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为什么会遗精
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大多都会为遗精而羞涩、紧张和不安。他们发生遗精后,不敢让人知道,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的。遗精后如觉得身体有些不适,便会疑心是遗精造成的,担心会使身体得病。但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下面是生活日记小编整理的男人为什么会遗精以供大家阅读。
男人为什么会遗精:心理因素
生理上包皮过长、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生理问题往往会导致频繁的梦遗。心理上的因素往往是因性心理出现了问题。如长期的过度的性幻想,会使人的大脑中枢中的性中枢由于长期过度的紧张,其控制系统会渐渐疲劳,控制力下降,这样导致青少年一有性欲和性冲动往往就会外遗。如果是强制压抑的话,白天不滑精,晚上很可能在睡梦中外遗。
克服和消除频繁的梦遗,除进行中、西医的药物治疗外,就应考虑是否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这时还应积极进行心理的调试与治疗。
首先,青年人应养成正确的性心理。
1、转移注意力
梦遗频繁是年轻人对异性的向往所至,不应受到歧视。但是青少年应学会积极转移注意力,将主要的精力从对性的关注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为此,青少年首先应树立积极而远大的理想,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业和事业上。受到性刺激有极强的性渴望时,应避免性幻想,这时可以走到户外,陶冶陶冶情操,或与好友聊聊健康的话题等。积极参加健康的体育与文艺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2、建立规律的生活
青少年为了减少频繁的梦遗,建立起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依表按时起居学习和工作。以有规律的活动,充实生活,减少无事乱想的空闲,消除或冲淡性渴望。晚间睡觉前,应用热水泡脚,而不应用凉水洗脚。睡觉时内裤应宽松。上床时不要看黄色的东西,避免性刺激,克服性幻想,不要抚摩下身。早晨按时起床,不要赖床等等。
3、克服恐惧和内疚感
对于梦遗的青少年来说,积极克服由于梦遗带来的恐惧、焦虑和内疚,也是消除梦遗的有效手段。梦遗过后,大多青少年会因自责而拼命压抑自己的欲望,以为这样会减少或消除梦遗。其实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你白天拼命压抑自己的性欲望,将自己的欲望压抑在内心深处,但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潜意识的显现,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在晚间睡梦中,被压抑的性欲望就会自然流露,导致梦遗。所以,有时发生梦遗或频繁的梦遗,青少年千万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应积极去了解性健康知识,掌握梦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减轻心理压力,平衡心态,自我放松。克服或消除恐惧和内疚感,以轻松的心理去应对梦遗。
4、学会自我疏导
在与异性交往时,应自然、开朗和坦率,应克制想入非非和性冲动,避免情绪的过分波动,理性地对待异性。不能因见到异性就产生性冲动而视异性为“老虎”,不敢单独与异性交往或见了异性就紧张。养成正确的恋爱观,与女友交往时,自我克制,以学业和事业为重。
青少年还应学会自我疏导,如有非分之想或单相思时,可找好友交流,难以开口的,可通过写日记自我倾诉。还应学会主动释放自己较强的性渴望,对于性心理反应较强,性欲望实在难以克制的,为避免过度的梦遗,适当的有规律的自慰,如一周一次,也不失为解决过度梦遗的有效方法。
男人为什么会遗精:生理现象
因为正常成年男性约有90%的发生过遗精。遗精又分梦遗和滑精。青春期发育后的1~2年至老年,都可能出现。对夜间梦中遗精,又称梦遗或梦失精,有人称之为“跑马”。在清醒状态下无手淫或无性交刺激的状态下自发性射精称“滑精”。二者从根本上说没有太大区别。
女性在睡眠过程中或性刺激下,阴道分泌物大量增加也会有粘液排除,一般不会被注意,而男性则不同,许多男性会把遗精这种生理现象看作病证而忧心忡忡。那么,怎样看待遗精呢?只有搞清楚遗精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才能正确对待它。
遗精很少发生于12岁以下的男孩,到14岁男孩遗精的发生率约为25%,城市和家庭经济状况较优越的男性少年发生率高。16岁约为55%,18岁为70%,20 岁为75%~80%,到45岁至少有90%的男子在某一境遇下发生过遗精。遗精发生的频率多数为每周1次或数周1次。有人做过调查,遗精的发生与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有人调查,结果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水平的单身男子有18%,而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水平的单身男子有30%~46% 平均每月发生1次遗精。
梦遗可以是性梦引发的结果,也可以是由被褥过暖,内裤过紧,衣被对阴茎刺激的结果。
中医文献将“有梦而遗为梦遗,无梦而遗为遗精”的分类是区别梦遗和遗精的最早说法。梦遗前的性梦可能是很含糊的,有的梦遗后无法回忆性梦中的主要情节。也可能是很清楚的,有些人在清晨醒来时清楚地回忆起梦中所发生的事件。实际,性梦是潜意识的反应,往往与幻想和经历有着某种联系。
当今,对具有初步性知识的人来说,把遗精看做生理现象,是人类性行为的组成部分,过去无论是我国的封建传统文化意识,还是国外封建礼教都把遗精说成“怪象”。在巴比伦时代,人们认为是“夜女”或“夜天使 来访的结果,“夜女”会在男子熟睡时来访。中世纪时,人们认为遗精是魔鬼在作怪。在中国则过分强调精液宝贵,始终把遗精看作是一种病态,精液的丢失会导致肾气亏虚。将肾气看成是人体正气的根本,过分强调遗精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人们在对待遗精上产生了误区。
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或学校教师有责任告诉他们,对于偶然的遗精现象是生理性的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恐慌,更不是不道德的坏事。粗言恶语或避而不谈都会伤害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