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日記读后感10篇
《威尼斯日記》是一本由阿城著作,新經典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28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威尼斯日記》读后感(一):救救我们的中文!
很多年前就读了《棋王树王孩子王》,那时觉得很少有文艺高手能够用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虽然不是很明白其深邃内容,但是我一直是忘记不了他的文字性格。
现在的中文写手,我是说电脑的新生代,书写表达能力越来越差,全是因为缺少用笔书写或写字。
我认为:读一本好书,是可以抢救我们的中文疾病。
《威尼斯日記》读后感(二):新經典文化《威尼斯日記》
刚买的《威尼斯日記》,就像一个长镜头下的电影日志。温和淡雅的文字在述说他自己的故事,也难怪朱天文对他是如此推崇。或许我是见过阿城的,只是年纪尚小,不知道尹伯伯家里有个架着眼镜的常客,名叫钟阿城。新《威》没有阿城的近照,老妈说他现在也应该是个七十开外老老头了...
无论是文字还是装帧皆堪称完美,清新淡雅,一场不容错过的文字盛宴。
《威尼斯日記》读后感(三):什么是读书人的品味
是本日记,记录了生活的趣味…一脸杀气没收他漫画书的女老师,轰轰烈烈走过咖啡屋的行人。是个简史…15世纪就有犹太人移居中国,有两支:河南开封和江苏扬州。在清代的时候,据说有一个犹太人,声称他自己还会读希伯来文,希望拜见利玛窦,说自己因为准备明朝科举,没看圣经了,19世纪还有一批犹太人来上海做生意,当时一个人见到一个饭店,今天还在,叫和平饭店。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有1000左右的俄国犹太人到上海,二战欧洲来了最最后一批。二战结束后,他们又移民走,在1981年上海最后一个犹太人辞世,将近一个半世纪的犹太人移民中国时结束。也是中西文化对比的散文…他把威尼斯城,扬州拿来做比较。他说威尼斯的小巷有性格,就想到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为很多船写小传。
威尼斯的小船弓独拉有一个丫形的木头,浆支在上面可以自由摆动,水手上岸随手将这块木头拔下带走,船就好像锁上,没有他划起船来只会转圈子。威尼斯有将近700多年的海上霸业,中国的苏州也有相似的历史,当时西楚霸王,率领8000子弟兵都是苏州人,而且战国时候,以苏州为首都的吴国败楚齐两大强国,又代晋称霸,4强中只有秦在西方才没有叫吴收拾了。
文笔闲淡着,有时候又幽默地很。全篇都见威尼斯,又全都是在说中国。这是读书人日记该有的样子吧。
《威尼斯日記》读后感(四):筆記
﹣好啦,我誇張了朱天文的‘介紹’,其實只是一個 quote. 張大春的對談是94年的一篇文章,那時的張大春好像可親一點;侯導的文章反倒沒有列明出處,估計是為了這本書弄的?
﹣阿城的文字嘛,有一種獨特的節湊感,在他與張大春的對談中也談到了。他的文章也挺隨意的,像漫談一樣,讀來很舒服。突如其來的一些感懷,一個描寫,很有‘神來之筆’的感覺。用他的說法,就是沒有了‘那個腔’吧。
﹣想起了之前看朱天心的<古都>中其中一篇文,也寫過威尼斯。當然阿城的合我口味得多,朱天心的那一本書我看到一半放棄了。<悲情城市>也是從威尼斯開始嘛,記得舒淇、吳念真等也寫過當時的威尼斯,想來這城市跟那時的一幫弄潮兒很有緣份。
﹣書中有幾篇文章寫中國文化的多元性,很好看。很喜歡這種通達的觀點。
﹣很不幸,又給我找到了這本書簡體版被刪除的章節。我從二手書店先掏到一本簡體字版的,一直鼓不起氣去看(想來和我在看<閑話閑說>時的沮喪有關),後來看見這本2012年台灣的重印版,即買而且就有動力看了。唉.....五至七月的日記記,有一天明顯的給刪走了,盲的都看見啦。
﹣阿城說他不需有‘根’,從下鄉開始習慣了不在‘漢中心’的地方生活。聽來有點冷酷,但也有其道理。
﹣他把威尼斯跟揚州作比較,也寫得蠻好看的。能夠把那麼‘浮誇’的威尼斯寫得那麼素淡,很利害!
《威尼斯日記》读后感(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最后要的,就是这点笃定又实在的鉴赏力
写过游记,就知道这玩意其实很难写好。要么无事可述,要么陷入细节的泥沼无法自拔。如阿城自己所说:无穷无尽的细节无时无刻不在眼中,不仅是“惊艳”,而且是“轰炸”。
而他这本《威尼斯日记》,就是如何从这种轰炸中逃生的范本。生平第一次,合上书,产生的感慨不是要去书中那座有着薄云天的城市,而是:游记,原来可以这样写。
原来可以住在歌剧院后面,就谈歌剧,“意大利歌剧中我还喜欢罗西尼的,他的东西像小孩子的生命,奢侈而明亮,又有世俗的吵闹快乐,好像过节,华丽,其实朴素饱满。”
可以看到意大利人走来走去,就欣赏他们的脸型。“因为骨头的造型,意大利人的脸到老的时候,越来越清楚有力。中国人的脸越老越模糊,模糊得好的,会转成一种气氛。”
可以去朋友家做客,就欣赏客厅里挂着的墨色立轴,那是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画,“早年从上官周学工笔,后来变画法为粗笔,善画人物。这一幅画的老人是卷发虬髯,面容有点像笑着的达·芬奇。”
也可以随手拿起自己带去的书,读到哪儿,就点评到哪儿:“古人最是这闲笔好,令文章一下荡开。”“唐朝没有产生哲学家,也没有思想家,带思想的狂欢多尴尬。”
书中的威尼斯,当真像舞台布景,而游客是临时演员。随着阅读,不是缓缓进入它,反倒是慢慢退了出来,退到一个更为开阔的场域。在那里,没有定见,威尼斯几百条河道化为世俗的河流,打捞起来的,是意大利歌剧原来用来镇压喧哗的序曲,是伦敦发掘出来的剧场遗址里的成堆果壳,是闲坐在圣马可广场边欧洲第一家咖啡店里,遥想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观众嗑瓜子的声音中严肃地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是吃饭时看到碗里扇贝漂亮的壳,想到希腊神话中生自壳中的维纳斯,觉得十分贴切。是能从文艺复兴饱满的元气谈到唐代诗歌,觉得李白的诗颇多酒神精神,想象他的诗用弹冬不拉来伴奏。
是透彻又不圆滑的人情世故,“我对知识分子不很重视,因为对知识分子的定义都可以用在其他的‘分子’身上,例如‘独立见解’,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有独立见解,反之,许多恶习在自称知识分子的人身上并不缺乏,比如狭隘、虚伪、自以为是、落井下石。所以我重视的是每个人对知识的运用,而非谁是知识分子。”
而最重要的是,逛了一大圈,还能够为了一出剧目而随时上岸。但不着急,排队买票,等候进场。进去了,找到座位,坐下,看着来往的各种人。耐心等乐队调音,等灯光暗下来,然后心甘情愿被音乐与戏剧控制,做一个一时的傻瓜。
读完这本书,反观自身,开始意识到差距在哪儿,差的就是这种气定神闲;差的就是好句子之间那些傻句子笨句子似乎不通的句子;差的就是无法从记忆的瓦砾中挑拣出值钱东西——有趣的故事、突破国界的美的欣赏、对人对事独到的眼光。但急也没用,必得像侯孝贤说阿城一样,能写能画能做手艺活儿,能在亲自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到那时,才能手起刀落功成,干净利索刻画出万事万物本身的样子,却又不留痕迹。读阿城的书,我时常想起茨维塔耶娃的诗句:我是手艺人,我懂得手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最后要的,就是这点笃定又实在的鉴赏力。
我的微信公号浮生四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