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从《辛德勒的名单》中得到的

发布时间:2022-10-04 13:38:50

  “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根蜡烛,在一段赞美诗过后,蜡烛最终熄灭”----这就是著名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开头。影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救助犹太人,主人公辛德勒千辛万苦想尽了方办来与德军纠缠,最后通过一份工厂工人的名单而拯救了1100个犹太人的生命。
整个影片有三个小时,相对于国内的电影来讲比较的长,而且其中的极其繁杂的刻画了当时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几乎将当时犹太人的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了。这一点与别的影片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可是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在故事情节上的特别微妙的手法让本部影片充满了高超的艺术手法,也使得本片成为了一部让人喜欢的西方大片。影片中的名单是主要的内容,而且是重复出现:第一次是刚开始的犹太人登记,这次是让犹太人陷入苦难的开始;第二次出现名单是在要在犹太人中选取健康者的活动中;而第三次才是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一份救命的名单,正如影片中说的“名单就是生命。”
而此时,影片己过去了三分之二了。二个多小时。可以想像的是没有极为高明的电影技巧,人们可能在这时就已经离开了电影院了。
    人物是任何故情的中心。在影片中的人物有三种;犹太人,苦难的人;辛德勒,有良知的人;德国军官及其它国家的人,这是一群以杀人为乐的人。三种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让人不得不感受到强与弱、野蛮与良心的之间的冲击。辛德勒的机智一开始并不为人所能看得到,而且,他开始时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趁机想发大财的商人,某种意义上讲他也的确是这样下去了。一直到了最后他还是一个商人,他的形像是让他的工厂永远的不停工的一个工场主。这个是他的特点。但是观众的目光可能会忘了一些小小的地方,就是辛德勒与他的犹太经理史顿之间的关系变化。一开始两人并不相信对方,最起码犹太人方面对他是不相信的,而且在多次出现的场面中他们的对话是那个生硬,直到最后辛德勒一个接一接到从德军那里救出一些犹太人后他们的关系才最终改变,而这个关系的最终变化出现在他们一起制作名单时,这样两人达到了最终的互信。这是最后为什么辛德勒抱着史顿痛哭的原因,因为他把这些人都看作是亲人而这此原来不了解他的犹太人此时也把他当亲人来看待了,而不是一个工场主人了。
对于二战的故事,西方大片可以说是反复重演。只要你一看到战争片的展柜,几乎很难想像没有二战片的情况。可以想像的是,为什么他们会演得这样多这样样繁,但他们还是百看不厌呢?
原因是人性。故事不过是为了构成人性的必要条件,但只有人性,一个故情的人才是人而不再是符号。当一个人只是为了一个已定目标前进而没有了别的人的情感的表露时,他只是一个工具了,只是一个符号,而这种符号不适合在艺术上。艺术是给人看的不是给艺术看的,因此,要想一个艺术品让人喜欢,你就必然要让你的艺术品有人的情感在里面而不要让它成为你的目的的一个符号。假如没有了充满人性意味在里面,辛德勒这个人就不是一个有人情的人了。他可以是一个让人赞颂的救世主,是一个二战救世主的典型,但作品中的他并没有我们想像中有那个救世主的形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也有缺点但更有良心的人。
回想到我们中国的电影,人们看到了什么呢?有人直到现在还看不懂张艺谋的《英雄》,有人在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走出了电影院。而对于中国导演的最高评价是:他们懂得怎样去构划艺术但从来不懂得怎样去讲一个故事。是的,他们有非常高的哲学思维,但他们忘了艺术的哲学是观众的大众的哲学。只有先懂大众的哲学他们才能做出大众的艺术来。电影形式化,人物符号化,故事情节空虚化,这就是现在中国电影的特色。
由此可见,但怎样去找一个人回到电影中来,这是中国导演们应该要向西方导演学习的前进方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