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影评:那些美好的的日子,那些美丽的过去
发布时间:2024-02-27 06:50:54
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在影片《最好的时光》中,侯孝贤导演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故事,代表不同时期的梦。据说,这三段故事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可依:第一段故事中有侯孝贤和他身边朋友的影子,第二段则取自某位政坛人物祖父的轶事,第三段就是台湾著名艺人谭艾珍女儿欧阳靖的真实故事。同样的男女主角,却将时光从1966年、1911年、2005年穿梭变化,以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情感讲述同样的最好的时光——那些被辜负的日子,那些最美丽的过往。
恋爱梦
一九六六年的高雄。闷热。遍地柔情。爱,一触即发。那是我们殊途同归的青春。
1966年,台湾某个小镇简陋的桌球室里,寂寞的少年阿震挥杆撞球,一杆一杆又无聊又有趣,落落的美国歌曲回响着他无处述说的青春。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桌球厅的女孩秀美,写满他乱凄凄的心情,却又不知所言何物,骑了单车来默默把信交给桌球室,女孩却走了。
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而是布满青春的琐碎,喜欢撞球的阿震当兵回来,心被什么系住了,他觉得自己恋着了。他去找她,一路坐车乘船步行,辗转于基隆-台中-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就这么找到了。秀美见到他,有点吃惊,心头倒也欢喜却只是一味不出声的笑,简直近乎傻气,阿震也讲不出什么,笑着等秀美下班。漫漫远路,(影评)换来短暂的小聚,吃一碗云吞面的时光,连回去的车都没了。两人一起去路上拦车,久等不至,少年带着颤抖的心情握住了女孩的手,女孩不看他,十指却与他紧紧相扣。少年喜悦的想揽她入怀,她执拗地转开身,两只手握的更紧了。
一段青涩的少年爱恋,唐突却又水到渠成,若不是导演每一个看似无意的锁碎镜头,又怎能直把人心头看的酥醉。恋爱就在每一次擦杆、撞球、计分、清洁、流徙、追寻中近乎沉默的完成,就像一个认真寡言的画家一笔笔一脉脉将一幅山水写意程现在人眼前,不见他浓墨泼洒却在平淡中完成状丽。
就是这样散淡却纯粹的青春回忆,真实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吧,在橘黄色的色调中,长镜头辗转于桌球和阿震、秀美之间,每一丝表情、动作都带着暧昧的神色,充满爵士乐一般温暖懒散的格调,每一个恋爱梦的开端,都是这样的吧!
自由梦
一九一一。风雨飘摇。帝国最后的哀鸣。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恋。
导演采用了默剧的方式来表达最晦涩迷离,却也最意味深长的自由梦。将家国破碎与儿女情长融化在在昆曲与南琵的抵死交合里,化作二人各自清冷而削瘦的侧脸。
“-阿妹有身孕是茶庄小开姓苏愿娶阿妹为妾
-结果如何
-苏家出两百两阿婆要三百谈不成
-不足之处我可以负担
-你多次在报纸撰文反对蓄妾如今可好违背
-我反对蓄妾然木已成舟为阿妹终身有托只能成全
-前次你说为阿妹终身有托只能成全如今妈妈求我多留些时日我想问你可曾想过我的终身
-此行游马关春帆楼思及梁公诗怅然泪下“
本是一段普通人的爱恋,却硬是残酷在夹杂在没落的山河之中,不由得徒生几许怅惘。读书郎和歌姬的心中,都怀着一个期待的自由的梦。一个大些,为国;一个小些,为己。为国为己,最终谁都没有实现。如同这段爱恋,也注定了没有结果。
全篇寥寥数语,却在援引梁启超哀叹马关条约的诗“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中,将国运家运的共同写照呈现出来,乱世之中不可言说的爱恋没有什么情调与辞藻,有的只是对镜顾盼生姿的怅惘和南曲琵琶悲哀婉转的回音。最好的时光,是过去的而不是未来的。那些时光,属于妓馆昏黄的灯光,属于歌姬余音饶梁的南管。而正是一曲南管,把原本陌生的二人纠结在一起,开始了一个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是悔恨的故事。
青春梦
二零零五年。工业文明下血液喷张的激荡。没有掩饰的爱恨。
你可以爱我,我可以爱你。一生一世,它留在六十年代高雄的撞球厅。白头偕老,那是这个时代最低级的形容词。速度战胜一切。欲望,让所有故事变得简单。不用那么多语言,你什么都不必说,速食的食物,速食的爱情。可以同时,爱男人,也爱女人。没什么大不了。二十一世纪,真正的爱情在电影里。想写情书吗?不用写字了,短讯、电邮让速度的魅力体现到极至。摄影机在这样的时代里,关闭了。不忍还是另有所思,侯孝贤让我们自己去思考。
什么是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一定是最短暂的时光,因为短暂才弥足珍贵;最好的时光一定是最平淡的时光,因为真实的幸福都来源于点滴的积攒;最好的时光注定是要被辜负的时光,因为所有的美好都是留不住的。最好的时光究竟是哪段时光,没人能够轻易答出。在一次次期盼中,眼前的幸福从自己的指尖中悄然溜走,而浓情与幻想寄托的,却是另一段不可知的未来。当一切散去,欢喜或者忧伤,当回忆的人变得不再年轻,那些残酷得像诗一样的时光,只能在心底最隐秘的地方再次浮现。电影有这样的魔力,它让人欢笑也让人哭泣。更重要地是,它把破碎的回忆一次次复原,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只是,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最好的时光究竟是哪一段时光,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最好的时光,一定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恋爱梦
一九六六年的高雄。闷热。遍地柔情。爱,一触即发。那是我们殊途同归的青春。
1966年,台湾某个小镇简陋的桌球室里,寂寞的少年阿震挥杆撞球,一杆一杆又无聊又有趣,落落的美国歌曲回响着他无处述说的青春。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桌球厅的女孩秀美,写满他乱凄凄的心情,却又不知所言何物,骑了单车来默默把信交给桌球室,女孩却走了。
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而是布满青春的琐碎,喜欢撞球的阿震当兵回来,心被什么系住了,他觉得自己恋着了。他去找她,一路坐车乘船步行,辗转于基隆-台中-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就这么找到了。秀美见到他,有点吃惊,心头倒也欢喜却只是一味不出声的笑,简直近乎傻气,阿震也讲不出什么,笑着等秀美下班。漫漫远路,(影评)换来短暂的小聚,吃一碗云吞面的时光,连回去的车都没了。两人一起去路上拦车,久等不至,少年带着颤抖的心情握住了女孩的手,女孩不看他,十指却与他紧紧相扣。少年喜悦的想揽她入怀,她执拗地转开身,两只手握的更紧了。
一段青涩的少年爱恋,唐突却又水到渠成,若不是导演每一个看似无意的锁碎镜头,又怎能直把人心头看的酥醉。恋爱就在每一次擦杆、撞球、计分、清洁、流徙、追寻中近乎沉默的完成,就像一个认真寡言的画家一笔笔一脉脉将一幅山水写意程现在人眼前,不见他浓墨泼洒却在平淡中完成状丽。
就是这样散淡却纯粹的青春回忆,真实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吧,在橘黄色的色调中,长镜头辗转于桌球和阿震、秀美之间,每一丝表情、动作都带着暧昧的神色,充满爵士乐一般温暖懒散的格调,每一个恋爱梦的开端,都是这样的吧!
自由梦
一九一一。风雨飘摇。帝国最后的哀鸣。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恋。
导演采用了默剧的方式来表达最晦涩迷离,却也最意味深长的自由梦。将家国破碎与儿女情长融化在在昆曲与南琵的抵死交合里,化作二人各自清冷而削瘦的侧脸。
“-阿妹有身孕是茶庄小开姓苏愿娶阿妹为妾
-结果如何
-苏家出两百两阿婆要三百谈不成
-不足之处我可以负担
-你多次在报纸撰文反对蓄妾如今可好违背
-我反对蓄妾然木已成舟为阿妹终身有托只能成全
-前次你说为阿妹终身有托只能成全如今妈妈求我多留些时日我想问你可曾想过我的终身
-此行游马关春帆楼思及梁公诗怅然泪下“
本是一段普通人的爱恋,却硬是残酷在夹杂在没落的山河之中,不由得徒生几许怅惘。读书郎和歌姬的心中,都怀着一个期待的自由的梦。一个大些,为国;一个小些,为己。为国为己,最终谁都没有实现。如同这段爱恋,也注定了没有结果。
全篇寥寥数语,却在援引梁启超哀叹马关条约的诗“明知此是傷心地,亦到維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樓下晚濤哀”中,将国运家运的共同写照呈现出来,乱世之中不可言说的爱恋没有什么情调与辞藻,有的只是对镜顾盼生姿的怅惘和南曲琵琶悲哀婉转的回音。最好的时光,是过去的而不是未来的。那些时光,属于妓馆昏黄的灯光,属于歌姬余音饶梁的南管。而正是一曲南管,把原本陌生的二人纠结在一起,开始了一个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是悔恨的故事。
青春梦
二零零五年。工业文明下血液喷张的激荡。没有掩饰的爱恨。
你可以爱我,我可以爱你。一生一世,它留在六十年代高雄的撞球厅。白头偕老,那是这个时代最低级的形容词。速度战胜一切。欲望,让所有故事变得简单。不用那么多语言,你什么都不必说,速食的食物,速食的爱情。可以同时,爱男人,也爱女人。没什么大不了。二十一世纪,真正的爱情在电影里。想写情书吗?不用写字了,短讯、电邮让速度的魅力体现到极至。摄影机在这样的时代里,关闭了。不忍还是另有所思,侯孝贤让我们自己去思考。
什么是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一定是最短暂的时光,因为短暂才弥足珍贵;最好的时光一定是最平淡的时光,因为真实的幸福都来源于点滴的积攒;最好的时光注定是要被辜负的时光,因为所有的美好都是留不住的。最好的时光究竟是哪段时光,没人能够轻易答出。在一次次期盼中,眼前的幸福从自己的指尖中悄然溜走,而浓情与幻想寄托的,却是另一段不可知的未来。当一切散去,欢喜或者忧伤,当回忆的人变得不再年轻,那些残酷得像诗一样的时光,只能在心底最隐秘的地方再次浮现。电影有这样的魔力,它让人欢笑也让人哭泣。更重要地是,它把破碎的回忆一次次复原,再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只是,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最好的时光究竟是哪一段时光,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最好的时光,一定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