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语录(二)
草根语录(二)
关于诗歌的三言两语:
1诗歌有什么功能呢?孔子提出“兴”、“观”、“群”、“怨”的说法,其实质是对诗歌(包括歌舞)社会功能的概括和认识。“兴”就是“兴于诗,立于礼”的“兴”,言修身当先学诗,是将诗歌在修身方面的教育作用。也就是钱钟书先生说的诗歌“是社交活动的必需品,贺喜庆吊丧,送往迎来,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见《宋诗选注·王安石》)”。“兴”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表现手法;“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是讲诗歌的认识作用。所谓“群”即“群居相切磋,”是说诗歌能够聚集士人,切磋砥砺,交流思想的作用;所谓“怨”即“怨刺上政”,诗歌具有批评和怨刺统治者政治措施的作用。
2我们写诗歌是为了什么呢?不应该仅仅是传达自己的情绪吧,虽然诗歌的写作有时候来源于一瞬间的灵感触发,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时代的脉搏,倡导主流价值观,传达一种真实的美的东西,让人能够通过阅读我们的诗歌获得美的享受,获得思想的启迪,从而陶冶性情,修身养性,铸炼人格。
3“‘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了主流理论。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否赞成,不得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着眼于国家与人民的命运。(王学泰《“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屈原、杜甫、辛弃疾、陆游的诗歌之所流传不衰,备受读者亲睐,与他们的诗歌的主题中有着一条爱国主义的情感线索有一定关系。屈原写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说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陆游的《示儿》也有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至死都对国家的统一念念不忘。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正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当然也与他们在诗歌总塑造的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理想人格有关,比如屈原在《离骚》种“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辛弃疾也是,即使词人在写他自己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另一方面,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同样无可奈何的心境,使辛弃疾和陆游一样,不得不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的途径。所以我们的诗歌固然要抒发自己的情感,书写自己的性灵,但是如果只派遣自己的苦闷,记录自己的不如意,这也就在境界上有失高远和深邃。4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的一块换一株水仙花。”诗歌不是面包,不能够喂养即,饥饿的胃,但是它是一株水仙花,可以使精神的花园生机勃勃,可以哺育虚空的灵魂。
5文子包括诗歌都不能用来养家糊口,这话听起来很残酷,但事实比这更严峻。尤其对名不见经传的人,因为这是一个物质化,功利化,世俗化的世界。人的精神家园荒芜了,信仰的支柱坍塌了。所以我们要忍受贫寒,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用诗歌养育自己的精神,之后再滋润别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