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闲话“街头喷雾降温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13 12:40:00

  闲话“街头喷雾降温装置”

  陈宣章

  前些日子上海持续高温,每天温度都在30度以上。在上海的各条马路上,路人惊喜地发现多了几座被称为“室外空调”的移动高科技喷雾设施送清凉。据说,“今后,可能会在人流量大的主要路口、商业区、旅游景点等,相应增设这种喷雾设备。”

  其实,这并不是新鲜事。外滩观景平台6台流动降温喷雾早已启用;流动水车也已“上岗”;豫园中心广场的降温喷头数量已达120个、增幅50%;九曲桥广场的500多个喷头也已投入使用;东方明珠检票口上方以及排队通道上都已安装了降温喷雾,只要体感温度略高就会立即启用……记者采访中发现,从外滩观景平台到豫园九曲桥广场,再到虹桥机场出租车候车区,事实上,申城街头已经有不少这样的喷雾降温设备。

  许多人认为这是个方向,必定大力发展。我看未必。

  为什么现在上海会持续高温?除了夏天太阳照射的主要原因以外,上海每天把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我没有官方统计资料:上海有多少空调?上海各单位空调数量之大,大概在国内数一数二。这些空调功率大,运转时间长。如果是24小时营业的商场,昼夜运转。大的旅店宾馆,中央空调也是这样。居民家庭不安装空调的不多。据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2301。92万人;家庭户规模从1982年的3。6人下降至2。5人,平均每户拥有2。04间房间,接近人均一间房间。那么,2。04(2301。92万÷2。5)=1878万间房间。如果每个房间一个空调,就是1878万个空调。

  上海市电力公司今年5月24日预测:今夏上海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增长7%左右,达到2800万千瓦,如果出现连续极端高温天气则可能达到2850万千瓦。这些用电量大多数转变成为热能,而且这些热能主要排放到室外。因为高温就必然增加用电量,这是恶性循环。

  要从根本上改变上海持续高温,唯一的办法是:发展太阳能利用。1。发展绿化是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措施:植物把大量太阳能吸收转化成为非热能。上海的绿化覆盖率为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2。上海居民用太阳能热水器极少,应该大力发展。3。还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直接减少火力发电量。从气候的全局看,最好是发展家庭用太阳能发电设备。但是,这就要涉及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垄断。从上海市电力公司的角度,他们希望上海持续高温。这样,需求就会增加,用电就会紧张,电价就会上升。

  从全球气候的角度看,人类自己在破坏自然环境。其中,用电就是一个大问题。据说,人均生活用电量的多少一方面说明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供应的情况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体现国家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均生活用电量就是国家和城市发达与否的标准。例如:2000年,美国人均生活用电量最多,达到12331。5千瓦时;香港为5446。7千瓦时。8个国家和地区人均用电量平均为7008。2千瓦时,而上海仅为421千瓦时,占平均水平的6%,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城市。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提高人均生活用电量,如果大力发展家庭用太阳能发电设备,则与改善全球气候并不矛盾。至于街头喷雾降温设备,对于整体气候毫无改善,甚至也增加能源消耗。

  上海这么多高楼,如果全部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可以直接使用太阳能,减少火力发电量,上海的气温至少可以下降几度。当然,这种事情老百姓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说说而已。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