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照片的本质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16 21:22:42

  《照片的本质》是一本由[美] 斯蒂芬·肖尔著作,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一):有意思的宣传语

  拿到这本书中文版的朋友应该已经注意到右上角有一行小字“摄影启蒙读物”。我付钱后,才注意到。后来回家路上一直在想,肖尔选择这样的照片不是为了初学者更不是蛊惑人爱好摄影啊。读完书,我才回过味来,这里的启蒙不是常识上和技术上的。至少你被启发的部分,是越过技术的,我们站在了摄影家的位置上,被肖尔带到了取景框这边,好象看到了故事的幕后。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二):理解的无言表达

  抛开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的争论,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摄影如何在各个层面上表达,照片的层层透析。摄影是一种无言的话语,这本书而这本书中的文字又构成了语境让我们能把照片放到这种语境中去理解,去体会,这本书带来的不是摄影技术上的指导而是摄影内容上启蒙,而我认为这是比技术更为重要的东西,摄影不单单是记录,复制,摄影表现出来的是我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结构,内容与表达的现实带来的是更深邃的思考。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三):看似高大上,还真高大上——原谅我太笨

  1.说这是一本摄影启蒙读物,看着也很高大上,可是我并没有读到太多让人启蒙的东西,只是收获了几个概念,是我太笨了么?

  2.收获的几个概念——照片的本质实质是由四个层面组成的:“物质层面 描述层面 心理层面 建行心理模型”,这就是这本价值128元的书的主要内容吧,当然里还有些照片。

  3.整体感觉文字内容还是太少了,对于这些概念有些启发和认同,但是作为一本启蒙读物你用几个字就说完了你想表达的概念,你觉得读者能理解么?能理解的有几个是处于启蒙层次的呢?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作者认为,照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描述层面和心理层面。

  物质层面指的是相片本身所带来的性质,比如彩色与黑白之差异,丙烯与金属之差异等。

  描述层面则指的是摄影师通过对平面、边框、时间和聚焦四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抉择,来完成自己想要表达的画面或意境。

  心理层面是指当我们看到照片之时,在心里所重新构建描绘的场景。一般而言,心理层面阐述、提炼和修饰我们描述层面的感觉。心理层面产生于摄影师内心对照片的构思。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对世界的洞察、适应和理解而建造的心理模型,会对他们的创作产生影响。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五):重读

  这本书我很早以前看过,当时啥都不懂,别人家看到的这本书,只知道有名,二十分钟翻完,顺手打了三星,并感叹自己幸好没买。

  重看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一些人,一些书总提到这本《照片的本质》,心想得重看,一定错过什么了

  看完一遍觉得很牛逼,这么简练的语言把摄影的几个层面讲述得如此清晰,一句废话都没有。这是很大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扩展与反思,能不能从中挖出创作灵感,完全靠悟性。

  看到心理层面一章的开头时,我突然觉得古斯基的莱茵河二号就是在消解这种心理层面对传统摄影的认识,打破心理基于二维相片所建构出的三维世界的结果。而且他提出的几个层面确实拓宽了我对摄影的认识,可能我太土鳖太小白,今天才开了点眼界。

  这本书,对我而言是本闲了就能翻,翻了就能想的书。

  至于定价和排版,这么精炼精彩的内容如果被印成一本不到二十页定价二十元印刷恶心的小书的话就太扯了。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六):留美学摄影的第一本教材

  hotography is not about taking picture, is about why you take it.

  (摄影不是关于去拍下一张照片,而是了解为什么你要拍它。)

  这句话是上课时,我的老师在推荐这本书时说的。

  一直以来都想静下心去写一个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可是一直以来也都忙于各种拍摄而来不及去写下只言片语。

  这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去拍照的书,也不是一本介绍给你捷径去了解摄影的书。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它像是一本给摄影师的书。

  初学者看待摄影更多的好奇在于去掌握它,去实现技巧性的进步。而对于摄影师来说,拍照时间越久越容易迷失最本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是每个摄影师的独特之处。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我刚刚来美国留学摄影的时候。它给我的启发远远大于任何一本技术类的书籍。由浅入深,从对世界的归纳开始,渐渐的介绍到层面,从对物质的描述到用物质去描述抽象的想法。这是一个转折的点,决定着你是一个摄影师还是只是一个爱好者。

  我并不觉得照片的本质是什么多么崇高和需要论述的东西,是一种感动吧。感动你的并不一定能感动他,但是感动你的,却会一直感动着你。这才是该坚持的,这也是这本书尝试告诉我们的,不要忘记最初的感动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七):斯蒂芬·肖尔经典理论著作

  编辑《照片的本质》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段愉悦的旅程。几段小文字权当工作笔记了吧。

  在读者的千呼万唤之下,《照片的本质》终于有了中文版本。从此,读者不必只通过代购来看到这本书,不必亲自辛苦地查询、辨别书中字句的含义。

  这本书的字数不多,照片不像其他的艺术书籍中那样富有强劲的冲击力。但是潜下心来静静读进去,却非常耐人咀嚼。文字与照片不断关照,将人引入一个更深邃的思想空间。照片的拍摄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如何拍摄照片却可以是长时间深入思考的结果。相机前的世界是如何转变成照片的?照片如何反映现实世界的维度?照片的物质属性怎样影响了对现实世界的观看?而我们在观看照片时,心理的活动如何介入了照片的内容?……

  我从没有想过那么多,只是在读着这些文字时,下意识地与自己的观片体验相互对照,有些能够印证,有些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思索照片背后“故事”的体验却如此愉悦。

  万物在表象之下皆有理、法,这就是它的本质。斯蒂芬·肖尔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思索,深入研究了照片的本质,并通过精确表述的文字,清晰地传达给读者。书中的每一个字眼都是作者潜心研究过的,每一张照片的使用也是精心挑选的,不拘泥于名家名作,不拘泥于照片的题材,仅关注它的形式、结构、内容、维度及其与现实的关联。译者江融凭借多年对中英两种语言的熟练应用,对摄影的热爱、深入理解,将这本书译介给读者。翻译的过程也是江融与作者斯蒂芬·肖尔不断互动的过程,对于不确定的词语,他都与斯蒂芬进行探讨,体会他使用的这个词语与相似字词细微的差别,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最终敲定。这样一种负责任的学术态度,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他与作者思想传达的高度一致性。

  在这本书的定位上,原书用了“Primer”一词。这个词在英语中含有初级、入门的意思,意指书的内容是非常基本的东西,大部分读者都应当了解,对之后的深入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以编者的体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对于内容的理解,却并不是非常容易,因此,中文版在翻译时使用了“启蒙”一词,意在开启我们对于照片的认知之门,从本书引发的思考中得到更多的智慧。

  因此,这本书的内容绝对值得读者用心去体会。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八):本质是一个框框

  《照片的本质》作者: [美] 斯蒂芬?肖尔 。在网上找到照片压缩版的书,里面是好人辛苦拍摄的120张书页。但是摄影质量不高,因此我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看书:使用Photoshop CS,边看边调整每页的观感。因为我一次拖入数十张照片到PS中,它按顺序打开产生文件,最后一张拖入的反而成为最前一个文件,因此我读的方式也很特别:从前往后读。这有个好处,当我看到某张照片时,还不知道它的前言。等看到前言后,才知道作者的意图和照片的内涵。这考验了我的洞察力,平添了阅读的乐趣。此外,提升了我对PS快捷键的掌握,最后产生了一个PDF文档,想要的朋友可联系我,分享总是快乐事。

  要看清一个东西的本质,取决于两方面:你的智慧和那东西的复杂程度。既然摄影是人发明的,它的创造者们,必然比较了解它的本质。从这来说,要讨论照片的本质并非妄言,与讨论人的本质有着本质的不同。

  照片的本质是化学物质,而它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描述层和心理层。它们的关系类似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作用于物质基础。说的浪漫些就是触景生情,而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仅仅把照片看出一个化学变化的产物,未免失了情趣,虽然它能展现的色彩层次确实是仰赖化学反应。因此,不妨以比较浪漫的情感来理解它。

  照片的特点是:平面,静态,瞬间和局部。照片是一个框框,框住了特定的画面。书的前半段讨论平面的照片与三维世界的关系,实属赘言,这个关系早在绘画中解决了。而摄影比绘画晚出现太久了,人们早就知道怎么用二维表现三维了。倒是书中后半段讨论的心理层面建设有点意思,这也跟绘画发展的轨迹契合,心理层面才是深刻和充满情趣的。首先我们看是花,然后看花不是花,最后看花还是花,摄影也是这个道理。没有心理层面的摄影只是初级阶段,而有了心理层面则到了第二个阶段,最后突破这个小的心理层面才能到达第三个阶段。而这个阶段作者并没论述,想必他自己也在找寻吧?

  拍照最初是个技术活,作者讨论了如何利用技术表现情感或者反映世界。这取决于拍摄的角度,聚焦的层面,快门的速度以及边框的界定。有趣的是“边框”的利用,相框这个词极好地说明了照片的特点,但是常被人忽略,这个“框”有妙用。书中举了日本浮世绘的一例,以右上边框附近单手抓住武士砍刀的胳膊说明边框成全了对天使的极简刻画;而右下边框伸出的一只大腿则说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框内的只是一部分。我想,照片的效果就是,这里(照片里)很精彩,而那里(照片外)更精彩。它能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向往或者厌恶,照片有一个框框,可这个框框不能造成我们心里的框框。如此,照片便成功了。

  《照片的本质》读后感(九):这本书这么烂以至于给了我摄影的自信

  对,千万不要怀疑,这他妈根本不是一本摄影启蒙读物,如果你看完这本书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傻逼,连大师所说的话都觉得都不知所云;或者你看完自己觉得自己不举了,那我告诉你,千万别他妈怀疑自己,请一定记住,这本书是如此的垃圾,以至于我怀疑这128元是不是全部缴的是朝着作者的学院头衔屁颠屁颠跑过去的青年的智商税,或者是像我一样的被一些摄影书单骗过来的伸手党(捂脸羞愧)的easy money,在这里,我想向只需要借书的我的学校图书馆表达由衷的感谢。

  言归正规,当然了,没图我说个jb,那么下面我来放几张让我觉得非常excuse me的照片以及解说。

  这张照片的结构暗示在边缘别有洞天,wow,真是非常有用的点评呢,你没说我真的什么也看不出来。 天啊,这张照片玄机太深了,这点评鞭辟入里,看完我不禁涕泗横流,同这伟大的著作一起共鸣到了高潮!!! 虽然我不知道这一坨屎一样的没有任何美感的照片到底哪里别有洞天了真的,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了解摄影的艺术。

  好了我们看一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的解说应该是本书良心了,居然有三段。

  嗯,翻译的太生硬我先不吐槽了,我们来作者写了什么:‘“这照片描述了xx,xx,xx,也描述了往后延伸的空间。”

  谢谢作者,我都不知道影像特征是由物质因素和光学因素构成的耶,真的是太有用了耶

  哇,平面,边框,时间和焦距是照片视觉语法基础诶

  真的好有用啊~~~~受益匪浅呢~~~

  下面这张一坨绿色的没有拿脑子照的照片的解说是,有些照片不透明,观者对照片的理解停留在照片表面,黑人问号脸?????

  首先这个翻译,真的我实在是不吐槽了;其次,请问这选的是个什么鬼照片???有什么内容么?主题是什么?野外植物纪录片也称不上吧?这和拿着好的器材随手一拍的垃圾片有什么区别吗,本人才疏学浅,真的看不出来玄机在何处,配上这个十分走心的配图真的是太有营养了,social social

  然后接着最无语的可能就是这张图片了,接上上一个西双版纳的图片,作者的仍旧惜字如金

  说:描述的空间较浅,心理空间较深

  excuse me? 不要以为对着一堆垃圾和烂瓶子拍了一张“环保”和“引起人们”反思的照片,我就会原谅你这张拍的像屎一样的照片,对,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但你的外表地让我直接pass掉了你。

  好了,最后让我向作者致敬。

  这本书是如此的烂,以至于平时都没有什么独立思考能力的我,头一次这么肯定的抨击这本书,谢谢你的存在给我证明自己的机会,完毕。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