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手抄报
春秋战国的典故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救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干,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法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口请罪,从此两人和好。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再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冷知识
一,孔子与阳虎
鲁国的季孙氏家族曾经几代人执掌鲁国国政,但是季平子死后,季氏家族被家臣阳虎完全掌控,阳虎也就掌握了鲁国的政权。但孔子非常看不惯阳虎,说他是低贱之人靠作乱掌握政权,耻于与之为伍。
可是,阳虎在鲁国执政之后,非常需要有才能的人来帮他处理一些事情,所以他很希望孔子出来做官。但是,孔子不想在阳虎的手下做事,就屡屡避而不见。
有一次,他俩恰好在路上碰见。阳虎叫过窘迫的孔子,问道:“明明有治国之才,却不肯为邦国效力,听任邦国迷乱,能叫‘仁’吗?”
孔子回答说:“不能。”
阳虎再问:“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坐失良机,能叫‘智’吗?”
孔子只好再答:“不能。”
阳虎最后说:“岁月在流失,时不我与啊!”
孔子最后表态:“是的,我同意出来做事了。”
阳虎非常巧妙的利用孔子所宣扬的儒家观点来说服孔子,令孔子无法反驳。孔子心里很不爽,却也不得不同意出来做官。
当然,孔子最终也没有在阳虎手下做事,因为不久之后,阳虎发动了一次政变,结果失败,出逃了。阳虎逃到齐国后,没有受到重用,就设法逃到了晋国。赵简子收留了阳虎,让他做了家宰,帮助治理家族,阳虎尽心尽力,把晋国赵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据阳虎自己说,如果老板是个牛人,他就尽心尽力替老板卖命;如果老板偏听偏信,可以被糊弄,他就要造反。赵简子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老板,所以他敢用阳虎,并且效果很好。看来,阳虎虽然被孔子骂,名声不好,但是也是很有才的一个人。
二,喷子导致亡国
周武王的一个弟弟叫振铎,被封在山东的曹地,所以这人又被称为曹叔振铎。曹国是个小国,代代相传到了曹伯阳这位国君,一百多年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曹伯阳有个爱好就是打猎和打鸟,在打猎中他认识了一个人,叫公孙强。强哥打猎是一把好手,曹伯阳有时也拿政务来试探一下他。没想到公孙强也懂政务,曹伯阳感到相见恨晚,于是公孙强当了曹国的执政。
公孙强执政后,向曹伯阳大谈称霸之道,曹伯阳言听计从,于是曹国背弃了盟主晋国,对身边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宋国,也经常加以冒犯。为此,宋国讨伐曹国,而晋国再也不肯援手,曹国吃了大亏。为了抵御宋国,实现其称霸野心,公孙强又在国都周边修建了五座卫星城,用以拱卫国都。
要知道,曹国民少国弱,这样大兴土木,老百姓很难承受。宋国觑准机会,再次兴兵伐曹。宋国本意是给曹国点教训,所以略施薄惩也就退兵了。退兵中,宋国大夫褚师子肥殿后,遭到曹人辱骂,子肥下令停军。宋景公亲自统帅的中军,等不到殿后的军队,派人询问怎么回事。待弄明白情况后,宋景公大怒,命令军队调转方向再度攻曹,民心早失的曹国根本不能相抗。就这样,曹国被灭,宋景公俘虏了曹伯阳和公孙强,带回宋国后即将二人诛杀。
三,吴国刺客盛行的原因
吴王寿梦知道小儿子季札素有贤名,有意将王位让给他。季札推辞不受,于是大公子诸樊继位,诸樊死后,季札仍然推辞,于是季札二哥余祭继位,二哥死后,仍推辞,三哥继位,三哥死后,长寿的季札直接跑了,就是不当吴王。这一次就出大问题了。国王死了,吴国大臣一看就让吴王(季札三哥)的儿子继位吧。其实这也很合理,父死子继,这位新继位的国王就是吴王僚。
但是季札大哥的儿子公子光不服。公子光不是季札这样的贤人,他非常想当吴王。他认为既然四叔不愿意当吴王,那就轮到我了,怎么能直接让三叔的儿子继位呢?不按套路出牌啊你们。
于是,公子光派刺客刺专诸杀了吴王僚,当上了吴王,即吴王阖闾,后来又派刺客要离杀死吴王僚之子庆忌。
四, 春秋时竟然有“水攻”
吴王阖庐继位后,分别从徐人和钟吾人那里引渡两个出逃在外的政敌即公子掩余、公子烛庸,结果,徐人和钟吾人不尽力,让二公子跑到了楚国。楚昭王收留了二位公子,打算利用他们对抗吴国。吴王阖庐很生气,发兵收拾钟吴人和徐人。
吴军在攻打徐人时,左氏记载是“防山以水之”。什么意思呢?就是就山修筑堤坝,截流蓄水,然后再出其不意决堤灌城。徐人不防,一败不可收拾,国灭,徐子奔逃到楚。这就是一场典型的“引水助战”的战役。
五,战场上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
公元前559年,晋国带领诸侯联军讨伐秦国,报复三年前秦军对晋国的偷袭,这就是迁延之战。晋国联军到了泾水一起渡河的时候,秦国在河流上游河水中投毒,致使联军很多士兵死亡。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在战争中把毒药作为单独的一种武器使用。
[春秋战国手抄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