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奇异海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8-09-19 10:55:31

  《奇异海》是一本由(美)弗雷德里克·瑞肯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异海》读后感(一):重生

  当我们深爱的人从此消失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该用怎样的表情来面对他留下的空白?是从此沉沦,陪着远去的肉体死去;还是点燃回忆的香木,在火焰里获得重生?

  或许伤痛永远不会过去,可留下来的人终归要坚强地站在这片土地上,带着伤痛继续前行。

  《奇异海》读后感(二):平静但又不失温暖细腻的一个故事

  哥哥忽然失踪,家里的每个人都各自有各自的表现,在寻找哥哥的漫长岁月里,伴随着不同的新的发现,对哥哥及他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一家人慢慢学会在没有伊森的日子里如何坚强的拾回生活的勇气,我想,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失去亲人的时刻,这或许可以当做的一剂镇定剂,让我们明白,失去并不是全部,如何学会失去后的坚强,勇敢的生活下去!

  《奇异海》读后感(三):很让人静下心来的一本书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看不进去,里面的太多描写性的文字,是我很不喜欢的。所以,看了一小半,就丢一边去了。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是前天吧。当时,心里因为最近的一些事情,无比的焦躁。在这焦躁中,我隐约的感觉到,我的潜意识想看这本书。于是,我就拿了起来。

  这次的感觉完全不同,在我听着和平之月的《晚秋》,边看这本书时,感觉书中的文字顿时有了强烈的画面感,我似乎看到了小镇那阴沉的天空,面前枯黄的各种植物,似乎还闻到了从面团湖中扑面而来的清新水汽。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清爽和放松。我感觉我的心像一株干渴已久的植物,贪婪地从书中吸取着水分。

  尤其是看到,菲利普的父亲在研究木匠手艺的那端,看着这个男人对于凿子的无比执着,我似乎感觉到了一股禅定的力量。当他建好了自己的第一座木屋,在屋顶念着那段祈祷词时,我知道,这个男人通过木工,疗愈好了自己内心的伤痛。而书的结尾,菲利普也通过给自己建造一栋小屋,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疗愈。而我,在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内心的痛苦和焦躁也得以平息。正如同佛说,“我有八万四千法门”一样,木匠、写作和阅读,作为疗愈的法门,效果不比心理医生来的差。

  所以,我推荐这书。

  《奇异海》读后感(四):失去

  很喜欢作者在序言中的观点:当我们习惯于看着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别人的眼光中,如果那个人消失了我们不再看见他或她,同时我们也不再被他或她看见。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自己也消失了。

  我想,对那个人爱的越深,她消失后我们自己消失的部分也就越大,一个某方面爱好的同道消失带来的可能是自己在这个爱好方面的什么部分消失了,类似伯牙子期吧。但是如果她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其实也就等于自己完全的消失了。因为没有她的日子,只要是跟活着相关的点点滴滴,就变得都没有意义了,因为没有分享者,她不再注视着我们。分崩离析还不足以说明这种状态,无意义应该是比较确切的形容。且不说读书,看电影,看演出这类锦上添的事情,即使是活着所必需的本能似的事情也变得无意起来。

  然后作者继续说,如果我们要与这种空白与缺失所引起的种种感知、期盼与体验的抵抗,我们必须发展出一种内在的、象征性的方法来补偿这种损失。仅仅靠回忆那消失的人是不够的。这种挣扎经常需要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这个过程需要用上我们那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大脑与身体,努力超越那来自巨大损失的自我否定。

  但是我不知道如果消失的那个人对于自己来说是全部,我们连能否抵御那种全部的无意义都很难说,要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实在是超出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任务。

  无意义可能是活下去最大的敌人,也许能够像动物那样依靠本能活着,同时时时刻刻在体会着自己在无意义的活着。如果足够/不够坚强的话,可能会自己去想办法结束这种无意义吧。

  《奇异海》读后感(五):不曾离去,不曾归来

  相比普遍重口味的美国畅销小说,《奇异海》显得特别清淡。优美的乡村风景,舒缓的日常生活,难解的少年心事,构成这部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关于记忆的“治愈系”抒情小清新作品。

  没有影响社会变革的惊天动地,也没有刻意耸人听闻的迷诡传奇,《奇异海》讲述了一个大多数读者即便不曾亲身经历,但总有所耳闻的故事。一个16岁的少年,在寻常的一天,正常的离开家,但却再也没有回来 。他可能被人谋害了,可能是同爱人私奔了,也可能是因为某种信仰去浪迹天涯,或者是由于强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离家出走。在许多侦探小说里,无所不能的侦探由此粉墨登场,一桩惊天奇案将展现在读者面前。

  《奇异海》则以失踪少年伊森的弟弟菲力普的视角,采用了类似“日常推理”的写法。伊森失踪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警方的调查很快结束。而菲力普一家人则以自己的方式,不放过任何一丝寻找的希望。随着伊森的日记被发现,少年隐秘的心事逐渐揭开。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他爱过什么人?他对家人的看法怎样?一个家人的突然消失,一个家庭因此而改变。

  实际上,这本小说重点叙述的是家庭突遭变故,每个家庭成员如何治愈心灵的伤口,如何重新振作面对流水般一往无前的生活。父亲将精力放在复杂的传统木工艺,母亲选择读书和厨艺,然而还是精神崩溃进了疗养院。大姐放任自己,后来离开了家;二姐哈莉跟菲力普一起寻找了伊森几年,通过爱情逐渐走出阴影;妹妹达娜热衷于体育,成了篮球高手。而喜欢幻想的菲力普则相信伊森走进了“奇异海”,那是另一个时空。菲力普一直不肯相信伊森已死,直到上大学前,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也是他疗伤的一种方式吧。

  《奇异海》是一部有一定深度的书,字里行间弥漫着作家和人物的各种思考。书中借摄影家维多利亚之口,论述了“他者”身体存在的两种形式。一种是活生生的,可触摸的;一种是虚拟的,以影像、记忆的形式存在。后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而生活想要继续,则要把握住前者。在家人的心中,伊森既不曾离去,也不曾归来,他一直就在那里,陪着每一个人成长。

  《奇异海》读后感(六):误会

  就是黑客帝国里的情形罗~~ 每个人被套进机器里生产这个那个。这是生产之一种:包括书中的情节,包括这个作者。不过人们犯下一个思维错误:第1,这实质是现实生存来“生产”的。第2,正如“16岁时是天生诗人”这一句话所表现的,人在成长期所堆积的一大堆能量、从家庭到社会的门槛冲突,……它本身就是在寻找“爆发出入口”的。黑客帝国里的情形是指、人们拥有了一种技术------更好地切开这一口子。本来嘛,它是现实中的自然碰撞来切割的,但人们进入了干涉---用人为方法来切割。结果人就爆发了:少年出走是一种爆发(即使不是小说,现实中也经常存在),作者写小说是一种爆发………… 第3,人们傻就傻在:这事是两个环节的,①是现实积累能量②是需要一个刀子、让能量喷薄而出。环节②本来是现实所持有----现实当这柄刀子,黑客帝国里权力者当了这刀子(也就是那台机器),结果误以为它自己就是这一切的生产者,----权力者根本不知道还有环节①,也不知道现实刀子即环节②也是存在的。第4,因为这一误会,现在让环节①发生的基壤进入了深度被破坏中。根本原因是:环节①又是包含2层的,一层是现实生活,一层是人的意识能力-----它应当是功能完整的。现实生活,其实亘古不变,你们看到了:不论是战争还是优闲生活,它们其实都是手段-----用来表现人际间复杂关系与矛盾的手段。所以,如果不表现“人际间的复杂关系与矛盾”,战争再激烈也没屁用的。而战争或优闲生活、首先要进入到人的意识中,再对应地发生“言辞”、然后它们会造成“人际间复杂关系与矛盾”。一个老农民,他的意识机制低下,你把他搁到再复杂的斗争里,对他还是很简单的,还是生离死别、只不过节奏变快了。即这一流程是“现实→意识体的能力→对应发生言辞,这言辞进一步复杂或简单的人际关系与矛盾”。第5,基壤被破坏,就在于环节①的第二层----意识体被破坏。它又会引发“对应言辞”,它们会产生“坏节①的第一层”:比如人们不再相信爱情、也不再追求信仰,社会生活不断堕落到“动物式的简单:杀戳,吃食,睡觉,情欲降级为性,管理降级为动物式的等级权力……”这样,“坏节①的第一层”也被破坏了。第6,…总之恶循环开始。不断循环。

  《奇异海》读后感(七):走过“奇异海”的奥德赛

  作者弗雷德里克?瑞肯在中文版序里说:“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但使我觉得奇怪的是,经常有读者把它当作是回忆录。”作为读者,我觉得这个故事读来确实有一种真实感,感觉像是在读一则新闻的后续报道。我想,这样的一种错觉主要源自于文字和故事的简约性,这是一部非常容易阅读的小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故弄玄虚的姿态,而正是这份简朴容易让人把故事与现实重叠。

  伊森是怎么消失的,又为什么会像泡沫般从人世间突然蒸发?小说到最后依然没有解开这个伊森失踪之谜,但是到了最后,真相已然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一场耗时五年的寻找和等待,与其说是大家在找伊森,不如说是每个人在找那个因为伊森而失去的自己。妈妈从失眠到忧郁症,爸爸沉迷于木结构,姐姐用冷漠来掩饰,妹妹用运动来逃避,而“我”更是生活在哥哥的阴影里,还有玛丽莎和维多利亚这两个与伊森密切相关的女人,都因为深陷在失去伊森的痛苦里。所有人的生活都因为失踪的伊森而改变,正是在追寻伊森失踪之谜和解开伊森过去的历史的这条路上,大家开始慢慢解开心里的结,重新面对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渐渐走向平和和成熟。

  所以,我觉得《奇异海》并不是一个关于“失踪”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家庭,成长和爱的故事。伊森的失踪是这个故事的导火线,让本来平淡的一个家庭重新学会思考,相互扶持,彼此关爱,所有与伊森相关的人,都在这个事件中经历痛苦、悲伤,直到最后释怀、治愈。通过弟弟菲利普的视角和语言,我们看到在失去亲人和爱人的这五年时光中,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爱与痛的挣扎里蜕变和成长,虽然残酷,却很真实。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即使优秀如伊森,在才华横溢的背后也有普通人的自私和懦弱。当伊森的秘密被揭开,当每个人的缺点重重暴露,眼前的这个故事越来越清晰,看着小说中的“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面对成长中的痛苦与挫折,沉溺于逃避都无法解决问题,唯有勇敢去面对。经历过成长中的“奇异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奥德赛。

  最后想说,很喜欢这个书名的由来,从Odyssey到Odd See,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就像妹妹达娜宁愿相信爸爸讲的那个河狸的故事,而不愿意承认其实那就是《奥德赛》一样,有些时候信仰和希望,比真相更加重要吧。

  《奇异海》读后感(八):再好的茉莉花也是不能入口的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很微妙的。有时候这种差异在于,即使它的每个字每个词你都明白,但凑起来就是不知所云;或者每句话都看懂了,也能推测出整个文字的脉络和走势,但还是搞不懂……搞不懂写这个来干嘛?正如我至今仍认为茉莉花不能入口一样,你可以告诉我它很香,它前香中香后香是怎样的,但是——这不是作为食物的香味吧?

  对于《奇异海》这本书,我同样是这种感觉,毫无头绪,毫无凭借。很多之前的评论都头头是道,译者小汉在三年前写的一篇博客,则剖析得更加深入:“它的主题是描述悼亡的过程,表现创伤的愈合,而且同时还有一条更深的线索,用于探索艺术创造的动力,源泉,和功效。”但,评论者的评论过程,实质上也是作品又一次建构过程,我们怎么能保证,这种重构一定代表了作者的真正意图呢?很多作家在看完高考阅读题后感叹:“原来我不理解我所写的文章!”就是过度解读的原因。(插句坏心眼的:当然作者大多是乐意被拔高的,所以他们不会说夸他的人不好~)但是反过来,如果作者不是这种创作意图,那么把这些零散古怪的素材揉合在这本书中的另一只翻云覆雨手又是什么?

  好吧,上一段文字有点意识流。

  它是一部治愈系小说吗?

  从大的框架上,是的,“这些爱着伊生,无法合愈创伤的生者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精卫填海一般,一点一滴地填补那巨大的虚空,清洗那浓得叫人窒息的悲痛,最后终于找到了安宁与平静,给了自己重生的机会。”而且作者以巨大的细腻与耐心去重现这一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然而,我仍然不明白,作为一名失踪少年的伊森,为什么作者要将他描述成一个天才?同时,详细地揭露他与中年妇女的不伦之恋,以及与玛丽莎近乎心理虐待式的恋爱?对于第一个问题是可解释的,虽然说伊森的形象过于鲜明的话,会削弱这个角色的典型性。但是哪个家庭不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人呢?这种对个人形象完美化的情结会随着孩子的离去而泛化。所以将伊森描述成天才少年是合乎相应目标读者群的心理需求的。但是第二个问题我无法解答,尤其是,为什么还要特意写维多利亚与那作家的偷情以及“我”对维多利亚的性幻想?为什么要特意写“我”不小心摔倒并趴在玛丽莎的胸上?这是伊森对这两位女性的暧昧不明的情绪,传递到了菲利浦身上,实现弟弟对哥哥的畸形追忆以及自我救赎?

  《奇异海》读后感(九):迷失在奥德赛里的青春

  文Shirleysays

  美国小说家弗雷德里克.瑞肯在参加一次学位考试中,忽然脑海中一片空白,面对所有试题都无法解答,且想不起来任何事情。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揣摩着这种感受构思了一部小说,便是后来的《奇异海》。完全虚构的情节,显示了他非凡的写作功力。这本处女作为他带来了获得哈克尼文学奖的殊荣。哈克尼文学奖每年评选一次,主要包括长、短篇小说以及诗歌作品,奖金为五千美金。

  《奇异海》的故事不是写海,也未涉传奇,而是写一个与青春生命有关的故事。之所以叫《奇异海》是在爸爸讲了河狸攻打特洛伊的故事之后,艾米和菲利浦发现爸爸的故事与《奥德赛》如出一辙。当姐姐艾米爆料时,被妹妹达娜误听成“奇异海”。“Odyssey”和“Odd Sea”的确发音相似。从此以后,每当什么东西消失了,孩子们就说它去了奇异海。在一年前的一个春日,“伊森走出车道,五月的阳光照亮他黄色T恤衫的背影。然后他就不见了。”菲利浦的哥哥伊森失踪了,去遨游他的“奇异海”。然而,弟弟菲利浦却开始了他青春的奥德赛。

  之前看过一个选秀节目,选手是位母亲,儿子三岁时,走失了。如今算来已有二十三年。母亲有点神经质,唱得不太好,但却一再请求评委允许她通过,目的是为了进入总决赛,好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她找儿子信息。母亲说,就是一转眼的功夫,儿子就人间蒸发了。她不相信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能像水汽一样说消失就无影无踪了,总归要留下点什么,哪怕是鞋袜也好。

  这个故事就像是伊森失踪的翻版。但伊森消失时十六岁,在世界上留下了十六年的痕迹,好像是一条条故意留下的线索,又好像只为了证明他曾来过这世界。妈妈因此而住进精神院,回家后整夜地读名著或是烤蛋糕;爸爸本是个很棒的木匠,却开始沉醉于框架式木结构工艺。他们都尝试利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来排遣内心的悲痛。在无数次地寻找之后,他们拒绝面对,选择的是逃避,这是成年人面对逝者的方式。但十三岁的菲利浦却要把伊森找出来,他一定要知道伊森去了哪里?青春的勇敢夹拌着残酷,菲利浦的毫不畏惧像极了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

  菲利浦在不断地走进探寻伊森的生活时,也经历着痛苦地自我否定,否定每一次对于找到伊森的希望。从希望到失望、从迷惑到清醒、从怀疑到释然,他的青春像只蚕茧,破茧而出之时就是他告别青春的挽歌。这场悲痛、愤怒、心碎到坦然接受的心路历程,教会了他如何看待死亡、爱与怀念。死者已逝,生者要继续活出生命的美丽。死亡里也有人生的意义,那是死亡教会我们的事。

  《奇异海》读后感(十):伤痕与探索的成长

  书原名为《the odd sea》译成“奇异海”,有些奇怪。如果将“odd sea”与“odyssey”联系起来,可能会更好理解。中国人说话有时会讲究谐音,而这里,前者便是后者的谐音,用孩子般的口吻发出这么一个奇怪的词“odd sea”,而实际是“odyssey”,若是译为“漫长探索过程”可能更会被读者所理解。

  正如“odyssey”的字面意思一样,小说讲述了一家人对于家庭一员失踪之后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作为伊森弟弟的我来说,一直在寻找哥哥的失踪原因,各种有可能的想象,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机会,所面对这件事情各阶段的思想。从十三岁到十八岁,五年,或许已经默认了死亡,却没有人有过真正的放弃,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伊森的女友、情人等等都在给伊森的消失寻找一个可以被内心接受的理由,一个身体最终的归宿。

  从发现失踪到开始找寻,再到搜寻关于伊森的秘密,以及怀疑调查,再到后来的接受与坦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想念,有的是彻底的伤心,有的是努力的发现,有的是小心的求证,有的是茫然的怀疑。瑞肯用一个孩子的眼睛去记录这些过程,又以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鉴证了这份儿伤痕的愈合过程。他们在探索中舔舐自己的伤口,让他愈合,让他接受,也在探索中开始了解自己身边这个亲近的人。

  瑞肯的文字是零散的,故事的过程虽然跳跃性不大,却没有详略的记录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这种方式似乎想让读者进入“我”的世界,却因为事实缺少的同理心有着不可避免的距离感。

  这种关于消失的孩子类型,其实并不算陌生,前几年彼得杰克逊导演的《可爱的骨头》也是讲述了这么一个过程。虽然《奇异海》中,并没有给出消失者一个明确的归宿,但是从小说后半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可爱的骨头》相类似的感觉:“一个家庭,犹如人的周身骨骼,即使有一块破损了,缺失了,但骨架终会长全,作为缺损部分的‘人’,固然依恋这个家庭,大家也都在忆念中感到遗憾,但全家经历了这场灾难与悲痛之后,终于融溶和合。”另外《奇异海》其实更加关注的一个“孩子”的愈合方式,而《可爱的骨头》则是整个家庭的情感。

  而这正如作者说的那样——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一直到后来,伊森都没有一个明朗的结局——小说的重点并不是在“失踪的男孩”上面,而是在面对失去、面对痛苦的亲人、爱人们一个找寻、一个疗伤、一个记忆的过程。

  若是我们不幸运,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陪我们走到生命的最后。所以我们总要去面对“消失”,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这种消失的方式。根据点滴线索去幻想各种可能性是一种方式——如《奇异海》、想要拼命的抓到凶手寻找更多的证据亦是一种——如《可爱的骨头》。作者都在告诉我们,伤心是难免的,追寻是一种必然,但是这个过程之后,你还是你,你也不再是你。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