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影评--那个年代的友情,意义,义气
《艋舺》影评--那个年代的友情,意义,义气
在了深夜看完了《艋舺》,在很多女生都看哭了的情况下,我却笑了。遭来鄙视的眼光,唏嘘的嘲讽。微笑的原因,只因为蚊子的那句:你以为你混的是黑道其实你混的也是友情也是义气。最终的最终,结局的惨痛,却证实了一个道理:我们是兄弟。即便已反目,今后的路已完全相反。和尚以为蚊子伸出双手是想要他的拥抱,流着泪,就真的毫无防备的抱住了蚊子。而你,蚊子,其实是真的想要他拥抱你,想要最后感受一下当初如亲人般的兄弟之情吧。
对于志龙,我想和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要不然,怎么会在杀死志龙的父亲之后,抱着酒醉的志龙,心碎到泣不成声呢?抉择,总是如此的残忍,哪怕会伤害到自己,也不曾后悔。因为,感情的根深蒂固,事态的决绝严峻,已经无法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了。现实亦或也是这样吧。我喜欢的是志龙的单纯,善良,对和尚的信赖,以至于在情节的高潮之处暴露出他最脆弱无助迷茫的一面。当志龙用无比绝望,难以置信的眼神问和尚:“是不是真的,你杀了我爸爸?”我看到,听到,和尚脸上扭曲的痛苦,却以最虚假的抱怨回答了志龙:“你爸爸为了得到艋舺老大的地位,不惜多年的兄弟之情,砍断了我爸爸的一条手臂。”所以你就怀恨在心那么多年,所以你就忍着对他的仇恨,所以你和志龙从小一起长大建下的友情,义气,意义都是假装的,所以你的回答中夹杂的意思,就是这个,对吗?傻瓜,和尚。心疼,你所忍受的一切,心痛,你为志龙做了那么多,却不能说出来的梗塞,心碎,最终,志龙拿起刀,同样心碎的亲手结束你的生命。
如此心伤的场面,我竟然笑了。心理扭曲吗?同学也曾半开玩笑的这样损我。80年代的社会,杂乱,黑道,奉行着“今天你不弄死他们,有一天你就会被他们弄死!”的原则,去生存,每天的打打杀杀,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用白猴说的一句话,也许是对那个年代,如此残酷生存的最恰当的解释:意义是三小,我只知道义气。的确,因为认识了和尚,志龙,白猴他们,蚊子的生活才有了意义,滋生出希望。当蚊子问到:“你们为什么要找我加入?”“因为五根手指合起来才是一个拳头!”‘五指合成拳头’的回答,证实了他们之间将要为此付出的友情,兄弟之情,以及无法弥补的,代价。
是否看出,现实,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无比残酷,残忍到让人面对抉择,面对对自己及其重要的人来说,再也无法按照当初心中的意愿来执行,解决。这种说法也许过于绝对,毕竟时代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现实的选择有好有坏,抉择的伤痛,残忍度也是有所不同的。然而,归根结底,都会使人曾深深的心碎,无比绝望过,不是吗?
我们一起走进大人的世界,并且一去不复归。
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黑道里兄弟所奉行的友情,义气。还有,80年代苦涩,难以实现的爱情。第一次跟志龙他们去歌舞厅找小姐,冥冥之中的注定,蚊子看见了她——小学时爱恋过的女孩,小凝。左脸有着大块青色吓人的胎记,右脸绝美伦比的,如今的“小姐
”房间里,蚊子问小凝:“你为什么做小姐?”小凝没有回答,却反问他:“那你呢?为什么做兄弟?”沉默。短暂的。之后,蚊子说:“我们能不能先听歌?”“恩。”那首歌曲的名字,叫做《我想你要走了》。我想和你在一起,而你却要离开了,或许,不在回来了,是这个意思吗?还是,我认为,你快要走了呢?之后的每一次,蚊子都会去看小凝,看着她身上被皮鞭抽下的疤痕,心痛的表情,毫无遮掩的流露了出来,直到,泪水的涌出。原来,那个时候的爱情,可以不顾女孩子的身份,外貌,爱的刻骨铭心。随着事情的发展逐步恶化,蚊子告诉小凝他要去菲律宾过几个月才能回来,等他回来,就带她去看电影。小凝嘴角的微笑,坚信的回答:“恩,我等你。”然后,音乐《MakingLoveOutOfNothingAtAll》,轻柔的旋律,伴着他们一吻定情深的画面,定格在那,短暂到幸福如花开花落。是否,蚊子和小凝最终会在一起?是否,小凝可以摆脱小姐的身份,留在蚊子身边?是否,小凝的等待,只是一场梦的虚无?又是否,蚊子已无法再回到小凝的身边,告诉她,他爱她呢?结局并没有透露这些,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想象的余地吧。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花开花落,风来风去,《艋舺》带给我们的,是处在那个时代的人,所经历的事,建交下来的友情,意义,义气,还有爱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动荡,残酷,残忍,以及,感情的破碎,幻灭,到最终的形同陌路,反目成仇,到最终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