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2017高考议论文素材:关于淡泊

发布时间:2018-09-16 18:47:26

   导语: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 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自己仍然保持恬静。 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升文章思想的高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淡泊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高考议论文素材:关于淡泊

   (1)引言

   淡泊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2)事实论据

   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国民党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居里夫妇,重视事业,淡泊名利。

   (3)理论论据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古今楹联类篡》

   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凡是一无所求的,什么都会有。

   英国谚语如果你的欲求无究尽,那么你的心事和担忧也会无究尽。[美] 富勒《至理名言》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 艾特到托夫《断头台》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