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钢琴家》:细腻有余,力道不足

发布时间:2022-10-20 03:11:26

  我知道很多人对这部电影评价最高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细腻朴实,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确是以这样的风格见长,依稀记得许多年前看过的《苔丝》,同样是一幅几近白描的画卷,其效果倒也不同凡响。可是当一部长篇电影的背景被放在二战之中,尤其是放在德国与波兰那块战场上,当故事的题材涉及到纳粹与被迫害的犹太人,作为观众,我们总是会期待着一点有力度的东西。纯粹的平铺直叙恐怕就很难满足观众的胃口了。

描写犹太人与纳粹的电影实在太多太多了,其中当然不乏经典。《钢琴家》的优秀不容否认,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它没有落进战争题材的沉疴里去,一味的以挑动观众激愤的情绪为目的,而是用另外一种缓和的调子来书写历史。这样的叙事方法并无弊病,导演的功力也十分深厚,但是非要说说影片的不足之处的话,我也有几点想说说。

1、

故事被完全放在主人公Szpilman的视角之中。这样就省去了很多纷繁复杂的铺陈,也没有了大环境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中,不论是集中营,还是俄军进驻,还是德国战败这些重要事件都只是从主人公的遭遇中一笔带过或者是侧面交。这样的设计自然让矛盾更加集中,情节更加连贯,但是也就使得观众感受不到战争的大背景,从而无法激起心中的共鸣。可以看出,导演在影片中也着力的表现了犹太人所受的迫害,但是说实话那些场面没能让我鼻子发酸眼睛发潮。在这一点上,就不能不说《辛德勒的名单》,相形之下,《钢琴家》就显得太过缺乏历史感和厚重感了。(而这绝对不是因为它不是黑白的而是彩色的。)

2、

从题目上看,《钢琴家》已经为影片打上了一种富有艺术感和音乐感的标记,太多的优秀的与“钢琴”相关的影片也已经自然的让观众把期望值提得高高的,带着聆听经典乐的心情,做好了被感动的准备去看电影,结果就未免觉得没有尽兴。影片中,音乐和钢琴只是一个战争中的注脚而已,而导演又没有为这个注脚赋予什么情感上的意义,它只是一个生硬的存在,勉强作为线索把情节串联起来。而事实上,音乐和钢琴在影片中并没有什么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从Szpilman为了2000块而放弃了那架钢琴之后,似乎就象征的交代了生存比音乐要重要得多。

Szpilman卖掉表的时候说过“Foo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ime.” 或许我们可以同样解读出“Foo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iano” 。在关于“钢琴”的问题上,影片又一次放弃了去感动观众。不管是《钢琴课》里为了钢琴可以出卖自己的哑女,还是《海上钢琴师》里为了钢琴可以放弃生命的1900,他们的故事里自然有一种俘获人心的力量。或许大家会说,战争中人们为了活下来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好吧,那么最起码也应该让我们看到付出这种代价时他有多么不舍和心疼。

3、

自从Szpilman被人从去往集中营的火车上救下以后,他基本上就在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影片在之前做了一些人际上的铺垫,这些人为以后Szpilman能够生存下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就在于,导演在描写人性时也实在是太过简单了。不管是主人公的家人,还是与他有着暧昧情愫的Dorota,在影片后面都没有给予应有的描写。我们没有看到Dorata与Szpilman再度相遇时该有的复杂感情,她最后一次去探望Szpilman时,所说的话和语气也看不出有丝毫的眷恋。本应该是最温情的元素又一次被导演淡淡的处理掉了,相比之下,倒是影片最后Szpilman跟那位德国军官的交流最能打动人心。

我一直觉得,一部影片不管如何写实或者白描,对于人物内心的描绘是永远不能缺省的。西恩·潘的《荒野生存》在这一点上是个很经典的范例,它从头至尾都像是在画一幅山水画,但是人物的精神并不缺失,而很饱满。同样经典的还有《美丽人生》,影片几乎没有描写战争,却因为人物精神的火花而感动着无数人。可是在《钢琴家》里,我们对人物的把握却都是模棱两可的。Szpilman最在意的到底是什么?支撑他活下去的到底是生存的本能还是别的?Dorota到底是不是一直爱着他?通过这个人物导演到底在传达着什么样的感情,或者思考,或者信念,还是别的什么?导演似乎太过于细腻的描写场景和人物活动了,却惟独没有好好的描摹一下人物的灵魂。

我知道《钢琴家》与《辛德勒的名单》不同,与《美丽人生》不同,与《海上钢琴师》也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评判它,也不能说这样的影片就不够深刻,不够伟大。但是至少在我眼中,它还是细腻有余,力道不足。


《钢琴家》:细腻有余,力道不足 作者:Sara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