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影评:像安迪一样奔向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像安迪一样奔向自由
现在仿佛是美女横行的天下。街头巷尾的杂志摊,几乎每一本时尚杂志都有一个美女在骚首弄姿;电影院里的海报墙,不是宣扬暴力便是横陈美女。如果哪部国产或者西欧大片里面居然没有美女出没,乖乖,这部片子的票房便要让人捏一把汗,能不能收回成本,那是相当的玄啊!不能怪老百姓爱看美女,主要是,现在的片子拍得是花样百出,但真正有内涵有意思直抵人内心的东西真的不多,如果连美女都没得看,你说花几十元坐电影院里干吗呢?打瞌睡?还不如躺家里的沙发上舒服呢!
扯了半天美女,是因为本人近来居然看了一部没有美女出演的纯爷们的电影,且看得有滋有味目不错珠。这对于有看美女的低俗嗜好的我来说,真的很不容易。其实也不能说这部片子一点都不近女色,主人公安迪的单人牢房里就贴有二张美女画报,一张是丽塔·海华丝,另一张是玛丽莲·梦露,都是绝色美女啊——但画报终归是画报,再怎么美,也不能活色生香地抛媚飞眼,有,也等于没有。
这部叫《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其实是部老片子了。它面世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或许已有许多人看过了且津津乐道过了,如今我再拿来东评西评,难免有炒剩饭的嫌疑。但是不怕,好的东西从来不惧人妄加评论,越是经典的,往往越经得起岁月和人的百般摧毁。
其实看过好几部关于牢狱的片子了。印象中,香港的《牢狱风云》和韩国的《和声》都是比较出色的描写监狱和犯人的影片。再加上这部美国的《肖申克的救赎》,我对牢房那个充塞着阴暗和罪恶的地方居然有了亲切感(这种亲切感真要命,居然有了点向往的意思,太危险了)。其实说到底,让我有这种亲切感的并不是来自于牢房,而是来自于“牢房”里的人——美国黑人摩根·弗里曼的演技,再加上蒂姆·罗宾斯的帅,他们太具杀伤力了。
故事是由一桩冤案引起的。身为银行家的安迪,妻子在他的忽略下出轨了,可就在他喝了酒产生干掉妻子和她情夫的念头时,那一对男女却倒在了另一个人的枪口下。律师和法院错把他当成杀人凶手送进了监狱。在监狱里,儒雅的安迪遭遇到非人折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善意的温情,那些温情来自于同样被指控犯有谋杀罪的瑞德以及他的朋友们。
安迪不是个轻易认命的人,他的心中始终揣着希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他表面平静如水,暗地里却在寻找和打造可以逃向外面的通道。历经二十年后,他凭借一把小铁锤,居然挖出了一条活路,且还利用收集到的罪证将罪恶累累的典狱长和狱警绳之于法。二十年啊,从青年才俊熬至双鬓渐白的中老年,凭着一股坚定不息的信念,他终于重新拥抱了蓝天,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并不是每个被生活捉弄的人都有这种冲出绝望重新享受阳光、海浪的勇气和恒心。所以,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如“老布”这样的可怜人,被多年的监狱体制化了,一旦假释了,却找不到存在感,还要寻思着怎么回到监狱,实在回不去了,便用一根绳子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残年。
安迪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瑞德说,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是的,无论遇到什么样困境,只有自己不放弃自己,重生的光芒早晚都会照耀着你。前提是,在不放弃的同时,你得有自救的智慧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我特别感动于安迪从自己挖的洞里爬出去,经过污秽狭长的下水道,最后成功地站在风雨里展开双臂仰首流泪的镜头,那会儿,我很想冲进去拥抱这个了不起的男人。
当然,如果安迪没有银行家的资历和智慧,他便不能以帮典狱长和狱警报税、洗黑钱这种行为来麻痹他们的眼睛,逃脱便也不会那么顺利,就算勉强逃了出去,也不可能将这帮吸血鬼一网打尽,不但如此,还有可能会被重新抓回监狱接受非人的待遇。可见,有一技之长是多么重要的事,哪怕是在万恶的牢房里,那也是个香饽饽呢!所以,活着,不光如安迪所说,“有人忙着生,有人忙着死”,我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得忙着学一门在哪都可以混得下去的手艺,这才是生存和冲出绝望的根本啊。咳咳。
虽然这是一部刚硬的男人戏,但片中却不乏温情的画面,那种人性的本色呈现让人在残酷的生活中触摸到温暖的力量。瑞德和牢友们在修缮监狱的屋顶时喝着安迪从狱警手上赚来的啤酒,他说,那种眯着眼在阳光下享受啤酒的感觉就如坐在自家的屋顶上;为了答谢安迪,也为了纪念安迪入狱十年,牢友们把美女海报卷在纸筒里送给他欣赏;瑞德假释了,适应不了社会产生心理危机的他想起安迪在逃走之前跟他的约定,坐着汽车然后翻山越岭去实现自己的承诺;在碧海蓝天白沙滩之间,两个老友重逢后的深情相拥……这些画面无不让人感动和感慨。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多么希望,我们中国的电影人能把做电影宣传的热情和干劲还有思维多提炼几分出来,用在拍好自己的片子上,致力于拍出经典之作,而不仅仅是搞噱头,那么,我们中国老百姓扔在电影院里的钱就算没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