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深渊3D》影评:卖点在3D技术,内容乏善可陈
时下,拉大旗作虎皮、打肿脸充胖子的电影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争先恐后地涌现出来,并呈茁壮成长之势。很遗憾,我也得把《夺命深渊3D》归到这类货色当中去。当烙印上詹姆斯·卡梅隆标签的时候,这部影片的制作动机就比较明朗了。尔后审视全片,方才更加确定这就是一部硬生生地贩卖3D技术,而忽略艺术特质的平庸之作。若再追溯一下渊源,《阿凡达》在全球大受追捧,开启了3D技术的先河。《夺命深渊3D》在当时就打出了“詹姆斯·卡梅隆监制”的宣传旗号,明摆着就是迫切需要这个王牌的幌子。只可惜,后期制作时间冗长,现今才登陆荧幕,纯3D的圈钱风潮已然消逝,沦落到了这般吃力不讨好的境遇。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夺命深渊3D》选取真实事件做为剧情的蓝本,这原本是绝佳的出发点。但是,电影毕竟是一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过于照本宣科地按照史实来描摹而削弱艺术修饰,直接导致了影片整体匠气十足、平淡如水。这对于一部灾难逃亡片来说,是一个完全可以一棍子打死的致命缺陷。人物稀少、剧情单薄:几个探险者由于暴雨来袭,被困洞穴之中,不屈不饶,顽强求生。戏剧冲突之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唯一几处能够称得上是“矛盾”的桥段,其实都难以自圆其说。乔希不理解老爸弗兰克的探险意义所在,异常叛逆,倒也说得通。只是他一味地把探险队员的死归咎于老爸,这就太不近人情了。大伙儿都是一腔热血的探险家,面对未知的凶险洞穴环境,生死岂能简简单单说是由单个人操盘的。牺牲的几个龙套,弗兰克都“冷酷无情”的选择放弃,甚至了结他们。对于一个普通观众来说,尚能理解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而已,一味苦苦纠结于此行径,简直是太不可理喻了。此外,富家公子哥卡尔,作为整个探险的资助人,之后表现出的邪恶自私的一面,此路原本也走得通。但是,他不但抢走了氧气瓶,而且还铁了心地两次加害挚友弗兰克,这就纯属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冲突的削足适履的做法。看得出,这个故事着实是没多少可供挖掘之处,编剧黔驴技穷了。
当然,《夺命深渊3D》不比一般的烂俗作品,它的画面质量依旧还是过硬的。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引进的法国纪录片《海洋3D》。照这么来看,《夺命深渊》正是剧情版的《海洋》,完全可以给当下火热的3D电视机市场作宣传影片。联想到比较突出的“洞穴”题材电影,《黑暗侵袭》系列、《惊心洞吓》(《魔窟》)可以排得相当靠前。幽闭的环境中,压抑感是天然的,剩下的便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小环境里开拓大视野。“恐怖”、“悬疑”自然是首选的类型。枚举的两部作品,不但营造的气氛够有味道,还着重将人性与道德相冲突的命题提取了出来。这就使得作品尤为饱满,内涵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观众更容易意犹未尽。而《夺命深渊3D》除了反复诠释探险者的生存观念之外,便没再将人性继续深入挖掘下去,要想博得观众的共鸣感,就好似痴人梦呓了。
话说回来,就按《夺命深渊3D》中极其有限的剧情去走,便会发现这里可供发掘的故事容量其实已经是达到饱和了。能拍成这般模样,自是不幸中的万幸。静下心来单纯欣赏画面,倒也不乏惊喜之处;倘若指定寻求刺激感、压迫感,不免昏昏欲睡,还真得三思而后行。就此看来,不如来个简易的折中主义,权当做是一期“Discovery”,抑或“走进科学:洞穴探秘”。