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一八九五》-甲午战争
根据李乔小说「情归大地」改编的电影【一八九五】描述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日本,客家秀才吴汤兴(温升豪)组织义民军抗日,最后功败垂成的一段历史。
本片有几个切入角度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颇耐人寻味:影片一方面藉由义民军与山贼的尽释前嫌、共同抗日,表达了闽客族群融合、同仇敌慨的爱国精神,然而在强弩之末时,也点出了他们被中国抛弃的悲哀;亦即它确实有藉这场抗日事件,鼓吹台湾意识而与中国划清界线的味道。反而对日本的观点,突破了既往政宣电影的野蛮描述,除了代表角色那股近乎文艺腔的高度优雅外,也凸显了日方从原本以为只是单纯「接收」台湾,到后来惊觉这已是另一场「战争」的觉悟。
可惜【一八九五】的执行成绩远不如预期,角色的内在挣扎大都流于台词及表面,影像的薄弱到最后几乎成了文字的附庸。所谓史诗格局,只存在于故事大纲、预告片花的想象层面,甚至许多场面调度已经到了因陋就简、草草了事的地步,仅能依赖观众自行想象,去填充底片之间的空虚。讽刺的是作为客委会投资的作品,这部发想于民进党执政时期、完成于国民党轮替之后的电影,却因此得到立场对立的政治人物的各自解读与先后加持。但政治语言能否掩盖艺术上的苍白?就是催眠与清醒的差别了。
【渺渺】也和日本有关,但不再是国仇家恨,而是一个被称作渺渺的日本交换学生(柯佳嬿)如何让高中女生小瑷(张榕容)心动,却又不得不帮她接近一个郁郁寡欢的二手CD店老板(范植伟),却无意间知道了他的沉默也和一段同性之间的情谊与伤痛有关。
导演程孝泽在他的短片作品【数字拼图】(男主角正是【一八九五】的温升豪)展现了明快精准的节奏而令人印象深刻,但【渺渺】的整体结构却少了一股流畅感,以致于虽是青涩恋曲,但那股悸动的感人能量,几乎只剩下亮丽的摄影。
角色的失准,也是【渺渺】明显的败笔。作为与影片同名的核心人物,柯佳嬿在【一年之初】及短片【爱玛的晚宴】予人的空灵神秘,到此荡然无存,却也没开发出新的银幕魅力,此角的扁平意外衬托了活泼的张榕容,毕竟她的活力稍稍燃动了影片窒碍的气氛,不过我觉得她至今最好的演出还是在短片【天黑】,【渺渺】某些时刻还是有超过的痕迹。然而最令人失望的应该是范植伟,那毫无变化的忧郁如果是在MV或许还有吸引力,但变成长片就显得一成不变。相较之下,戏份不多的吴慷仁,反而更称职地扮演了让他后悔莫及的秘密。当这场多角单恋的故事有一半角色皆松弛乏力的时候,实在很难激起真正的认同感。
这两部片的音乐都很动听,却犯了尾大不掉的毛病。【一八九五】的配乐充塞到几乎要溢出银幕,却凸显了影像无法相得益彰的薄弱;【渺渺】把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反复播送,原本的意境最后也成了疲劳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