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色戒》:欲女不知亡国恨

发布时间:2024-03-03 17:38:44
李安到好莱坞发展之后拍摄的电影,处于一种倒退状态。早期他拍摄的影片,很注重疏密得当,相当于中国的白描手法,以细节串联起整个电影,立足于镜头细节的组接,局部做的很满,而又不失总体把握,连贯起来,就达到一种整体的浑然一体,自成格局。

但是,从《断臂山》到《色戒》,都可以看出,李安失去了细节的表现能力。《色戒》能有如此之反响,是李安的余威尚震于殊俗,其电影技法却逊于早期的成熟、酣畅与意在言外的深刻。

从某种意义上讲,《色戒》更像是近年来香港电影包括连琐引起好莱坞鹦鹉学舌的卧底热的副产品。只不过,《色戒》是女人的卧底。在男权社会里,男人可以凭着兄弟情,获得卧底的成功,而女人必须卧底只要靠出卖色相了。

《色戒》几乎就是一个女青年挣扎在色相卧底痛苦漩涡中的幼稚图解。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王佳芝远不是川岛芳子那样,人尽可夫的人物。她天真未泯,单纯简单,在利用自己的色相任务之前,她还是一个处女身,这使得她的色诱汉奸的行动,充满着非职业性的自我折磨。这决定了电影的设置注定是一种浅表层次的。电影把张爱玲的一部短篇小说,延伸出了前因后果,而电影必然要大加演绎的王佳芝的色诱行动,也因为这种前奏的回顾,而破绽重重。

1、 色诱是否有必要?

《色戒》像卧底题材一样,最后形成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为卧底而卧底,过分渲染卧底的痛苦。而在实际现实中,我们很难想象,卧底会是一个跨越数年的长期行动,从最简单的合理性讲,卧底都是为了配合一个即时性的行动而进行的行为,但是,卧底题材电影为了充分展现卧底的内心痛苦,就必须延长卧底的潜伏时间。这是《无间道》等电影动辄让卧底警察数十年这样的不可思议局面出现的原因。

《色戒》也是如此。电影必须达到小说中设置的一个关节点,就是必须让王佳芝在诱杀汉奸的时候,心生隐忍,放他一马。必须达到这一点,电影就必须让女主角在色诱的过程中,自己也投入相应的情感。而女人投入情感,是与时间成正比的,这就必须让女卧底接触汉奸的时候无限地延长,长到足以令她产生情感。

《色戒》就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冗长而不合理的铺垫。从影片的交待看,王佳芝在香港的时候,曾经是大学业余剧团的演员,那一帮热血青年,在台上演出抗日的戏剧,为了在生活中继续演好抗日的角色,他们自发地决定去杀死一个汉奸,以证明他们在生活中与舞台上同样地爱国。于是,汉奸老易被列为暗杀的对象,为此,王佳芝密切地与老易进行了接触,正当就要成功地时候,老易突然被调回上海,从而使暗杀行动功亏一匮。

本来这个故事应该到此结束了,电影加进了这一段冗长的前戏,几乎使后面的可能性变为零。但是,电影恰恰是加起了这样一个累赘的叙述,以作为电影后来上海暗杀情节的铺垫。

王佳芝回到上海后,根本没有继续进行地下抗日活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又遇到了香港的同学邝裕民,而邝正在进行更为明确的抗日锄奸行动,并且接上了重庆方面的人,而暗杀对象就是香港那一次自发行动的漏网之鱼,于是王佳芝又被推到了色诱的前台。

从电影的介绍来看,邝的上级老吴手中有许多经过训练的杀手,对老易的暗杀行动,也搞过几次,电影里明白地说着,有两三个女同志,曾经接触过老易,但被老易识破,可见,老易虽然贪恋女人,但警惕性很高。那些经过训练的女杀手,都难逃老易的魔掌,怎么可能还要让一个不谙世事的王佳芝去接触老易?从电影后面的表现来看,老易手下的人,早就盯上了王佳芝,只是慑于老易与王佳芝的暧昧关系,才没有向老易通报。按照如此设置的虚假情节联想一下,前面那些靠近老易的女杀手,是否会因为老易与她们有一腿,就放弃向老易坦白真相呢?

可以看出,电影里设置出的王佳芝色诱老易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老易居然被手下隐瞒着,而重庆特工组织也把所有的宝押在这样一个女人身上,实在是情节上的破绽。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让王佳芝去暗杀老易,在他们的幽会的时候,就可以找到下手的机会,但是,特工组织,偏偏放弃了老易幽会这一绝佳时机,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的珠宝店门口,安排了一大串人进行暗杀,这样的安排,无非是为了照顾到小说里的王佳芝帮老易脱逃的关键情节,但是,这样的合理性何在?小说的构思设计不过是张爱玲有感而发的痴人说梦。

因此,电影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结果,就是女杀手爱上了自己的暗杀对象,而为了让这个结果强制成立,前面的很多可以一了百了的完成暗杀任务的机会,却一次次不去使用,偏偏脱裤子放屁地在大街上明目张胆地搞暗杀,这样的特工是最弱智的特工。张爱玲爱上了汉奸,但并不能说她就知道特务机关里面的勾打连环,她可能看清楚人性深处的黑暗,但却永远看不懂政治背后的阴森可怕,以她的小说拍摄出来的电影,注定是一个女人的想当然,永远脱离于真实的现实生活。这是小说造成的先天性不足。欲女不知亡国恨,在她的笔下,写出了女人的欲望,但是她永远无法把欲望的女人置于国恨家仇的高度。这是她笔下的人物,一旦与国家大事牵连起来就如此牵强附会的原因。

2、 王佳芝凭什么要爱上老易?

国内版删去了王佳芝与老易的做爱镜头,但是,从影片残留的前戏来看,老易第一次对王佳芝动手动脚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温情,而是采取了一种虐恋的方式,粗暴地把王佳芝捆绑起来,扔在床上,肆意地凌辱。

电影里也说得明白,老易对女人的态度是一种发泄,这种发泄出自他的职业生涯中的高度紧张,他是把女人作为发泄对待的。

在网上流传的剪去的视频中,我们看到老易与王佳芝做爱的时候,也是采取一种蛮横的态度,在老易身下赤身裸体的王佳芝面露惶恐的神情,而老易只是一味地在女人发泄着自己的粗蛮,根本没有看到男人的温情与善良的一面。

王佳芝在向领导汇报自己的色诱工作时,也交待了自己的不堪凌辱的痛苦现状:“他比你们还要懂得戏假情真这一套,他不但要往我的身体里钻,还要像蛇一样的往心里愈钻愈深,让我流血,哭喊,他才会满意。”

可见,王佳芝是清醒地认识到老易对她的灵与肉的双重欺辱的。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在肉体上被男人掠夺的情况下,还会对男人涌上爱心。如果按这样理解的话,那么,王佳芝为了革命事业失事于同事的时候,她也应该对那个开启她处女之门的男人产生爱情,但是王佳芝并没有,反而对一个给她以凌辱的汉奸涌上感情,这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张爱玲的原小说并没有设定王佳芝与老易之间的情欲关系,只字不提,他们是如何在床上缠绵的,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张爱玲不会把王佳芝与老易的肉体关系描写成如此的暴虐与凶蛮。至少张爱玲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那个现实的汉奸的时候,如果胡兰成给予她的是这种肉体上的痛苦的话,那么,张爱玲不会死心塌地为这个至少以玩弄女人见长的男人而梦牵魂绕。张爱玲赋予王佳芝爱上老易的理由,显然不会是老易会虐待女人,会给女人 “流血,哭喊”,如果是这样的话,王佳芝杀老易不仅不需要别人的配合,她自己可以直接把老易给干掉了。

老易在床上究竟给王佳芝灌了什么迷魂药?也许只有张爱玲明白,李安是不会明白 ,所以李安对影片中的暴力型的性关系的理解,是令人生疑的。

3、 王佳芝更像是被戒指打动。

电影没有写出老易的男人的魅力,王佳芝向组织汇报时,是以哀求的口吻,请求组织早日杀了老易,好让她解脱肉体的痛苦。因此,从电影提供的线索来看,基本排除了王佳芝为情所动的心理基础。

这时候,一枚戒指出现了,它成了打动王佳芝的终极利器。

在珠宝店,那一枚漂亮的戒指打动了王佳芝,女人在这时候犯了最不该犯的错误,为一个凌辱她的男人,仅仅因为那枚戒指作为物质的靓丽,她的心动了,心软了。

电影最终塑造出的王佳芝是一个痴迷于物质的女人,电影的名字也不应该叫《色戒》,而应该叫《金戒》。

电影没有揭示出感情于女人的可怕,倒是看到“金子”对于抗日事业的破坏,电影不自觉地偏离了它的主题,呈现出一种怪里怪气的论调来。

因此,整个电影没有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只有最简单的女人痴迷于物质而导致的一念之差。

4、 锄奸组织同样没有人性。

老易作为汉奸是残忍的,最后把王佳芝一伙给连锅端了。但是,作为抗日组织的一方,同样没有显示出人性的一面。王佳芝在香港期间,为了让她懂得男女关系,就让一个经常嫖妓的同学,与王佳芝上床,提供给她性经验。后来,在上海执行暗杀任务时,那个老吴也莫明其妙地一次次拖延执行任务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让王佳芝沉浸在灵与肉的痛苦之中。老吴的想象就像一个不关心王佳芝死活的官僚,打着官腔,执行着一些画蛇添足的任务,最终使整个行动,失去了控制,完全寄托在一个并没有坚定信念的王佳芝身上,如此弱智的组织者,自然反映了特工的无能,更反映了电影编创者为了照顾王佳芝动情这一必然性的结果,而故意设定的软肋。

汉奸与锄奸组织在对垒的时候,都无视女人的内心存在,而影片中,王佳芝也没有多少深刻的内心展示,只有物质利益的驱动,这使得整个电影里的人物,没有一个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留下令人回味的思考。这反映了电影本质上的幼稚与简单,没有把最复杂的人性交织间的冲突展现出来。

影片的台词过于简单,镜头太生冷,都与李安过去的电影截然不同,疏于刻划人物,而喧宾夺主地玩弄色情,这造成了电影的最大的软肋,虽然电影轰动了,但离李安成功的元素也越来越南辕北辙了。

《色戒》:欲女不知亡国恨 作者:红警苏红不懂爱 (转载)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