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知青》评论:没花边也能又高收视率

发布时间:2024-07-24 00:16:23
多家媒体报道,《知青》三、四集的平均收视为2。318,市场份额为6。535,单集最高收视达到2。634,保持了较高收视率。编剧梁晓声说,“这部剧不是娱乐,它太严肃了,没有花边。”“《知青》整个创作是非常非常有诚意的。”“文艺应帮助人格提升”。

没花边,用新人,也能走红,靠什么?梁晓声已做出了精辟概括,“我在写生活,生活本身值得看”。“我们的剧,应该要写时代!我在剧中刻画了诸多人物,但始终有一个‘人物’没有出场,可他一直存在,那就是‘那个时代’,我们要把这一点写好”。影视作品要想打动人心,终极力量还是艺术感染力和生活感染力。

就像《知青》,“上山下乡”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其中肯定有太多的悲欢离合,令人唏嘘的人性扭曲以及人性抗争、隐忍等。它不仅是一代人的情结,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梁晓声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点”,将真实故事进行艺术化提升,展示出剧中人独特的人生思考,“他们比现在这代青年人更有思想”,给观众带来的是一道“精神大餐”,当然就能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同。

观众是有感觉的,你用心去创造艺术能量,就能感染他们的“文化触觉”。没有轰轰烈烈的炒作,没有所谓的明星效应。淡定同样造出了非凡的艺术穿透力。

尤其应放大一下“新人效应”,他们不做作,肯吃苦,肯用心,愿意奉献,艺术品质还保持着一种本然的清纯,还没有影视圈常有的商业味道,污浊气息的污染,反而更能创造出“天然去雕饰”的效果。《知青》正在做出一种实实在在的回答:写时代,写生活,写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

还是会想到时下的“影视空气”,太过浮躁和商业化,创作速度太快,创作手法常违反规律,跟风思维非常严重,“现在很多影视剧都是去编一个故事,拿美女、拿房产、拿案件来推进故事,然后搞成一部三四十集的电视剧”,行为粗糙,体验肤浅,自以为是,这是标准的胡编乱造的“关门写作”了。动辄炒作成为宣传新片的家常便饭,(电视剧评论)“明星助阵”更是必不可少。有些编剧、导演和演员更在关注票房价值,而忽略了最应该坚守的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感。观众为啥会觉得现在有些电视剧“没看头”,与这种商业化、市侩化的思维关系密切。

“我都六十多岁了,也不缺钱,如果不能写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能创作一些新的东西,那根本就不用去写了。”梁晓声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作家和影视人,他的这种坚守和“挑战世俗”,应该对当下的艺术和影视创作提供一个开阔的思路,艺术成功的功夫更在“艺术外”,这个“艺术外”,不是炒作、追风、浮躁和急功近利,迷信好莱坞,迷信大片思维,而是沉下心来,坚守规则,敬畏生活,切实让艺术人成为火热的生活追求者,力行“文化为民”,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收获和文化推动。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