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物素材功夫明星:李小龙
导语:他不仅仅是一位功夫片明星,还是一代武学宗师,一生致力于传播和提升中国武术;原来他不仅会演戏,还对电影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和切实投入,后期作品可以真正称为“李小龙作品”。下面是生活日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李小龙,武术技击家,武功片电影表演家,截拳道的创始人。生于1940年11月27日,卒于1973年7月20日。肆业于香港喇沙书院,1961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及心理学。7岁从影,13岁习武。入门功夫:咏春拳,师父:叶问(咏春宗师)。他不仅仅是仪表堂堂渊停岳峙,动起来更似奔雷闪电,远不是如今众多功夫明星的花拳绣腿可以比拟;原来他不仅仅是一位功夫片明星,还是一代武学宗师,一生致力于传播和提升中国武术;原来他不仅会演戏,还对电影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和切实投入,后期作品可以真正称为“李小龙作品”;原来他不仅懂电影懂功夫,还懂哲学,会作诗,擅长美术……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以教人跳舞谋生。9月,他迁到西雅图,入读爱迪生技术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在唐人街餐馆当侍应换取食宿,开始半工半读生涯。1961年,李小龙中学毕业,5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李小龙热爱哲学,善于思考,哲学思想渗透在他一生的事业和生活中,在他的许多言谈中都有体现: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对某件事视作毫无价值,也是勇敢的表现;对某件事视为绝对成功或视为当然时,这同样是勇敢的表现;但是如果对某件事束手无策的话,那么便是畏缩了。对敌亦是一样,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纵使失败,精神上仍是胜利的。
——别人告诉我说一个天才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天才。
——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
李小龙也写过很多诗。有一首叫做《我是谁》,他赠给了好友李俊九(韩裔美籍武术家,“美国跆拳道之父”)。
大学期间,李小龙始终坚持练功不辍,力求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截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自创了一种拳术。1962年4月,二十一岁的李小龙在西雅图唐人街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功夫。练功与授课之余,李小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一生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数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这是1963年出版的《基本中国拳法》,他将搏击术注入到中国基本拳脚,展示了深厚的武学造诣。1964年,李小龙在全美空手道大赛中击败蝉联三届冠军的罗礼士,夺得冠军,1966年6月,李小龙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荧屏上,作为配角的李小龙以出色的武术功底,风头远远胜过主角,几乎所有观众都记住了他的名字。1967年8月,李小龙把自己创建的武术定名为“截拳道”(JeetKuenDo,简称:JKD)。李小龙创建截拳道,在当时的中国武术界是一件毁誉参半的事。一部分人认为李小龙另辟蹊径可喜可贺;另一部分人,尤其是咏春门派,认为身为咏春门人的李小龙是欺师灭祖。
1970年,李小龙回到香港。邹文怀与李小龙签了两部片约,第一部是《唐山大兄》,李小龙的第二部功夫电影是《精武门》,《精武门》获得当年获金马奖的“最佳技艺奖”,同时获“最佳剧情片”殊荣。1973年2月,李小龙停下了《死亡游戏》的工作接拍《龙争虎斗》,不仅实现了当年愿望,成功打入好莱坞出演大片主角,更成为与华纳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在香港开拍,李小龙耗尽心血,与导演紧密合作,使所有动作场面精益求精,成为李小龙全盛时期的功夫片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