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01、清明节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后会怎么样?”“我死了,会不会有另一个我?”
每逢清明节祭扫先烈,孩子总是好奇什么是“死亡”。可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解释才能既让孩子理解“死亡”,又不给TA心里留下阴影呢?
当孩子问及“死亡”是什么你该怎么回答?
1、“ 他在睡觉 ”“爷爷不太舒服,他睡着了,我们也不要打扰他吧。”
分析:孩子不仅对死亡产生疑惑,而且对睡觉会很疑惑。为什么睡着了总不醒来?情形严重时,他的牵挂和疑惑,有可能让他开始对睡觉产生恐惧或者抗拒。
2、“ 爷爷去见奶奶了 ”“爷爷想奶奶了,他去很远的地方,去和奶奶会面了,暂时回不来了。”
分析:如此说,让孩子可以接受,而且那种亲人之间爱的连接可以传达。但一段时间后,孩子也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能去见奶奶,爷爷为什么还不回来,为什么不来跟我们一起?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抓狂了……
3、“ 科学发达了,人就不会死 ”“以后科学发达了,人的身体会很好,就不会死了,别担心。”
分析:对死亡产生恐惧时,有人希望“长生不老”。可你的这种说法,不仅没帮孩子应对死亡问题,反倒让他活在幻想中。
4、“ 什么死呀活呀,你懂啥 ”“小孩子不要说这种话,你这么小死或活呀的,长大了妈妈再给你讲。”
分析:你这样做会将孩子的疑惑挡在心里,让他觉得死亡是一个让人不耻或不敢提起的事,应该是很可怕的,会带来不幸。如孩子已经害怕死亡这件事,家长这样应对,孩子会感觉更无助。
别再糊弄孩子告诉他们什么是死亡。
“ 死亡 ”这个必须面对,但谁都不愿意提及的话题,我选择跟孩子一起谈论
0-4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这个阶段,你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
4-7岁:这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时我们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7-13岁: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这时,你就不要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不过,你要记住,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国外的家长选择这样的“死亡教育”:
美国
死亡应该像叶子一样,为自己曾经是书的生命,而感到骄傲。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美国有一本书叫《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本书从一片叶子由春天的绿,到夏天的最为生机盎然,到秋天的红橙,最后枯萎,离开树枝,归于大地的过程。告诉孩子,死亡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与平静,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我们应该像那片叶子一样,因为自己曾经是树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感到骄傲!
英国
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非常情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在英国,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 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 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孩子们“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
德国
孩子的世界并非只有真善美,有时,应该让孩子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有人说教育孩子应该尽可能地展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然而,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却另辟蹊径,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据报道,德国柏林的一所小学竟邀请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来课堂上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该校老师称,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像这样的挫折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在德国的学校中十分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