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战将》以夷治夷
发布时间:2023-09-07 07:32:06
提起德国电影,你会想到什么?影史研究者或许会说是“表现主义”以及《卡里加里博士》;老资格的影迷也许会提到刘别谦、弗立茨.朗格或沃尔克.舒伦多夫的名字;文艺青年则必定对法斯宾德与文德斯抱有兴趣;而新新影虫们大概会记得7年前那部曾让整个世界都惊讶不已的《罗拉快跑》。不过,倘若你询问到的刚好是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那么他的回答便很可能是这样:“对不起,我对德国电影一无所知”又或者“德国电影?我只是知道有个柏林电影节,其他的便不太清楚了”。
去年,借着《十面埋伏》信誓旦旦又冲奥斯卡的机会,有幸被国内媒体顺带介绍了一下的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虽然最终并没能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不过它的出色与话题性一样令人侧目。而03年的一部卷裹着温情与讽刺的暧昧电影《再见列宁》,也因为其特殊的题材(社会主义与列宁以及东德版“我爱我家”的名号)与中国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应该算是近年来,不多的两部能够在中国引起一定关注的德国影片了。也许在不经意之间,我还能在某个电影频道或是电影栏目中看到正播着某个不知名的二流电影,恰巧就是德国制造。
说句实话,以上便是我对德国电影的全部认识了。前不久,在从西安回到武汉的火车上曾遇到过一个美国人,我们是邻座。他看到了我手中抱着的一本《法斯宾德论电影》,笑着告诉我说:他的父亲很喜欢法斯宾德,不过他自己是觉得法斯宾德的东西很难懂,不太受青年人的喜欢。这似乎也说明了德国的窘境,与其他很多欧洲国家一样,大多数时候它们的“艺术气质”显得过于浓厚了。在这一点上,比他们更甚的是法国电影。听说法国人是特别不喜欢外国人说他们的电影难懂的,虽然这句话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挺能适用的。
1998年《罗拉快跑》的出世被很多人视为德国电影复兴的标志。在过去的几年中,也确实能偶有佳作问世,但作为一个电影产业的话,谈复兴,似乎有些过去乐观了。德国电影业与欧洲乃至世界电影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压力,这便是好莱坞。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威力自然不用我再多废口舌帮其火上浇油了。大家都想对抗它,有人坚持着自己的模式,有人则“师以夷长以治夷”。究竟孰优孰劣暂不讨论,先来看一部德国出品的“以夷治夷”之作——《火线战将》。其实我很讨厌这个名字,原名直译过来大概是“小丑”,剧中角色的代号。怕中国观众不明其意,便选择了这么一个俗气又便宜(曾被一部二流的好莱坞动作片使用过)的名字。听说近期在北京还有举办过一个德国电影周的活动,这马上让我想起了中法文化年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之下,这部德国商业电影才能得到在中国上映的机会。
它的宣传可谓是有点无声无息,我只是很意外的在素来只闻吹捧好莱坞大片的《世界影视博览》中看过它的身影。查了查资料,电影是改编自德国本土的热门电视剧,“塑造了一批已被官方确认死亡但戴着小丑面具继续隐居在城市中惩处邪恶的边缘人”。看过电影之后不得不说这是很好莱坞的套路,且一点没有要超越它的尝试,倒是在电影特技方面有着要和好莱坞电脑制作一较高下的气势,例如13辆奔驰警车从一排爆炸后的烟雾中被抛出的场景,着实震撼。在精细的慢镜头纪录下,呈现出了华丽华尔兹的优雅风范,说其是暴力美学倒不如称其为“爆炸美学”更为适合。影片剧情的构造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些特技片段发展出来的,间或穿插一些平凡无害的大众笑料,人物则明显是类型化的处理,如板着一副面孔的男主角,总是等待救援的女主角,谈吐动作皆很滑稽的助手,一根经的老警探……就连最后老警探一改态度,帮助主角一干人等,放了“小丑”一马,都是陈词滥调的俗套,却也正合观众的期待,还算无所差池。反倒是人物形象不够鲜明,虽然每个角色都找到各自的类型,但类型性格的表现既不精彩也不充分,加之细节上又漏洞百出,流于平庸是不可避免。我们可以以创作者精心炮制的重点并不在此为借口,广泛运用分割画面、慢镜头以及多种剪接手法,很显然他们是力图使得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生动、不落入沉闷的。他们做到了,但为此损失的剧力又十分显而易见,缺乏带入感让一切惊险总与观众之间像是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还有一点失望,却与电影本身无关。央视的大牌栏目《世界影视博览》在介绍本片时几乎使得所有卖点倾巢而出,诱人固然诱人,乐趣却也减半。
其实,不论从什么方面来看,它终究只是一部仿好莱坞之作。固然爆炸特技在摒弃了电脑制作后仍可以到达如此地步实在了得,但特技创意则基本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好的地方没能更好。而拳脚的笨拙、枪战的平庸、性格刻画与心理转折全都模糊不清,比起好莱坞电影(指平均水准,而非几部无脑大片)来确实逊色几多。以这样的电影应对好莱坞能抗衡到什么程度?我投不信任票。如此表决并非是反对“以夷治夷”的口号,只是学“夷”不是要全盘“美”化,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好莱坞,丢了自己的风格实在有些得不偿失。何况好莱坞模式也不再如前些年那般风光无限了,它同样面临着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与危机。就算硬是要学,也请去粗存精,不要像中国电影一般陷入大投资、低智商的怪圈才好。当然,适应大投入的电影制作是需要一段时日,有钱的德国商人们与其挤着去做好莱坞的冤大头还不如多投些本土电影更为实在些。
《火线战将》以夷治夷 作者:畸小山 (转载)
去年,借着《十面埋伏》信誓旦旦又冲奥斯卡的机会,有幸被国内媒体顺带介绍了一下的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虽然最终并没能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不过它的出色与话题性一样令人侧目。而03年的一部卷裹着温情与讽刺的暧昧电影《再见列宁》,也因为其特殊的题材(社会主义与列宁以及东德版“我爱我家”的名号)与中国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应该算是近年来,不多的两部能够在中国引起一定关注的德国影片了。也许在不经意之间,我还能在某个电影频道或是电影栏目中看到正播着某个不知名的二流电影,恰巧就是德国制造。
说句实话,以上便是我对德国电影的全部认识了。前不久,在从西安回到武汉的火车上曾遇到过一个美国人,我们是邻座。他看到了我手中抱着的一本《法斯宾德论电影》,笑着告诉我说:他的父亲很喜欢法斯宾德,不过他自己是觉得法斯宾德的东西很难懂,不太受青年人的喜欢。这似乎也说明了德国的窘境,与其他很多欧洲国家一样,大多数时候它们的“艺术气质”显得过于浓厚了。在这一点上,比他们更甚的是法国电影。听说法国人是特别不喜欢外国人说他们的电影难懂的,虽然这句话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挺能适用的。
1998年《罗拉快跑》的出世被很多人视为德国电影复兴的标志。在过去的几年中,也确实能偶有佳作问世,但作为一个电影产业的话,谈复兴,似乎有些过去乐观了。德国电影业与欧洲乃至世界电影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压力,这便是好莱坞。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威力自然不用我再多废口舌帮其火上浇油了。大家都想对抗它,有人坚持着自己的模式,有人则“师以夷长以治夷”。究竟孰优孰劣暂不讨论,先来看一部德国出品的“以夷治夷”之作——《火线战将》。其实我很讨厌这个名字,原名直译过来大概是“小丑”,剧中角色的代号。怕中国观众不明其意,便选择了这么一个俗气又便宜(曾被一部二流的好莱坞动作片使用过)的名字。听说近期在北京还有举办过一个德国电影周的活动,这马上让我想起了中法文化年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之下,这部德国商业电影才能得到在中国上映的机会。
它的宣传可谓是有点无声无息,我只是很意外的在素来只闻吹捧好莱坞大片的《世界影视博览》中看过它的身影。查了查资料,电影是改编自德国本土的热门电视剧,“塑造了一批已被官方确认死亡但戴着小丑面具继续隐居在城市中惩处邪恶的边缘人”。看过电影之后不得不说这是很好莱坞的套路,且一点没有要超越它的尝试,倒是在电影特技方面有着要和好莱坞电脑制作一较高下的气势,例如13辆奔驰警车从一排爆炸后的烟雾中被抛出的场景,着实震撼。在精细的慢镜头纪录下,呈现出了华丽华尔兹的优雅风范,说其是暴力美学倒不如称其为“爆炸美学”更为适合。影片剧情的构造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这些特技片段发展出来的,间或穿插一些平凡无害的大众笑料,人物则明显是类型化的处理,如板着一副面孔的男主角,总是等待救援的女主角,谈吐动作皆很滑稽的助手,一根经的老警探……就连最后老警探一改态度,帮助主角一干人等,放了“小丑”一马,都是陈词滥调的俗套,却也正合观众的期待,还算无所差池。反倒是人物形象不够鲜明,虽然每个角色都找到各自的类型,但类型性格的表现既不精彩也不充分,加之细节上又漏洞百出,流于平庸是不可避免。我们可以以创作者精心炮制的重点并不在此为借口,广泛运用分割画面、慢镜头以及多种剪接手法,很显然他们是力图使得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生动、不落入沉闷的。他们做到了,但为此损失的剧力又十分显而易见,缺乏带入感让一切惊险总与观众之间像是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还有一点失望,却与电影本身无关。央视的大牌栏目《世界影视博览》在介绍本片时几乎使得所有卖点倾巢而出,诱人固然诱人,乐趣却也减半。
其实,不论从什么方面来看,它终究只是一部仿好莱坞之作。固然爆炸特技在摒弃了电脑制作后仍可以到达如此地步实在了得,但特技创意则基本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好的地方没能更好。而拳脚的笨拙、枪战的平庸、性格刻画与心理转折全都模糊不清,比起好莱坞电影(指平均水准,而非几部无脑大片)来确实逊色几多。以这样的电影应对好莱坞能抗衡到什么程度?我投不信任票。如此表决并非是反对“以夷治夷”的口号,只是学“夷”不是要全盘“美”化,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好莱坞,丢了自己的风格实在有些得不偿失。何况好莱坞模式也不再如前些年那般风光无限了,它同样面临着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与危机。就算硬是要学,也请去粗存精,不要像中国电影一般陷入大投资、低智商的怪圈才好。当然,适应大投入的电影制作是需要一段时日,有钱的德国商人们与其挤着去做好莱坞的冤大头还不如多投些本土电影更为实在些。
《火线战将》以夷治夷 作者:畸小山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