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节日作文

2017年关于腊八节的优秀作文【精选】

发布时间:2018-09-13 17:29:38

   导语: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圣腊八节的作文,欢迎查阅。

篇一:腊八节的付出与收获

   如果现在还是封建主义社会的话,当官的鱼肉百姓,不劳而获与劳而不获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可是现在是一个真才识学年代,如果你成天瘫坐着,不工作,不学习,去享受。那钱财会从天而降,决定是一个美好的梦。 在人类的心灵中,有着一架分毫不差的天平,它是劳动者唯一的法门,只有付出了血和汗,才能得到它们的洗礼。而那把天平失去了平稳,那人便是不劳而获,贪图别人的血汗钱,将占为己有,那是懒惰无能的人。有了付出才会有成果,人类有着两件致富的法宝——头脑与双手。钱并不是得心应手,那些富人也有着致富的聪慧头脑。

   从《腊八粥》说起,在一户勤劳的家庭中,一对夫妻俩勤勤恳恳,创下了一份份的遗产。成天到晚的工作着,因此过了几年,这一口子,便富了。但是他们对其子从小就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他由衷的关心,促使他养成了懒惰贪吃的坏习惯。等老两口去世后,他和他的妻子便成天吃喝玩乐。饿了吃父母留下的粮食,冷了穿父母留下的衣服,过着神仙一般的快活日子。因此过了许久,也就是腊八这天,他俩只剩下一碗粥。最后被饿死,冻死。没有吃不完的饭,没有穿不破的衣,《腊八粥》中懒夫妇的下场也就是不劳而获者的下场。这把心中的天平称已经失去了平衡,东倒西歪。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耕耘,便想得到收获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

篇二:腊八节的作文

   “腊八,扎,支灶,年下。”小时候,一到腊八节那天,母亲便说这句话。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只记得这天的母亲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拿出过年的衣裳让我换上,仔细地给我梳了头,洗净脸,擦上雪花膏,然后在我的两个辫子上戴上两朵花。花是母亲用一碗豆子从货郎那儿换来的,两朵艳粉的绢花。母亲给我戴花时,嘴里又念叨那句话:“腊八,扎花,支灶,年下。”

   小时候盼腊八,不仅腊八那天能穿新衣裳,戴花,还能吃上腊八糕。为做腊八糕,母亲提前好几天做准备呢。

   母亲说蒸腊八糕要用江米,江米发黏,口感好。在我看来,那分明是大米,我看不出江米和大米有什么区别,都是白花花,亮晶晶。母亲把江米放簸箕里反复簸几遍,混杂其间的小草叶小石头什么的都随着簸走了,江米更白更干净了。

   母亲又开始准备蒸糕用的红枣。红枣是我家枣树结的,枣子成熟季节,那些小的或是不好看的母亲都让我们吃了,模样好的都留起来,晒干,留着过年时蒸腊八糕、蒸枣馍。母亲拿出干瘪成一团的红枣用水泡上,眼见着那红枣滋滋地喝水,又恢复先前的模样了,又红又亮。忍不住拿一颗放嘴里,甜,但没先前的脆劲。

篇三:腊八节作文:粥飘香

   1月17日,人们将迎来传统节日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也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其中以北京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的,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在民间,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也有在这一天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