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浮城大亨》影评:香港的自传或寓言?

发布时间:2024-08-07 11:29:20
不得不说去影院之前,对这部电影还是怀着期待的。看影片介绍,一个人从20岁到60岁的奋斗史,哇很长的时间跨度啊,又看见到后面郭富城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画老妆,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电视剧《康熙大帝》,陈宝国也是从青年到老年的完美呈现。

然而整部电影看下来,距离预期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布华泉自然是影片的主角和线索,然而影片对布华泉的表现却始终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人物的灵魂中去。虽然从头到尾夹杂着第一人称的画外音,然而这种直抒胸臆的手法因缺少了影片内容的支撑,而显得生硬突兀。这种叙述的语调与布华泉这个形象的刻画都过于“不动声色”,影评我们只能从比如“拥有的时候,为什么不珍惜呢”(泉父死的时候)“只要能给家里帮上忙,就不辛苦”(打几份工拼命挣钱的时候)这种直接表达的语言里,感觉到一点对人物感情的描写。但画外音究竟只是电影表现手段中的配角,影像与演员的表演才是重头,而在这两方面,布华泉的形象始终是木讷、平板的。好像他对人世间、对周遭芸芸众生都隔着一层,从不曾真诚投入一样。总感觉一个更真实、更深刻的他隐藏在这个人物外形后面不让人察觉。如果这不是人物形象设定的一部分的话,就只能说是电影表现力的欠缺,人物刻画的不够深入。不过,对泉母的表现则是值得肯定的一笔。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相对比较丰满和完整,这也是这个个人物能够带来更强烈感染力的原因所在。相比之下,郭富城的表演就鲜有亮点,更准确地应该说,布华泉这个人物角色的设定没有留给演员多少表现演技的空间。

从电影的叙述方式上来看,其实也有妄图面面俱到而重点不够凸出之嫌。布华泉的整个成长经历过于平铺直叙,整个叙述的过程中缺少曲折性,走中庸路线固然避免了弄巧成拙的危险,却也使整部电影稍显暗淡,缺乏亮点。不管是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还是情节的走向,都显得滞重呆板,活力或者说冲击力欠缺。刘心悠扮演的菲恩这个角色倒足够亮眼,然而毕竟只是一味调剂的存在,她固然使得电影原有的沉闷与呆板中多了一抹流转的色彩,但无法改变整个电影的主旋律。

相比故事的内容而言,我往往对一个故事是怎么讲出来的更为关注。正因此,在入题怎么个“寓言”或“自传”法之前,忍不住要批评一番。

电影留给我“中庸”的第一印象之后,不免令人思考这部电影的拍摄动机之类的问题。电影中非常浓烈的爱国主义倾向和励志色彩,既是电影中这个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的真实烙印,实际也有一定的现实诉求。考虑到香港回归15周年这样的背景,结合布华泉本人的成长经历,也许将电影解读为对香港这座城市本身的自传性寓言,会使电影更有意义。

今日的香港和布华泉的蔑称“洋杂”十分相像,恰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共存共荣的“混血儿”。而她的前身也不过是一个依海傍海的渔村。在国外文明的冲击之下,很快地走向现代化,原住民的生活空间被大大压缩,而新的生活方式也使原有的生活方式迅速地退居历史的边缘地带。在现代文明面前,原有的渔文明显得纯朴的同时,也不免相形见绌地带上了文化自卑心理。而当它如今看似成功地融入了国际社会之后,又和布华泉深夜自问“我是谁”一样,面临着自我认同与身份认同上的暧昧。而我们从布华泉幼年时被蔑称或戏称为“洋杂”、以及早期奋斗的艰辛,其家庭所遭遇的种种磨难中,也不难想象当年的香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被迫发生文化转型的种种痛苦。

如果说电影在表现手法以及叙述方式方面最大的缺点可以概括为“无亮点”的话,也就同时拥有了“无缺陷”这一亮点。两项抵消之后,考虑到对布华泉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命运的表现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在满分5分情况下,我打4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