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理念》读后感精选10篇
《正义的理念》是一本由[印] 阿马蒂亚·森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一):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推荐语
这是自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面世以来,有关正义理论的最重要的论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这部新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政治哲学,在我们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对于正义概念的抽象而无休止的争论,我们应当致力于定义何为非正义,并且努力消除非正义。
(推荐人:《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主编 庞贝)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二):正义和公平
其实当森的论文中没有出现一个数学符号,没有一个公式推导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能更让人读懂,但是我错了,个人和社会偏好当没有用公式排序来表示的时候,原来更难把握。由于能力和知识的有限,我只能接触到此书的皮毛,不能完全搞明白一些逻辑关系。
森用东方人特有的智慧解读了正义和公正,基于可行能力去思考幸福,用一种更有远见的商讨方式形成共同的理念,这些可能难以用严格的数学模型来分析,用哲学慎思的方式展现出来,更体现了一位诺贝尔学者深厚的理论功底。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三):这不是评论
很长时间以来,我以为我已经彻底与爱慕虚荣说拜拜了,尤其是在学习方面,记得我之前做过的最装13的事儿是刚工作没多久买了一本三联社出版的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装帧设计纸质字迹都非常好,但是拿到手看了第一页我就斯巴达了,从此我发誓再不能装高深,就像那句俗话说的:当你成为别人的心腹时,也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嗯,很有辩证法的味道。老是装高深搞不好哪天就被别人给高深了。但是“不做装13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这次栽给了阿玛蒂亚这位学术大佬。虽说没有败的比败给萨特惨,但当年的痛苦早就被“一流的剧作家,二流的小说家,三流的哲学家,以及优秀的自由主义战士-------但似乎更像是一个演员”给治愈了,而阿玛蒂亚这位学术大佬,给我的更像温柔一刀,时不时的能看懂点,但叫我说我学了点啥,我就哑巴了。好在看周围不少人看你这本书都表示:是本好书,但是不容易看懂。我才觉得颜面被挽回了一点儿,看官们也许要说,啊你这样也可以么,你既然都没怎么看懂怎么知道是好书呢?难道就因为作者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项,还是因为他是剑桥大学最富盛名的三一学院的院长,都不是。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就是这么回事
我以为我明白了,实际上我啥都不懂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四):是个DOS系统?
作者阿马蒂亚-森,印度人,199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关系、福利与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问题。他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
阿马蒂亚-森关于正义的观点:我们需要超越,而不只是停留在对于不公正的直观感受上,我们必须通过理智的审思来对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不公正进行批判性考察,才能确定我们目睹的悲剧是否要以成为遣责的依据,才能将不可抗阻的灾害与本可预防而未能阻止的人祸分开来,才能将我们的视野由对于惨状的单纯观察和施救,转向对于其中不公正现象的深刻分析和解剖。
作者还指出,正义问题需要关注实际的生活与现实,而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制度和规则上;需要关注如何减少不公正,而不是局限于寻找绝对的公正;我们的视野可以遍布全球,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的这界范围以内。任何人都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把正义以及此此相关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思想贴上西方世界的标签。
作者出发点很好,这些论题也是极喜吸引人之处,只是读来仍是觉得太理论和枯燥,以至于书躺在书堆之中好久,数次试着翻阅都没办法读完。也是看不太明白啊。当然还有自己对这类纯粹的政治哲学理论范畴的书不太感冒的缘故,书中探讨的以“社会契约论”为方法的主流正义理论,怎么看都像是DOS系统,都离我们当下的生活太遥远,以至于虽然作者出发点很好,仍有些不太让人好接受。愿有缘人能细读多读,一是明辩是非;二是使人亦明辩是非。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五):正义是民主的一个过程
正义是民主的一个过程
评《正义的理念》
论及正义,很多读者首先想到的是罗尔斯的《正义论》,他为我们对于公正问题的思考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罗尔斯的先验主义不同,森的正义思想是比较主义:我们并非寻找绝对的正义,而是致力于减少明显的非正义。《正义的理念》一书中就是他关于正义理念的阐述,值得关注的是,森一直在关注正义问题,如今他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一个委员会任主席,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致力于发现并消除各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首先说民主,民主应该是国家决策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将决定民主的发展方向:民主到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还是倾听广大人民的意愿。历史上的很多独裁国家,民主被政权残暴地压制,最终成为独裁人士的工具;但在更多时候,民主成为国民行使自己权利的方式,为决定自己国家的未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公平、正义的问题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先验主义为正义设定了一个完美的概念,并需要现实不断向这个概念靠近,但这个设定过于草率,一方面没有考虑实际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相对来说,比较主义更具有说服力,它要求对非正义的概念达成共识,然后再努力消除非正义,从而逐步达到正义的地步。
在对罗尔斯等人的批判基础上(仅仅是学术上的研讨,森本人对罗尔斯充满了尊敬),森提出了他关于正义问题的理论框架,那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正义的理论,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正义理论,以及我们如何实现正义。森认为,把公正原则的运作与人们的实际行为结合起来,正是对社会公正进行实践性理性思考的核心。当然,这种相对主义可以避免落入先验主义的窠臼,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行为的调整对公正原则进行修正。中国的古老故事中也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评判困境,这在正义准则的确立上确实会引起很多正义,理智思考成为正义准则确定的一个方式,但如何保证理性,让思考成为确定正义的依据,也是这其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在正义原则中同样包含着自由、民主、公平等因素,我们看到森提出的正义准则更具有普适性,可以超越民族以及国度等的限制。
2012-11-4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六):明辨是非大不易
之所以選擇《正義的理念》這本看似枯燥無味的大書,以及接觸一個從不瞭解的印度作家阿馬蒂亞森,實在要責怪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位謝頂的教授。Michael J. Sandel博士在他那座無虛席的大講堂里所做的《公正 該如何做是好》的課程實在是迷人極了。於是興衝衝地選擇了這本大書,其後果就是我必須硬著頭皮一字一句啃完。
何謂正義,如何分辨是非,實在是創世紀以來上帝就留給我們人類的難題。夏娃在伊甸園受蛇的誘惑吃下禁果,那禁果也正是生長在智慧樹上,人若吃了,便能分辨善惡。上帝單單挑中這棵樹來考驗他們,這也可見能分辨善惡的可貴。然而或許這果子效力不足,幾千年來,人們依然找不到一個終極答案,對何謂正義,何謂公平,依然爭辯不休。
荀子老人家說,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這算是絕對的道德標準了。但他沒說若是爲了救天下之人,行一不義,殺一無罪,是否可行。比如某人知道總統要發動核戰爭毀滅地球,但他不肯說總統在哪兒。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能對他刑訊逼供?如果回答可以,那大約要歸進功利主義的範疇了,若回答殺一無罪救活天下人然後自殺,這種看似兩全其美的辦法倒更近乎于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所以老先生聽說兒子啥都不會就是學會了明辨是非,第一反應就是要狠狠揍他。可見這事兒實在是不容易。要構建一個正義理論的框架體系就更難了,所以孟子老人家也得對嫂溺叔援這種例外進行補救。所以說到這裡要對在本書中的努力方向提出讚賞,他在構建自己的正義體系的同時,又不拘泥于體系自身的完備與無懈可擊,而是首先專注于就明顯的非正義達成共識——而非尋找絕對的正義。事實上,絕對的正義本身是一個相當難界定的東西,它是絕對相對,是客觀主觀也難以說清。但這不是我們裹足不前的理由,就像腐敗屢禁不止不能成為我們容忍腐敗的理由一樣。第二個值得讚歎的地方是阿馬蒂亞森在關注制度的同時關注人們的生活與自由。杖唬瑢θ藗兊纳钆c自由影響最大的是制度和權力,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的遠遠不止這些。就像《美麗的新世界》中提到的那樣,除開老大哥的硬刀子,更多的誘惑以軟刀子的形式進入我們的生活而我們懵然無知。它們不是最強大的,但也不是最不重要的。甚至因為它們的隱蔽性,誘惑的危險也許更甚於暴政。
《正義的理念》是一本理論性思辨性極強的大書,而這樣的書,讀一遍顯然是不夠的。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七):学者思考的正义《正义的理念》
学者思考的正义《正义的理念》
厚厚的一大本,让你感觉到厚重,这就是学者的作品,一个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再简单不过的一个词——“正义”竟然能够写出来怎么多内容。
看看介绍才知道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学者,作者是阿马蒂亚是印度人,是一九九八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赶紧百度一下才知道作者是印度重要的名片,虽然作者是在英国剑桥读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就一直执教于牛津哈佛等著名学府,算不上是印度培养出来的,只是作者一直保留了印度国际,所以才算是印度本土科学家。最让人惊叹的是,作者竟然成为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长,牛顿就是那个学院毕业的,那是剑桥的光荣,竟然让一个拿着印度国籍的学者来担任院长,足以说明这个学者的分量。
阿马蒂亚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写了很多书,涉及经济学、社会化学、法学、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尤其关注与贫困、饥荒、剥夺、不平等等社会现象,这是和他的祖国印度密不可分的,所以他关于正义、民主还有自由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本书就是他对正义的理论探讨。
书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说人们对公正其实并没有对不公正的现象更关注,人们可以接受一定公正的缺憾,却无法接受不公正,很多政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因为大家想要追求更加公正的结果,而是想要避免不公正,这种追求的结果是发生了社会的倒退,人们也在所不惜。的确是这样的,人们可以接受一个表面上很公正的社会,却无法忍受一个实际上很公正,但是却有明显的微小不公正的社会。所以政治家们总是喜欢把很多东西隐藏起来,让老百姓看不到,不知道就不会出问题了。而当人们一旦觉醒,发现了真正的不公正,那么这个社会制度恐怕就要走到尽头了。
可是谁都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正,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公正的设想,而人们的这些设想往往互相充满了矛盾,一个社会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完全的公正。其实公正这个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社会的进步也是一个多社会中每一个人普及公正概念的过程。社会的进步让人们对于公正的概念不断的变化,知道了如何去妥协,如何去换位思考,知道了想要达到自己的公正,必须和别人的公正相妥协。我们必须要接受那些看上去会影响我们利益的公正,因为只有这样的公正,才能够让我们的社会更进步,我们也能够从中得到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八):对“正义”的一次严肃的探究
哈佛大学的教授约翰?罗尔斯于1971年推出了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正义论》。这本书一问世,就在西方学界引起了轰动。很多学人把这本书奉为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也成为后来研究正义理论的学者绕不开的著作和话题。阿马蒂亚?森教授的这本《正义的理念》也可以视为是对这部巨著的一种理论上的回应。
这本书的作者也不是等闲之辈,还可以说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但依然保留印度国籍。阿马蒂亚?森在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与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等领域的研究中都有突出的理论贡献。阿马蒂亚?森对世界各地穷苦老百姓的问题比较关注,因此有“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的称誉。
《正义的理念》这本书与阿马蒂亚?森的其他经济学著作有所不同,这本书主要是研究正义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在这本著作中,阿马蒂亚?森教授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主流的正义理论,作者试图提出一个广义的公正理论,这个理论的目的是为了阐明我们如何才能回答关于促进公正和消除不公正的问题,而不是回答关于绝对公正的本质的问题。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序》中,作者自己指出这本书分析两种研究正义的方法。一种是由霍布斯开创的“社会契约”方法,这个方法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约翰?罗尔斯、罗伯特?诺齐克、罗纳德?德沃尔金等人都是当代学人中的代表(他们之间对一些具体问题可能有差异),这种研究方法都是将对某种社会的“公正的制度”的描绘作为正义理论的主要使命。另一种是亚当?斯密、孔多塞、马克思等人思想,这种方法比较关注现实问题,注重消除现实社会和 生活中的不合理的正义现象。作者倾向于第二种思路。
阿马蒂亚?森要的“正义”不是一种绝对的正义的制度,而是尽量减少现实中的明显的非正义。他认为生活与现实是更重要的,停留在抽象的制度和规则上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正义多死多种的,不是只有一种正义的观念。他认为正义要立足于“开放的中立性”,需要有全球的视野,要超越地方和国家的边界。
这本书是阿马蒂亚?森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师对“正义”的一次严肃的探究,无论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和方法,阅读这本书后,相信必然带给你深深的震撼和启示。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九):东西方价值观的启迪
作者认为自己的正义理论与社会契约的方法相比有三个主要的不同之处,其中一个就是与后者要求必须建立在主权国家的基础上不同,正义理论的方法可以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主要关注目标诗理智的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达成的一致,而不是一个由主权国家来执行的基于国家的社会契约。以往各种思考正义的方法始终围绕着一个虚构的“社会契约”,作者的正义理论突破了这一局限,不拘泥于一个主权国家,这就使“全球性正义”成为可能,这也是联合国发布《人类发展报告》要按照作者的理论框架来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出发,个人觉得要清楚地认识正义理论与其他社会契约方法的不同,还要从东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
众所周知,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存在巨大差异。但谁能够对于对方形成冲击和影响,往往要看谁更富强。也就是说价值观念的传播往往与经济政治捆绑在一起,谁更富强,谁就会成为那个施力方。东方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传统,但近现代以来确切说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受到了捆绑在更强大的政治经济上的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冲击。然而,潮起潮涌都是时兴之作,只有潮流退却以后,才能看清沙滩上究竟留下了什么,是金子还是腐朽。
随着东方经济的日益强盛,对于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把持的信心也应该逐步地回升了。并且,应该开始理性地思考和分析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冲击与影响所带来的适与不适。其实,我们本不应也无需失去信心的。关于东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我想来打这么一个比方来形容。或许这样的比喻不太准确科学,但应该比较直接形象。如果把西方人的这种主方向性前进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比作是直线的话,那么中国人此消彼长、共生轮回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就是一个圆。这一点可以从道教思想中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证。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这个“直线”和“圆”的区别,试想,一条道一直往前走,最后会到哪里呢?显然,西方的科学家和航海家已然实践和认证了这一点,那就是回到原点。因为地球是圆的嘛。岂料我们的老子在两千多年前足不出户就已经预料了这样的认知模式并诞生了伟大的道教哲学。就此看来,孰优孰先早就有了结果。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口袋和肚皮瘪了一点,而常常失掉自信与自知罢了。
当然,作者是印度人不是中国人。但中国和印度的哲学思想是互为影响的,而且同样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坚实传统的东方国家,所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应该更相近更相似。所有笔者做了这样笼统的划分与对比。当然以笔者的学问和见识也万万不可能把握到更确切更精细,只是识皮毛发感想而已。选读这本书是冲着诺贝尔经济学奖去的,实际上这本书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学。又到了办法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了,不知道今年会花落谁家呢?
《正义的理念》读后感(十):有关正义各有各的理——Leo鉴书103
为正当的理由杀很多人是不是正义的?三个孩子只有一个笛子,怎么分?给惟一会吹的孩子,最穷的孩子,还是那个制造它的孩子?以上两个问题和其它更多的问题都会本书中得到展示,并给出了各派不同的观点。
有些很让我震惊,比如有人写到“将饥饿的人带到街上和公路上,像杀猪那样割断他们的喉咙,这也许是一种恩赐。”另以为写这封信的是个杀人狂,这是1816年百天处于困境中的英国(农作物减产),功利主义哲学家詹姆斯?穆勒写给同时代 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信。书里对这封信产生的影响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关于“正当的理由杀很多人是不是正义的?”是在《摩诃婆罗多》中,战役前夕的阿朱那和克利须那之间对话引发的思考。阿朱代表正义一方,是伟大且不可战胜的勇士。克利须那是阿朱那的车夫,也是神的化身。
对将开始的大战要不要参加,阿朱那表示很怀疑。他深信自己站在正义一方,这也是正义的战役,以自己一方的实力必能取得胜利。但是与此同时阿朱那还看到,战斗会带来大师的死亡,他自己将亲手杀死许多人,而绝大多数参加战斗并可能牺牲的的除同意支持某一(通常由于亲戚或者其他关系)方之外,并没有体系任何其他应该受到谴责的事,阿姨朱那对些深感不安。如果不考虑他自己在这场即将到来的血腥屠杀中所要扮演的角色,阿朱那的不安一部分源于这片土地上即将发生的悲剧,或者可以称之为灾难,另一部分则来自他对于自己将要杀戮那些与自己有亲密关系、自己也怀有感情的人的责任。于是他表示不应该参加战斗。
克利须则对此表示反对,他的理由 主要是:应该将完成自己的责任置于优先的位置,而无论其后如何。他认为无论发生什么,那朱那都应该完成自己的义务,在这里他有战斗的义务,而无论其结果如何,这是他不能逃避的义务。作者认为此种解释是向纯理性力量的致敬。
这种两难选择不是几千年前才有的。当奥本海默这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原子弹的科学家,于1945年7月16日目睹了人类设计的第一次核爆炸的惊人威力后,当时也找到了他为正义的一方 竭尽所能开发核武器的理由。后来,奥本海默一对于他为原子弹研发所作的贡献产生了质疑,并以重新进行了思考。
多了解相相关的学派和他们所持的理由有利于我们自己在面对两难时的选择。
三个孩子分笛子也是很有启发的例子。安妮、鲍勃还是卡拉三个孩子有个笛子,谁来用?安妮说,她应该得到长笛,因为三个人中只有她会吹奏,而唯一会吹奏的人却得不到长笛是非常不公正的;!鲍勃发言。鲍勃认为,他是三个人中最贫穷的,没有自己的玩具,而长笛恰能成为他玩的东西;拉开口了。她说自己一个人辛苦了好几个月才制作了这支长笛,这件由她自己制作的物件,给她才是合情合理的。
这不是个简单的故事,每个小孩各自理由的背后都隐含着一条关于如何以无偏见和中立的 方式来对待他人的一般道理,分别关注的是效率与效用、经济平等与分配公平,以及享有自己独立劳动成果的权利。
谁都认为自己代表正义,而且有各自的道理。书中作了全面的论述但没有简单下结论,也因此能给读者不少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