的写作写什么好呢?他听完大笑:原来你的文章都是这样灵机一动出来的。这说明我到如今为止也没有什么连续的写作主题,平时积攒的自以为可以扩展的主题,临到要写了,才发现已经忘记当初为什么记下这个主题了。

  借着今年情人节当天写的万字长文,截取了其中一半,反复阅读,修改,交完了今天的写作作业。剩下的时间才做了今天的延伸阅读,仿佛是平白无故捡来两个钟头,十分地惬意欢喜。

  读过了金安平的正传《合肥四姐妹》,加上苏炜专为四姐妹中的小妹张充和撰写的《天涯晚笛》,再读这本“二姐”的散文集子,就觉得十分轻松接地气了。

  苏炜的文章难免有捧吹的嫌疑,毕竟也算是张先生的入门弟子。金安平的传记是正统的传记写法,不带感情色彩,没有先入为主的观点,也尽力查证资料,保证事实。

  二姐的这本散文,就是她个人一生的回忆,这回忆里有身为教育家的父亲,出身大家,美貌端庄却又早逝的母亲,以及名声在外的大姐夫昆曲演员顾传玠,驰名海外的文学家-二姐夫沈从文,卓有成就的语言学家-自己的丈夫周有光,以及知名的美籍汉学家-四妹夫傅汉思。

  只是,四姐妹的传记读得越多,越是有一个疑问:这四姐妹,除了四妹妹在国外教学中国书法,算是一位职业女性以外,其余的三姐妹,都是有一个显赫的开端,(几乎是中国第一批接受新式高等教育的女性)在接下来的余生,却几乎没有事业上的建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除了时代的不公平以外,恐怕更多的是女性角色的定位一直不曾有过改变,哪怕是在她们这样接受过古典教育和新式教育的女性身上,相夫教子,辅助夫婿也成了一生的主要职责。

  比起妻凭夫贵,如果能有属于自己的成绩单,恐怕这才是一个人最笃定满意的回报。比如像杨绛,当然她是借了长寿的光,很多成果是完全走进老年之后才慢慢做出来的。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先下结论,允和先生文字多俏皮,但不灵动,颇自得,难得笔耕不缀,难得多情到老。

  看到标题,即想起章的《往事并不如烟》,两书亦颇为有缘,如两位先生一为昆曲、一为戏曲,又如储安平先生与张先生为光华同学,冥冥之中自有缘法。

  一夜读完,只能叹道,人贵初心不改。一则,人之一生,难得表里通透,初心不改;二则,旧时簪缨之家,才可奢谈初心二字。

  张之一生,明明历经抗战、文革等十余载动荡不安,然而从她的文字却很难感受到这种丧乱的心境,“我是娇小姐,受不了那塞外风沙,也吃不下为三个人打井水、洗衣服、生炉子烧饭的苦”,从张先生的文字,苦的味道是很难品出来的。

  也的确,虽九如巷张家四个女子皆不凡,但允和最美,亦嫁得最好。元和算是大龄下嫁伶人,兆和找了个乡下大兵,至于充和,按张先生的言下之意,都怪我没管她,居然嫁了个洋人。相比之下,周有光先生虽家道中落,亦算得上官宦之后,先为银行家,后成语言学家,虽其父开明,但然想在张家这样的旧式大家族里,总归少不了闲言碎语的。因而仔细瞅瞅,这书缝里难免流露着一种自鸣得意的气息。

  人得多情人不老,允和先生于此书之情颇为有趣,于父母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再者于晚辈的舔犊情深,亦浓烈直接。至与有光先生的爱情,倒是颇浅尝辄止,诚如有光先生所说“流水式”的爱情。

  然而这种“流水式”的爱情,正是我辈所羡慕而不得,“她虽然没有允许为他洗净了罪恶,可是当她的第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时候,她就把心交给了他。从此以后,将是欢欢乐乐在一起,风风雨雨更要在一起”。

  有光先生喜欢西洋音乐,允和先生喜欢中国音乐,因而有了听贝多芬睡着的允和,有了顶不积极的昆曲会会员有光。

  “我去陪她。”

  后记:

  “只有突突的心跳,淡淡的脸红在支配宇宙。”

  “我愿在这一问题中洗尽了罪恶。”(请自备蓝皮小书,罗密欧与朱丽叶)

  “庙是谈恋爱的地方。”

  “西湖是适合谈恋爱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了?”

  “我顽固地不爱他”

  “我家有好多个小弟弟,很好玩,请到我家去。”(一脸崩溃。。。)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本大王以后请柬封面印这个,流口水。。。)

  “周有光,这个‘爱’字打不出来,我爱不了了怎么办啊?”(俏皮到老的幸福~)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六):曲终人不散,秋去春又来

  “艰难中不失优雅风度,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阅读张允和文集,

  让时光在优雅和美丽中回旋。”

  “张家四姐妹"的名声很大,美女加才女,提起的人都是赞不绝口。四姐妹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三姐张兆和,当然是因为沈从文。如果你曾被沈从文清新脱俗的文章所打动,我不相信你不会去探寻和关注他口中念心里思的三三。而三三,就是张家四姐妹中的三姐张兆和。

  张允和,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也就是沈从文的二妻姐,丈夫是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的周有光先生。张允和是著名的昆曲研究家,但是像我这样的俗人,是不知道也不大会去了解其人其事的。好在关于张家四姐妹的作品很多,而有关沈从文的介绍中,张家四姐妹总有一席之地。就像戏剧一样,在读过有关沈从文的作品中,张允和都是作为配角出现的,再出彩也会因为戏份不足而形象模糊。

  《曲终人不散》是张允和的散文集,它将我在别的作品中了解到的有关张允和的一鳞半爪扩展开来。从张允和的母亲父亲写起,继而写张允和的成长、求学、婚姻生活,然后写兄弟姊妹的成长和情谊,孙女庆庆和曾孙女安安的成长趣事,最后是怀念师友。整本书连起来看,就是张允和的简略传记。

  这场戏,张允和成为了主角。那些大名鼎鼎的人,在这里都卸掉了光环,只是她的亲人朋友。说到底,整本书的内容,就是张允和的生活圈。

  张允和的笔触平易近人,整本书的故事以一个老奶奶闲话家常般的口吻娓娓道来,平淡中见温情,慈爱中有悲悯。

  关于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错爱一生》,文中说到,沈从文爱张兆和,可是沈从文一生都没有得到张兆和的爱情。在张允和的《沈二哥》中,提到了1933年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信中,委婉地请张允和为他向张家父母提亲,并且说,如果张家父母同意,求三三早日打电报通知他,让他“乡下人喝杯甜酒吧”。事成之后,允和给远在青岛的沈从文发电报“允"字,既是允和的名字,也是答允三三和沈从文婚事的意思。三三张兆和却担心沈从文看不懂,特地到电报局给沈从文发电报稿:“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兆”。报务员要求三三改写文言,三三不肯,涨红了脸说这是喜报。

  三三嫁给沈从文,没有任何强迫性。发电报、涨红了脸、说喜报的三三,憨态可掬,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三三嫁给沈从文是因为爱情。在沈从文过世后,三三对允和说“过去在他(沈从文)五年的病中,我时时刻刻在他身边。他一时不见我就叫唤,我总飞快地回到他身边。"又说:“这以后,我空了,我要写二哥,写他最后的五年,写………”

  爱情的表达有很多种方式,并不是轰轰烈烈才算爱情,相互扶持,相伴到最后才是最深最浓的爱情。错爱一生也许只是别人的臆测,做不得准。

  《曲终人不散》只是闲话家常,没有励志故事,当然,它没有催人奋进的目标。可是《昆曲—江南的枫叶》一文中,关于俞振飞先生的勤奋好学却让人印象深刻。俞振飞的父亲晚年得子,当俞振飞还在摇篮中时,戏曲已经是他的催眠曲。俞振飞从小得到父亲的熏陶,又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自己又下了很大的苦功。演出时,在后台还是手不释卷,时常在揣摩剧情和研究唱腔。张允和写到,俞振飞从曲友到30岁左右成为正式演员,单靠环境和天才是不够的,必须加上不懈的努力,俞振飞有今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没有一种成功是偶然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占尽先天优势的人。

  战争中的颠沛流离和文革中的战战兢兢,是张允和这一代人绕不开的话题。经历了悲苦颠簸和侮辱践踏,仍然不失掉希望和勇气,在年老时怀着悲悯来叙述往事,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佩!

  张允和呈献俞平伯先生伉俪的贺寿诗:“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这就是张允和的乐观人生。

  读《曲终人不散》感。

  y.林易子(微信公众号:linyizi99)

  《曲终人不散》读后感(七):曲终人不散 白首不相离

  张允和文集《曲终人不散》已经和读者见面,周有光的文集预计出版3本,很快上市。两人的文集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学术成就,更有情感点滴。

  名门世家 文坛佳话

  2012年1月13日是周有光先生107岁的生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和龑社长表示:“要 把中国真正有价值的,反映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图书展现给我们的读者,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包括周先生对现代文化的总结,对汉语拼音的贡献和张先生对文化、艺术的研究、积淀。”

  周有光不仅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还是一位经济学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传奇婚恋,其夫人张允和出自江南名门。两人相爱相伴70年,直至2002年,93岁的张允和先丈夫而去。两人文集的出版,成为文坛津津乐道的话题。

  张允和的父亲张吉友除了拥有万顷良田,还热心于结交蔡元培等教育界名流,投资教育事业。后来,他的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沈从文。

  张允和曾经是胡适做校长的中国公学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家里十个兄弟姐妹中,她虽然身材最为瘦小却风趣好动。张允和16岁时,暑假里到周有光家玩时认识了周有光,那时他在大学里念书,而张允和正读初中三年级。之后周有光就总去找她,希望能够赢得她的芳心。张允和却总是躲着这个痴情的男孩,周有光只能失望而归,张允和因此得了一个“温柔的防浪石堤”的绰号。

  当他们终于开始了甜蜜的爱情长征时,由于周有光在杭州教书三年,张允和从光华大学借读到杭州的之江大学,与周有光也就靠得更近了。周末,他们相约在西湖的花前月下,心中充满了甜蜜,却怎么也鼓不起手牵手并肩走的勇气。1933年,两个满脑子新思想的年轻人终于举行了婚礼。婚礼新式而简单,来的人却非常多。结婚一周年的那一天,允和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小平,接着小平又有了妹妹,一家人的生活平静安详。然而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了,张允和与周有光带着两个孩子开始大逃亡的艰难岁月。六岁的女儿小禾不幸病死,儿子小平又被流弹打中,差一点丧命。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生于中国江苏常州,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做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的语文改革。

  张允和:(1909年7月~2002年8月) 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曾为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晚年致力于写作,著有《最后的闺秀》、《昆曲日记》等书,并续办家庭刊物《水》杂志。

  “最后的闺秀”张家四姐妹

  张允和是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也是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

  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前几年美国耶鲁大学的金安平女士撰写了一本《合肥四姊妹》。周有光说到张家四姐妹时说,“张家作为一个大家,开始于我老伴张允和的曾祖父张树声,张树声是跟随李鸿章打仗出身的,张家与李家(李鸿章)相并列。李鸿章因母亲去世,清朝大官允许回家守孝三个月,李鸿章回乡丁忧的时候,职务就是由张树声代理的。张树声的官做得很大,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

  周有光先生介绍“张家四姐妹”受到了当时比较好的教育。不仅是新的大学教育,传统国学的基础也比较好。“叶圣陶讲过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家四姐妹小时候学昆曲。当时昆曲是最高雅的娱乐,因为过年过节赌钱、喝酒,张家不喜欢这一套,觉得还不如让小孩子学昆曲。小孩子开始觉得好玩,后来越来越喜欢昆曲,昆曲的文学引人入胜。昆曲是诗词语言,写得非常好,这对古文进步很有关系。张允和会唱、会演昆曲。后来俞平伯搞《红楼梦》研究被批判,我们1956年从上海来北京,俞平伯建议我们成立北京昆曲研习社。”

  周有光先生回忆,“张家兄弟姐妹小时候在家里办一份家庭杂志叫做《水》,是亲戚朋友自己看着玩的。这个杂志后来停了,我老伴八十多岁的时候想复刊,也是家里面玩的。叶稚珊在报上写了一篇文章讲这个事情,她说这是天下最小的刊物。她一写,大出版家范用就要看,一看觉得不得了,后来就出《浪花集》。《浪花集》是张允和和张兆和编的,还没有出版允和就去世了。事情也巧,允和是93岁去世,兆和比她小一岁,第二年也是93岁去世了。我给书写了后记。”

  恩爱秘诀

  “举杯齐眉”不生气

  张允和富有文采。她86岁学电脑,主编一本家庭刊物《水》,并经常写一些隽永的文字。她写的《曾蔷何许人也》,被大出版家范用先生看见了“大吃其醋”,说张允和为什么写曾蔷这个小女孩却不写他。此事成为一则美谈。

  周有光文集文章里有提到他们感情的点点滴滴。他说,“结婚前,我写信告诉她,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她说幸福要自己求得,女人要独立,女人不依靠男人。她当时的思想也比较开明。不久我们就在上海结婚。四姐妹里,她最早结婚。我们在上海的婚礼很简单,提倡结婚不要乱花钱,我们有一个亲戚有钱,结婚花了很多钱,我们就反对那一种。当时结婚不得不请客,我们就找了上海青年会,请客简单便宜。我和张允和的婚礼,我母亲去了,我父亲没有去。”

  周有光先生说,“别人都说我们结婚七十多年来没有吵架,所以我们的亲戚经常向我们的保姆询问此事。其实我们也有吵架,不过我们吵架不会高声谩骂,不会让保姆听到的,也没有闹几个小时的,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还有一点,我们吵架通常不是为了两个人的问题,而是因为其他人的问题。的确,我们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谐的。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们每天上午10点钟喝茶,有的时候也喝咖啡,吃一点小点心。喝茶的时候,我们两个‘举杯齐眉’,这当然是有一点好玩,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下午三四点钟,我们又喝茶,又‘举杯齐眉’。有朋友来家里特别是记者,看到我们‘举杯齐眉’,都觉得有趣得不得了。这就对家庭和谐起到作用。”

  谈到家庭和谐的原因,周有光说,“我们相信外国哲学家的一句话:‘不要生气!’许多人问我们长寿之道,我们想不出什么道理,可是我们相信不要生气。因为,外国一哲学家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完全对的。譬如,夫妇两个为了孩子生气,孩子做错了一点事情,就大动干戈,实际上就是惩罚自己。我们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所以,我和老伴从相识到相恋到结婚的过程,好像是很平坦的。”

  谈到对孩子的教育,周先生表示,“对儿子周小平的教育,我花的工夫最少。他在苏州最好的小学读书,中学在上海又是最好的,大学是北京大学,后来到科学院工作。科学院派他到前苏联去读书,后来中国开放了,他又到美国最好的气象研究所待了一两年。我对他没有多大帮助,他搞科学,我不懂科学。”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