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为什么被吐槽
除夕夜,我们总会围在一起看春晚,可是你发现没有,这几年我们不是看春晚,而是在吐槽春晚,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跟着生活日记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春晚为什么总会被吐槽?
1、全国人民对春晚期待值太高
既然春晚是一顿除夕夜大餐,这个关键节点上全球关注的大餐,不能不上档次,全国人民也是憋足了劲期待给一个特别的娱乐惊喜。
说简单一点,春晚就是一个大综艺节目,就是一个弹跳说唱的节目,在泛娱乐化的电视时代,娱乐节目已无处不在,娱乐节目创新已是无时不有,春晚想在泛娱乐节目时代进行创新超越,难度相当大。
央视是全国最优秀的电视节目平台,聚集全国最优秀的各类电视人才,春晚是全国电视节目中最具号召力的节目,全国人民对春晚拥有非常高的期望值,情理之中。
如果春晚没有做成全国人民喜爱的春晚,对拥有一呼百应的电视台来说,是无法让人包容和谅解的。把春晚做成一个满足各层次观众都喜爱的春晚,在娱乐个性化和碎片化时代,基本没有可能。
2、春晚是春晚过后最容易触发讨论的话题
春晚是每年春节间最热的话题。除夕夜和新年之初,没有其它热点新闻事件,讨论春晚是唯一的话题,在这个时间点,希望人们不讨论春晚,基本不可能,春晚做得好,触发情感,让人难忘;春晚调子太高,只能曲高和寡。
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理解,太圆满太假,太真实无娱乐。不管你如何做,一定有瑕点,一定有不同的理解,在没有其它话题的春晚后,吐槽春晚是时尚的话题。
令人印象深刻的央视春晚经典节目:
1987年《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7年农历春节,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所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费翔首度在全国同胞面前演唱高凌风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结果一夕成名。由此,本届晚会被一些评论家认为艺术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峰。
1991《手拉手》
1991年宋丹丹与黄宏合作的作品《手拉手》讲述:为了搪塞宋丹丹饰演的顾客,黄宏饰演的小贩用劣质胶为其粘断掉的鞋跟,结果两人的手却阴差阳错地粘到,进而引发了一场对伪劣产品的吐槽。
1996年《打工奇遇》
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用“货真价实”四个字教育和提醒不法商贩家或法人代表一定要抛弃不道德、不健康的商业行为,用假冒伪劣产品欺骗顾客,挣昧着良心的“黑心钱”。
1999年《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创作于1998年,在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蔡国庆、陈红、江涛、张迈首次公开演唱。歌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亲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愿多回家看看老人。
2001年《卖拐》
《卖拐》讲述了大忽悠(赵本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一位好端端骑自行车的厨师(范伟)说的神魂颠倒、真假难辨、好坏不分,顷刻间没病生出病、小病成大病,不仅掏空腰包买下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破双拐,还心甘情愿的把自行车送出去。
2005年《千手观音》
2005年春晚,中国21个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千手观音》舞蹈演绎得惟妙惟肖,舞动时,犹如千手观音降临人世。营造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赢得了全国观众“激动、流泪”的评价。
2009年《不差钱》
《不差钱》讲述的是丫蛋想参加《星光大道》,爷爷(赵本山)和丫蛋在餐厅请节目主持人老毕(毕福剑)吃饭却没带够钱,就串通餐厅服务员小沈阳,让老毕点不成贵的菜。丫蛋为老毕表演唱歌和获奖感言,一旁的小沈阳也要求表演才艺,无心插柳地被老毕看中。
2014年《情非得已》
李敏镐与庾澄庆联袂表演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的主题曲《情非得已》,以9.65%的收视率成为马年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它的创作秉承了新谣的优良传统,在华人最为喜欢的流畅旋律线下,又不乏精致民谣的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