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前为何要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
01、不是所有的皇帝都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做圣旨开头的,这句话是朱元璋开创的。所谓奉天承运,指皇帝受命于天君权神授。朱元璋为了彰显自己的合法性,自称“奉天法祖”,后朱元璋又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世沿传,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皇帝”这个词是秦始皇发明的,在他之前,没有人称自己为皇帝,所以自然不可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君的命令都被称作“命”、“令”、“政”,并没有特定的格式。秦始皇统一六国,称皇帝,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此后,“诏曰”就出现在帝王文书中,表明这是皇帝的指令。
“奉天承运”出现的就比较晚了,这是朱元璋开创的,而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的圣旨开头是有区别的。唐朝时,圣旨开头语多是“门下”两字,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 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头语便是:“门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绍膺骏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词作开头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 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 皇帝圣旨……”
那么,到了朱元璋,为何要在圣旨中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呢?朱元璋认为自己推翻元朝是顺应天意,所以非常喜欢用“奉天”这个词,动不动就跟别人说什么“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并且把南京改名为“应天府”,把皇宫中最大的大殿取名“奉天殿”,反正就是变着法的证明自己是天子,当皇上理所应当。后来,这种情况还发展到了圣旨中,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御制记梦》一文,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梦见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至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
之后的清朝承袭明制,圣旨也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想要表明自己入主中原是天命所系。其实这都是封建时代皇帝用受命于天的说法来统治天下的手段,到了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式的诏书也就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