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公正和客观就是情怀吗?
《南京!南京!》终于上映了。这是一部敏感的电影,也是一部难操作的电影,但难得的是,好评率很高。我感觉,一般读了几天书的人,不大有勇气抛出过分恶劣的评语,但我估计有几类人是不会喜欢这部电影的,嘴巴上不说,心里也会嘀咕上一阵子。
第一类是有超强“民族气节”的人。民族主义究竟是个好词还是坏词,我一直没搞懂,日本鬼子到底是人还是畜生,我也一直没搞懂,但陆川居然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把鬼子——准确地说是其中的一两个——慢慢定性为人,这实在让人震惊,要知道,在某些中国人的意识里,日本鬼子从来也永远就是畜生,这是由他们的基因决定的。花了几十块钱和两个多小时,结果换来与常识相悖的故事,自然不爽。
第二类是来电影院接受教育的人。王小波说:“我正等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打开一本书不再期待它有趣,只期待自己能受到教育。”他“期待”成为的人,其实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这些人都有当小学校长的潜质,无论干点什么,都以能受到教育为目的。带着受一次深刻爱国主义教育的美好期望,他们来看《南京!南京!》,结果一看,场面较平淡,日本人也是人,失望自然是难免的。
期待被感动的人也会对这部片子怀有腹诽。被好莱坞商业片战斗群轰炸过的,或者被韩剧日剧熏陶过的,往往对戏剧性有着超出一般的渴望。戏剧性知道么,就是电影电视让你精神一震或者为之感动的场景画面,换句话说,就是把平淡生活集中萃取、发酵、放大、爆发的情节和细节。很多人看《南京!南京!》时都偷偷带着两包纸巾,做好了痛快哭一场的准备,但克制的镜头处理和寥落的戏剧性情节,让大多数人没有如愿以偿。
以上三类人离开电影院,都会心怀不满地发问:这是为什么?
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有很多,其中一种叫做煽情。南京大屠杀这种题材的电影,换任何一个白痴来执导,都可以引得电影院里泣不成声。不说表现中国人被集体屠杀了,就说被日本畜生一把从楼上抛下摔死的范伟的女儿吧,如果先用几个镜头刻画她活着时的天真秀美,再用一个镜头定格她悲惨的死状,那有什么情都被煽出来了。但吝啬的导演既没好好展现猫猫生前的乖模样,更没给她孤零零被摔死的惨景一个镜头。
这部电影,因为陆川的竭力克制,竭力回避,竭力隐藏,让绝大多数想哭的人都没有得逞。
可是对于南京大屠杀这种题材的电影,中国的观众不哭那还有什么可干的?也许这是无数人的诘问,但不是导演需要解答的问题。聪明且有勇气的人,总是盼望着做第一,比如说第一个冲破某种体制的樊篱,第一个打开某种狭隘情绪的禁锢,第一个站在某个未知第三方的角度回望历史,第一个传达民族情仇覆盖着的人性纠葛。毫无疑问,陆川正是这样一个聪明且有勇气的人。可问题是,他做得如何?
我们都知道,尽管战争过去了几十年,但面对政治、经济、外交的诡谲博弈,陆川的这份工作还是相当敏感,《南京!南京!》立项审批的死去活来证明了这一点。能在这样的背景中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确实殊为可贵。可是我们又知道,你再怎么想变身为客观的第三者,也是自欺欺人,是你的三十万同胞在那场惨绝人寰的事件中丧失生命,弹指几十年,他们的血脉依旧绵延在你的生命中。
导演的情怀在哪里?追求公允、追求客观就是情怀吗?追求公允客观的人可以做法官,可以做记者,也许还可以拍纪录片,但能不能碰这部电影的题材,我有点疑惑,特别当我看到所有有学问的人都在盛赞《南京!南京!》,我的疑惑升至极点。
我还是坦白吧,我真的讨厌民族主义,讨厌受教育,讨厌被煽情,但我希望有些情绪能够得到自然宣泄,就像水位上涨慢慢漫过河堤一样。《南京!南京!》让我的情绪始终沉在低位,压抑着不肯上涨,我看完电影比看电影之前还要寡淡。我现在所有的感觉只有两个字:疑惑。
《南京!南京!》:公正和客观就是情怀吗? 作者:天下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