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建党伟业》影评二

发布时间:2023-04-17 17:16:28

   《建党伟业》影评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献礼片《建党伟业》在本月15日如期上映,影片《建党伟业》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主线,通过介绍在二十世纪初中国面临深重民族危机这一历史动荡大背景下,反映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青年和各地的爱国仁人志士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奋斗的艰辛历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党经过和历史脉络,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在探索和比较中选择的正确道路。

影片既是一部献礼片,也是一部史诗片,涵盖了从辛亥革命(1911)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十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武昌起义、民国建立到清帝退位、袁世凯称帝;从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到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从北大讲坛的学术争辩到青年学子的留洋探求;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到“一大”的最终召开。虽然影片所反映的历史时间跨度不长,但重大的历史事件颇多,这对于影片的内容而言既是一种丰富,又是一种挑战——在如此繁多而且宝贵的素材里如何取舍、安排详略,如何深刻地反映主题思想成为无法避开的一道“坎”。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影片较为客观和完整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其中部分场景的安排可圈可点;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影片也有部分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笔者论述自己的所思所感,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一、场景多情景少

影片虽然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纷纷复杂的时政局面,几乎涵盖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然而,笔者观看后认为,这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场景式叙述缺乏必要深入的情景表达。不能“入骨三分”,有骨架但少血肉,有筋骨却不丰满。如影片在叙述“辛亥革命”一段时,有武昌起义、民国建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宋教仁被刺、护法运动等七个场景,笔者认为影片大可不必将其中的各个场景一一予以展示,毕竟这是一部主题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电影,而非一部介绍辛亥革命的纪录片,侧重部分应该有所突出。其次,这种“流水线”式的场景模式对部分熟悉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观众而言并不难把握;而对于更多普通的观众而言,这样的场景转变过程会显得“过快”,无法很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演变脉络,一知半解,印象不够深刻。

再次,影片在线索上给人的感觉是不够明晰,电影本应该可以以李大钊、陈独秀在建党前后的探索活动为明线,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暗线。从李陈二人探索救亡图存,到发起新文化运动借以唤醒和启发青年人担负解救国家命运的责任;从领导“五四”运动到相约建党的实践展开叙述。但是,电影的场景安排宏大,并没有清晰地以某个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而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历史人物,将北洋军阀和民国时期形形色色的人物搬上银幕,电影突出了人物,但他们的所言所为往往在影片中只是“过眼烟云”,给人的感觉是影片编导好像刻意向观众介绍这是谁谁谁,但无意间又淡化了本应突出的历史人物,淡化了人物在历史的进程中的事迹······

二、明星多出彩少

影片作为献礼片,集合了两岸三地众多的影视明星,明星荟萃堪比春晚。明星效应从大的层面反映了文艺界对此次影片拍摄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参与,但也增加了观众对影片制作方所要达到的丰厚票房收入和高额商业价值而非单纯追求艺术效果的疑虑。

一部重要的电影能融入大腕明星参演本是一件好事,但观众对明星的期待是受影片内容影响的,《建党伟业》让不少观众有“明星多而真正出彩少”的感觉。明星只是走过场,戏份不多,更多的只是他们在镜头和片段的转换。例如,范冰冰饰演的太后在戏中只有一句简短的台词;而小品大王赵本山饰演的段祺瑞更是只有呆呆站着恭迎袁世凯(周润发饰演)的份······片中主要的出场人物可以由大腕明星参演,他们成熟而精湛的表演技艺可以为影片增添不少亮点,而更多的次要角色和配角由普通演员即可胜任。影片一秒一位大腕,让观众到底是看电影还是看明星走秀?

在众多明星参演下,反而真正能打动观众的明星演员并不多。相比之下,去年的两部历史题材影片在这方面做的就略胜一筹,反映辛亥革命的《十月围城》和反映解放战争的《谁主沉浮》也有明星参演,其中不乏大腕,但这两部电影并不是刻意突出人物而是突出历史事件,将历史人物合情合理地穿插和安排在各个场景中,虽然有些场景是虚构,如在《十月围城》中安排众多仁人志士为保护革命领袖孙中山英勇捐躯的场景,在《谁主沉浮》中编导更是构思大胆新颖,将国共内战反映为“家里两个兄弟之间的斗争”······但这样的情景安排并不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同,反而因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得到了观众的好评,相信这也是上述两部电影公映后能够获得不少奖项的原因。

三、部分场景的安排值得考量

1、青年毛泽东过于沉稳和深邃

刘烨饰演的青年毛泽东在外形上令观众眼前一亮,然而要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形神兼备”仍有差距。影片中的青年毛泽东给人感觉过于沉稳,不符合他特立独行的“虎气和猴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同年代的青年学生上街奔走,激情呐喊,宣传新思想时,影片中的青年毛泽东反而多了一份柔情,给观众一个少年老成的稳重和成熟形象。与其它爱国青年形象相比,青年毛泽东的青春朝气和洒脱个性难以彰显。

2、毛泽东如此崇拜胡适?毛泽东指导陈独秀?

毛泽东离开长沙前往北京寻找恩师杨昌济,在北大特地蹭课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的胡适教授。影片将毛泽东对胡适的崇拜过于渲染和夸张,恐怕编剧忽略了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毛泽东即支持和领导发动了一场反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广泛批判······对历史持谨慎态度的人不会为突出某一点而忽略其发展的另一面,不适宜地过分渲染只会给人一种前后矛盾的历史印象。

而毛泽东与陈独秀在北大图书馆初次相识的一段也存在较大争议。富有成熟理论和斗争经验的陈独秀教授对中国当时时局的认识竟不如刚刚学习与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毛泽东,影片中的毛泽东竟“启发”了陈独秀如何推动中国的青年运动······

3、北大之辩,教授各论其道

影片将胡适、李大钊、辜振甫、陈独秀等人同场竞技,学术争论,可谓影片的一大亮点,在历史中是否真有一段各位民国文化大家共同争辩的场面笔者尚难以确定,但影片把各位学术大家齐聚一堂的确让观众大呼过瘾,满足不少人的心理期望。然而影片中的大家们只是在论述自己理论的闪光处,坐虽论道,但论而不辩,影片安排上也只是穿插衔接其观点,部分观点像是拼凑,逻辑性不强,美中不足。

而影片最为闪光的部分莫过于刻画“五四”爱国运动这一段了,学生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宅······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跃然银幕,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深深震撼了观众,影片较好地弥补了近些年对“五四”爱国运动叙述不够翔实的遗憾,让观众重温了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然对80、90后青年更是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在影片的压轴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很好地反映了近些年来党史研究的新进展,正是由于党史工作者的努力和党史研究的深入,基于丰富和科学的档案资料为蓝本进行艺术创作的影视作品才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脉络,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述更接近于那个时代的特征,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主观臆断片面地分析看待问题,接近历史的真相,尽可能地还原和反映历史面目才能更好地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目的。

《建党伟业》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历程,有点睛之笔,也有缺憾和不足,它是一部宏大的历史题材影片,但视角的宏大,也使得影片在微观和细节把握上留下诟病,宏而不伟,美中不足。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