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影评:英雄末路的悲歌
《第一滴血》影评:英雄末路的悲歌
一口气看完了《第一滴血》1-4部,不得不说,赞!
没有华丽的特效飞檐走壁的动作,依然扣人心弦霸气十足令人欲罢不能,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一大票中国动作片汗颜了,更何况人家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
但此处我想强调的不是激动人心的种种场面,而是此片的内涵。
这两年看了太多国产烂片,真的是伤了。明明是一心向钱看的本质,肚中并没有什么金玉,甚至连剧情都漏洞百出,却硬是要拗出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造型,坑爹呢这是!于是具体表现出来就是陈词滥调浮于表面的说教和主人公莫名其妙的善行或由恶向善的转化,实在是苍白无力。
《第一滴血》的主题是宏大而深刻的反战,但几乎没有说教性的台词。其对主题的表现来自于贯穿全片的沉重哀伤的气氛,主人公寂寞萧肃的内心世界和言行,以及对战争残酷场面的展示。不用刻意强调什么,观者自去领会。我认为这是电影表达自己想法的最好方式。
“无价值的活,有价值的死”“希望祖国能像我们爱她一样的爱我们”……主人公约翰·兰博的话不多,却经常引人深思。兰博是天生的杀人机器,最优秀的战士,有崇高荣誉的军人。嗜杀仿佛是他的本性和渴望,但他又是个善良,有正义感、同情心的人。喜欢战争又讨厌战争的综合体,矛盾却又合理的存在。兰博希望和平,热爱和平,喜欢过平静安宁的日子,但他又明白,很多事情,不靠杀戮和征服是无法解决的。这真的是个头疼的课题,和平是拒绝杀戮的,但杀戮能带来和平。恰如他被小镇的警察追逐,尽管他已经表示各退一步,但是警察局的头目为了自己的面子,依然要对他赶尽杀绝。他能不反抗吗?难道要为了头目的一己私利而含冤而死吗?兰博用杀换来了和。这一命题在第四部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外国的人道主义者们一心指望用道德的力量去教化他人,以至于在兰博为了保护他们而开枪打死海盗时,换来的却是他们的指责。然而当最后他们目睹了死亡和各种残忍的伤害,当初指责兰博的人也杀死了敌人。
而国家利益与道义的冲突更让人觉得无力。第二部里越南军扣押了大量美国战俘,而指挥中心告诉兰博的却是,去营地旁拍张照片,证明那营地是空的,没有人质。而当兰博深入营地,发现了真相,并带回一名人质时,指挥中心的最高领导竟然指使前去救援的直升机取消行动,纵然兰博和人质身后是一大群越南的追兵也不顾他们的死活。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被外界知道仍有战俘在越南,美国政府必然在舆论压力下要与越南政府谈判归还人质的事,而与之相伴的则是一大笔赎金。平常所说的捍卫国家利益,在此时又该做怎样的选择呢?
战争的核心,是利益。高高在上远离战场的领导者们,为了利益会罔顾他人的死活。大家都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不人道的各种不好的,但反对战争靠的却是战争,再动人的言辞也无法阻挡追逐利益的步伐,有时候,暴力反而真是一个解决问题快捷有效的方法。说到这里突然觉得天朝某党还是值得感谢的,纵然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平不公,但好歹它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兰博除了心灵上的孤独苦闷,生活上也无法得到保障。会开飞机会开坦克会十八般武艺的猛士,退伍之后竟然连份工作都找不到,甚至要被警察当做有威胁城镇安全嫌疑的流浪汉而驱逐。据说原著讲述的只是影片第一部的故事,结尾是兰博自杀了。然而在试映会时观众表示太压抑难以接受,才改为如今我们看到的结局,也才有了后面的系列。这让我想起看关于《集结号》的报道时,冯小刚导演说本来他觉得电影的结尾应该是谷子地在挖遗骨的时候被冻死了,后来考虑到估计观众难以接受,才改为后来还算大团圆的结局。悲剧性的结尾其实更适合这两部电影,观众难接收,于是可以改,但是现实中的苦难呢?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