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中国式小学

发布时间:2023-05-20 21:54:56

  我上小学时,老师经常会对我们说,你们要有远大的理想。调子起的比较高,这种引导下学生若成人状,纵然树了很高的理想,也唱了许多关于接班人之类的歌,最后还是败给了现实,并且捎带着减淡我们长大后的幸福感。

  其实世界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这般美好,天又有不测风云,未来实则是悬念。如今人变的现实了,但在一尘不变的规则里,为了维护教育的尊严,下不来台的理想不再树立,老师常会对小学生说好好学习之类的话,学了才能考一个好成绩,而考出的好成绩干什么,何故要学这些东西,或者说为了将来,一向不是含糊,就是言语不清。有时实在不能推诿,就说为了让学生家长满意。只此,我则不解,让家长满意孩子的成绩呢?还是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变的从思想上愈加残废,而芸芸众生的怠相群落里家长全然不知尚有对教育仅存的好感呢?

  中国孩子的家长都有一个通病,唯恐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小孩不一样,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最好的见证就是为孩子报了这个培训班又报那个培训班,忙的不亦乐乎,全然不考虑孩子的兴趣,至于在学校完全就交给老师“处置”了。过程中的对与错从不怀疑或者怀疑的微乎其微。乱报培训班是个极端,另一个极端,则是家长为希望孩子学好学校开设的文化课足矣,其他兴趣爱好免谈,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好是家长引以为豪的事情,并且这种自豪符合中国人的客套。比如,人与人谄媚之际,直接夸对方,显得有点做作和巴结之嫌,于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成了让孩子家长愉悦的客套。最后孩子们成了文化课的宠儿。

  这些年好不容易在小学谈课改了,但拿小学课本粗览,一个字难。学习结果评价的方式是以文化课成绩论定。我想每当最底层负责教育的领导面对上级的询问:“你们课改了吗?”领导可能会说:“改了,你看我们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有多么好。”诸如此番的回答。好成绩的背后其实一点都不值得欢喜,更多是忧伤,不知有多少有前途的孩子,被迂腐的规则蚕食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本该清澈的童年蒙上了灰尘。课改固然也成了换汤不换药的谎话。

  教师的软指标,诸如能力,一般和薪金的挂钩不大,反倒是工龄成了薪酬的一项重要指标,谁的资格老谁的钱就高。中国人一贯有个坏毛病,有了工龄,即便有了错误,也无可厚非,而初出茅庐者,往往会被吹毛求疵,这里的面子效应实在是令人费解,仿佛几缕白发就可以冒充师长,掩饰邪恶。就连课改也被老资格冲刷,课改也就真的搁浅了。

  我支教的村小学,常有教育办的一帮人来督导,每次来必有耀武扬威之嫌,官威十足貌似皇帝并不谦和的相关领导,仿佛发现不出问题就显示不出自己明智的喽啰。临了总会要求让校长从教育经费里拿出钱给他们叫车和给他们来者每人管一顿饭。我疑问顿生,学校怎么也成了领导们鱼肉的地方。腐败这个过街老鼠,总算侵入到教育了。教育成了真正的私利场。

  有次不巧,我听到某位教育办领导人,对刚来学校支教的青年教师说:你要向老教师不耻下问,对班级成绩差的一位负责老师又说,你带出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你应该问心无愧。”我想这位领导的水平确实不一般了!

  又有一次教育办某主任说,以后评先进就看教师是不是党员。本来他是鼓励教职工入党的,但毕竟老教师索性多了要交党费的顾虑。入党积极分子始终选不出来,于是主任说了一句自认为很有吸引力的话,的确也是一句可怕的话,这样说难道就不会让一部分人为某名利入党吗?入党不靠信仰了吗?难不成入党就是为了评优评先,拿来投机的通行证不成。

  教育掌握在这一部分人手里确实令人堪忧。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规则却总给一个短跑的时间限制,就算打着学习是为了锻炼思维的口号,也不能自圆其说,气愤之余,便只能说中国的教育不过是个“屁”。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