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2-14 14:58:40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是一本由杰夫·戴尔(Geoff Dyer)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一):英国著名作家、摄影师

  英国著名作家、摄影师。约翰?伯格的学生。著有四部小说,一部关于约翰?伯格的书,一部关于D?H.劳伦斯的书,一部谈爵士乐的书,一部谈摄影的书,一部书评随笔集,一部游记集。《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是他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二):一本典型的知识分子气质小说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是一本典型的知识分子气质小说。杰夫来到威尼斯随身带着一本玛丽·麦卡锡的《被凝视的威尼斯》。我们几乎都有这样的习惯,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就会带上与这座城有关的一本书,仿佛我们参观的不是这座城,而是为了印证这座城与书中的城是否能合而为一。阅读构成了这个独特群体的生活常态,以至于阅读也成为了他们参观一座城的方式。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三):新建百度贴吧:杰夫戴尔

  新建杰夫戴尔贴吧,欢迎喜欢他和他作品的朋友们入驻,一起畅谈,一起分享!

  http://tieba.baidu.com/f?kw=鏉板か鎴村皵geoffdyer&ie=utf-8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四):威尼斯和瓦拉纳西

  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阅读这本书却发现这是本黄书,这种意外的收获让我兴奋不已。借我书看的大师兄说前一部分没意思,后一部分挺好,这让我看完威尼斯的那一段之后迫不及待的进入瓦拉纳西的那一段。预想着这一部分应该不是色情——大师兄明显对色情不感冒——而是奇遇,结果表明他对奇遇也不感冒。无论如何我还是比较喜欢前一个故事——生活在世俗世界里被欲望支配着所有的言行,酒精、毒品和性——关于爱情的故事。面对劳拉和杰夫的爱情,我曾一度臆测她是在诱惑他并且这种诱惑会在瓦拉纳西变成利用。结果显示我很狭隘。

  真的厌倦了读一本书的同时思考着作者要表达的深意,他要表达的深意跟我读不读这本书应该关系不大吧,或许那种深意也只是我在臆测。乔尔乔内《暴风雨》,威尼斯的双年展,酒精,爱情,瓦拉纳西,嘈杂破败,病痛,死亡,带着一种阴谋家的幼稚心理努力想将这些联系在一起凑成深意令我得到的只是翻过最有一页的失落和疑惑。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五):旅行纪录片:一场入乡随俗式的疯狂

  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显然强到得心应手,文字传达出的现场感非常强烈,读完的感觉就是看了一场电影。

  作者也很偷懒,用一个记者的采访出行为线路,避免了场合更换的衔接,好偷懒……

  这是两个分裂开来的故事,但因为爱情与修行终将混乱人的一生,所以两个故事又是彼此的延续。

  在威尼斯,杰夫偶遇的是爱,但不能算是正常的爱,巧合与摆脱巧合以及制造巧合,我曾以为,有些人注定要相识,杰夫告诉我“有些人注定要分离”……

  这段故事里,杰夫对双年展的描述直戳我内心,和我之前参加宴会的感觉耦合,遣词造句或者戳中人心,无懈可击。

  在印度,杰夫是跌入一场修行。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说印度是一个适合修行的地方,因为我的印象是垃圾多、宗教感强烈,以及凌乱没有路。这次有了新的认知,也或多或少有所体悟,或许还是需要亲自到现场。

  我给三颗星,是因为文中有涉及性和毒品的内容,我能理解,但是不喜欢这种对荒诞的纠缠,所以扣掉一颗星。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六):跟着作者去旅行,但要换个好翻译

  没找到想找的书,却在书架上看到了“瓦拉纳西”这四个大字。于是就把这本书借回来看了。

  去过印度,没去过瓦拉纳西,但听过N个版本对于这个地方的描述。很多的描述里,那里是内心修炼的圣地,感悟生死,获得心灵上的自由。也有很多的版本,充斥着死尸、粪便和疟疾。“有墙就是厕所!”一个去过的朋友这么形容……一直觉得这是个神奇的地方,但也真心不打算亲身体验。所以就跟着作者的故事来一次旅行。

  作者的描述细致生动,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各种混乱、肮脏、无序,各种神与人的交错,借着作者的文字,一一呈现于脑海中。也许外在躯壳跌入极致腐败之中,内心才能不受牵连的进入升华模式?

  至于水城威尼斯,一直是浪漫的代名词。这段的故事也离不开艳遇。但我更感兴趣的是那迷宫一般的街道、穿梭其中的水巴,以及我从未接触过的所谓艺术界的故事。

  作者的描写恰到好处,细致的让画面完整呈现,不失风趣幽默,又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观者自行体会和联想。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翻译让本书的质量大打折扣。好的文笔是要经过丰富的阅历磨练出来的,小说作者如此,翻译也一样。这本书的翻译明显生硬浅白。出于好奇,问了下度娘,发现译者果然年纪尚轻,仅是本书作者一半大。好吧,人成长也是需要过程的,不能要求太多。但最多只能给三星了……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七):梦幻泡影的快乐

  小说名以逗号分隔,标明由一分为二的两个故事组成,两者在人物,地点和事件上并无交集,相似处仅在皆为滨水的古城。第一个故事讲述伦敦自由撰稿人杰夫按照约稿前往威尼斯参加双年展,并撰写相关报道,期间发生一段艳遇又转瞬即逝。作者在情节建构上充分发挥互文性,其诸多情节与场景高度关联,艳遇与做爱,晚间的酒会与派队,吸食可卡因,双年展中形形色色的艺术品以及对画家前妻的采访内容,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制造和烘托同一个主题:在短期内发生,又在短期内终结的高潮,快感和欢乐。故事中,杰夫因其对永恒的渴望自称是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但现实中短暂的快乐遭遇让其在心里感受上与之拉开了距离,由此体验悲哀与孤独。第二个故事描写另一个自由撰稿人在印度恒河边城市瓦拉纳西过路与停留的旅行经历。作者对这座古城细致入微的描摹到达了精确的程度。在他的笔下,瓦拉纳西既有古老,传统,迷人和多神教的神秘,又呈现与当代世界格格不入的破旧,肮脏,残疾,拥挤,病态和荒诞。印度人因无法抵御物质化而将社交活动变成贸易的前戏,但同时经济与商业手段又不可避免的落后凝滞。主人公在此环境中经历堕落,懒惰与沮丧,却也在孤独中重新发现自我与自由。纵观整部作品,作者将小说,游记和文艺评论三者熔于一体,如同把两个本不相干的水城故事进行链接,体现一定的新意。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八):双城的救赎与冥想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其长长的、具模糊识别度的书名,还有它别致的结构。整部书由两部分构成,却不具备常见的连贯性,情节无联系,发生的空间一在威尼斯,一在瓦拉纳西,故事主人公亦无法确认是否同一人,因为头一个故事采全知视角叙事,主角为杰夫瑞?阿拉曼,后一故事限制视角,主角为“我”,并未透露名字。如同齐截截的两块积木,贸贸然地搭在一起,成品却叫做长篇小说。英国作家杰夫?戴尔敢于如此做,显然不是无知蒙事,而是对于小说艺术的技高人胆大,他贯穿起两半情节无关的作品,依凭的是弥漫于小说中的情绪之一致性,主题的微妙关联。在精神层面的巧妙连通,弥合了小说结构上故意示人的裂痕与罅隙。

  两个故事亦并非全无共同点,起码其主角的职业都是自由撰稿人,以为媒体写作为生。“杰夫在威尼斯”,即杰夫瑞?阿拉曼受某杂志之约,去威尼斯参加艺术双年展;“死亡在瓦拉纳西”,“我”为一报纸所托,前往印度瓦拉纳西去写一篇旅游文章。至于之后发生的故事,虽说大相径庭,不过却传达出某种相似的况味,即无处可依的虚无感,有着万般思绪,一旦须着手实践,顿时现出无力与无能。不知这算不算现代病,但其存在于知识阶层的许多个体身上是毋庸置疑的。

  杰夫瑞?阿拉曼在威尼斯遇见了心仪的女孩劳拉,爱于是成了他在这座城市的救赎之旅。阿拉曼一反平日的懒散、无所事事,似乎精神有了皈依,抖擞了起来,全神贯注于与劳拉的邂逅、相约、调情、浪漫之夜,他们穿梭于威尼斯的艺术展以及大大小小的派对、聚会,看着力图标新立异的艺术作品,听着各式不咸不淡的言论,这次意外的艳遇似乎成为威尼斯之行的定心针。阿拉曼幻想抓住这次爱,因为对于他而言意味着精神的救赎,不过彩云易散、霁月难收,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持久。双年展结束,威尼斯的飨宴也到了终了的时候,众人纷纷散去,包括劳拉,阿拉曼在“空寂”的威尼斯也陷入了空寂与虚无。

  而“我”在瓦拉纳西的故事,情节性之淡几乎可以称为一篇游历散记,徐徐而来,撒眼观望,诸多思绪,所在皆是。“我”显然算得上入乡随俗者,一个西方人到了东方的印度,渐渐认知与认同了这个陌生国度的文化与习俗,但这种认同并非主体性极强的认同,以作家大卫?米切尔的话讲,这是一个“失魂落魄的人”,他在原有生活中似乎已空心化,因之来到另一文化的内里身不由己地为之所“化”。以至最终“我”有了藏身于袋鼠袋中的诡异幻觉,“我爬上口袋温暖的边缘很容易,就像爬上一堵短墙。我听着加奴纳的咏唱,身体前倾,放开,倾靠在空无之上。”

  不管是“我”还是阿拉曼,共有的本能式举动就是冥想,连篇累牍,无止无休,但均免不了无知无觉地进入了思维的黑洞,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境。他们并不是不想进一步,而是丧失了践行的能力,头脑的纷纷扰扰大约已代替了一切,想过,等于已经做过,自欺欺人也自得其乐。他们的焦虑只停留在纸面或思维中,即使有落实的机会,亦瞻前顾后,终究有意无意地错失时机,让时光白白流失而去。在城市中的行走,目的性很弱,不免轻易地被城市所慑服,因为精神的萎缩与拘囿,已经使其没有了对抗的能力。

  救赎是一个美好的字眼,阿拉曼和“我”都曾经面对之,但终竟无法把握或慢慢偏离了方向。似乎早已认为美好之不可能,对自己行动力的软弱大加宽恕,当所冀望的终变为镜水月时,一面难掩失望、惆怅,徘徊复徘徊,另一面迅速地为自己开脱。即使有另一种情况,救赎好像伸手可期,自己也义无反顾,但岂知那只是一种幻觉,不过是陷入了冥想的混乱与疯狂。

  如此地揭示现代人的某种病症,其实是作家杰夫?戴尔的狡黠之处,因为他写的是关于他的同类的小说,一切的描写都是其观察与体味所得(不排除有其自己的成分在内),那种细致与熨帖非局外人可得。正是由此,杰夫?戴尔的写作包含着自省与自嘲,那种空无,那种虚幻,以及焦虑与软弱,都有幽微如是的真实与真诚意味在。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九):也谈杂志专栏的采写

  提前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是我2013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它带我重新体验了威尼斯,甚至让人怀疑是否自己也与美国丽人有了一次奇妙的艳遇。作者的语言是最让人感到惊喜的,典型的英国式自嘲与反讽,字里行间难掩的幽默情绪,加之精准而特别的隐喻和白描,这是一场完美的阅读体验。读过书后,再看其他任何文字都会显得无趣而平淡如水,因此这篇书评也不以有趣为目标而写就了。

  杰夫所擅长的应该是现代艺术领域,因此他会受邀去往威尼斯看双年展。对于这样一个艺术类新闻的采写者他需要具备怎样的功能?从书中能看出他应该有巨大的阅读量、对艺术的熟悉和敏感、强大的感知分析能力和与人交往得到信息的能力。这里没有提到他需要掌握采访技巧或是新闻写作的技巧,主要是因为第一种能力(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将获得某种写作技巧,很难说是不是一种“新闻写作”特有的,但以我的经验来看是比程式化教学所得更为珍贵的;另一方面他也无须专程学习所谓的“采访技巧”。这四个字被赋予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告诉你这是一项工作,你必须完美的完成它,其中这样那样的要点不能遗漏,比如杰夫的编辑就给了他三项任务,而后他才发现只完成了一项,甚至这一项都没有做好。但他的采访是成功的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如果你是一个财经记者,你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学或相关专业的学者。如果你是一个艺术类记者,你应该是有自己的艺术理念的。所以我认为的优秀的采访者,第一身份并不是记者,而是专业领域的研究者才对。现在很多人批评当下社会中记者的不专业,总是闹笑话,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将记者的身份摆在最前端而没有以一个业内人的角度去采访报道整个事件。当然这种专业的要求仅针对一些非时事新闻,具体来讲就是杂志文稿的写作。记得我跟朋友聊过为什么在杂志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定不再继续,主要就是因为不专业。当时做的是一份生活类杂志的文化板块,你会发现你的前辈们可以同时写西班牙大帆船的展出和保罗威利斯的访谈——他们都是几项全能者,所具备的知识横跨各种专业领域。并不是说这样不可能,以上两个选题只是举例说明,我的意思是,只要主编需要你去采写的,你必须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变成专业人士。有些领域也许不难做到,但也有些领域是难以“伪装”的,曾经就有一篇写F1中国站的报道被车迷指出“非常不专业”。

  生活类杂志适合全才和博学的人。任何一个话题都有点什么可说的,说出来也不会让人觉得你是外行。然而作为才疏学浅的大学毕业生,这种工作让我愈发放大了自己的缺点:不求甚解。因为每周都有新的选题新的稿件,你需要用一两天时间迅速熟悉某个领域以便在采访中与对方达到同一理解层面,因此你会在不同领域之间跳来跳去,到头来对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够熟悉,变成一个浮于表面不求甚解的人。

  但这种现象并没有出现在杰夫身上,他在采访中游刃有余,像是在与访谈对象进行一场愉快友好的乒乓球比赛,比赛目的是让对方更加了解自己的球风和打法。他没有试图从对方的话语中挖掘什么,并不是带着任务而进行的,当然这也得益于采访所在的地点——被采访者家中——能让对方更自然,不拘谨。张志安老师在谈到“好的访谈的标准”时说过:多数记者认为,访谈的关键是记者用好的问题“激发”出好答案;少数记者认为,访谈的关键是用聊天的方式自然让采访对象“流淌”出好答案;极少数记者认为,访谈的关键是用对话帮助双方共同“发现”彼此未知的认识深度和思想领域。这三点我都同意,尤其赞同第三点:如果访谈能让双方如此受益,真是好采访。

  很明显杰夫使用了第三种方式,但与其说使用,不如说自然而然的选择。无论是发掘信息还是聊天的方式,我们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高低之分:被采访者是高于我或低于我的。如果准备不充分,对所谈话题不了解,很容易将被采访者置于高位,从交流变成传授,这样会很难客观地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也很容易被对方掌控而使采访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如果你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交流,不用说肯定得不到你想要的信息。真正应该努力做到的是一种平等,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知识层面,平等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这就与第一点联系起来:首先你必须是这方面的专家,才能与受访者在知识层面平起平坐。

  因此将新闻专业作为本科课程我认为是十分不明智的。越多的技巧给予你越多的包袱,在采访中总想着这一点我是否顾及到那一点要如何引出来,并不是说这些没有用,但作为教学是没必要的。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一种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就是具有自己风格的叙事方法。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与人交流,这种交流是无需学习的。书中杰夫曾打趣到,应该让受访者觉得你是个白痴,这样他才能向你透露更多信息,诸如此类的算是技巧,可这种技巧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绝不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大家要在受访者面前做个白痴。老师也不会告诉你当对方给你一堆白粉的时候你到底吸还是不吸。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读后感(十):城困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是一本典型的知识分子气质小说——这样写不知道会不会惹来别人的不快,现在对知识分子的争议已经让这个词汇的语义变得有些模糊了。但是从最普通的意义上理解,我们会看到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他的日常的构成,他对社会的理解,对艺术的品味,对生活的厌倦,都是沉迷与反讽的二律背反。

  当然,在我的语境之中,知识分子这个称呼多少有些批判的意味。英国小说家杰夫?戴尔在这本书中描述了一个职业写作者——“我是个自由撰稿人,如果这也算是份真正的工作,我也许能够停下来做点别的,但自由撰稿就是在你停下别的工作后开始做的活儿”——的生活状态,他厌倦了给杂志不断地写评论,又无法脱离这种乏味的生活。当机会出现时,他就开始了负气般的逃离——这是我无比熟悉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我以此为生。我能从阅读小说中寻扎到某种深刻的认同,但与此同时又有些惶恐不安——我承认我很喜欢这本书,但是又不得不批判它。认同他者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你找到了精神的同类,更多时候,这种认同恰恰是需要自我警惕的对象——作者的写作亦是如此,我相信杰夫写出了自己熟悉的哪一类人的生活,借助于给媒体撰稿,不断地参加各种文学团体的聚会,欣赏艺术,阅读经典著作,让时光在悠闲的辩论中度过。当然,艺术家的生活少不了一次次艳遇,但是艳遇过后,留给自我的只是愈加沉闷的空虚。

  这本书的名字其实是两篇小说。《杰夫在威尼斯》中,给杂志撰稿的杰夫瑞?阿特曼厌倦了写一些小文章,利用杂志外派采访的机会去了威尼斯参加和报道双年展的开幕式。这是他逃离日常循规蹈矩的生活的开始,但是这种逃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迷失。你在那个陌生的水上城市遇到一些人,发生一次艳遇,用你的余生酝酿这次记忆,回味它。这种描写过于沉迷于琐碎的日常生活,过于沉迷于知识分子式的小聪明,反而显得有些局促。换句话说,小说家描述了一类人的生活,正好是我所认同的,但是这种认同在知识分子群体之外有多少的呼应,我并不知道。当我阅读中发现了某种心领神会的印记,我会下意识地想象,其他人在阅读中也会这样想么?仿佛阅读变成了一种共谋行为,就如同知识分子写的小说只能写给他的同类阅读,具有了某种专属的排他性。这种阅读的排斥其实限制了了这本书的审美诉求:你能记住很多漂亮的俏皮的句子,但是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快乐呢。

  《杰夫在威尼斯》中有个很有趣的细节,杰夫与偶遇的劳拉在艺术家的派对上狂欢之后,说时间到了,他们要开始讨论艺术了——这多少有些反讽,仿佛在艺术家的派对上一定要讨论艺术,否则就失去了他们在派对上狂欢的意义。但是面对那些当代艺术作品展,他们不得不承认“这平庸打破了信仰”。但是我们并不会因为这些平庸的艺术感到惊奇,因为“我们开始期待平庸。它让人感到信任,好像一种质量保证”。

  这种对平庸的期待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小说的精髓。杰夫来到威尼斯随身带着一本玛丽?麦卡锡的《被凝视的威尼斯》。我们几乎都有这样的习惯,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就会带上与这座城有关的一本书,仿佛我们参观的不是这座城,而是为了印证这座城与书中的城是否能合而为一。阅读构成了这个独特群体的生活常态,以至于阅读也成为了他们参观一座城的方式。知识分子的狡黠与俏皮话在小说比比皆是,你不得不佩服小说家这方面的天赋,他深谙这座城的观看之道,他善于与这座城市调情。我的阅读经验里,小说里写的最好的部分就是调情和艳遇。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段子是杰夫遇到劳拉时,恭维她穿的裙子很漂亮。杰夫说他最喜欢她裙子的袖子那一部分。劳拉有些诧异,说裙子根本就没有袖子。杰夫说这才是我喜欢它的原因。这样的狡黠的调情构成了这部小说最好看的部分。

  在另外一篇《死亡在瓦拉纳西》中,同样是一位作家和撰稿人,受杂志编辑的邀约,从伦敦去印度,写一篇关于瓦拉纳西的旅游文章。但是他的命运却在这个时间尽头的城市完全改观。很有意思,这同样是关于一个城市的故事,但是如果说在威尼斯的故事中,主人公在无数迷宫般的水道上和艳遇中迷失了自我,在瓦拉纳西的故事中,主人公放逐了自我。这篇叙述平庸无奇的故事中,几乎没有任何惊艳的部分,但是平淡的叙述笔调之下,却包含了一个逆转的保罗?奥斯特式的的结局。在这个肮脏的、无序的、荒诞的、无常的、疏离的城市中,主人公再也没有离开,他就像一个现代版的西西弗斯。小说中,有一个极富冲击力的场景,他走到街上,看到一个推着手推车的男人,远远望着身上好像带着一个下垂的南瓜。走到近前才发现,他以为是南瓜的东西,其实是那个男人因为疾病而肿胀的睾丸。“在瓦拉纳西,所有的一切都到了伤感的最极端。在欧洲,我们有西西弗斯的石头。在瓦拉纳西,有这个男人和他的睾丸”。这就是他无法离开这个城市缘由么?因为这是一个蛮荒之城?还是一个时间停滞的城市?

  我们最终被城市所困,不是因为城市,而是因为城市里的人。他说他来瓦拉纳西是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留在伦敦,停留在瓦拉纳西也是同样的理由:回到伦敦无事可做。这种知识分子的虚无感,贯穿了小说精心打造的话语体系之中。我承认这是一部很好看有趣的小说,但是他最优秀的地方恰恰是那些无关全局的小段落。从整体看,这是碎片化时代的写作不可避免的通病,小知识分子的虚无与放逐,自我迷失与自鸣得意,通通揉碎了,填充在了一张张空无的心灵,寄托于平庸的艺术之中。

  思郁

  2013-1-15书

  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英】杰夫?戴尔著,俞冰夏译,新星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定价:28.00元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