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弄人》:达尔文的爱与痛
为人夫,为人父,查尔斯-达尔文在女儿的死上与艾玛有着深深的隔阂,尽管他们都彼此相爱,尽管他们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自责,悲痛,对女儿的愧疚。
身为科学家,身为一个曾是上帝子民的基督徒,他的内心有着多深深的矛盾,尽管他对于上帝的信仰流失殆尽。直到水疗师和他谈论到女儿,谈及他的信仰,“你说从不在宗教中寻求慰藉,但是你有信仰吗?除非你有信仰,否则世上的水都治不好你”。女儿病重接受水疗,查尔斯屈膝跪在耶稣圣像面前,作如此告白:“先生,我屈膝在你面前,如果你能救我女儿,我将用余生信仰你。”“如果你要带一个人走,请带我走,不要夺走她,她……她是个如此乖巧的姑娘,她……”然而上帝还是带走了女儿,用女儿换余生对上帝的信仰这样一个交易没有达成。信仰本身也是不可交易的。
艾玛每日看着丈夫在和女儿对话,她眼中,对查尔斯来说,死去的女儿比活着的妻子及其他的孩子更要真实。死去的长女与查尔斯的对话,其实就是他和自己的对话,一步步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对上帝信仰的疑虑,对真理的渴望,对人世间真情破碎的恐惧。所有的一切,使得二十年间他不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下来,越是接近真实的人就越恐惧。
在女儿离世的房间,查尔斯悲痛欲绝。他的哭声让我想起不久前自己的悲痛,眼眶中无法不饱含泪水。终于,艾玛和回到了家的查尔斯展开了对话,一场激烈的争吵……查尔斯走出了阴影,和妻子告解,内心的疑虑和痛楚,长女死后游离于这个家的查尔斯重新敞开了心扉,重又和妻同床共枕,和孩子们漫步林间观察动物、坐在壁炉前给他们讲述真实的故事。一个男人,孤独的男人,又找回了自己的角色:为人夫,为人父。
心灵上的释然使得查尔斯恢复过来,拿起笔写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来。那也是他的长女所一直期待的,这样一个无辜的女孩,是他和妻的结合导致了先天的缺陷。将书稿交给艾玛,由她做决定。忐忑不安的查尔斯独自在房间,当他醒来的时候找到艾玛,艾玛已经将书稿装好,决定出版。艾玛一夜间读完了这部书稿,尽管她说现在我们是共犯,但她已承认了丈夫的成就。
查尔斯有生之年,就已预料到自己理论的后果:赤裸裸的生存竞争。尽管学界众说纷纭,然而每一个领域的先驱那个没有自己的局限?众多人对达尔文的批判不也证明了他的高度?当我们去掉理论表面厚重冰冷的外衣,去触摸下面那颗温热跳动的心时,也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人在表述自我见解时的毫无保留是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尽管他知道那个理论并不是那么完善,那个理论甚至会导致信仰的流失,那个理论耗尽了毕生的心血而令人痛苦异常,但他不得不表述,这表述就是他生命的一部份,甚至重于他的生命!
生命是美丽而多彩的,着美丽多彩的生命表像背后,有着看似残酷的生存法则,却也有着人对之温情脉脉的关注。当你选择了一种角度,也就拥有了一种态度,客观或是主观,都有一个参考的标准,选择了什么,却又是主观的。所以这世上的道理千千万,有时证悟,有时迷惑,又怎么能说得清楚呢?超越所有对错,是否有不对不错的存在呢?
《造物弄人》:达尔文的爱与痛 作者:命化蓮花拋利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