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18-09-17 09:04:12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是一本由[英] 阿伦·布洛克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一):西风东渐 天下大同

  在我们的文化土壤里,过多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为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人的价值和尊严,受到种种漠视与践踏。西方于此同样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数百年的思索和斗争,已经走得更远。

  启蒙尚未完成。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是一本不错的书!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是我在新东方俞敏洪老师的微博上发现的,看到俞老师对其赞赏有加,决定买来一读,但是遍寻此书,发现董乐山先生以前在三联书店出过,现在群言出版社有再版的,于是在当当上买来一读,这是工作后比较完整看下来的一本书,书插图优美,文字精彩,品茗读书,人生一大快事!哈哈哈哈哈哈~~~~~~~~~~~~~~~~~~~~~~~~~~~~~~~~~~~~~~~~~~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三):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阿伦·布洛克是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以《希特勒:暴政研究》(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享誉史学界,以“布洛克报告”(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闻名政坛,因其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本书是作者1984年年初在纽约的大学俱乐部礼堂讲学时的讲义,分为六个部分,以阿尔伯蒂、蒙田、洛克、伏尔泰、狄德罗、穆勒、托克维尔、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托马斯·曼等等“人文主义者”(humanist)为线索,论述了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至二十世纪的众多人文主义观点,以及这些观点之间的纷争与传承——这正是本书观点开放之处,也正是作者使用的说法“人文主义传统”所具有的开放性:“并不是想有意地处理一种一成不变的信念或实践,而是试图在事后辨认出某些思想与学说之间的血缘关系”。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四):我这辈子干的一件人事——写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上架之时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迷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是连环画,后是小说。每读到保尔?柯察金在人类大同的理想指引下坚忍前行时候,我都会真心实意地哭上一番,默默叮嘱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像保尔那样的人!过了几年,我知道了抗战的真正英雄是国军;《硕鼠》和《伐檀》之所以会作为《诗经》“名篇”入选语文课本是因为它们反映了阶级斗争;法国大革命不再是一场优于英国革命的更加“彻底”的革命,而是人类现代史上潘多拉魔盒的开启。又过了几年,我了解到所谓颠扑不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实不过是斯大林炮制出来糊弄群众的廉价意识形态《联共(布)党史》的普及版,同马克思主义关系不大;而牛顿晚年之所以会醉心神学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思想堕落”,而是在本体论问题上的大彻大悟……

  时间停在当下,我站在距离而立之年不远处幡然回望,自感有所幸,也有所不幸。所幸的是,我爱过,被爱过,并且依然相信并期待着爱与被爱。所不幸的是,我感觉自己在每个时期都在不断否定着之前的自己所持有的信念——从家庭伦理到人生价值再到家国天下——于是乎一种彻骨的荒谬感油然而生:我们是一个西西弗斯式的民族,我们活着的意义仿佛就是为了证明之前的自己有多么的愚蠢(有些人甚至连这一点也意识不到)。一种情绪、一种理性的情绪急迫地需要找到一个出口,否则我很可能就会放任自己这样自我麻痹地虚度下去。恰好此时,这本书出现在了我的生命当中——就像一个女人一样。我全身心地装扮她、满足她,用我的脑海滋润着她的全身——因为我觉得这会是我这辈子干的一件人事,一块终于可以立在山顶上的石头。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五):人文主义是一种热情

  记得有一次讲座,到了最后的提问环节,一位同学问教授,西方的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才打到目前这样比较发达的境地,中国的经验中是否包含了类似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样的历史实践呢,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又是要复兴哪个朝代的文化?这个问题的确大胆而引人遐思。教授答曰,中国的历史记忆里存在两段启蒙运动时期。其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其二展开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只不过这两次启蒙运动均是不彻底的和被打断的。“中国需要文艺复兴,但是这种复兴应该是横向而非纵向的,也就是说,中国应该复兴五四的精神、传统,也就是科学民主这些从西方舶来的思想。”观者看来,这里面无疑包括着西方的人文主义的传统。

  我读布洛克这本著作,一仍作者的写作思路,自滥觞于十三世纪的文艺复兴,下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化身洋流,以含蓄的力量导引读者,线性地漫游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海洋。

  更甚于此,布洛克运用印象主义色彩的历史编纂方法,借鉴了布特哈特,大胆使用个人主义,深入挖掘,复活历史上早已噤声的彼得拉克、伊拉斯谟、阿尔伯蒂、洛克、歌德、密尔、马克斯?韦伯、弗洛伊德和托马斯?曼等众多思想家,书写了一首别开生面,与传统史学教条迥异其趣的隽永史诗。也建构了更为清晰(而不是有条不紊)的关于文艺复兴以降的人文主义思潮的研究路数。

  布洛克本人强烈认同人文主义精神,阅读这样一部充满激情的组做,我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对于人文关怀、人的价值的情深意切,并为之打动。可贵的是,对于人文主义内涵以外的其他观点、主张。布洛克并未因此而党同伐异,攻其异端,从而有失偏驳。反能给予“宽容之理解”,作到述而不评,令人信服。这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把对思想多元的追求外化为写作信条,使我钦佩的地方。

  作者首先界定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厘清了它与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和人文学在修辞上的区别。他把人文主义视为“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与信念的向度,以及一场持续性的辩论。”而不是一种狭窄的思想流派或哲学学说。“人文主义的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这些能力是潜藏于人的身上的,需要外部力量加以唤醒,从而时期显现并进一步得到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从词源学角度来看,“人文”一词可上溯到古老的希腊的教育概念。进而,布洛克得出人文主义脱胎于中世纪教育方法“七艺”特别是古典语文教学这个结论也就自然而然了。不过,把这一人文主义同中世纪之间的连续性看作统一性,并不是作者的本意(这也是布洛克明确表达的),应该将其看成一种对福柯式中断论凿空历史的抗议。

  然后他就在剩余的篇章里恣肆起历史的海洋。而我则想用托克维尔当年所说的作结。

  “我只有一个想法、一种热情,那就是拥护自由和人类的尊严。”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六):通向“理解西方”之路上的阶梯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或是出于文化平等多元的考虑是否应当如此,总之西方文明是整个现代世界的主导文明。个人认为,不管我们是中国人阿拉伯人还是西方人,既然我们生活在整个西方文明所确立的范式之中,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并试图理解这个在现代世界无所不在的文明。更何况这个文明本身确实辉煌灿烂。

  然而,在中国式的文科教育下,政治历史是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从中看到的世界到处是偏见,学到的是从小就会“睁眼说瞎话”,哲学教育则彻底没有,文学也往往流于浅薄(不只对外国文学的介绍过于浅薄,即使是高中必修阶段,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介绍也是不足的。光芒夺目的诸子百家、奔腾恣肆的诗词歌赋都要在语文选修课本中才能略探一二,而语文教育太多的精力被浪费在了简单直接的道德说教以及找中心思想之类的细枝末节上)。所以,可以说,如果一个人从小接受着这种教育长大,而自己又没有专门地、抛开任何已有成见地去学习、探究、思考西方文明到底是怎样的、西方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话,他是根本不知道西方文明到底是怎么回事的。绝大部分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精神特质和思维范式的了解大概也只限于:“开放”、“重视个体”、“自由”等等这些被严重误读了的、毫无上下文的标签。

  我自己了解西方的整个思想世界大概是从《苏菲的世界》开始。从这本写给初中生看的哲学启蒙书,我才第一次开始知道那些过去听说过很多次的名字: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才知道我们从出生就被不停地重复、自己也奉为圭臬的那几句辩证法、社会发展决定论、唯物论,只不过是整个人类浩瀚的哲学思想史中的一支,而且其在整个思想谱系中的位置可谓偏狭。哲学的世界是如此迷人瑰丽、引人入胜,闪烁着如此耀眼的智慧之光,如此多样庞杂,同时又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仿佛长久以来被囚禁在井底的青蛙,有一天终于看见了灿烂的星河,才知道夜空是多么美丽神圣摄人心魄,而自己之前看到的那一小块天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而且,有了整个天空作为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评估自己的位置、以更加中立不偏颇的心态平等看待每一种思潮每一种文明,也能给我们之前看到的那小块天空有更好的定位。

  然后是哈佛正义课,引导我开始思考“什么是正义”。似乎第一课讲的就是绝大多数国人心中的正义观: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但是越到后来才越发现,从边沁到洛克、密尔,西方政治哲学已经走得远远比这个多的多。再然后是《美国宪政历程》,更加关注现实。从这里面,我慢慢完成一个“反洗脑”的过程,跳出十几年来所受教育划定的圈子,以一个“正常人”的头脑和理智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戴着一副姓马的有色眼镜看世界、用那套从小到大背得烂熟的阶级、利益、决定论的逻辑思考一切。从“思维范式”这个角度来说,大陆的洗脑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它教会全国人民利益论、决定论、二分法等等特色思考方式,而且把一个个孩子变成“装睡的人”——睁眼说瞎话、无视规则并且将之视为再正常不过之事的人。

  剔除掉这些被洗脑的东西,知道了西方的民主制度是经过多少代人认真探索得到的并不完美并不高效但确实有效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良好运作的政治体制而不仅仅是资本家和利益集团的游戏,知道并理解了西方的哲学大致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等等基本出发点,学会用正常的“地球人”的理性逻辑思考、用人类共有的“同理心”去感受、去代入,就可以阅读这本书了。这本书告诉你整个西方近现代文明最重要的一面——人文主义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经历了怎样的嬗变和一次次的新生,梳理清楚曾经不理解的很多现象、把一段段的碎片和断层粘起来,串成一跟完整的线。比如说,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启蒙运动的来去脉?现代艺术为什么是这种奇怪的样子?等等。

  其实不能算作书评,算是我个人的读书笔记,简单梳理一下从去年开始较为客观全面地开始认识西方文明的过程。这中间的理解、顿悟、打破思维枷锁等等过程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全都记下来会是漫长的流水账。(这也反映出我们受的荼毒到底有多深。)总之,作为一个地球公民,也是一个中国人,我希望自己能认真地理解、认识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而不是终其一生只看到一个被过滤、筛选过的片面的、畸形的思想世界。而这本书,是通向“理解西方”的道路上一级轻松却很有帮助、精炼而十分到位的阶梯。

  而且,中文翻译也很棒,很自然、是我们平时习惯的正宗汉语,基本没有西式语法的痕迹。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七):回忆与感想

  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以一条人文主义的线串起;西方的,而对我们亦有启发意义;历史,遥远的变得亲近,而切近的亦可对之保持距离感……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而思想又能深入且一贯,时有精辟之论,诚为佳作。2012年7月17日下午读毕”这两天偶然翻读此书一遍,又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额外的感想。

  “内容简介”已经写得很好,大概也是我的朋友的手笔:(此处略去)

  ——此书特点之一,以“人文主义”概念为核心,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进行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因此,书中涉及很多西方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于我们这些对西方学问还未入门而又“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而言,此书为我们近距离认识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作者似乎是借用“人文主义”这一概念,梳理了他所理解的西方思想史,回顾了他所掌握的对那一个个重要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的认识与理解。对相关人物的评述,虽所给篇幅或数页或半页或几行,总给人以精当恰切之感,并时而引发阅读其所论及之人的作品的兴趣。

  ——此书特点之二,所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艺术史等诸多领域,而作者又能有自己的融会贯通的见解(这与作者历史学家的身份及其宽阔视野与理解之同情或许有关),这一点在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显得尤其珍贵。我相信,此书虽以“人文主义”为主题,但所论及的问题,都是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等领域的重要问题,与对人及与人的存在相关的内容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最后两章,论及刚刚过去的一些历史和对西方的及人类的未来的展望,具有开拓万古之心胸,对读者有更大的震撼与启发。

  人文主义,其关注点或关键之处是“人”,及与人有关的思想、文化等内容,实际所涉范围极广。关于西方人文主义,原书具在,这里不拟也无法多作评价。我想收缩回归到作为一个浅薄而真实的读者本身,来谈谈个人的零碎或旁逸的回忆与感想,这或许与读者理论之重视读者本身的体验乃至创造性的原理不甚相远吧。

  第一,人的天性是向伟大的、美好的东西看齐,点燃生命的热情与希望。大概是在中学时,通过一些偶然的机缘,我(们)逐渐完成了零散的却并非不重要的自我启蒙。现在追忆,只能抓住一些看得见的东西,如某段文字了。此书第45页引用莎士比亚为哈姆雷特写的一段台词,“人类是个多么美妙的杰作……”,就曾出现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译文似有所不同,大概是另一版本),那时颇引发了我的美好的感受。科学也是一种值得探索追求的东西,在小时候偶然看到的有关科学发明的动画片,及上大学之前在家看的《语文读本》中有关科学方面的文章中,体会到一种对科学发生兴趣的心境,尽管此后完全废弃了。又如此书第88页提到的《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最可宝贵的内容,曾经能够激动人心。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曾经激动人心的是否还会再次激动人心?即人在世俗生活中,能否避免平庸?生命的火种点燃后,是否有熄灭的危险?书中第48页说,“人文主义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它对人的经验的首要价值这一人类尊严的坚守,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这个火种一经点燃,便永远没有熄灭之日”,读之使人警惕,也使人欣慰

  第二,伟大的、美好的东西,常常是平凡而又神奇的,遥远而又亲近的,在异域他邦而又更引人追慕的。从生活之流中偶然接触到的西方影视作品、西方文学作品,——如初中时在图书室里看到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两页,当即被其吸引——发现了一个西方精神世界,这些充实了我对人生和对生命的理解,成为回忆中感到温馨和富于魅力的内容。西方如此,即便是身在其中的东方、中国,对其精神世界、人格世界也有一个发现的过程,除了天禀颖悟,也常依靠文艺作品的启发教育,如小时候看的“东方小故事”,就曾引发我对古代中国及当时人的生活、思想、文化的怀想;又如大学时听某历史系老师讲到古代社会的情况,也会发生某种切近的联想……这些回忆,使我觉得人性中对伟大的、美好的东西的感受与追求是“先验地”存在的,它不仅是从外面习得的,更是预先刻印在我们的精神版图上的。一切伟大的文学艺术,莫不是抓住和体现了这一特性。

  第三,伟大的、美好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或人的存在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这一问题在此书中常被提到,如第67页: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认为天启宗教所提供的权威乃是一种幻觉。然而当这种幻觉被抛弃以后,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之间的区别,以及他们所十分重视的对道德、社会与审美价值的判断还有什么基础呢?难道结论只能是——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都是“自然的”;因此,所谓的善恶美丑纯粹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主观判断,毫无客观标准可言?第69页:休谟“最终在人类的感情,而不是知识中,发现了他所要寻找的基础”。第74页:卢梭认为道德的根源,“不在于理性、自利与利他的一致,抑或功利原则;而是在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声,一种人的内心天生的正义感与道德感”。第86页:康德认为人是一个道德上自律的存在。——可以说,宗教、科学、艺术及文化世界中的一切,皆有其地位与作用,然而真正能够给人的存在以立足点,还需回到人本身,通过人的道德理性,而非天启宗教或科学知识或其他什么。人本身或人性论的问题,既有时代性、地域性,也有其普遍性、永恒性,但经常是如在雾中,悬而未决。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王阳明的“良知说”,涉及并尝试解决人性论中的关键问题,足可参考。由上面所引,可见西方很多哲学家、思想家也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见解。那么,东海西海,心同理同,或许诸位贤哲会相视莫逆吧。

  此外,书里可圈可点的段落或精彩论点(有些是引述他人的)还有很多,可谓披沙拣金,往往见宝。除了每章开头摘出的文字以外,又如:第12页,论及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看待古代世界的方式;第13页,论“对古代世界的重新发现”;第14页,“西方思想史上存在着三种天人关系模式”;第32页,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的宗教色彩;第35页,教育的意义;第74页,卢梭对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的观点;第80页,浪漫主义本身却并不代表一种统一的艺术风格;第81页,“绕到标签的背后去认识思想家和艺术家”;第92页,“人类的思想解放事业是一场世世代代都要重新开始的战斗”;第131页,有关“实证主义”的地位;第144页,“任何以调查和了解人是如何适应现代工业社会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为目标的研究,都应当被视为人文主义传统的一部分”;第149页,“在我看来,詹姆斯是一位被低估了的思想家”;第151页,“弗洛伊德本人的家庭生活十分幸福”;第154页,弗洛伊德的思想同文学艺术之间的亲近关系;第159页,现代艺术同过去的决裂并不像我们原先所认为的那样彻底;第168页,积极入世的生活与沉思默想的生活哪一个更值得提倡;第177页,“我认为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人文主义理念,只要它能够与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个比我们伟大,并且可以指望其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力量这一信念相结合,那么我们的处境就会比凭借自身的力量在一个冷漠且常常充满敌意的宇宙中维持这些价值要好得多”;第180页,“人的意识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同其所依存的生理载体的关系,而是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灵魂、精神、心智、思想或者意识流的东西的存在”,“在自然世界以外,还存在着一个人类所参与的第二维度,用广义的人类学术语来说,叫做人类的文化世界”;第182页,“没有比西方文化的分裂走向终结这一趋势更加令人感到兴奋的了”; 第188页,人们“已经无力控制生活,人类在技术的价值天平上已然变得无足轻重”;第193页,“他们的行为往往能够表现出超越其所在环境的惊人力量”;第200页,“我至少也应当承认在西方以外的其他地区同样存在着属于自己的人文主义传统”;第204-5页,年轻人对新的价值理念的探索;第206页,“无论我们对未来作出何种假设,人文与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都会有所加强”;第212页,体制外与体制内;第216页,“是历史与人文学研究使我们保持了关于未来的开放意识”。

  阅读时发生疑问的地方:第124页,阿诺德某个观点是“在1869年的英国群众性骚动结束后发表的”,约翰?穆勒出力平息了这场骚动,作为结果产生了1867年扩大选举权的改革法案。——此处提及的年代是否有问题?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八):《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导读

  对于“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大多数读者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诸如“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之类的说法,另一方面也是拜教科书中所谓“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定说所赐。其实从学理上看,“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历史的层面上,它指的是肇始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的西方思想传统,这一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被人们重新发现,并从此为西方历代有识之士所发扬光大;而在逻辑的层面上,它指的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珍视态度,以及一种对人类的经验与理性的信任,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人文主义同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区别开来。

  本书的作者阿伦·布洛克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一生都浸染在牛津大学这一具有深厚人文传统的环境里。正是这种独特的教育背景与人生体验,赋予了他以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笔调,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史进行推源溯流、条分缕析的良苦用心。而这背后所折射出的,无疑是他心中那份对西方思想传统继承与坚守的人文主义情结。诚然,这种强调文化传承的“守”的立场在当下难逃“文化保守主义”名义的指摘(正因如此,编者对书中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者这种对自己所要坚守的价值进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对这一坚守进行论证的行为,本身就体现了现代学术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赞叹。

  作为一部篇幅适中的思想史著作,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艺术史等诸多领域,具有集“博”与“精”于一身的特点。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与此同时,作者在学理层面上也持论严谨且颇具匠心,书中的一些观点与思路对我们理解西方现代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里,编者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对作者的立意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读者对全书内容的把握。

  首先,作者对“人文主义”的内涵采取了一种开放的视角:“人文主义不是一种思想流派或哲学学说,而是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与信念的维度,以及一场持续性的辩论”。例如在谈到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野问题时,作者一方面在原则上肯定了布克哈特以来将“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区别性特征的做法;而另一方面,他也对二者之间的历史连续性予以恢复,从而对所谓“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定说予以解构。这种处理方式看似有些自我矛盾,然而却正是作者的智慧所在。因为它既明确了“人文主义”概念的基本内涵(“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同时也避免了落入历史决定论的窠臼,从而以一种去本质化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微妙关系。又如对于理性主义,作者一方面热情讴歌了它在人类思想解放事业上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对其逻辑自反性与历史局限性进行了反思

  理性主义在打破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垄断之后,自己也逐渐沦为一种意识形态教条,从而也变得像宗教那样——既不允许别人对其理论前提进行质疑,也容不得异见的产生。

  从总体上看,作者在对人文主义传统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着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他并不是以一种说教的口吻向我们灌输人文主义“是什么”,而是在历时的维度上不断对这一传统的思想内涵进行关注与呈现,从而以一种循循善诱的开放式态度,引导我们对这段西方思想史的黄金时期进行认知与理解。

  其次,虽然“现代性”概念在作者写作本书时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然而从本质上看,这本《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其实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主流现代性的思想“前传”。英国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曾经在四个层面上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政治层面——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

  经济层面——市场经济以及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

  社会层面——劳动与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

  文化层面——宗教的衰落以及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尤其是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文化取向。

  在作者的行文中我们不难发现,本书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上述四个层面中的所有内容,其中尤其在“文化层面”上着墨最多。不仅如此,作者还别具匠心地在对以启蒙思想为主体,被马克斯·韦伯概括为“理性化”的主流现代性进行追溯的过程中,融入了另一条重要的历史线索,那就是包括卢梭、德国浪漫派、英国浪漫主义、尼采,以及许多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和现代神学家在内的,对主流现代性持反思与批判态度的“反现代”思潮,从而有力地揭示了“现代性”内部的多重张力——理性与浪漫、科学与信仰、总体与差异……这种富于对话性的历史叙述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性”的思想内涵提供了明确而又多元的维度,从而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参与当下的文化论争提供了一种历史性的支持。

  第三,作者在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进行总体评价时,遵循着一种在普遍主义的基础上兼顾相对主义的价值理念。作为一位西方世界的文化精英,作者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溢于言表,而这种个人情感又因主流现代性产生、发展于西方这一历史事实而获得了一定的普适意义。虽然如此,作者却并没有倚仗这一点而将他的文化自豪感转化为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优越感;而是一方面恪守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对西方文明在历史上所走过的弯路进行了深入反思,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从而对西方文明以外的其他人类文明给予了关注的必要性:

  通往真理的道路不止一条,其他文明……所走出的道路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地看待,并且需要努力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对其加以理解。即使我们无法接受让自己真实地生活于它们之中,或者由于其不容异见的狭隘性而使得我们被迫捍卫我们自己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也不应放弃这种尝试。

  这种对文化他者抱有“理解之同情”的心态,使得作者在坚守普适价值的基础上兼备相对主义的开阔视野,从而实现了文化本位与超越意识在一个更高层面上的统一。这种集执着与开明于一身的文化心态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在一个同样拥有深厚人文主义传统的国度,我们应当如何在“西天取经”与“乡音难改”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摒弃“外来和尚会念经”式的文化虚无,另一方面也避免“老子先前阔多了”式的文化愚昧,从而实现以自己独特的胸怀来拥抱人类普适文明这一“美美与共”之境。

  本书的中文版首度问世于1997年,在当时为我国的西学译介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重新出版,我们在董乐山先生原有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译校与修订,并且对书中一些重要的人物与概念以边注的形式加以说明,对书中的引文也参照源文献的权威中译本进行了审订。冯友兰先生在论及学习哲学的意义时,曾经提出过“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的理念,这也正是我们此次出版《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立意所在。在人的主体性受到来自文化积习、工具理性和权威主义的多重压力的境遇下,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如同一泓清水,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文之光。

  唐乐

  2012年2月5日于京西昊天塔下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九):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至今人们仍无法对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人文学这些词汇给出令人满意的定义。在本书中人文主义并不代表某一特定流派,而是某种宽泛的倾向。本书所论述到的思想家是因为某些共同的假设或关心某些因时而异的共同问题而被联系到一起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对古代经典的重视及其受过古典教育的共同经验”。3

  文艺复兴时期:

  上述词汇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而该拉丁词载观念上又有更古老的古希腊来源,即“教育”(paideia),其特点有四:1,以七门学科系统记述了人类知识:语法、修辞、逻辑、算术(辩论)、几何、天文、音乐;2,“它提供了在一个没有书本的世界中进行教授和论辩的技巧,以语言的掌握、思想的精确、论辩的熟练为基础。”3,“它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假设,即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的发展”;4,“人的优越性是它要发展的一个概念”。P4 古希腊罗马由于尚未产生印刷术,因此公共事务中对演讲术要求极高,思维能力需要通过全面的教育来获得,就是希腊文的enkyklia paedeia(英文Encyclopedia),西塞罗将之译成拉丁文humanitas,根据的是希腊人的以下观点:“这(全面教育)是发扬那些纯粹属于人和人性的品质的途径”。P5 这一教育传统对西方教育的影响延伸至19世纪末。但是,“人文主义”一词在古希腊罗马中并没有出现,迟至1808年才有德国教育家F. J. 尼特哈麦用德文humanismus杜撰,后来有George Voigt于1859年用于文艺复兴的论述中,书名叫《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比Burckhardt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早一年(1860)。P5 另一方面,在15世纪末意大利就用umanista(英文humanist)来称呼其古典语言文学教师,其所教科目称为studia humanitatis(英文the humanities),即人文学,在15世纪指语法、修辞、历史、文学、道德哲学等科目,要求阅读古希腊文、拉丁文著作。这是古代经典的复活或再生,文艺复兴也由此得名。Voigt和Burckhardt“把人文主义一词用于他们认为与古典学问的复活有关的新态度和新信念上,他们把这种新态度和新信念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P6 可二十世纪的许多史学家却怀疑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同一性。不过目前有两个暂行的结论:

  1,文艺复兴用来指代1350-1600年这么一个多样化的历史时期,因此无法赋予它一个单一的特征。这并不是说这个时期中人文主义不重要了,而是说必须注意到人文主义内部的多样性:意大利人文主义、北欧伊拉斯谟基督教人文主义、法国拉伯雷和蒙田的人文主义之间也有不同之处。

  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文艺复兴时流传着中世纪的某些思想,中世纪也已经有了某些文艺复兴式的世界观。P9也就是说对古代经典的复活并非文艺复兴独有的。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要看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中世纪对古希腊罗马经典并没有分隔感,文艺复兴时期则“第一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中世纪成了他们与古代世界的鸿沟。P10 不管如何论证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性,也无法否认文艺复兴的新视角刺激了新能量的释放。

  西方思想看待人和宇宙的三种模式:

  1,超自然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2,自然的,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3,人文主义的,“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 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P12 第一种模式是中世纪的,第二种的科学模式到17世纪才形成,第三种的现代形态则是文艺复兴的。这第三种模式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哲学。

  人文主义讨论的两大话题:

  1,积极活跃生活与沉思默想生活孰优孰略;2,命运的无常和拒绝对之服从的美德之间的冲突。“这种独立的世俗价值观的发展,起源于基督教前的古代世界的重新发现,它表现在更加敏锐的历史感上,历史不再被认为是天意的实现,而是人类的努力和失败的产物。”P33 在人文主义传统中,马基雅维利是“既无法忽略又无法归类的一个人物”33,他的独创性观点源于“他看不到美德获胜的希望而痛苦地感到绝望和他悲剧性的对邪恶的意识”(罗伯托·里多尔非)。34 不过,不管人文主义者内部有什么分歧,他们全都同意教育的重要性。42 “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包括塑造自己的能力,是潜伏的,需要唤醒,需要让它们表现出来,加以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把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发现他自己的humanitas(人性)的过程。”45 而教育的内容,最重要的包括历史和语言(不仅仅包括古典语言)。

  蒙田和歌德将“克制”奉为圭皋,蒙田取之于希腊怀疑派。蒙田在《论经验》中写道:最好的生活是普通的和符合人性的模范的生活。“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因为它既非信条亦非哲学体系,也不代表任何集团的利益。因此作为历史力量它是软弱的,但它对人的尊严的坚持却具有巨大力量。P67

  启蒙运动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

  洛克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正如皮特拉克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关系。75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是连续性的,但非同一性的。宗教在后者的位置已大大降低。

  在卢梭看来,道德的根源是“内心的呼声”,它是独立的,不依赖任何外在权威,从这一点看他与启蒙运动是一致的,他关心的“不是情感(感官)作为目的本身的解放,要是这样就不免是自我放纵了”。101 他与其他人的最根本分歧是对人性善恶的看法:“没有东西比人性本善是大自然的意志这一异端邪说更彻底地使他与那些相信原罪的人分道扬镳了。”101 (按:将卢梭最重要的三部著作当成一个体系来看,《新爱洛伊丝》宣告了人性自然之美好,《社会契约论》建构了依据自然人性基础上的社会生活来取代当下腐蚀人的的文明社会,《爱弥儿》则可以看作是如何培养这个理想国的合格公民。)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正如波德莱尔所说:“浪漫主义所处的地位恰恰正是不在于题材的选择,也不在于确切的真理,而是一种感觉的方式。”

  18世纪后期德国前浪漫主义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体现在音乐艺术,但最好的代表是歌德。“他把一个作家和诗人的杰出才能与使他在世世代代受过教育的德国人心目中成为古典人文主义化身的一种生活态度结合起来。这种态度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在他身上的,而是要经过斗争才具有,这种有意地培养内心平衡与和谐,使他对德国教育传统中的自我修养有了一种塑造性影响。”147歌德的真正成就在于从《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狂热中解放出来,通过科学研究进行自我改造,”探讨客观世界是他用来制约过度主观的手段,他越来越把过度主观看作是时代的通病。“148他在1824年写道:“人必须把他的所有能力——感官、理性、想象力和理解力,发展为一种真正的统一体。”他之所以着迷于古希腊的原因就在于古希腊人“避免了非自然的二元论这种像上天的诅咒一样降临到现代世界的人的能力分裂。正是这种‘愈合的统一’(the healing unity),使得歌德同时拥有了诗人的直接言说能力和完人的平静心境。“109

  现代时期:

  1870-1914年是欧洲自由主义的巅峰时期,可之后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力量,而且其广泛传播也使得它渐渐失去独创性,不再吸引年轻一代。129现代以来由尼采激起的对非理性的崇拜以及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影响对人文主义构成了“直接的威胁”。138 传统价值观断裂之后人们需要寻找新的信念。“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新的意识,一种看待人类与世界的新的方式,以及一种史无前例的人类精神状态。“140

  总的来看,现代时期的文学艺术必须找到合适的形式来表达艺术家们所想要实现的双重革命:一是公开承认人性的分裂以及非理性因素在个人生活与社会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第二个相应的变革是承认意识的碎片性、经验的含混性和真理的相对性。“161-162

  人文主义最为重要和稳定的特点:1,“人文主义将焦点集中于人,一切从人的经验开始。”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而人权以及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就在于对这一点的尊重。”164为了解放人身上的价值与能力,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教育,目的是“唤醒人们对人类生活可能性的认识,以及培养年轻人的人性意识”,因此教育被人文主义者置于中心地位。二是个人自由。三是对思想的重视。165人文主义讨论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是积极入世的生活于沉思默想的生活哪一个更值得提倡。人文主义者的表现似乎倾向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战二战以后,人文主义传统还有前途吗?乔治·斯坦纳在其演讲《蓝胡子的城堡》中提出,纳粹主义出现在德国,而德国又是当时人文主义教育程度最高的,这一事实就否定了人文主义传统本身。194 纳粹主义的出现并不能用单一原因来解释,但托马斯·曼的观点可作为参考,即德国的人文主义传统过于注重内心修养,不关注外部秩序,因此德国历史上的“恶”常常起源于“善”。195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用一个阶段的人文主义发展状况来概括整个大的人文主义传统本身,毕竟“比较现实的人文主义观念承认人的软弱性与局限性,因而将希望寄托在人的潜在创造力,以及这种创造力被激发后可能取得的成就上,而不是寄托在人的天性本善(抑或本恶)上。”196 (可见,人文主义从不偏执于某一段独断论,尽管它批判卢梭的性善论,也不代表人文主义就坚持性恶论)在政治体制上,人文主义并不认为他们对个体的强调与一定程度上的集体行动相矛盾,但他们的总体信念是,“无论从属于何种政治势力,都应该继续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相信自己有权并理应被当作个体而受到尊重。”198 西方社会至今之所以能够拥有较稳定的政治制度、福利制度也都是人文主义传统作用的结果,只不过现在我们容易聚焦于其实践中的缺点而不是其成就上。202 当然,当代社会依然存在无数问题,但有两点需要指出:1,“我们人类是生活在一个不完美世界上的不完美生物。即使是在最先进的社会体制中,也没有人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也就是说,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不坏的制度)2,“衡量一个社会的标准不仅在于经济与社会方面的统计数据,还包括社会凝聚力、道德品格,以及成员(按:指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是否存在足够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和相互信任来应对挑战。”203

  简评:布洛克在本书中意图梳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只是这个词本来便含义宽广,因此基本将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潮流都谈了一遍。但这是这个概念本身所需,毕竟所谈的是“传统”,而非流派。总的来讲,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从人自身经验出发理解自我以及外部世界,承认人自身的弱点与局限并致力于对人与社会的改造的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个体性与自由,但也强调人类经验的延续性,因此尊重人类的历史经验和通过教育改造自我、唤醒潜能。人文主义也从不走极端,各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恰恰常常是对极端势力的反拨力量,而且人文主义传统也会对内部的偏激进行反思与纠正,这一切都基于人文主义对人自身弱点的承认与对人改造自身的信念。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读后感(十):人文主义:守护人性的传统

  人文主义经常会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时代哲学,体现了当时的思想家从中世纪神学枷锁中挣脱出来后对人性价值的新追求。不过作为一种哲学,人文主义的理论似乎显得有些含混不清。而且它与文艺复兴运动互为表里的关系后来也受到诸多质疑。“人文主义”究竟是怎样一种思想学术流派?它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它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如何?对于我们今天和将来的生活又可以有哪些启发?这些问题都把我们引向对这一耳熟能详的思想传统的不断重新审视。

  牛津大学历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1984年由阿斯本人文学会主持的系列讲座上就会回顾了在西方思想中源远流长的人文主义传统,并形成了这本著作。作为一名视野宏大的历史学家,布洛克为我们精辟地介绍了人文主义这一个概念的兴起及其绵延至今的思想历史脉络。他并不是把人文主义仅仅解读为某个时期的思想流派或哲学学说,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与信念的维度,以及一场持续性的辩论。它们不是由一个统一的结构维系在一起的,而是由某些共同的假设以及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因时而异的问题的共同关切维系在一起的。” 2所以人文主义不同于某些严格的理论体系,具有的是宽泛、灵活和多样的思想面貌。人文主义也具有长远的历史维度,在内外对话中不断产生新的现实思想活力。人文主义的兴起就是通过追溯某些更古老的传统进行的,而在其第一波辉煌的发展过后,又融入其他的思想流派中继续产生影响。同时,人文主义传统也确实体现了某些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所以我们既需要了解其宽泛和多样的思想面貌,也需要重视这一传统针对某些人类基本问题所表达的核心关切。

  一 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

  “人文”humanitas这一拉丁词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教育”paideia的理念。古希腊人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来对人的个性品德进行塑造(比如苏格拉底就专门讨论过德性是否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人,他们要具备诸多优秀的品质。在古代的公共生活中,思辨推理和表达演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就需要一种人文领域的全方位教育,主要的七个学科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这种教育,希腊语叫做enkyklia paedeia,也就是英语中encyclopedia百科全书一词的词源。西塞罗在拉丁语中为它找到了一个对应的词——humanitas(人性),他所依据的是希腊人的这一观念: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那些为人类与人性所独有的品质。

  “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很晚,到19世纪初才由德国教育家尼特哈麦提出(德语humanismus),讨论的是古代经典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后来又由沃伊格特在1859年出版的《古代经典的复兴: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一书中首先用于描述文艺复兴运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与教育、古代经典和文艺复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15世纪末,意大利城邦的学生就用umanista(英语中的humanist)一词来称呼他们的古典语文老师。他们所教的科目被称为studia humanitatis(即英语中的the humanities,“人文学”), 包括语法、修辞、历史、文学和道德哲学等,学习材料主要是古典时期流传下来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文献。这就是托马斯·莫尔和约翰·科莱特所谓的“新学”,即复兴对古代经典的学习。

  之所以叫复兴,是因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这些古典文献在西欧曾一度大量佚失,基督教神学取代了古代经典的知识。直到12、13世纪,这些文献才逐步传回欧洲。学者们开始重新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将古希腊文献翻译成拉丁语进行传播,这也就是人文学研究studia humanitatis的最初含义。人文学研究studia humanitatis关注的不仅是拉丁、希腊语言文字技巧,也包括这些作品的内容——维吉尔的诗歌(后来有包括荷马的诗歌),李维和塔西佗的历史作品(后来又包括修昔底德的作品),以及西塞罗的斯多葛主义和道德哲学论著(后来又包括柏拉图的对话)。19这种对古代文化的关注后来进一步超出修辞和文学的范畴,影响到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领域,以及人们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一种同古典复兴有关的新的态度与信念也就逐步形成。这也就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体现的意思:其意大利语原文Rinascimento即由表示“重新”的ri-和表示“出生”的nascere两部分构成,表示古代世界和文化的重新诞生。

  在恢复对古代世界的了解和关注后,也就有了隔断古今的“中世纪”这个概念。实际上,中世纪也一直有古典文献的传承,比如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但丁对奥维德和维吉尔的研读等。只不过中世纪的人认为自己与古代世界没有疏离感,随意把其中的神话、艺术、文学和哲学整合到他们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中,并且以改变其原初含义的方式使之适应于自己的体系。只有到了彼得拉克和十四、十五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时候,古代世界才开始被视为一种凭借自身价值而独立存在的文明,被认为是遥远陌生而又令人神往的,是一个自成一体、与众不同的世界,比他们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要优越得多。12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人文主义并不足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文化内容,因为经院哲学和宗教改革也一直在传承和酝酿。人文主义中也一直保留有基督教的因素。

  不过,当时出现的人文主义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就认为罗马教廷时代是蒙昧黑暗的,反倒对多神异教的古代世界无比钦慕。这就颠覆了中世纪以来的历史观念。彼得拉克批判经院哲学教给人们一些“正确而无益的东西”,而对“人的本性”、“生命的目的”以及“我们到哪里去”这种关键问题却漠不关心。他认为人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道德、心理与社会问题,而不要在经院哲学的抽象思辨上浪费时间。彼得拉克说:“只有傻瓜才自以为是,他们不是抱着谦卑的态度去接受,却妄图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以及较之难上加难的上帝的奥秘。”所以,人类的当务之急是探索内心与经验的丰富性,这就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关切之一。15

  从彼得拉克的经典表述中可以看出,人文主义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天人关系模式,它以人为中心,并且以人的经验来作为人对自己、上帝和自然进行了解的出发点。这就区别于“超自然”或“超验”的神学模式,其关注焦点在于上帝,人则被视为上帝所创造物的一部分。也不同于“自然”或“科学”模式,它所关注的焦点是自然,而将人与其他生物一同视作自然秩序的一部分。14人文主义模式是一种自成一体的传统。它并不是简单地取代了神学模式,后来又被科学模式取代,而是绵延不息,与其他两种模式一同发挥着影响。

  彼得拉克之后,出现在意大利诸城邦的公民人文主义(civic humanism)是人文主义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次全面、辉煌地呈现。先后在佛罗伦萨担任执政官的萨卢塔蒂和布鲁尼让佛罗伦萨成为了15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中心。萨卢塔蒂资助拜占庭学者克莱索拉勒在佛罗伦萨教授古希腊语,并招揽了许多青年才俊。布鲁尼就是克莱索拉勒的弟子,继承萨卢塔蒂成为佛罗伦萨执政官,是当时政治与文化的核心人物。他写作了上罗马时代的佛罗伦萨历史,并将色诺芬、柏拉图、普罗塔克、狄摩西尼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之后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则是一位人文主义全才和杰出的艺术家,他促成了建筑与绘画艺术的重大变革。在美第奇家族控制佛罗伦萨期间,他们资助的人文主义大师费奇诺将大量柏拉图作品翻译成拉丁文,从而唤醒了柏拉图主义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思想传统。到15世纪末期,佛罗伦萨不断受到外部入侵和内部政局动荡的破坏,逐渐走向衰落。但在这一时期也产生了马基雅维利、圭恰迪尼和瓦萨里等杰出的人文主义人物。此后罗马获得了文艺复兴的中心地位,这得益于庇护二世和尤里乌斯二世两位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教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后一次高潮出现在威尼斯,因为威尼斯保持了最长时间的稳定和独立。这里有繁荣的出版业,产生了希腊语文献出版家马努提乌斯、贝里尼父子、提香、乔吉奥尼、丁托列托和维罗内塞等著名人物。

  公民人文主义主张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扭转了此前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等基督教神学家对此世生活的贬低和否定。阿尔伯蒂就说:“人不是生来虚度光阴的,而是应当积极地创造丰功伟业。”人应该在世间奋力拼搏,去主导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消极接受天意的主宰。应该采取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勇气与理性的结合能够战胜逆境。“阿尔伯蒂等人文主义者坚持认为:人,只要有足够的胆量,是可以战胜命运的。正是这种对人的创造力与驾驭生活能力的强调,使得当时的人们产生了追求个性与增强自我意识的愿望。布克哈特认为这一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显著标志。”所以就像彼得拉克的作品展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潮流提倡的是个体性的充分实现,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价值取向。“这种独立的世俗价值尺度的发展,源于对基督教出现以前的古代世界的重新发现。它表现为一种更加敏锐的历史感,在这种视角下,历史不再被视为某种“天意”的实现,而是人类的努力与失败的产物。”而人生的功绩又主要是要通过城邦的公民政治行动来实现的。所以公民人文主义就承续了古典共和政治思想的伟大传统。政治荣耀和对城邦的忠诚被认为是崇高的价值。奎恰迪尼的《意大利史》和马基雅维利崇尚政治功业的写作可以被视为人文主义政治写作的最高峰。25

  16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向北方扩散。曾在威尼斯求学和生活的伊拉斯谟和丢勒就为北方带去了人文主义思潮。在希腊语专家布德的说服下,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创办了法兰西学院和皇家图书馆。巴黎大学开设了希腊语教程,剑桥和牛津也相继创办了人文学院。在恢复世俗价值和人文学术的同时,人文主义也一直保有明显的宗教因素。费奇诺崇尚沉思默想生活的柏拉图神秘主义就与公民人文主义潮流大相径庭。而北方的基督教人文主义又呈现出另外一种宗教性的面貌。他们主张对基督教和人文主义进行调和,将人文主义的治学方法应用于《圣经》文本和中世纪教父的著作。 伊拉斯谟就完成了对希腊语《新约》的编纂和评注。不过这种争夺神学话语权的行为势必与教廷产生矛盾。在人文学术精神和教廷神学垄断的摩擦中,就酝酿出了马丁路德所开创的惊世骇俗的宗教改革洪流。路德的人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主张以及把《圣经》翻译成德语等民族语言的工作可以视为得益于人文主义的学术潮流。但是路德的上帝主宰一切的极端宗教信念又是与人文主义精神的重大背离。最终,在宗教战争的剧烈纷争中,人文主义运动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明亮色彩。

  在目睹战争毁灭和政治腐化后,处于文艺复兴末期的马基雅维利、奎恰迪尼、米开朗基罗等人都逐渐失去乐观和信心。比如马基雅利就开始嘲笑以往的美德政治观念,并为“邪恶”的统治手段辩护。但他所维护的目标仍然是人文主义所一直追求的政治自由与荣耀。之所以会有这种分裂,是因为“他看不到美德获胜的希望而痛苦地感到绝望,以及他对于邪恶的悲剧性意识。”27人文主义最深沉的悲剧基调最为完整地体现在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没有其他任何作品比莎士比亚更全面地刻画了人的状态。“莎士比亚同马基雅维利一样,都不相信勇气和雄心能够掌握命运;他认为人所能够做的,不过是以坚韧不拔的态度来面对失败。”44正如埃德加在《李尔王》中的台词所说的那样:“人的生死不是可以勉强求到的,你应该耐心忍受天命的安排。”抑或像克里奥佩特拉那样,以一个高贵庄严的姿态来面对希望的破灭。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幻灭了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在他身上表现了属于时代的也是根植于人性的挣扎与失望。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后一位人文主义者是法国的蒙田。在他的作品中再也看不到对公民政治追求的热望,也没有对人的英雄主义的赞颂或把人无限拔高和神化的尝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然的怀疑主义和对人的本然状态的安之若素。他说:“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47蒙田在自嘲中体现的安详与从容不是盲目乐观的结果,而是源于时代的辛酸与苦涩。

  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大体看到人文主义的一些基本精神面貌。首先,它秉持一种以教育实现人性的理念,看重人性的可塑性和可完善性。“人文主义的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这些能力是潜藏于人的身上的,需要外部力量加以唤醒,从而使其显现并进一步得到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让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并且发现自己的humanitas(人性)的过程。”其次,人文研究和人文教育的媒介是语言。人文学研究从古典文献的拉丁语特别是古希腊语入手,重新开辟出了那个一度被遮蔽的人性世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studia humanitatis(人文学)中,语法和修辞两个科目不仅要引导学生熟悉古典学术并培养其在演讲与写作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承担着让他们全面掌握文学、历史和道德哲学等经典作品的功能。因此可以说,这些学生是从荷马、修昔底德、维吉尔和西塞罗等古代作家那里学到humanitas的含义的。”在恢复对古代语言世界的熟习后,拉丁语在现代世界的使用也被激活。彼得拉克的拉丁语写作就被认为是“恢复了拉丁语作为一种活的语言的地位。”古典语言世界的再次繁荣又促进了各个民族语言的兴起。正是在人文主义语言写作的激励下,才有了马基雅维利等人的意大利语写作的尝试,塞万提斯使用西班牙语创作的尝试,蒙田和拉伯雷使用法语创作的尝试,以及弥尔顿、莎士比亚和霍布斯开辟的英语写作的新世界。古希腊语中语言logos也就是理性的意思。语言能力也就是人的理性能力。人类通过语言创造出个体内心经验的丰富性,也是通过语言实现了人与人的共同交往和生活。所以亚里士多德才说人的本性是理性logos,而这种本性只有在共同体生活中才能全面地实现,所以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人类的理性能力即语言能力的使用就是全部的人类尊严和人类自由的基础所在。

  人文主义运动是通过许多回环交织的精英文人的非正式小圈子不断发展推动的,比如意大利地区的众多社团,托马斯莫尔的文化圈子,法国王后玛格丽特的圈子,以及伊拉斯谟的圈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就其性质而言是个人化的:它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既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场运动。”人文主义运动的松散性和精英性决定了其软弱性,在面对随之而来的宗教改革以及天主教反改革所发动的大众运动的狂潮时无法组织有力的抵抗。然而人文主义所昭示的贯穿古今的人性精神不会轻易磨灭。“人文主义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它对人的经验的首要价值这一人类尊严的坚守,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这个火种一经点燃,便永远没有熄灭之日。尽管身处十六世纪末的人们很难认识到以这一点,但后来的历史却告诉我们:未来是站在人文主义者的一边的。”48

  还没总结完

  赵匡宇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