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与密扇》影评
《雪花与密扇》影评
电影,尤其是文艺片,从来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
正如《雪花密扇》,男人看不懂,女人却看出伤痛。
晚清时期,百合与雪花,两个不同阶层的少女七岁便结为“老同”(老同指的是同年出生,且长相、脾气相近的女孩一生相互照顾,相互爱惜),一把扇子的邀约似一根隐形的线将两人拴在了一起,通过她们独特的沟通密码女书联系,共同经历时代的风雨。随着时光转移,经历了饥荒与叛乱,她们一同省思媒妁之言的婚姻、寂寞以及为人母亲的欢喜与悲伤,“老同”犹如精神上的婚配,情谊延续一生。
表面上讲的是女人之间亲如姐妹的情感,实则表现的是男权社会里女人无处遁形无法言说的孤独感。所谓“老同”实际上就是另一个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一起读书一起长大一起经历风霜的女伴实则就是自己。在这样一个压抑、沉闷的封建男权社会里,女人没有尊严没有尊重没有丝毫自主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即便是因一双举世无双的小脚而嫁得好的百合也只能唯唯诺诺的小心服侍夫家,更何况家道中落嫁给屠夫的雪花只能是丈夫泄欲和泄愤的对象,甚至在自己孩子惨死后都无法发出自己的哀伤,姜武扮演的屠夫就是传统男权主义的符号,即便风雨飘摇,一贫如洗,仍然保持对家庭的绝对统治力。她们深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她们无处可去,她们只能在彼此身上找寻慰藉,彼此互相倾听,彼此互相支持直至生存下去。影片表现出中国女性被束缚了百年甚至更久的枷锁,以及女人之间微弱却又不息的自爱和自怜,她们想抗争苦闷的传统却又如此无力,她们自我发明的这种文字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在黑暗之中以无言的姿态传达着女人的哀怨、愤懑和无望的诉求。
雪花秘扇,留在女人心头的伤。
另外,影片稍令我迷恋的是对民族文化、历史和年代的表述有种强烈的仪式感和敬畏感,比如裹脚、女书、扇子等元素,这些细节使影片趋向严谨、凝重,富有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