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两生花影评

发布时间:2023-10-30 11:51:03

  波兰的薇洛里卡弹起透明的小球,金色的灰尘如雨般扬起,然后仰起脸,迎接一场小小的庆典。我看着这部没有翻译的影片,心却如百年前石头城的秦淮,拍打着空城,只留回声。关于救赎的母题,意外地为我解释令人困惑的生命状态,走在先锋书店的路坡上,回头,巨大的黑色十字架所呈现出的答案带来刹那的感触,你是可以寻求别人救赎,或者自我救赎,抑或不可救赎~~虽然我不是不可知论者。

  波兰的薇洛里卡看见法国的薇洛里卡怀揣着相机,惊讶不已,另一个自己的存在被证实,也预示着她生命的结束,雨中忘情歌唱的薇洛里卡被高音部分杀死在舞台上,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镜头倒转,甚至能感觉到她灵魂飘走的样子。

  我们感知与失落,就如法国的另一个她一样,平静的生活里突如其来的孤独,那确实是因为有人离开了你。生命迂回前进着,有时你会觉得忘掉一个称呼或一个姓名是多么地困难,有时你会突然想起那好久没有被触碰的感情依旧存在。某一日,站着窗边,看着秦淮河在眼前分至两路,一路十里妖娆,桨声灯影,一路北去决绝,荡然回肠,没有矛盾。我知道自己的反复,并无矛盾,只是欠一个结局。

  然而, 结局是最难把握的,只是不可知论的核心部分,也是宿命论和神秘主义的支流,于是导演安排了8个结局,17个电影院里放映不同胶片剪辑。我们最常见的版本是法国的薇洛里卡在遭受感情伤害后抚摸着父亲家门外斑驳的树,依旧是无妄的困惑与孤独。崩溃。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每部电影里都存在多种结局的问题,红白蓝,十诫等等。答案自在人心,当然,我们也不必自作聪明,在他的影片里,每个观众都是主演,只是你能意识到吗?

  两生花中滤镜的的过度,让影片更具神秘主义倾向,色彩分明使得主色调尤为突出,比如红色和金色。而光影的线索也自然铺展开来,(让人想起蓝中的蓝色水晶光影),法国的薇洛里卡的午睡被对面小男孩镜子的反射打断,微笑,看着男孩关上窗,回头,她惊异的发现,光影依旧存在,也许这是她与另个自己的灵魂的交碰,光将她引至一根绳子前,于是她想起已经丢弃的收件,那个木偶师寄给她的绳子,让人想起波兰的薇洛里卡在高音时用力绕紧的绳子,情人旁玩弄的绳子,还有她们两人宛如绳子的心电图。绳子让她找到木偶师(虽然她曾试图逃避),而正是在木偶师的眼镜下帮助她发现另个自己。不得不佩服导演完美的叙事结构与极为细腻的线索安排,这与逻辑无关。技术还原下的真实直达灵魂最深处,而不是浮于生活表面,尽管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卑地坚持自己只是个工匠。

  这让我常常想起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有着相同的政治背景,在两种社会形态交替中彷徨,自省。解剖着自己与别人,得到血淋淋的事实。又一次地,好不容易扭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再次获得自我质疑,就连宗教我也只承认它只是一个心理支点而已。开始关注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可以忽视的卑微情感,尴尬的内心冲突,这是每个人最隐秘的部分,只有自己有机会领悟,但很多人不愿意正视,所以不要再问了,为什么会难过,不安,恐惧,彷徨,孤独,烦躁,焦虑等等。跳开自己,调准镜头看自己,并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法国的薇洛里卡在木偶师的工作室里找到真相,关于她的另个自己。承认孤独不可耻,而当她的生命体验被摆于桌上化成两个一摸一样的木偶时,屈辱感无限而生,被人窥探到私密般的愤怒让她选择离开,正大光明地离开。我想我也该离开了,如果说法国的薇洛里卡杯中红茶悠然舞蹈是一种坚强的自我救赎。那么,我现在选择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也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救赎之旅,不求结局。

  联系方式 13912501284 谭舒尹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