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为什么残疾
郑智化,1961年11日14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歌手、词曲创作者、IT企业家。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残疾了,为什么呢?
3岁 患小儿麻痹,至此他失去双腿。
3-6岁 一段与医生、药物持续抗斗的童年。爱上了画画,立志当画家,第一张作品画的是关公。
7岁 在马偕医院接受手术矫治,终于可以撑拐杖走路。
8岁 上小学,领到一张东圆国小一年八班的名牌。
9-14岁 小学六年出尽风头,成绩一直坐1望2,无数次美术、书法、作文比赛第一名,家中奖状、奖品一大堆。看了太多的文学名著,最喜欢基督山伯爵。
14-17岁 上了国中,迷上了存在主义,卡夫卡成了他一生中的偶像。
17岁 因为讨厌穿制服,背书包上学,决定进入台北工专土木工程科就读。
22岁 自台北工专毕业,进入工程公司工作,因为不习惯上班打卡的生活,决定离职。
23岁 进入广告公司,担任copywriter一职,展开一连串广告探险活动。
郑智化
25岁 发表第一首歌曲“开心女孩”,同时——开心洗发精、芙丽思香浴乳、龙角散……等作品获得热烈回响,从此在广告界受到肯定。
26岁 认识阿桂(点将唱片公司的老板),决定推出个人专辑唱片《老么的故事》。
郑智化社会评价
郑智化,一位对我在人生态度、处世观念及音乐上都曾产生过影响并继续影响我的人。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对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观察与反思,一种独立的人文精神。用“歌者”来定义郑智化其实是不确切的,但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他仅仅是一位歌者,一位过气的歌者。对于今天绝大多数只知道追赶潮流、耍酷享乐的更年轻一代,这个名字意味着过时、老土和不可思议。大概会是一脸的茫然与迷惑,而当得知那是一位拄着双拐的中年男子时,或许会说:有没有搞错!怎么会喜欢他?一点也不帅,还是残疾的耶!口气和眼神里似乎流露着轻蔑的意味。
悲哀!——不是郑智化的悲哀,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在这样一个“老鼠”和“蝴蝶”泛滥的年代,听郑智化的歌似乎是不合时宜的。然而倔强的我还是要听。于是只好躲在屋里,关上门窗,独自享受那份独特。
郑智化在大陆广为流传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那是一个懵懂与萌动的年龄。在我生活的那个古老小镇上,录音机里、有线广播里、14寸小黑白里、老街上的某某电器修理店里、还有那些三三两两走街串巷的小青年的嘴里,到处都是“水手的笑语”。十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少年如今都已长大,都在忙于经营各自的家庭和事业。有的为工作苦恼,有的为爱情感伤,有的正坐在麦肯里吃着汉堡鸡翅听着时尚的R&B,有的坐在写字楼里大谈所谓的成功理念,在这个欲望的天堂“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郑智化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和那份少年情怀一同被渐渐遗忘,渐渐淡出了自己的生活。只是人生也有太多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我这个从小性格内向的人后来竟然会选择音乐,比如郑智化这个名字从那时起便刻在我心里,从此无法抹去,成为我青春记忆中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一路走来。我热爱这个世界,但决不骄纵了她!
在许多人眼里,郑智化似乎仅仅是身残志坚的代名词,说起郑智化这三个字,人们想到的大概也只有《水手》和《星星点灯》。我却从来没有认为《水手》是所谓励志歌曲,至少不仅仅是。更有甚者,还有媒体将国内某残疾歌手称之为“大陆的郑智化”,除了身体之外,我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任何的关联。可能是身体的缺陷遮住了人们的视线,掩盖了其闪光的灵魂和深邃的思想。因为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在的更为重要的东西。作为一位歌者,郑智化的意义远不止如此。
如果单从音乐本身的角度来说,不论是声音还是作曲,郑智化绝不是最优秀的。但什么是优秀?如今声音条件好的,作曲水平高的大有人在,可他们都带给了我们什么?充其量只是愉悦了一下我们的耳神经而已。但音乐的意义绝不仅仅如此,流行音乐的意义更不止如此。郑智化用他感性而沧桑的声音、水到渠成的曲调、加上蕴涵了其思想、哲理和情感的歌词,让不完美成就了完美!没有刻意的雕琢,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直逼我们的内心深处。请问:在这个快餐文化充斥的年代里,在这个以市场和娱乐为导向的歌坛里,还有谁能给我们那样的感动和震撼?还有谁具备进攻你我心灵和灵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